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曾八字 忽必烈八字有误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3
封龙书院那点事儿

多鱼儿杂谈

相传大禹治水时,一条黑龙在黄河兴风作浪,祸害周围百姓,大禹与黑龙相搏,黑龙大败逃遁,大禹急追来到元氏一座山上,见黑龙钻进石洞老巢不敢出来,遂画符镇压住, 黄河水患方平,此山从此就唤做封龙山,山上黑龙洞作证“是真滴”。

北齐时佛教盛行,封龙山建起西石窟寺,又唐、宋再修,西边三世佛洞,中间千佛洞,东边卧佛洞,雕刻精美,尤其千佛洞雕刻的958个小佛栩栩如生,善男信女早晚朝拜,终日仙雾缭绕,连山下卖供品小贩儿,一年都能住上别墅,至此始成规模,山下小贩儿作证说“是真滴”。

忽必烈曾八字

元好问画像

光有佛道还得弄个学校教育啊,不然怎么识字,怎么认经啊。毛泽东同志喜读的《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的作者李昉出场了。封龙山封龙书院由宋时名相李昉所建,金元时期达到顶峰。辉煌时有三个人做出了杰出贡献,人称“龙山三老”:李治,金末进士,数学家、文学家、著名学者,著 数学鼻祖《测圆海镜》、《益古演段》。元好问,金末进士,文学家,历史学家。张德辉,忽必烈曾召讲儒道,任真定郡督学。一个教语文,一个教数学,还有一个兼职教授带供官银,个个状元级人才,地道的清华大学的水平,这学校一开张,不用弄招生简报,学生拿着王公大臣的帖子乌央乌央的来求学,人太多能在教室外做一个旁听生都觉得如同捡了个元宝,一时桃李满天下,名副其实的江北书院之首,这是真滴。

忽必烈曾八字

测圆海镜今译

再来说说李治和元好问这两个“倒霉蛋儿”。两人进士及第同殿称臣没两年刚开花儿了还没结果哩,蒙古国把金灭了,到处抓他们这些前朝官员。李治是个明白人,一看不好忙穿家奴衣裳携细软顺城墙滋溜溜了,在山西东躲西藏,隐姓埋名,等风声不紧了,一路颠沛流离回到了老家真定郡栾城,庆幸之余做起了隐士。元好问就没那个好命儿了,蒙军打来了,家人让他快跑,他说斯文人得有斯文人的样儿,泰山压顶不弯君子之腰,摇头晃脑迈着八字步跑,结果让蒙古铁骑一提溜放囚车里了,这比八字步的确是快多了。在牢里看见同僚被打得皮开肉绽,鬼哭狼嚎,不觉心惊肉跳,想想不能再斯文了,不然自己这个小命儿没几棍儿就交待了,急唤狱卒爷爷讨来纸笔,给几个认识的汉族蒙军首领写信求援,狱卒问:邮票钱哩?

元好问摸了摸比脸还干净的衣兜儿,说:烦爷再拿笔来:收件人付费。

狱卒看看收件人都是当朝大官,一脸懵逼,这是哪路神仙?不送吧又怕误事挨打。元好问一看狱卒迟疑,忙说:爷,要不我在信上按个手印儿?

狱卒像鉴赏文物一样仔细瞅瞅他说:你是我爷!还别说,元好问的人缘儿不赖,得信的几个人联名担保把他从牢里弄出来了。谢是没工夫了,万一人家官府后悔了呢,对着北方一抱拳:各位恩公,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后会有期,必当厚报。

铭记教训,再不能用八字斯文跑路法,换成八步赶蝉追命法,一溜烟儿直奔真定栾城找李治。两个好友见面是抱头痛哭,备说别来情况,还是那句老话:同是天涯沦落人,咱们一起慰风尘。

一天,两人的好友现任的真定郡督学张德辉又来看望他俩,自然是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个个口吐莲花谈古论今,最后来了个三句半终结空谈现状。

李治曰:惺惺相惜又相敬,

元好问曰:满腹经纶无处用,

张德辉曰:弄个书院行不行?

三人同时说:行!

