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年前朝鲜贵族金氏的家谱
这位“唐宋八大家”,曾经两次落榜
提到欧阳修,您会想起《醉翁亭记》,想起“唐宋八大家”,可能还会想起一个不太常用的成语:画荻教子。
“画荻教子”这个成语,出自欧阳修小时候的励志故事。说是欧阳修从小就没了爸爸,跟着妈妈长大,家里很穷,买不起文具,妈妈教他认字,只能用芦苇秆(荻)当笔,在泥土地上写写画画。生活如此艰苦,欧阳修仍然发奋学习,后来考中进士,当上大官,还成了北宋时期的文坛领袖和中国文学史上的散文大家。
就像大多数励志故事一样,以上故事也有虚构的成分。欧阳修四岁那年,他爸爸欧阳观就不幸病逝,然后欧阳修的妈妈郑氏开始守寡。所以,欧阳修自幼丧父是历史事实。但即使在丧父以后,欧阳修也没有断绝经济来源,因为他和他妈妈去投奔了另一个做官的亲人——在湖北做官的叔叔欧阳晔。宋朝官员俸禄优厚,一个大官可以养活整个家族,一个小官也可以养活好几个家庭,叔叔欧阳晔虽是小官,却能让欧阳修母子衣食无忧,并且给欧阳修提供了学习条件。画荻教子的场景,可能是妈妈带欧阳修郊游时偶尔为之,绝非常态。
现在网上能找到《欧阳修墓志铭》,是北宋名臣韩琦写的。按韩琦描述,欧阳修自幼绝顶聪明,过目不忘,一览成诵,长大后参加科举考试,三次考中第一。这种描述也有夸大成分,真实情况是,欧阳修第一次参加解试(类似明清时期的举人考试)落榜了,第一次参加省试(类似明清时期的会试)也落榜了。落榜以后,他通过叔叔介绍,拜访文坛老将兼朝中官员胥偃,做了胥偃的学生兼女婿,然后由胥偃推荐到国子监就读,又过了两年才考中进士。
中进士后,欧阳修走上仕途,升官很快,降级也很快,一生当中几起几落。他被下放到安徽滁州,写成千古流芳的《醉翁亭记》那一年,其实还不到40岁,却自称“苍颜白发”,意思是官场坎坷,头发都白了。每当读书至此,我都窃喜,自以为比欧阳修强得多——我已经过了40岁,却没有一根白头发,全刮光了。
为了打发退休生活,欧阳修开始编家谱
欧阳修65岁退休,退休时官职不小,是“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特进、上柱国、乐安郡开国公、食实封一千二百户”。前面那些头衔都是虚的,只代表朝廷恩宠和社会地位,但“食实封一千二百户”是实打实的,意思是每年能从朝廷那里领到1200户农民缴纳的公粮。有了这么一大笔补贴,欧阳修晚年完全不用发愁过日子的问题。吃喝不愁,衣食无忧,做什么事情打发退休生活呢?他编写家谱,自己家的家谱。
在欧阳修编写的家谱上,第一代祖先是唐初书法家欧阳询,欧阳询生欧阳通,欧阳通的孙子叫欧阳综,欧阳综生活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时曾率领乡民抵挡土匪。从欧阳询到欧阳综,总共5代人,却跨越整个唐朝将近300年历史,平均代际间隔将近60岁。奇不奇怪?非常奇怪。
再看欧阳修家谱的后半部分:从唐朝末年的欧阳综算起,到北宋中叶的欧阳修为止,区区150年历史,竟然多达16代人,平均代际间隔还不到10岁。更加奇怪,对不对?
