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九十年的《赌圣》走红开始算起,周星驰已经陪伴了我们三十年。
几代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被他那天马行空的表演所吸引打动。尽管他也有着风流倜傥的外貌,但很难说,他像成龙,像刘德华,像周润发,像所有我们熟识的香港明星那样,习惯于从容潇洒的站立在聚光灯前。
恰恰相反的是,即使开始时被人广泛熟知的是带给其巨大声誉的演员身份,而时至今日,最让周星驰自身感到认可和满足的却是历尽多年费尽周章才得以完全控制于自己手中的电影幕后工作。就像每次他自己作品公诸于世时,他总要站在电影幕布的侧方一样。
在过去三十年里,我们在光影中享受周星驰带给不期而至的欢笑和泪水,而他,是否也能在侧幕的暗色里,欣赏我们在他面前真实又未曾雕磨的ACTION?
1周星驰生于1962年。名字取义为千古第一骈文滕王阁序里的"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但在最初的时光里,他平凡的甚至有些卑微。
那时的香港正处于一个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工业化进程里中,这里的人们得到了很多就业机会。但显然,周星驰的家庭并没有这么好运。
母亲凌宝儿在结束了与丈夫的婚姻后,在十平见方的空间内独自抚养二女一男。正处于三姐弟中间位置的周星驰从小面对的就是一众女性,有很多话题并不能与自己的亲人产生共鸣。这可能是日后周星驰在没有作品时总是以沉默形象示人的最初原因。
而糟糕的是,书本上的知识远不如功夫来的有吸引力。有恒心有毅力又聪明的周星驰终日以炒制的绿豆苦练右手的铁砂掌,在顿觉功力无边之后,他产生了"他是全世界同年龄武功最厉害的人"的错觉。一日,苦于读书无望的周星驰找到校长,要开课收徒。校长实在不知道这个孩子哪来的想法,一脸WTF的问他为什么。周星驰回答总要为别人做点什么。
一条咸鱼最初的梦想可能就是这么朴素吧。很快,周星驰需要出去找工作来补贴这个举步维艰的家用。他的第一份工作是类似于买盒饭送快递的工作。
这听起来不难,但要让周星驰无数重复自己,这实在太难。显然,他需要再找个事干。
2那时他有个好朋友叫梁朝伟,周星驰有个摄影机器,可以拍一些很粗糙的戏。梁朝伟被他说服去扮演一个坏人,因为他得到了一个承诺:下一次就轮到周星驰演个坏蛋。两个人在无人的山顶上合作出演了人生的第一幕戏,却在人生中的后四十年里只等来《玻璃樽》错位的交集。
关于那个应考艺员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了。但周星驰在此后的数年里,并没有他的影帝朋友那般顺风顺水,甚至时至今日,他也只能望着他影帝朋友的那些男主角奖杯,然后再细品那个午后梁朝伟零片酬出镜的回味。
从艺员训练班毕业之后不久,梁朝伟的星路就已经变得异常坦途。从儿童节目《430时光机》到无线五虎,也只用了不过一两年的光景。而那个拉着他去考试的周星驰,却只能接替他儿童节目的空位,做一个不怎么哄小朋友的主持,或者过过戏瘾,扮一只黑僵尸,当然,如果过分投入情绪,还要被家长投诉。
就在这段时间里,周星驰面对镜子无数次的锤炼自己的演技。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尽管只看了30多页,但成为演员的决心却一直不曾磨灭。熬不住的时候,就对着自己来上一句"努力,奋斗。"
命运有时就这样,两个拥有同样安静性格的人,刚刚踏入名利场就品尝到了不同的人生味道。
3在夜总会遇到大明星李修贤敲定他出演角色时,周星驰也只与这位前辈有过几面之缘。得到邀请,周星驰当然喜出望外,他回答的是:"当然去,不给钱也要去!"
不知道是不是当时周星驰的一腔热情打动了上苍,还是真的时来运转。在他参演的这部正剧中,尽管看不出日后他赖以成名的无厘头风格,却真真正正的成为了他电影事业的分水岭。
1988年金马奖上,当最佳男配角的获奖人颁布时,大会的掌声熙熙攘攘,目光投向了周星驰的一身正装。台上的周星驰操着刚刚苦练之后的国语感谢了一众大佬,也许真的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兴之所至还不忘用不甚成熟的国语自我表态:"我一定会不停的劳(努)力!"
