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桃源梦
——红楼梦是桃花源,林黛玉是陶渊明
林黛玉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精心塑造的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和曹雪芹的性格十分相像,和陶渊明在某种程度上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她写过咏菊诗,表达了对陶渊明的崇拜,以及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脂砚斋批本赞她“逸才仙品”。
一、黛玉雪芹泪结缘,高洁孤傲如陶潜
(一)林黛玉和曹雪芹的映射关系
脂砚斋甲戌本第一回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上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已待尽。”“芹为泪尽而逝”一句,俞平伯在《曹雪芹自比林黛玉》一文中认为林黛玉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带有曹雪芹的高洁心境,黛玉是作者偏爱的女性形象,自比林黛玉,将自己落寞后的孤独刻画得淋漓尽致。任何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都是作者全心全意投入创作的结晶,或多或少带有作者本人的气质。学者总是将曹雪芹与贾宝玉做对比,却忽视了林黛玉和曹雪芹之间的某种映射关系。曹雪芹和林黛玉之间的映射关系更加隐晦,偏重于精神层面,更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
(二)曹雪芹和陶渊明同为傲骨
梅、兰、竹、菊象征着古代文人冰清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陶渊明看到世俗的黑暗与腐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于是毅然决然辞官种田,虽然表面上过着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实际上却是心忧天下。他像梅花一样不畏风霜,似兰花幽香不为人知,如竹一般刚正不阿,又仿佛菊一样开在百花凋零之时。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人虽怀才不遇,却依然保持着高洁情操,已经成为时代的风向标,成为一代又一代文人的楷模。曹雪芹和这些中国古代文人一样,即使已经沦落到“举家食粥”的窘境,靠卖画维持生计,却仍不肯向现实低头。曹雪芹的好友敦敏在《题芹圃画石》诗中对曹雪芹的这种胸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表现了曹雪芹宁愿艰难度日也不愿被统治者怜悯的高洁心态。孤傲,是陶渊明和曹雪芹共同性格特征,不屑被人同情,不屑为五斗米折腰,只为保持自己的本真,只为坚持本我。
曹雪芹倾注他一生的心血,刻画了具有中国古典气质、具有悲剧美同时也有着精神洁癖的女主角林黛玉。林黛玉是悲与美的统一,是傲与倔的结合,傲骨刚毅如黛,缠绵柔软如花。《红楼梦》问世以来,林黛玉的形象如同彩霞,映红了中国文学的半边天,为中国古代文学锦上添花,成为东方古代文学一颗耀眼的明珠。
(三)林黛玉和陶渊明不谋而合
林黛玉犹如轻灵飘逸的仙子一样出现了,带来无限欢乐,又给人无限遐想,她身上有着美丽的木石前盟传说,天然风韵,飘然出尘,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感,傲骨嶙峋如陶潜,娴静时又如娇花照水。然而,陶潜与雪芹,雪芹与黛玉,黛玉与陶潜,在这超时空的人物对比中,形成了特定的一一对应关系。陶潜与雪芹,雪芹与黛玉这两对关系是否可以替换,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陶潜和黛玉是否可以画等号?
曹雪芹给林黛玉的八字定评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自幼寄人篱下,使得她“步步小心,时时在意”,形成了细腻敏感的心思。她深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但是即使寄人篱下,也尽自己的能力做出反抗,这是她傲世的性格使然。周瑞家的给大观园的姑娘们送宫花,最后一个给林黛玉,黛玉当场讽刺了家丁,并不是说她就是在耍小性子,而是以自己的行动对现实社会做出反抗。她不稀罕做薛宝钗那样符合封建道德规范的淑女,不愿被污浊的世俗同化,而是渴望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渴望在险恶的环境中仍然保持自身的洁白无瑕,追求心灵的解放。可以说,无论是从行动上、个性上,还是从心灵上,林黛玉都是向陶渊明看齐的。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质,躬耕自织的田园生活,云淡风轻的洒脱恬淡,质朴直率的的自适安逸,连同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他对黑暗现实的失望,构筑了文人的“精神家园”。林黛玉在这个精神家园的庇护下,与虚伪、丑恶划清界限,对陶渊明有强烈的认同感——一身傲骨走一生。
二、伤心一首葬花吟,桃花之思至陶潜
(一)《葬花吟》和《饮酒》