我们知道,父子之间相差20岁或者30岁左右是正常的,十几岁就生育也不是没可能,五六十岁再生育也完全没问题。问题是,欧阳修家谱上的前面几代平均相差近60岁,后面十几代平均相差又不到10岁,这就违背了人类繁衍的客观规律。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欧阳修考证和梳理家谱时,工作不够仔细,前面漏掉了几代人,后面又多写了几代人。
南宋后期有个太学生,名叫周密,也发现了欧阳修家谱里存在的错误。他评价道:“后世谱牒散亡,其难考如此,欧阳氏无他族,其源流甚明,尚尔,矧他姓也?”朝代更迭,战火绵延,老辈人要么把家谱弄丢,要么根本就没有家谱。在这种情况下,后辈再想编家谱,困难重重,容易出错。像欧阳修的家族,同姓不多,名人不少,编写家谱相对容易,还搞出这么多错误,更何况其他姓氏编写的家谱呢?错误肯定更多。
周密的意思是,欧阳修的家谱之所以出错,是因为年代久远,信息丢失,考证难度极高。这样分析对吗?对,但还有别的因素。什么因素呢?故意编造。为啥要故意编造呢?容我讲个故事。
假造家谱最有名的,当属“狸猫换太子”的刘娥
北宋前期,四川闹灾,有一个姓刘的小姑娘,父母都死了,在外婆家长大,十几岁时嫁人,嫁给一个银匠。小两口为了挣钱,千里迢迢来开封打工,有一回到太子府上打造银器,被当时还是太子的宋真宗相中了。宋真宗给了银匠一大笔钱,于是她改嫁宋真宗。真宗登基,她备受宠爱,从美人升为嫔妃,从嫔妃升为皇后。虽然贵为皇后,但她却没有生养儿子,倒是身边一个宫女给宋真宗生了儿子。她又妒又恨,将宫女的儿子夺走,当做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后来真宗驾崩,这个夺来的儿子登基,就是宋仁宗。
相信您已经听出来了,这个姓刘的小姑娘,就是传统剧目《狸猫换太子》的主角——宋真宗最宠爱的皇后、宋仁宗最惧怕的母后、北宋时期垂帘听政时间最长的章献明肃太后,名叫刘娥。《狸猫换太子》属于传说,但刘娥父母双亡、先嫁银匠、后嫁真宗、夺走皇子、垂帘听政的故事,在《宋史·后妃列传》和多种宋人笔记当中均有记载,绝对属于史实。
刘娥本是平民,一步登天成为贵妃,进而成为皇后,进而就觉得自己的出身是个短板。她想跟朝中姓刘的官员攀亲戚,将自己的门第挂靠到别人家,结果碰了一鼻子灰,因为她找的那位刘姓官员太耿直,太实事求是,不愿意冒认皇亲。刘娥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假造一本家谱,直接跟死人攀上亲戚,说她父亲就是早已牺牲的开国大将刘通,说她祖父就是五代十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武将刘延庆。宋真宗当然知道她假造家谱,但并不揭穿,甚至还主动帮她圆谎,因为让开国大将的女儿做皇后,比让平头百姓家的孤女做皇后更有面子。
编造家谱长盛不衰,胡人也不例外
类似的故事,在南宋也发生过。南宋有一个杨皇后,出身更加贫贱,无父无母,没有名姓,是教坊司一个张姓女演员捡来的孩子,于是跟着姓张,取名张桂芝。张桂芝长大以后,被宋宁宗相中,一路升为皇后。成了皇后以后,张桂芝不想让世人知道她是戏子收养的,于是跟朝中一个姓杨的出身很好的官员攀亲戚,改姓为杨,成了杨桂芝。就像刘娥刘皇后一样,杨桂芝杨皇后的权力也很大,后来也曾垂帘听政。她垂帘听政时,大修杨氏家谱,以至于元朝人撰写《宋史·后妃列传》时,误以为她本来就姓杨,误以为她是贵族出身的大家闺秀。
古人编造家谱,不仅仅是为了虚荣,也绝对不是宋朝两个皇后的专利。早在魏晋时期,官场上最看重门第,平民子弟为了做官,有时不得不将祖上十八代都换成贵族。为了让这种编造显得更有说服力,他们还会请专业人士编造家谱,或者从贵族手里高价购买家谱。直到隋唐时期,编造家谱仍然是一门长盛不衰的产业。到了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平息过后,原本欢迎西域移民的唐朝开始转向排外,胡人感受到了强烈的敌意,那些留居长安的突厥人、粟特人、契丹人、回纥人都纷纷改成汉姓,并假造家谱,让外人以为他们自始至终都是中华士族。
最后我必须说明,我不认为欧阳修故意编造了家谱,我只是想借家谱出错的故事阐述两个观点:第一,我们后人查阅历史文献时,家谱未必可靠;第二,当很多人都开始在某个事物上造假时,就不是道德问题了,而是制度问题。
文并供图/李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