确实,他一直在努力。只不过属于他的爆点比他的儿时玩伴来的更晚了一些。
4九十年的《赌侠》,终于让周星驰一飞冲天,也开启了一段是非曲折的关于名和利的故事。
在整个九十年代,香港已经进入了依靠工业化高速经济发展的末期,在这个本来就是时刻处在高速运转的大都市里,人们的神经无疑是紧绷的。而面对着即将到来的百年归期,整个香江都思潮涌动。此时,周星驰,带着他本就来自于市井的无厘头喜剧,重新带给人们久违的欢笑,并乘势而起。
自古娱乐业向来就与黑暗势力有着说不清的天然联系。就如《教父》中沃尔茨与方唐之间的嫌隙,最终靠着一只淋漓着鲜血的马头来解决。周星驰的爆红之下,等着分一杯羹的有背景人士数不胜数。
周星驰尽管学业不出色,但他极为聪明。除了数次满足引路人李修贤的经济诉求,他显然明白自己是那个会下金蛋的鸡,而他要做的,就是建立更具实力的黑白关系来维护自己能取得的最大利益。
而这个出发点,几乎成为了他日后被舆论围攻的原罪。
重新审视周星驰,你会发现他涉猎到某一个他未曾接触的领域时,在短时间内都会达到一个你预想不到的高度。这完全依赖于他的专注和勤奋。
在表演上,非学院派出身的他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实践,并且一鸣惊人,红透二十年。在配乐上,即使他不太懂乐理,也总是能找出最契合电影气质的旋律。在商业上,投资买楼,做公司上市,这一切都是半路出家的周星驰所为,如果他想动用媒体的力量打造一个时下流行的跨界模范,真的是反掌之易。
如同需要出演不同性格的角色,镜头内外都天资尽显的周星驰也可以掌握好需要自己出演的角色。而很多时候,周星驰的非议,恰恰来自于我们对他已经固化了的角色定位。
华谊总裁曾说他不知道周先生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我们的大炮导演冯小刚也曾公开面对媒体说周星驰来而不往非礼也。在商言商,在情言情,向来认为事比人重要的周星驰,恐怕不会想到在香港的故事,在北京再次上演的原封不动。
让他去不停的觥筹交错,实在很难。很多时候,在某个事物倾注极大注意力之后,对外界情绪的感知会变得极其微弱。这通常就被我们评价为不懂得人情世故。
周星驰的个人性格显然是带有这种特点的。
一方面,他能在他所专注的事情上灵活的切换自己的角色而高效推进整个事务,这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他在整个电影制作周期中所展现出的集制片,编剧,导演,监制,后期,宣发种种身份与一身的千面星爷。而另一方面,在他脱离他最熟识的工作后,整个人的状态就会完全处于一种自阻于外界的状态。
我们可能都有耳闻,周星驰完全是个天真的孩童的评价。如果让一个孩子去不停的左右逢源,那些想从这个孩子这里得到好处的人,可能真的得听天由命了。
5周星驰之所以成为周星驰,这个现象本身就值得研究。
投身于娱乐业这样的一个光鲜的行当里,成为一名演员无疑是周星驰最好的开始。但别忘了,电影即使是由光影组成,其支撑其核心内容的依然是来自创作群体赋予画面意义的那些创意。从这一点看,童心未泯,想象卓群的周星驰显然是从事这个行当的合适人选。聪明而勤奋的他从电影一开始创作阶段就能感知整部戏剧的走向,并且提供更易被观众和市场所接受的拍摄方案。
这种提早介入拍摄计划的演员生涯以及无数已被证明了的创意表演实践,让周星驰注定会走向掌控整部电影的核心地带—导演。
而成为导演之后,聪明好学而勤奋的他自然而然的会接触其他一切需要他接触的事务,诸如人脉的搭建,资本的运作这些电影工业中的其他环节,都是他深耕行业时需要了解学习的。
6这种追逐自己梦想的步伐一路走来,都带着各方的众说纷纭。倒是始终处于舆论中心的周星驰很少通过公众媒体发声为自己辩解。从这点看,倒是和我们内地老艺术家们的做派有些不谋而合,没有作品时,就充盈自己,体味生活。
信奉事比人重要的周星驰好像并不怎么对那些风言风语感兴趣,这可能是这种不易感知外界情绪性格带来的某种益处,专注于自己的事,做好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正如周星驰自己所言,有的时候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怎么做会好一点,但就是觉得还能再好一点。