确定重整封龙书院,李治在山下广置田宅,用租金长期充实办学经费,并做专职算术教授。元好问恢复八字走路法摇头晃脑做专职诗文教授。张德辉负责办学手续及与书院沟通整合并做兼职儒学教授。封龙山阳面书院旧址上翻新5间靠山单脊飞檐教学、住宿多功能大厅。厅前修整一片空地做开大会作报告和做课间操之用。空地向下两边各有一股泉水依山向南流去,西边泉眼取名蒙泉,为生活用水,意思是喝了此泉水,头脑不发蒙,每科必是优等生。东边泉眼取名墨池,涤笔涮砚之用。厅前空地靠西面山有大小两石洞相连,是学生自习的场所,为解决照明、搁书的问题,壁上凿出书龛、灯龛,再往下是茅房。大厅空地东边加盖食堂,图书馆,活脱脱一所综合性学校的样。准备就绪,择一黄道吉日,由督学张德辉邀请教育口相关领导及乡贤来出席开学典礼。一所在古刹悠远的钟声中,在鞭炮锣鼓的喧闹中书院开张了,在场的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在未来几年内这个书院的数学研究达到了当时世界顶尖水平,领先欧洲300多年,并一直影响了很久很久,这是真滴。

日子在浓厚朴实的学风中优雅和谐地渡过着,学生数量和素质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

一日,后来成了大名鼎鼎的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朴来找李治拜师学艺,却又喜欢和元好问吟诗作对、探幽访古、谈天说地,成了忘年交。又到花好月圆,元好问与白朴对饮多时,不觉黯然神伤,白朴奇怪,连问何事挂怀,元好问沉吟良久,慢慢道来。。。。。。

忽必烈曾八字

白朴画像

原来,封龙书院东南的南佐村有个富足乡贤梁家,有个儿子唤做梁山伯,自幼聪慧,本村私塾开蒙、读四书,到12岁时来到本院深造。书院西南的长村有个家境殷实的祝员外,百事遂意,只是命中无子,仅生一个女孩,取名祝英台,自幼按儿子来养,不喜针 zhi 女红,一味儿留恋诗书,外人一直认为是个男孩,由其父从《千字文》开蒙,又习读《孝经》、孔孟之书,女扮男装也来本院学习,俩人分到一个桌儿上。经常你借我点儿练习纸,我用你点儿墨块儿,你不懂了问我,我遇难题了找你,早上上学在书院山下溪上桥头聚齐才走,中午饭往往搭在一起吃,下午下学过了桥玩会儿再分手回家。祝英台个子小每逢别的同学来欺负,略高的梁山伯必定出手相助,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铁哥们儿,一日梁山伯提议撮土为炉,插草为香结为八拜之交: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梁山伯略长为兄,祝英台为第,自此更加亲密。

忽必烈曾八字

一晃两年已过,女孩子懂事早,不觉情窦已开,对英姿勃发、品学兼优的梁山伯起了爱慕之情,苦于女扮男装和孔孟礼教,说不出口,只得找机会试探试探。一日下午梁山伯做作业晚了,祝英台一直等他做完才一起走,走到山下的吴桥上,已是乌金早坠玉兔高升。祝英台指着月亮说,嫦娥和吴刚这对儿月宫夫妻多让人羡慕,如果是我俩多好啊。梁山伯说我俩是男的怎么能成两口子哩。祝英台说如果我是女的你愿意娶我吗,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健康还是疾病?梁山伯把手在祝英台额头摸摸,不烧啊。祝英台一跺脚:说实话。梁山伯一看不好说,好好,你是女的我就把你八抬大轿抬回家,点灯说话,做饭生娃。祝英台一笑说:瞧,月亮看着哩。然后两人才分手回家。晚饭后祝英台依窗坐在桌前手托香腮直勾勾滴望着月亮思绪万千,谁知道那傻小子能不能开天目啊,情不自禁轻轻滴唱起:都是月亮惹的祸。。。。。。此时梁山伯也对着月亮出神,这祝英台今天好奇怪,说话疯疯癫癫,这几年从来没见过他去茅房,皮肤越来越白,莫非。。。。。。真是愁肠百回,对着月亮也轻轻滴唱起: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

