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圆的新婚之夜——
男人爬上床去,见新媳妇正在盖头里吃吃地笑。
却是为何?
女人指向墙角,笑道,你听你听……老鼠偷吃你家的米呢。
一夜彩云追月,自不必多言。
次日一早,男人在睡梦中被一声响动惊醒,却见媳妇把炕头瓷枕,砸到了墙角米缸上。
又是为何?
只见女人怒道——死耗子,敢偷吃咱家的米!
古代婚床
——这当然是一个插科打诨的段子,从“你家的米”到“咱家的米”,小两口只用了一夜的时间。但在中国古代,一套全活的婚礼走下来,可没有那么简单,要想入洞房,必须走完以下六大程序: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
第一步、纳采这是一趟“破冰之旅”。
男方派人到女方家来拜会一番,放下一份彩礼,客套几句——您看这俩孩子都挺般配的,给个机会行不行呢?
一般来说,女方是不会拒绝的,因为其实男方上门“纳采”之前,还有一个小程序叫做“下达”,就是说,由媒人先来登门踩场,共同对男方家进行“资产审计”,只有感觉真的“般配”,才会同意对方上门来,不然的话,岂非太冒失了?
这里送的“彩礼”,也不是今天论斤称的人民币,而是一只大雁。
大雁
至于为什么用雁?说法也不一。
有从精神文明上讲的,说大雁作为候鸟,遵从天时、暑来寒往,从不爽约,以此表明,媒人和提亲者是守信之人。
不过,我老刀还是赞成物质文明的解释——能射落大雁,说明准新郎有合格的射猎技能,身体和身手都不错,将来足以养家。至今,在非洲的某些部落,男人必须要打来猎物,证明自己的技艺和勇气,才能有娶妻的资格。
第二步、问名收下彩礼之后,女方觉得差不多,可以继续推进了,男方就会再来拜访一次,再送下一只大雁,然后把女方的姓、名,连带出生日期都问清楚,郑重地抄下来带走。
这可不是多此一举,因为古代讲究“同姓不婚”,不然就有乱伦之嫌。
按照先秦时期的称谓惯例,女子才称姓,男子之间应当称氏,比如孔老夫子——
他本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要是按今天的习惯,该叫他“子丘”了。
孔老夫子
当时在外边抛头露面的,主要是男人,所以彼此之间不晓得对方家里姓啥,这也不奇怪,结婚前就必须问清楚。秦汉之后,姓氏逐渐合一,这个程序也就简化了。
特别对一些大家族来说,还要问一下女孩母亲的姓名,这是为了搞清楚,女子是嫡出还是庶出?这对将来婚礼的规格,婚后在夫家的地位,都有决定性的影响,比如《甄嬛传》里的宜修皇后,庶出之女的身份,是她心中永远的痛。
《甄嬛传》中的宜修皇后
至于问生日,是为了计算夫妻双方的年龄是否般配,但最重要的是,为了下一个步骤定吉凶。
第三步、纳吉在这一步,要把男女双方的生日卡片,拿到男方家的家庙,看看婚配结果是吉是凶。
先秦时期,估计只能找专业人士来卜一卦,宋代之后流行四柱(生辰八字)预测法,那么在街上找个算命先生,也是可以的。
生辰八字
如果得到的是吉兆,男方依旧是找女方登门拜会,依旧是送上一只大雁——这倒霉的大雁,招谁惹谁了——一般来说,女方会表示“不敢辞”,也就是说,准许走下一步了。
当然也可能得到凶兆,那么婚礼程序就此终止,一只大雁幸福地逃出生天。
这个环节在今天看来十分可笑,但在古代,其实是用祖宗和老天爷在做信用背书,给婚姻赋予了神圣性。纳吉之后,假如女方要悔婚、男方要退婚,那可就是和祖宗神明对着干了!
第四步、纳征这一步,男方将正式下聘礼到女方家里,相当于今天的订婚,所以宋代以后,纳征也被称为“纳成”,也就是说,百年大事,到此为止就算是说“成”了。
因此说,今天的人们其实混淆了“彩礼”和“聘礼”。
这彩礼,就是“纳采”时送的那只大雁,“纳征”时的聘礼,才是真金白银的钱和物品。《礼记》中就斩钉截铁地说:“(在纳征时)无币,不相见!”