这种精益求精也造成了他在片场成为暴君的根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他的要求,就如同每个人面对那一锅炒热的绿豆,到底犹豫要不要打出这虚名或真章的铁砂掌。
而周星驰,不止践行了自己的梦想,还或暴怒或温情的告诉我们:这一掌,你还需自己成全。
7观察这位叱咤风云三十年的人物,如果你细想一下,按照当下流行的说法,他早已出圈。只不过由于他的身份被大多数人习惯的角度去切入观察,错过了太多新的发现。
他学武功,那些足以让他可以在武侠片立足的敏捷身手被内行人称颂,还被咏春世界大会邀请,作为头排落座的弟子,他目不转睛的倾听那些武学禅境。
他做公司,经营着自己的金字招牌,做到上市。当问起他为什么没有出演自己的电影时,他如实的说需要收支平衡,对得起投资人。
他做演员,如果你去掉那些早期从他身上抖落出来的那些搞笑包袱,你会发现,没有了这些被人熟知的铺垫,他依然是个肃然起敬的表演者,而不是简单得被喜剧定了型。
他曾经在采访中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观众会把自己定位于喜剧,他的电影里有欢笑有悲伤,还有童真更有人生。可能这就是我们的世界吧,浮影流光之下,很难再看见幻化无形的精彩。
8从某种意义上讲,周星驰的成功就是我们大多数期待的故事:小人物,无根基,然后逆袭。
这是周式电影一贯的布局。
这显然撩拨了我们善良大众的敏感神经。
也正因为这样,他也失去了利用更宽广视角讲述宏大故事的机会,无论是周星驰年里的七部上榜电影,还是香港影人诸神黄昏下的再度夺魁,面对着自己无以穷尽的商业影响力,他没有机会再去感受不同荧幕角色带给自己的新生,而另外的遗憾在于,即使,让人捧腹的职业从古至今绵延未绝,但仿佛除了卓别林,还少有人能在庙堂之上和江湖之远上都具有统一的认知度。
如果不是因为爱,周星驰不会对电影有如此的执念。
同样,爱人也是如此。
那些往生里有过交集的女生,有的终有归宿,有的魂归天处。想起他在柴静面前谈起往事,直言运气不好。一个孩子般的内心,终归是需要别人爱他更多一点。在我们这个男性主宰游戏规则的社会里,只若诚惶诚恐的说出这一点,就已经好难好难。
周星驰盛年之下时恐怕不会想到,自己耳顺之时依然有着那些曾经困扰了自己很久的问题,而此刻,他的执念只能归寂于命运,聊以慰藉的,只能是面对柴静时被偶然拨动的往日琴弦,和发自心底的两声"谢谢你。"
9从电影到人生,从盛名到恶名,从星仔到星爷,从执念到妥协。
我们如此钟爱周星驰,无外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为我们讲述精彩而纯真的故事。我们如此痴迷周星驰,是因为除了那些曾经触及我们心灵的画面外,我们也想触及他难以敞开的心扉。这个根本不像明星的明星,不像商人的商人,不像政协委员的政协委员,不像慈善家的慈善家,不像习武之人的习武之人......
到底他像什么?
想要勾勒出本就生活中少言寡语的周星驰无疑是徒劳的,那我们只能求我们笔下的文字如同就像他在大屏幕上炉火纯青的表演下,本色做事,再认真一点。
这个时刻掌控自己电影的国王在其神秘的内心世界下还拥有着如君子般一样的胸襟,但在变幻的世事面前,在这个与他的人格性情格格不入的通俗社会中,周星驰更像是一位在旷野荒地中企图挣扎而共生的流民。举目四望之下,并没方向,只能遵循内心的指引。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显然,即使这位影响深远的影人从未通过官方为自己做传,通过他本人精彩的人生也已经给我们送上带有他一贯诚挚态度的欢笑和泪水。
那么,姑且让我们这样称呼这位被我们铭记于心的影人给我们的人生作品:《周星驰的百年孤独》。
我有酒一壶,可倒两杯:一杯敬香港电影,一杯敬周星驰!
撰稿:支撑腿射门
编辑:圈外扒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