人在无法改变不幸或者不公的厄运时,要学会面对不可改变的事实。面对事实是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即使我们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也不能改变事实分毫,我们唯一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
贝多芬是一位受到病痛折磨的人,经历了巨大的苦难。1796年,听觉日渐衰弱,他对生活的期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1816年,重伤风,卧床数月。1820年至1821年,关节炎,行走困难。1821年,黄热病。1823年,结膜炎。1824年,耳病发作,之后全聋。
1800年,贝多芬被16岁的贵族小姐琪丽爱泰迷住。由于出身的天壤之别,最终使他们劳燕分飞,使得当时深受耳疾扰的贝多芬差点为她自杀,并为她创作了《升C小调月光奏鸣曲》。1804年贝多芬与寡妇约瑟芬产生了感情,但二人最终因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失之交臂。
贝多芬在音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的作品是时代和个性结合的产物。他极大地扩展了交响音乐的思想内容,使之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体裁,钢琴的表现幅度也大大增强。
1814年2月-3月,《第七交响曲》、《战争交响曲》相继再度上演,成为维也纳狂热事件。1824至1825年,首次公演《第九交响曲》及其合唱;1825年3月,创作完成《庄严弥撒曲》。1826年,《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完成并公演,歌剧《费德里奥》最后版本予以发行。
海伦·凯勒更是一位励志的代表人物,她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她19个月时因急性脑炎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后来以惊人的毅力完成哈佛大学的学业,成为首个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其一生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了许多慈善机构。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她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还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逝世。
我国历史上的文学家苏轼更是一位勇于面对现实,不管在多艰苦的环境中都能够焕发生机的杰出人物。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诗人惠特曼这样说:“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等意外挫折。”只要有任何可以挽救的机会,我们就应该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