忽必烈曾八字

第二天梁山伯几次想问问祝英台底细,又怕误会惹得祝英台翻脸,真是患得患失。上课往往不由自主相互偷瞄又霍然分开,这学习成绩是已跳水速度下降,戒尺也不沾闲了。这一日梁山伯家突然失火,家财烧为白地,再无力承担束修,择日梁山伯来书院辞别老师和同学,把自己书包扛起下山了,祝英台随后闪出来直到桥上才追上,看到梁山伯颓废,祝英台及时进行了心理疏导,并鼓励他在家刻苦自习,争取早日搏得功名,对梁山伯的疑惑也如实交了是女孩儿的老底,俩人互诉衷肠,指桥对天立誓: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俩人以桥为点儿,你送我一程,反过来我又送你回来一段,来来回回十八送,体己滴话儿也说不完,依依不舍恨不得把对方放自己口袋带走。眼看日头早偏中午才一步三回头地送别,临别又叮嘱让他尽快找媒人来提亲。祝英台也不上学了,每日巴望梁山伯的消息。一日前院人声嘈杂,似有其父斥骂之声,正在绣楼疑惑,其母进来道明原委。原来梁山伯遣媒人来提亲,因家境一贫如洗被祝员外一口拒绝,谁知梁山伯三番五次来求情,只惹得祝员外大怒,并告诉他马家岭的富二代兼风流才俊马文才也来提亲,八字已合,明天就送来丰厚聘礼,你就死了心吧。祝英台一听又哭又闹,坚决不同意,其母做思想工作:宁可坐在牛拉的两轮细车上哭,也不能坐那独轮小推车上笑。任凭磨破嘴跑断腿祝英台就是非梁山伯不嫁,其父无奈训斥老婆溺爱太过,锁在绣楼,曰:婚姻大事必须听父母之命,要丫鬟贴身看顾,英台终日以泪洗面不提。却说情种梁山伯几番求婚不成,回来胡思乱想忧思成疾,开始水米不进,一日两眼一瞪,手指天空大叫:祝英台,你、你、你,便黯然离世。梁家哭作一团,按照梁山伯生前遗愿,葬在了吴桥的旁边,要守着曾经的欢乐、缠绵和誓言。祝英台听丫鬟说起也绝食而亡,其父母追悔莫及,遣人与梁家协商,方把祝英台与梁山伯并骨阴葬。自此,每年春天坟上开满了粉白的喇叭花,每年有一对蝴蝶在花丛中翻飞追逐,久久不肯离去。。。。。。

白朴听罢连连击掌叹息,不觉心感神伤,潸然泪下。

元好问说不仅人间有悲苦情种,我给你讲一下亲身经历的一件奇事。在我16岁那年,去并州赶考,路上遇一猎户网内一只大雁奄奄一息,想买来下酒,猎户不允说,你看天上还有只大雁哩,和这只是一对儿,网里这只几天了一直不吃不喝,马上快死了,我诱那只大雁哩。我抬头看见天上一只大雁不断盘旋不肯离开,声音愈发绝望凄惨,突然那只大雁翅膀一收,直直向下冲来,一头撞死在那只大雁的身旁殉情而死,网里这只大雁一阵哀鸣等时气绝身亡。我不禁悲上心头,不忍两雁被旅人果腹,买来葬在了汾河岸边,上面垒了些石块,题曰:雁丘,希望他们终在一起的灵魂,在食物丰富的水草边住的安然。晚上夜不能寐,百感交集写下了《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忽必烈曾八字

白朴彻底惊呆了,凄婉的爱情缠绵的词,不停地撞击着他的灵魂。几天来他着了魔一样遍看梁祝二人的遗迹,又把自己关在屋里不停地写啊写,终于写出来震惊中外的梁祝传奇的原稿《祝英台死嫁梁山伯》,一个凄美的爱情绝唱终于诞生,先在真定公演引起轰动,一路向南演出并不断修改,编排成好几个剧种,尤以越剧版本最著名,梁祝俩人的故事不断在国内传颂起来一直到今天。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世界名曲,真真滴在国际舞台和国内演唱经久不衰。

忽必烈曾八字

梁山伯祝英台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