《葬花吟》可谓是林黛玉对自己悲苦命运的吟唱,又有谁能够读懂黛玉尖酸刻薄话语背后所隐含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深意,恐怕只有宝玉一人而已。得一知己,此生无憾。“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寄托着潇湘妃子清秀自然、希望如柳絮一样自由纷飞、不受封建道德约束的情怀;“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冰清玉洁、任性自然是林黛玉一生的追求,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潇湘妃子不愿与世俗同污的坚定信念。她“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无家可归,但热烈追求爱情自由。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她的内心不断受到煎熬,她的性格十分深沉。内心的矛盾和与生俱来的感伤气质、病弱之躯结合在一起,借助诗歌的渲染而深入人心。陶渊明同样也不愿与封建世俗同流合污。
《饮酒·其五》写道:“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首诗集中表现了陶渊明厌倦官场的黑暗腐朽,决心归隐田园,并悠然自得,乐在其中,超脱世俗的高洁品质。人总要看到自身的价值,大多数人会选择封建伦理纲常公认的那一套标准来平衡内心。陶渊明深深懂得,要想得到这一切,就必然放弃内心的道德价值观,必须苦心经营,必须违背自己最初的意愿去存活,但是这种趋炎附势装腔作势的态度并不是陶渊明所追求的人生价值。陶渊明认为,完美的生命,必须在回归自然中复得。自然的平静与完美,会净化人的心灵,使人拥有本真的美好。林黛玉不喜贾宝玉追逐世俗的功利,也正是希望贾宝玉能够遵从自己的意愿,也正是希望其不要被世俗的乌烟瘴气所污染。林黛玉生性孤傲,品格高洁,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与五柳先生不谋而合。
(二)黛玉所葬之花为何花
黛玉葬花可谓人尽皆知。然而对于黛玉所葬之花为何花,在《红楼梦》中有处暗示:“西厢记妙词通细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把这一回细心推敲,仔细品味,去感受潇湘妃子的心态,设身处地,不难发现,黛玉所葬之花为桃花。桃花向来多被视为青春、美丽、爱情的代言人,但是桃花的意味是否仅止于此?我们都知道桃花源是陶渊明创造的理想境地,那里景色幽美,百姓淳朴,社会和谐,是乌托邦的构建蓝图,更是世人的理想家园。万千美艳之物,陶渊明为何只取桃花作为给人以无限憧憬与遐想的代名物?我们从禅宗思想的角度来看——“禅宗将告别了世路的颠簸,回到精神的故里,称为回到美丽的桃源。”据此可知,《葬花吟》还熔铸了林黛玉对寻找本心,寻找精神故里的渴求。而陶渊明所塑造的桃花源也正是作者渴望安宁和平的美好生活而塑造的一个精神家园。林黛玉心胸高洁,孑然独立,她的葬花,是对大观园儿女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必然悲剧的哀伤。现实令人失望至极,不愿与黑暗世俗同流合污,作为一个封建礼教的反叛者,在《五美吟》中,她热情地歌颂了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女子。但个人的力量微弱无比,即使勇敢地与命运抗争,终究也是“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所有的期待灰飞烟灭。她期望能像陶渊明一样,脱离苦海,脱离封建大家族的黑暗,脱离封建传统道德的要求,去寻找她的“桃花源”。
(三)黛玉葬花与桃花源
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质朴平淡自然化的风光:“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林黛玉在《葬花吟》里充满忧伤地质问:“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她多么渴望寻找到可以躲避人生苦难的乌托邦,在那里可以自由自在任本性成长。“香丘”一词很好地展现了林黛玉所幻想的这种美好的境界。这种清静的境界,是那么单纯美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么简单诚恳。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世外仙姝寂寞林”对落花的痛惜,看出她心系生灵,亲近自然,对生命易逝、青春易逝、爱情可望而不可即的感伤。桃花是宝黛爱情的象征,是宝黛惺惺相惜的静谧花园,是宝黛爱情一步步深化的见证之地。“禅宗将回到本源性状态的禅悟体验比作回到桃源。”回到了桃源,就是回到了美丽、清纯的人性源头。宝黛爱情又是黛玉的精神归宿,是黛玉找到人性通脱自适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前路又是充满了险恶。于是林黛玉想要寻找一片心灵纯洁的美物,寻找一隅圣地,寻找像桃花源那样静谧安详的地方悠闲的生活。
可见,曹雪芹设置《红楼梦》黛玉所葬之花为桃花并非偶然。桃花象征着青春、美丽、爱情,但同时也蕴含着寻找本心,寻找精神桃源。林黛玉手握花锄葬桃花,含泪低声浅唱《葬花吟》,浅斟低唱,莫把浮华换了功名!是以自己的苦苦哀求吟咏着对美好人间的向往,是以花魂的身份浅斟酌唱着对精神桃源的渴盼,是以凡夫俗子的身份探索着世外仙姝的心境,更是吟诵着宝黛爱情的一个精神支柱。吟诵罢,梦已然醒!不得不回到悲惨的现实中去!
