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昌焕至今坚持用传统工具制作木器,他已经和这些“老家伙什”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木工是一门传统手艺,从“班门弄斧”一词就可以看出中国木工业的发展历史悠久。如今,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木质用品大都实现了工厂化生产,用推刨、墨线、锛、凿子之类的手工工具制作日用家具、门窗框架或其他木制品的木匠人数越来越少。
木匠曾是吃香职业,家家户户都请他帮忙
4月13日,记者在张湾区柏林镇秦家坪村财神路35里见到了74岁的余昌焕。这是当地一位有名的老木匠,至今仍坚持用传统工具制作木器。提起自己的手艺,余昌焕骄傲地说:“看我家里的所有家具,都是我一手做出来的。”
余昌焕生于1947年,他不到两岁母亲因病去世,家中贫困。父亲再婚之后,他和后妈相处不好,12岁那年不得不离家。“那时候就想着不争馒头争口气,看到郧西木匠在这里盖房子,就想着跟师傅一起干活,挣钱。”余昌焕说,自己就这样走上了木匠之路。
木匠师傅干活,他在旁边打杂、学习。上个世纪,木匠是很吃香的职业,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请木匠打制家具或者建房造屋。“如果只是做盆子、家具之类,叫‘小木匠’,会盖房子的才叫‘大木匠’。”余昌焕说,家中几代都是好木匠,自己不能“丢脸”。
21岁那年,余昌焕拜师学盖房子。“湿树干、干树干怎么选,打磨到哪种程度最合适,桌子腿为何永远不齐……这些都是照着师傅的经验,自己在一次次摸索实践中学会的。”余昌焕说,木工手艺看着简单,干起来很复杂,讲究多,自己在学习的路上不知犯了多少难,其中的苦处鲜为人知。
余昌焕不服输,爱学、爱动脑筋、爱琢磨,没过多久就出师了,可以单独揽活。他回忆,木匠在当时很吃香,也很受人尊敬,一般人称呼木匠都是“师傅”。除了每家用到的日常家具,比如桌子、板凳、火盆、书案、木桶等需要木匠打造之外,立房子(修木房子)和装板壁(装修)也需要木匠牵头。余昌焕说,当时,他一年四季活不断,忙个不停。
“慢工出细活,一件柜子要做上好几天,一个小盆子也需要一天的时间。”余昌焕告诉记者,对于传统的手工艺人而言,如果要做一件家具,经过的程序多达数十道。
慢工出细活,做一件家具经过数十道工序
在余昌焕的家里,记者看到一间操作间里摆满他的“宝贝”:一人高的固定架上,凿子、刨片、小斧头等工具分门别类地挂放,互不碰撞,较长的锯子挂在另一边,井井有条。余昌焕说:“这些工具陪伴我多年,都用顺手了,也有了很深的感情。”记者看到,时间已经在工具上留下了印记,有些磨损得很明显,余师傅的手上也布满了老茧。
“慢工出细活,一件柜子要做上好几天,一个小盆子也需要一天的时间。”余昌焕告诉记者,在如今机器化生产的年代,每一样家具的制作到批量生产过程并不复杂。但对于传统的手工艺人而言,如果要做一件家具,经过的程序多达数十道。
余昌焕介绍,做一件家具,首先在脑海里设计它的外形、框架、尺寸,然后根据尺寸下料。以前没有电锯、电刨,木工活基本上都是人工操作,碰到粗一点的木头,用大锯把粗木头锯成两半,再分别从中间锯开,平均分成四块、八块。接着,用推刨把木条或木板刮平、刮光滑,再根据木器的造型、尺寸,在木材上弹墨线,接着按照墨线加工,如凿孔、榫卯等。最后把各个部件进行组装。这里必须提到中国古人最有名的木工技术——榫卯结构,其特点是不使用钉子,利用榫卯结构加固各个部件,使得木器牢固,可以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个技术历经千百年,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木器制作,著名的故宫、木廊古桥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余昌焕介绍,做一件家具,首先在脑海中得对这样家具有一个模型、框架、尺寸,然后再根据尺寸下料。
“比如这个洗脸盆,全身没用一颗钉子,也没有打胶,几十年来我一直在用,从没有出现漏水的情况。”余昌焕边说边拿起自家用的小盆子,递给记者看。50多年的木匠生涯,他记不清自己打造了多少件家具和木器。提起木匠余师傅,秦家坪周边无人不知,很多人家里如今还在使用他打出来的家具。
50多年坚守老手艺,老木匠希望后继有人
采访当天,余昌焕正忙着给一位顾客制作木盆。这是一件长126厘米、宽86厘米的椭圆形木盆,推刨、凿孔……余昌焕一丝不苟地按照传统工序,用手工工具操作,动作熟练有序,看上去如同一场传统表演般赏心悦目。
余昌焕说,2000年以后,请木匠做家具的人少了。“现在偶尔有人请我做一些简单的日用家具,一件价格在50元至500元不等。”余昌焕说,自己干了大半辈子木工,虽然现在的收入大不如从前,但他从没想过放弃,也舍不得丢弃这份老手艺。“如今,会传统木工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只要人们还记着我,我愿意继续做下去,也希望年轻人能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十堰晚报秦楚网全媒体 文/记者 杨天娇 图/记者 吕世银 编发: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