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作为民俗文化学者走近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洪山口景区,看到了石碑坊、山大门、12根盘龙柱和12生肖格外抢眼。进山大门向里,有伏羲文化区,有祈福树、放生池、曲桥、假山等。染山人祖庙,在滕州大坞镇染山山脚下,老官道西侧,为千年古庙伏羲庙。
染山庙又叫爷娘庙、娘娘庙,每年的阴历三月三和十月初一是爷娘庙会,游客多达万人,覆盖延伸方圆200多里路,现在的池头集会就由原来的爷娘庙会延续而来。如今,大坞镇以洪山口旅游区的规划和开发为重点,积极发展旅游业,整个规划面积为350亩,规划为6个景区,融合墨子文化、道家文化、伏羲文化、汉陵文化、农家餐饮、观光采摘等人文历史资源,形成以水为魂,以染山,凫山自然风貌为底色、以伏羲文化为脉,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游览圣地,项目总投资1.4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其中,伏羲庙建设已初具规模,重现了当年这片庙宇的辉煌。
伏羲庙门外的广场上,12根矗立的青石盘龙生肖柱,是广场的标志性建筑。再往前走,就是伏羲庙的山门了,远远就能看到“伏羲庙”匾额。进入山门,左右两侧的建筑分别是钟楼和鼓楼,从两侧几块斑斑驳驳的碑文上,我们依稀可以看得出当年这里“门前香火旺,滚滚绕群山”的情景。
伏羲庙与周边的东少林寺、汉侯陵,墨子观染处等景点,形成融儒、释、道于一体的综合旅游景点。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被称为龙的民族,华夏裔胄被称作龙的传人。为什么被称为龙的民族和龙的传人?追根溯源,这一切,都肇始于远古时代太昊伏羲氏创制龙图腾和以龙纪官的伟大创举。凫山文化博大厚重,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谱写了中华文明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华彩乐章。
华夏人种在这里起源,华夏民族在这里孕育,华夏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华夏文明在这里发起。中华先民在这里定居安邦、垦荒播种、驯化家畜、烧制陶器、建都筑城、造文字、修历法、冶铜铁,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凫山文化是对由凫山及其及其邻近地区所产生的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综合。凫山文化是根文化、是中华文明形成的孵化器,加强对凫山文化的研究,将对我们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染山,位于山东省邹滕交界处,北与邹城石墙镇接壤,东有济枣公路,染山山体为圆形,主峰海拔199.6米,面积0.5平方公里,周长3公里。
伏羲庙——大殿
如今的伏羲庙大殿是重修的。资料显示,伏羲庙大殿高16.8米,宽26米,纵深18.2米。大殿内14幅壁画分别描绘着伏羲画八卦、造书契、结网罟、兴嫁娶、制琴瑟等一系列的圣迹,与淮阳太昊陵统天殿内的《伏羲圣迹图》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这个大殿除供奉有伏羲氏塑像外,左右两侧还供奉着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伏羲氏位居正中,手捧八卦,像高6米,神农、轩辕分立两侧,像高5米。
女娲祠——二殿
再往里行,伏羲庙围墙、山门和钟鼓楼,庙内大殿、二殿、三殿、东西厢房、照壁及塑像。北侧山上面的是东少林寺大雄宝殿。
三清宫——三殿
近来伏羲庙保护修缮工程已经开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期工程主要是将原来不合理的仿古建筑重新规划设计,更加合理符合伏羲庙鲁南特色建设体系,修缮三皇殿、三清殿、许愿池、影壁等建筑及山门、停车场等设施;二期工程主要涉及文物保护修缮部分,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修缮将按照修旧如旧进行,体现伏羲庙文物特色,主要包括石刻和女娲祠等文物建筑,修缮以后在外观、布局上将更合理。
