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传统易学向来有“人更三圣,事历三古”之说,所谓伏羲画卦,文王重卦,孔子作传。易经成书于多位古代圣贤之手,渗透了多位圣人的心血,凝聚了多位圣人的智慧。因此,在经学史上,易经始终稳居思想学术的核心地位,受到历代经学家的尊崇和维护。在世界文化史上,这是一个举世无双的文化现象:易经历经几千年,成为中国文化及学术思想的主体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在新时代也重新焕发出新的智慧与活力!
既然易经如此重要,那么我们便有必要重新认识了解易经的三个成书时代!
一、伏羲画卦之说:
《系辞传》所谓“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于是始做八卦……”。就是伏羲画卦的出处。中国历史在夏商无断代,夏之前不可考,于是伏羲轩辕之类人物,在比较严肃的《史记》里也是写的神乎其神。有人考证伏羲的形象是到西汉初年才定型的,也就是说,《系辞传》的作者也可能只是在附会一个上古圣人,来提高自己作品的价值,这种做法在中国古代是常有的,而且就算真是“伏羲画八卦”,也完全可能此“伏羲”非彼“伏羲”。所以,我们也不妨把画卦者称为伏羲,因为伏羲可能就是古代某个部落首领的一种泛称。
二、文王拘而演周易:
周易的卦爻辞应该是一种多次卜问试验的实验报告。中国人得到知识的传统是从实践中把相近的一类事物归类,从而得到对这一类事物的指导性意见。周易的卦爻辞里有很多零碎的事件,我觉得这些事件都是作者从多次问卜的相似事件中选出来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件事情,用以指导以后类似事情的处理。这种做法很像《周髀算经》的例题体系。
三、孔子对经的解读: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虽然彼此的学说南辕北辙,但都对易经推崇备至,易经精神与老庄思想的共同之处有目共睹,而儒家的孔子也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显然对于自己对《易》的重视过晚有一点后悔,也有可能他在青年时已经注意到《易经》的重要性,只是当时还没有能力去研究。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孔子是着重于从道德的方面发掘易学,可以说是赋予了易经一次新的生命,一开始作为筮书的易经,绝对不会流传到今天,所以即使孔子对易经的解读完全有乖本原,也没有任何不好,只能更加说明孔子思想的博大。孔子做传的说法还是有根据的,《史记》中的记载本师还是基本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