三、孤标傲世偕谁隐,花之隐逸独有菊
(一)大观园中的咏菊诗
《红楼梦》“字字看来皆是血”,是作者的情感抒发极致的表现,渗透着作者的血泪感情。起社咏菊是大观园儿女们的一场雅会。咏菊,自然会使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陶渊明。菊花诗共十二首,提到五柳先生的占了五首,然而最有资格夺菊花诗魁首的依然是那个美丽聪慧、高洁如玉的潇湘妃子林黛玉。
(二)林、陶所咏之菊
菊花似乎象征着五柳先生的精神世界。陶渊明写到菊花意象的有六处,但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奠定了菊花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地位。林黛玉独占鳌头的三首菊花诗,分别是《咏菊》《问菊》和《菊梦》。三首菊花诗,每首都提到了东晋潇洒不羁、放任真率、酷爱菊花的五柳先生。“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潇湘妃子所做的菊花诗受到了李纨以及大观园儿女的好评,夺魁亦在情理之中。生于黑暗腐朽时期的陶渊明,为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选择了归隐山林,回归最美好的平凡——田园躬耕生活。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一生所求,是他在一生的浮浮沉沉之后,渴望一切回归最美好的平凡的渴求。通过泯去经世俗
熏染的“伪我”,坚持本心,坚持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放任自然,草本之质。林黛玉也拥有这种真性情。花落了,她会悲泣;春走了,她会感伤;观败落之景,她会陷入无限沉思;想往事之情,她会悄悄哭泣。这样一个倾注了曹雪芹毕生心血刻画的女子,充斥着曹雪芹的思想和其在家道中落后的感伤。清高孤傲、才华过人而又处于风雨飘摇境地的林黛玉无处不带着曹雪芹的影子。
(三)真情流露的风度精神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香菱学诗可见林黛玉真情流露的风度精神。作诗最重要的是保持“真”,这样诗作才能感人肺腑。这种思想源于魏晋时代的任性放达,尤其与陶渊明所倡导的“真”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小说的灵魂和生命,诗意的描绘,都在于真实和淳朴,真淳思想和李贽所倡导的童心说不谋而合。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所说的那句话体现了他不矫揉造作,任性放达,真实率真的性格。陶渊明的“真”,是学术界公认的。真实不矫饰,人应该遵循天性,顺应自然,自由自在地生存,不为俗物所束缚。而黛玉希望通过诗歌寻找心灵的一片净土,可以保持她的本心,保持她纯洁真实的个性,如《秋窗风雨夕》。
(四)高洁品格的代表
菊花的隐逸形象,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锤定音。“待到秋后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形象地写出了菊花高洁、淡雅,不与群芳斗艳的素雅高尚品格。群芳在春天争妍斗艳,菊花在深秋不为人知的绽放,正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最好的代表物。而陶渊明和林黛玉,也正是这类形象的代表。
《咏菊》中“满纸自怜题素怨”,潇湘妃子素日自艾自怜,也许是窗外的一树落叶,就能唤起她的感伤情绪,小情绪奔涌而来,眼泪就会情不自禁哗哗地掉落;“片言谁解诉秋心”,满腔的愁苦不知如何诉说,希望能寻到一个懂她的知己,却又害怕对方不把自己当作知己的矛盾的少女情怀。“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把东晋酷爱菊花的五柳先生作为自己的楷模,赞颂其质朴真率,真实自然的高洁品格。“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是林黛玉对现实的控诉,不甘苟合流俗,高风亮节不与黑暗现实同污,以清高自守,道出潇湘妃子轻俗而傲世,遗世而独立的个性。最美好的花季,最纯洁的时光,却不知道自己能够被谁理解,携谁之手共入桃源,迟迟未开之花,等待的是谁?是叹息知音难求的悲哀,是理想破灭的失望,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不被理解之态,抑或是孤高寂寞的人生。“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以拟人的手法写菊花,道出了林黛玉美好如云的幻想,美妙如花的梦境,梦幻般的细语情思,有谶语的意味,对其悲剧命运又做了一次暗示。