在我们的记忆中伏羲女娲是我国古代两位非常著名的人物,也是传说时代的古帝王。在传说中他们都具有多种能力,伏羲发明渔猎工具,发明八卦,女娲更是神通广大,既补天,又造人。由于他们能再造生命,因而受到渴望长生不死的汉代人的特别尊崇,多刻于墓室、石碑、祠堂或石阙上。人们更愿意把伏羲时代的人物当作“神”供奉,以求庇护。伏羲文化是伏羲时代产生的龙文化、玉文化、观天文化、姓氏文化、渔猎文化、太极八卦文化,原始文字与数字文化的总称。太昊伏羲皇首创的龙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精神纽带,成为民族传统、民族感情、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画像石上,伏羲、女娲的形象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们雕刻在墓室、石碑、祠堂、石阙上的装饰画、像。画像石上,伏羲、女娲的形象动态大体是相同的,并且都是双双出现,其一只手各举日、月,一只手各持规、矩(或者持一长巾,也有两手托日月的)。托日月象征是在天上,也暗示着一阴一阳,持规、矩则与传说中伏羲女娲用规、矩“规天”、“矩地”以定方圆的记载吻合,并暗示着造物主的身份。凡是伏羲、女娲在同一画面紧邻出现的话,绝大多数是两尾交叉重叠或者欲合,其繁衍生息、子孙昌盛的寓意显见。据有关资料,全国的伏羲遗迹有四十余处,渭水流域的静宁、庄浪县伏羲庙;秦安县陇城乡建于汉以前的女娲庙;天水卦台山金代始修的太昊宫;天水西关建于成化十九年(1483年)的伏羲庙;甘谷县大象山于的伏羲庙;陕西宝鸡伏羲庙;兰田人宗庙(三月三庙会);临潼人祖庙;山西吉县人祖庙;洪洞县赵城镇侯村的女娲庙;临汾、太平、蒲县、灵石等县的女娲庙,高城县建于明代的女娲殿;河北新乐建庙时间早于北魏末年的羲皇伏羲庙;涉县建于汉文帝时的娲皇宫;山东邹县人祖庙;济宁承匡山下的女娲庙;微山伏羲庙;河南桐柏、泌阳两县交界处的盘古山;魏晋南北朝时就有了与盘古相关的地名伏羲庙;西华女娲城、淮阳伏羲庙;上蔡县人祖庙等等。
仅在邹鲁地区最为密集。有:凫山羲皇庙,染山人祖庙,微山县两城伏羲庙,此外,兖州、泗水等地都有伏羲陵、伏羲庙(人祖庙)或画卦石(山)。现存的山东嘉祥县武氏祠汉画像石,就有伏羲女娲的人首蛇身画像。
据传说,鲁为少昊金天氏之墟,而邹为大昊伏羲氏之域,至今在凫山仍有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女娲、伏羲庙(俗称“爷娘庙”)遗址
伏羲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亦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同时也是我国文献记载最早的创世神。他创立八卦,开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伏羲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可称得上是中华文化的原点。代表了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除了占卜、风水之外,影响涉及中医、武术、音乐等方面。相传,伏羲氏不仅在这里生活过,而且还在离此不远的八卦山上画过八卦,创作了河图、洛书。
在春秋战国时代,墨学创始人墨子曾在染山下广收门徒,传授墨学。有次,连日秋雨过后,墨子看到满山流下的雨水带着色彩,墨子经过多次观察,终于发现满山的野果壳在雨水浸泡之后流出色液,于是就发明了坑布之法,引导山民坑染布料,并对当地山民提出了“宜耕则耕,宜染则染”的主张,后来他又将这一感悟上升到哲学的角度,写出了哲学名篇《所染》,这也使染山由此而得名。此时伏羲庙的香火很旺盛。达到了“千里奉祀”的场面。伏羲的主要功绩是:①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②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③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④发明了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了《驾辨》等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
伏羲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因此,伏羲也就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化身。现代意义的上的伏羲文化内涵更加广泛,凡和伏羲事迹相关的事或物,诸如祠庙遗迹、风俗民情、逸闻传说、史籍记录等都属于伏羲文化范畴。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8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占卜吉凶,正是这种对世界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并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萌芽,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此外,伏羲还立九部,设九佐,以龙纪官,号龙师。禅于伯牛,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制历法,定节气,消息祝福,以测吉凶,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天疾,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
