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阳水库为织金县唯一的国营小(一)型水库,位于织金县后寨乡小桥村民组,海拔1670米,距县城32公里。该地民国年间是县城至三塘必经之地,偏僻荒凉,人烟稀少,土质贫脊,产量极低。水源出于雾安、新寨、凉水沟、石丫口、大坝子等地小涧汇集而成的喇叭河,集雨面积24.5平方公里。1990年蓄水总库容为786万立方米,兴利库容63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0251亩,保证灌溉面积6000亩。
1958年冬大兴水利高潮时,县区各级政府,应当地广大社员的要求,动员全县人民协助在小桥开始修建。当时命名为“喇叭河引水灌溉工程”,动工不久即下马。
1966年11月,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中共织金县委、织金县人民政府重新计划,请毕节地区水电局承担勘测设计,由三塘、珠藏两受益区负贵施工,并更名“红阳水库”。经上报贵州省水利局以(75)黔水基字第61号文批准,属地方(县)小(一)型蓄水灌溉工程。此次投资共245.5万元,1968年春又下马。
1970年冬再次上马,72年完成大坝工程并试蓄水。1972年渠道开始施工,74年停工。77年又再次上马。试蓄水时发现漏水,虽经多次处理均未能彻底解决。
1979年11月8日,贵州水科所黄富华、何振东、张望球、陈富强,毕节地区水电局吴同球、周纪作、陈士金、常铸国、乔增南,和县水电局张光富、副局长蔡秀山、张佛茂、刘恩锡、周其爵、孙文鉴等人,在红阳水库现在讨论该库病害处理方案作出决定:(1)大坝体端和两岸粘土墙连接处做固结灌浆;(2)溶洞、溶槽裂隙发高的右岸和水库坝基处进行帷幕灌浆。施工布置及质量要求:在灌浆前打勘探及观察孔8个,深度750米;灌浆孔约在40-110个之间,长1500-3000米技术指导由地区水电局水担。此次投资金 额为 12.33万元。
1980年帷幕灌浆设计及勘探工作,大 坝处理工作先后结束。:截至当年止,该水库历年工程共完成了大坝、溢洪道、放水设备、坝后电站等枢纽工程和干渠30.1公里。并试通水24公里。
1981、1982两年中曾两次试蓄水。后一次试蓄水于1982年5月28日放水回降至1658米死水位,因水位降低速度过快,致使坝坡斜墙发生滑动。冬天处理了斜坡滑动的裂缝后重新开始蓄水,1983年5月末升至1678.3米,因闸门钢丝绳断又被迫放水。经处理后又立即蓄水,10月中旬回升至1675.3米,这一水位一直保持到1984年3月下旬。以后水位又上升,5月底、7月中自、8月、9月、10月曾多次溢洪,溢洪水深均在0.3米以内。11月下旬库水位因发电而降低,12月下旬降至1680.8米,以后水库正常运行,每年均溢洪。1987年中央水利电力部扶贫工作组来毕节地区,确定红阳水库第四次上马,要求根据工程现状搞好配套设计。这次配套设计,系毕节地区水电勘测设计队负责,当年8月作出设计报告。其主要内容是:对水库的洪水复核、坝基帷幕、坝深防渗、灌区规划、干渠的清淤补漏防渗以及支渠的配套等全面进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