订婚聘礼
不过在先秦时期,根据女子家族的身份地位,聘礼有严格的宗法等级标准,绝不可漫天要价。比如《周礼》就记载,对平民来说:“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虽然不清楚周代货币和布帛的换算方式,但看上去,对草根还是很友好的。当然,从秦汉之后,那些大富大贵之家,就上不封顶了。
如果按照这套传统的礼法,今天男女生相亲,初次见面,吃饭理应是男士买单,因为古代婚礼的第一步是“纳采”,男方一见面,至少还是要破费一只大雁的。
而到了谈婚论嫁之时,或多或少,男方这“聘礼”也还是要下的,因为在古代,“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没有聘礼的“野合”,是不被双方家族承认为夫妻关系的,顶多算是纳了个侍妾。
古代女子
天上的大雁见了,长舒一口气,以为逃过一劫,殊不知,它的悲剧还在后面……
第五步、请期亲已经定了,就该选日子迎新娘了。
事实上,男方早就找人算好了良辰吉日,但是无论如何,为了表示对女方的尊重,下面还是要带上一只大雁——大雁哭道,我何罪之有——再登门请示一下。
倚门回首
作为对等的礼节,一般来说,女方会欣然同意,也不会要求改期。
第六步、亲迎到了约定的日期,新郎就要亲自出马去接媳妇。
和今天最大的不同,古时候“婚”通“昏”,这可不是说,我因为“昏”了头所以结了“婚”,而是说,亲迎要在黄昏时分。
直到唐代,中国才逐渐改为白天迎新娘。在今天中国的某些地区,婚宴必须在中午12点之前上菜,过午办婚礼,那是二婚的表现。
在这一天,女方要家庙里办筵席,以保证亲迎的过程是在女方祖先见证下完成的。
夜间迎亲
还有一项和今天不同,新娘上路时,坐的不是花轿,而是由娘家准备的马车。
新郎前来为新娘驾车,但不需要太久,只要让车轱辘转三圈即可,称为“御轮”,然后就乘上来时的车先走了。新娘的马车由婆家请的专职司机负责驾驶。
夫妻拜堂
到此为止,距离入洞房的“销魂一刻”,就只差几个时辰了。
三个月后:庙见、返马严格来讲,即使入过洞房,也不见得就是“咱家的米”了,整个礼仪还有一个长长的小尾巴。
就像今天入职有“试用期”一样——打个比方,女权主义者莫骂我——古时的婚姻,也有三个月的“犹豫期”。
亲迎之后三个月,婆家人认可新媳妇合乎妇德,没有大肚子(说明新娘至少在婚前几个月内,是守贞的),便请小两口去家庙行拜祭仪式,认可新媳妇为夫家的一员了。此后,才能称她为“妇”,是为家族编制内的“正式员工”了。
老式的家谱
对此,曾子还在《礼记》中问过孔子,说如果女子婚后没满三个月就病逝了,那该怎么算?
孔子的回答是,因为还没来得及“庙见”,所以灵柩不能停放夫家祖庙、埋葬夫家宗族的墓地,必须回娘家安葬;死后不能进入夫家宗庙,接受后代的拜祭;男方在举丧时,也无需按亡妻的礼节,穿草鞋、住丧庐……总而言之,就是没能“转正”,不享受夫家的“员工待遇”。
家族祠堂
还记得娘家陪嫁来的马车吗?
假如三个月内,女子表现不佳,被夫家休弃,就要坐这乘马车,自己回娘家,但如果三个月后行了“庙见”礼,那夫家可以留下马车,但必须把马送还给丈母娘,此之谓“返马”礼。
那匹幸运的马,基本上就是出来旅游的,这期间,夫家也不好让人家受劳役,只能好吃好喝伺候着,等三个月后回去团聚——这命运,简直比那些倒霉大雁要好上一千倍。
古代婚礼
刨除入洞房之后的“庙见”和“返马”,这正式的婚礼,就是——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礼”。
您也可以用情景记忆法,约略记作:
“蔡文姬,筝轻盈”。
蔡文姬在那儿放风筝呢。
时过境迁,秦汉以后,婚姻六礼逐渐简化。
按今天的话来说,这纳采、问名,就是相亲阶段;纳吉、纳征,是定亲阶段;请期、亲迎,则是成亲阶段,直到今天,咱们中国人差不多也是这么走的。
当然,无论怎么化简,实质上,纳采和纳征这两个环节,也就是送“彩礼”和下“聘礼”,后来越演越烈,从来就没有取消过。
古代中国的包办婚姻,您可以说它是封建陋习,但它却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男女双方的门当户对、条件般配,还能过滤掉白脸软饭男和变态杀人狂,保证婚后,至少生活平顺。
这包办婚姻和自由恋爱孰优孰劣——
那么元芳,你怎么看呢?
本文作者【齐文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更多深度长文,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