则伏羲文化的精神实质还可表述为:①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②兼容并包的团结协作精神;③百折不绕的奋斗精神。伏羲和伏羲时代已成为遥远的过去,而伏羲的精神仍涌动在中国人的血脉中。历朝历代对伏羲的崇拜,其实就是对文明和进步的礼赞,对劳动和创造的肯定,对无私奉献者的感恩,这与我们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富强和谐国家的时代精神是相一致的,也无疑会对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怀起到积极的作用。
山东洪山口旅游区位于滕州市大坞镇西北部,北依凫山山脉,西邻微山湖湿地红荷旅游风景区、东临红色革命旅游区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和国防教育科技城,与凫山国家森林公园相连接。该区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内有伏羲庙、汉侯陵、东少林禅寺、墨子观染处等极具观赏特色景观。精心打造以历史文化为骨、以水为魂、以宗教文化为脉、以自然生态为核心的优秀旅游景区,建成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以休闲度假、参观学习、娱心娱志、健康养生为主要功能,以现代运动为辅的鲁南地区新兴生态旅游度假区。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地处伏羲庙的山东一禾民宿山庄积极探索“民宿+非遗”融合发展新思路、新路径,大力促进一禾生态旅游提档升级和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创新发展“非遗+民宿”的多元产品,将民宿打造成为非遗体验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非遗常态化体验,积极打造非遗研学产品和非遗衍生产品。让城里的人们远离喧嚣车水马龙,寻找到了富氧离子3700以上凫山山脉洪山口旅游景区山东一禾民俗窑洞山庄,静心享受慢生活,住在会呼吸的天然民宿窑洞里,品味着一禾会上树的芦花鸡及一禾原浆高粱酒;品尝着山野菜及微山湖四孔鲤鱼;欣赏着非遗文创文化产品及昨日时光老物件,仿佛回到充满着乡村记忆的美好时光。
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大汉的盛世文化、佛教的处事哲学、道教的入世理念和养生修炼之术以及中国的古朴哲学思想《易经》等之伟大所在,而且还能在亲山亲水、采摘体验之中得到身心的忘我,在浴风沐雨、迎日送月之中得到天地的爱抚,在观景怡情之中,得到心灵的洗礼。。 伏羲庙依山而建,院落重重相套,三进三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山门、照壁、碑廊、三皇殿、女娲祠、三清殿、钟楼、鼓楼、厢房。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山门、三皇殿、女娲祠、三清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从庙的格局和现存的二殿及文物仍可推断伏羲庙在历史长河中曾有的辉煌和鼎盛。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可以肯定伏羲的故里就在凫山一带。也许后来,伏羲的后人沿着山前古路出发,越黄河,过潼关,跨天山,一路向西。从此“伏羲”走遍了华夏,“龙的传人”走向了世界。
凫山文化孕育了凫山福地,书香大坞,绿色生态魅力大坞,这些凫山自然山体系列的组群及其周边邻近区域所产生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它以东西走向的凫山山系为中心,西起南阳湖东岸,东达峄山、看庄,北至邹城城郊,南与微山县两城镇、滕州滨湖镇、大坞镇、界河镇连成一片,面积约800多平方公里。得天时、顺地利、享人和的凫山,具有文化构成的全部要素,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凫山文化。凫山文化具有原生性与根源性、多元性与包容性、继承性与创新性。
凫山文化概念是源于近几年来对凫山周围区域内的考古发现、古史研究、始祖文化、东夷文化、伏羲文化、邹鲁文化、儒家文化、两汉经学文化、汉画像石文化、梁祝文化、魏晋文化、信仰文化等研究的概括,是源于对凫山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中的地质、地貌、水文、土壤、植被、气候(光、热、水)等诸要素对人类影响的综合分析。经过研究发现:凫山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宜居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儒家气脉和浓郁的乡情挚爱,使凫山成为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域之一,是孕育东方文明的孵化器,在中华文明的形成与传承、中华民族的融合与衍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凫山文化博大厚重,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承载了中华民族的辉煌与荣耀,谱写了中华文明最集中、最重要、最耀眼的华彩乐章。