正是因为她的高傲、不流于俗的性格,让她遭遇了太多不幸,在大观园女儿国里,知人情世故而不世故的少女,恐怕只有潇湘妃子一人而已,黛玉还是黛玉,她有冰雪聪明,看透了人情世故,却还不肯让凡尘里的污浊玷污自身。知世故而不世故,却是最成熟的善良。她常常独自在潇湘馆流泪叹息,为何黛玉尤其怜爱菊花?菊花开在秋风萧瑟的季节,而黛玉也生活在贵族生活的没落时期,她以为菊花和自己惺惺相惜,高洁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她在菊花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罢!菊花之于黛玉,代表物之于代表人,一花一人,一世界一天地,在这偌大的天地之间保持本心,的确难能可贵。
四、凤尾森森潇湘馆,潇湘妃子气质显
(一)凤尾森森潇湘馆
“世外仙姝寂寞林”的性格与潇湘馆的环境互相映衬。“竿竿翠竹映潇湘”,竹成了潇湘妃子最绝妙的象征。看林黛玉弱柳扶风和纤巧婀娜的步态,像极了竿竿翠竹青欲滴随风飘扬的神态。林黛玉不喜浓妆艳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个性与竹子不与群芳斗艳不谋而合。竹子冬傲风雪又与林黛玉对抗封建礼教,蔑视传统的道德相互映衬!“斑竹一枝千滴泪”,斑斑翠竹又似潇湘妃子晶莹的泪珠。《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写道宝玉在袭人的劝说下出来散心,信步到了一个院门前,看那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一片翠竹环绕:正是潇湘馆。潇湘馆是塑造林黛玉的灵魂,林黛玉的性格与潇湘馆的环境水乳交融,潇湘馆也因为林黛玉的存在,而富有了生命的意义,被赋予了生命的内涵,显得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诗性之美的气质
清代诗人张潮《幽梦影》中云:“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曹雪芹笔下光鲜夺目的女性形象不胜枚举,但能够驾驭此评价的,只有林黛玉一人而已。林黛玉的美,是诗性之美。“以诗词为心”这一句,如画龙点睛之笔,恰当地揭示了林黛玉美的精髓。古代诗人常常吟诗作对来表现自己清高孤傲、刚正不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潇湘妃子有洛神的美丽飘逸,有仙子的轻灵纯洁,有易安的清新之风,有自怜自艾,有冰雪聪明,有惊为天人的美貌,更有诗人气质!
林黛玉天资聪慧,才思不凡,众所周知,毋庸置疑。她清高孤傲的个性,坚持本心的信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以及她对生命的感知和体验,对生活无助的悲叹,也体现在她的作品中,比如《咏白海棠》。宝玉每每听到她的作品,会击节叫好,甚至怔怔地落下泪来,那是因为宝玉能够读懂她的心,宝玉是她唯一的知己。但是作为统治者,作为封建正统道德的代表,断然不会这样看待。人人都赞林黛玉的海棠诗应为上品时,封建淑女典范李纨却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李纨为什么认为薛宝钗写得好?当然因为她们是同路人,而林黛玉却是背离了她们所固守的正统道德而行的。林黛玉不喜功名利禄,一生与封建传统相悖而行,前世的林黛玉是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吸收着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幻化人形,从仙界走入凡间,注定拥有着一切超凡脱俗的品质和追求,她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对自由自在的期盼,全都是生命的内在要求,是自然而然的真情流露。
集中国古代诗人气质于一身的林黛玉,与东晋时那个酷爱菊花的陶渊明,他们的身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冰清玉洁的个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为了突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而做出的反抗,任性自然、真实流露的精神,活出自我真我本我的生活态度,以及“何处有香丘”的美好期待与理想中的桃花源的对应,无一不反映了林黛玉理想中的桃源梦!
背离封建正统道德,脱离现实社会而生活,构造理想中的大观园和桃花源,是林黛玉和陶渊明共同的精神追求。陶渊明晚年的穷困潦倒,破败不堪,回归最简单朴实的田园生活。陶渊明把桃花源当作一个美好的设想,桃花源是乌托邦的蓝图,没有人能够真正知道通往那里的道路。红楼梦作为中国悲剧的典型,木石前盟的幻灭,悲金悼玉的结局,理想的女儿国最终只落得“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却“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林黛玉和陶渊明这样的反叛者,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木石前盟被金玉良缘取代,生活的幻灭,理想的破碎。也许追求桃花源,真的能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