相关链接
《诗经·鲁颂》在赞叹鲁国山川形胜时,将凫山与泰山、蒙山、龟山、峄山并列为鲁国五大名山。这说明在古代或者远古时代的凫山,其影响之大,非同一般。凫山如此有名是因为山高、峰美?抑或是林密、泉洌……这些,在今天看来好像全然不是。当我们站在大坞镇染山脚下的洪山口旅游区,再次仔细端详那座古老的伏羲庙时,伏羲与凫山才真正自然地走到了一起,这一切的疑问也仿佛有了最合理的答案:伏羲的故里就在凫山一带。
羲皇故里在甘肃天水,这似乎已有定论。但学术界却一直有争议,河南说、陕西说、甘肃说等说法莫衷一是。郭沫若却持山东一说,他虽未指出伏羲故里具体在山东的什么地方,但他为我们划了个大概的区域——山东南部。蜿蜒于鲁南大地的凫山山脉就在这一区域。根据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伏羲故里当在凫山一带。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依据。
首先,让我们先来谈谈伏羲。伏羲,又作伏牺、伏戏、包羲、庖羲、太嗥、春皇、木皇等等。之所以有这么多称谓,主要是由于上古没有文字,先民事迹多赖后人口耳相传,出现转音。后来见诸文字,按音署字,便出现不同称谓。虽然称谓不同,但却带来远古的大量信息。如春皇、木皇,说明伏羲出自东方。《帝王世纪》:“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东方是哪里?古代的东方,就是指山东一带。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认为伏是氏族名号,出自于风姓,羲,雄也,皇也。伏羲,意思是伏氏之雄。因为“凫”、“伏”音同,我们有理由相信伏氏这个原始部族因躲避洪水择高处而居住的凫山也就称为了伏山、伏羲山。但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凫”字虽较为生僻,当地老百姓却很少把“凫山”写作“伏山”,难道是我们搞错了?,众所周知,“凫”为鸟名,伏羲又是东夷族部落的一支,而恰恰东夷族部落就是以鸟为图腾。千百年的那份执着与坚持,不正向我们准确无误地传递着这样的远古信息:伏羲部族是一支以“凫”鸟为图腾的东夷部族。伏羲就是“凫羲”,他可能就是以居住地来命名的,伏羲就是凫地之雄。
既然伏羲的故里在凫山一带,那么他的子孙也理应“生于斯,长于斯。”《左传》有这样的记载:“任、宿、须句、颛臾、风姓也,实司太皓与有济之祀”。这也就是说,太皓,即伏羲,属风姓,在济宁一带,其后裔有任(济宁)、宿(东平一带,后南迁宿迁)、须句(邹县南)、颛臾(费县)四个小国。有人考证,春秋时鲁南地区的风姓古国须句就在凫山一带。鲁僖公母亲属风姓,告诉僖公保护好四个小国,管好对太皓(伏羲)的祭祀,因此僖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31年)重修伏羲庙。今天,我们已经无从准确得知鲁僖公重修伏羲庙的具体情况。但我们确信负有祭祀自己先人重任的须句国内是应该有伏羲庙,可能还不止一个,而且应该就在凫山一带。
其次,我们谈谈伏羲庙。甘肃天水伏羲庙明确记录始建于明正德年间。那么染山伏羲庙始建于什么年代呢?明万历《邹志》说“人祖庙,祀伏羲,亘古今存”,“亘古”有多古?我们迄今所能看到的资料记载都说是“重修”。现存放于滕州市博物馆,染山出土的刻有“唐朝二次尉迟敬德监工”字样的一块石碑,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染山伏羲庙是唐太宗皇帝敕令重修,而且监工者就是那位和秦叔宝一同被老百姓尊为“门神”的尉迟敬德,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染山伏羲庙早在唐代就有了,而且它的位置非常重要。唐代以前呢?汉代《元和志》中载:“相传女娲生于承注山,下有女娲庙。”承注山就是凫山的主峰。但凡供奉伏羲的地方,必然也要供奉女娲,这可能也是我们知道伏羲庙俗称爷娘庙的原因。这一点在滕州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也可得到证明,伏羲、女娲是数量最多的画像内容之一,并且都是双双出现。《魏书》记载,高平有伏羲庙。可见两城伏羲庙在两汉已有之,魏时作为名胜记载。这同样可以印证汉代的凫山一带已经有了伏羲庙。联想到公元前631年鲁僖公重修伏羲庙的记载,我敢断言:染山及其周围的凫山伏羲庙群是中国最古老的伏羲庙,它经历了从“宗庙”到“神庙”的漫长的渐进式演变过程,并奇迹般地留存下来。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伏羲也完成了从历史人物到神话人物的嬗变。
再次,在凫山一带,关于伏羲、女娲的遗迹众多。沿微山湖东侧不足100里的范围内就有8处纪念遗迹,即邹城街内的爷娘庙,峄山的女娲洞,郭里集的爷娘庙、伏羲墓和女娲墓,两城陈庄伏羲、女娲陵,滕州大坞染山伏羲庙,峄城的女娲冢。伏羲、女娲遗迹分布密度这样大,在全国其他地区也是罕见的。大量的文化遗存在一个地方如此密集出现,我们认为绝非偶然。而当我们把这些遗迹在地图上一一标出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些遗迹都是沿凫山山系逶迤展开的。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伏羲文化核心部位就在滕州大坞镇境内的染山、于山及东西凫山一带。这里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和体验中华始祖——伏羲女娲文化的首选之地。
第四,在凫山一带,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故事较多。至今在凫山一带仍流传的一首民谣向我们讲述着“滚磨成亲”的故事:古洪荒时代,洪水泛滥,世上已经没有了人烟。唯独伏羲与妹妹女娲生存下来。为了繁衍人类,盘古命其兄妹结为夫妻,他俩不肯,后来想个占卜的办法,让伏羲、女娲各在东、西凫山二个山头上,每人持一扇磨,从不同的方向往下滚,如果合到一起,就担起传留后代的任务。开始两扇磨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但到山下两扇磨却改变了方向,在两山之间洼地处相合在一起。伏羲、女娲不敢违反上天的旨意,于是结为夫妇,生了许多儿女,成为我们的祖先。这个传说故事虽近乎神话,但向我们传递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一,人类之初,世界上曾经出现过全球性的大洪水。这点在国内外都有类似的传说,并已经被地理科学家所证实。其二,凫山地区在远古时期就有了先民活动的踪迹,是最早的先民生活的聚集地之一;其三,伏羲、女娲及其部族就生活在凫山一带;其四,伏羲、女娲完成了群婚制向对偶婚制的转变,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代的“爷娘”。
第五,在凫山一带,与伏羲、女娲相关的地名俯首可见。凫山西峰有伏羲画八卦的“画卦台”,山下庙东村村南有传说伏羲、女娲“滚磨成亲”的遗址——老磨台,染山前的古路旁刻在石头上的“洪山口”三个大字,伴随着呼呼的山风,我仿佛听到了“东凫山、西凫山,天连水来水连天……”那首古老的歌谣。伏羲定都于陈,死后,葬于凤凰山前的伏羲陵,陵后有“圣母泉”,最让人称奇的是陵前的庄名就叫陈庄。染山伏羲庙北是邹城市的古路口乡,古路口之名,同样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悠久。除此之外,伏羲庙前的于山“九女坟”曾引起我的浓厚兴趣,这是一条最能反映伏羲在凫山的重要信息,以往却被严重误读。伏羲女娲的母亲叫“华胥”,《拾遗记》云:“华胥是九河神女。”据此我们推断“九女坟”应为伏羲、女娲的母亲之坟。母亲长眠于此,伏羲、女娲又岂能离得太远?
2010年底,滕州市博物馆考古专家在对伏羲庙进行考古调查时,在庙门前台阶西侧基础石上发现一金代石刻。石刻内容为:
“汉囷村孟政,虔心独管安砌前檐阶基所用功匠力物自办了毕。承安五年正月上旬日,孟政记耳。”
刻文共38字,字体刚劲有力,行文张弛有序。石刻纪年为金朝金章宗年号。该石刻记载了伏羲庙的一次修缮过程,时间为承安五年,即公元1200年,南宋光宗时期,修缮工作的负责人为汉囷村孟政。因当时的山东在金朝统治下,所以石刻纪年为金朝金章宗年号。
据明志记,唐长兴年间(公元930~933年)重修,金大定年间(公元1161~1190年)再修,乡进士赵大钧有云:
"染山之祠其兴久矣,推其所自,盖其西20里有伏羲,画卦山在焉,官为建祠,千里奉事。"
据《齐乘》记,
此祠专祀伏羲,明时殿为二层,前祀伏羲,又增祀神农黄帝二帝,后殿祀帝像,呼为人祖。
旧志云:
“伏羲氏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伏羲同母娣曰女娲氏,生而神灵,佐太昊正婚姻以重万民之判,是为神媒,继太昊治天下而为女皇,其礼以玄鸟至之日,用太牢祀之。”相传伏羲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被尊为“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之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木本乎根,人本乎祖。民族始祖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也是神圣血缘观念的具体表现。一个民族始祖地位的确立,有历史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同时也是多种文化相互融汇的结果。中华民族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始祖是国人历经千百年反复审慎地选择而确立起来的民族血缘和民族文化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