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理包子
1、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用料上,狗不理包子的肉馅别具特色,选用七成瘦三成肥的新鲜猪肉,上等酱油找口,放上香油、味精、葱姜末等佐料,边加水边搅拌,打成肉丁水馅。包子皮使用半发酵“一拱肥”富强面。做工上,狗不理包子从揉面、揪剂、擀皮、装馅、掐包、上屉、上大灶,都有明确的规格标准,掐出来的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的褶不少于十五六个。
泥人张彩塑
2、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彩、成为民族艺术奇葩的,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是张长林。 张长林(1826-1906)字明山,后以字行。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
“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古典文学名著。所塑作品不仅形似,而且以形写神,达到神形兼具的境地。“泥人张”彩塑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外国人早就以重金购买,“置诸博物馆中,供观赏。”在历届展览会上它都被认为是出类拔萃的作品。日本芦屋市的1座中国近代艺术馆为天津泥人张彩塑建立了陈列专室,展出彩塑作品58件。近年来“泥人张”彩塑积极地推动国际间文化艺术的友好交流。
崩豆张
3、崩豆张是天津最有名的一家专门制作和销售各种豆类干货小吃食品的私营企业。公司由总店和一个分店、一个加工厂共三部分组成有职工六十余人,总店设在南市食品街。崩豆张传统产品始源于嘉庆年间,有二百四十多年历史。
1993年被国家内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1990年曾作为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指定产品,并获得各种殊荣。“崩豆张”是天津最有名的一家专门制作和销售各种豆类干货小吃食品的私营企业 崩豆张。
公司由总店和一个分店、一个加工厂共三部分组成有职工六十余人。总店设在南市食品街,在古文化街设分店、王顶堤设加工厂。生产糊皮正香崩豆、去皮夹心崩豆、桂花酥崩豆、豌豆黄、三豆凉糕、冰糖奶油豆、冰糖怪味豆、儿童珍珠豆、去皮麻辣豆等。分高、中、低三个档次,共16大类76个品种。产品畅销天津、北京、武汉、南京、贵阳、杭州、合肥、大连等地,1990年作为天津市的名、特、优、新 产品,指定在亚运会期间进京展销。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4、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因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其为十八街麻花。十八街麻花是经过反复探索进行创新,在白条和麻条中间夹一条含有桂花、闵姜、桃仁、瓜条等多种小料的酥馅,使炸出的麻花酥软香甜与众不同,创造出的什锦夹馅大麻花。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来天津旅游的国内外宾客,临走时都要带上几盒麻花,送亲朋好友。
耳朵眼炸糕
5、耳朵眼炸糕,耳朵眼炸糕的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
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1957年该店加入公私合营,78年经市饮食公司定名为"耳朵眼炸糕店"。
耳朵眼炸糕选用江米,加工面酱用赤小豆,白糖经传统工艺制馅,指定油类炸制,成品外皮金黄、酥脆不艮。耳朵眼炸糕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被市商委和烹协命名为"天津三绝食品"。
风筝魏
6、风筝魏是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故称“风筝魏”。1872年魏元泰生于天津,自幼在一家扎彩铺当学徒,他对制作风筝产生浓厚兴趣。为了提高扎风筝的造诣,他反复研究飞禽和飞虫的飞翔姿态以及它们的身躯各部位的比例关系,并应用于风筝的制作。
以前的风筝,以硬翅为主,造型简单,色彩也比较单调,为整体式。他扎的风筝可以拆展折叠,一尺多长的大风筝,折叠后可放在一个小信封里,便于收藏和携带。他研制的平板式、弓子式、立体式、船式和袖珍式风筝近200余种。在着色上富于民族特色,并吸收了古建筑彩绘上使用的退晕法以及冷暖对比色调,使之更加适合高空放飞的特点。
1914年,他带着风筝,参加了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获了金牌奖章和证书。现在魏元泰的侄子魏慎行,侄孙魏永昌继承了他的事业,都在天津工艺美术厂工作,担任工艺师,并培养了许多徒弟,他们设计的新样品,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正宗的贴饽饽熬小鱼
7、正宗的贴饽饽熬小鱼不是分开做,而叫“一锅熟”,就是贴饽饽和熬小鱼同时在一锅里做熟上桌其味道与山珍海味媲美。制作贴饽饽熬小鱼,鱼要选择个头小的,最好是活的白鳞小鲫鱼,肉嫩刺软棒子面是当年的新鲜粮食。
农家用的大锅烧热后,锅底熬鱼,锅帮四周转着贴满饽饽。柴禾不能烧得太猛太久,要注意掌握火候,温火把作料烤净。到时一揭锅盖,香味四溢。饽饽出锅,黄灿灿的结着一层焦嘎,咬一口,又脆又香,再就着熬小鱼,连鱼刺都不用吐出。
那味道,那鲜劲,吃起来保准没个够<br>( 天津) 最能代表天津地方特色的大众化风味小吃就是贴饽饽熬小鱼,以玉米粉热水和面,用手拍成长圆形厚饼,贴在灶火锅的周围烤制而成。熬小鱼选用小鲫鱼去掉内脏,沾上面粉或鸡蛋清,放进油勺内炸至金黄色后放至锅内,撒上葱、姜、蒜、大料、倒入料酒、醋、酱油、糖、盐、面酱、味精和适量水调汤汁,微火至鱼松软,淋上麻油取出。将热气腾腾的贴饽饽熬小鱼一起食用,鲜香无比,味道极佳。
天津特产小站稻
8、天津特产小站稻是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原产于天津南郊小站地区,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曾作为宫廷御膳米。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为小站稻。“白里透青,油光发亮、粘香适口,回味甘醇”是小站稻的特有风味。
小站位于天津南郊,距市中心大约30公里。据记载,为了让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减少“南粮北运”对各方面所造成的负担,1600年,明朝保定巡抚汪应蛟在小站一带垦种水稻5000亩,这是最早的小站稻。清朝,天津防军提督周盛传引南运河水种植水稻,因灌溉用水中含有较多的淤泥和腐殖质,所以小站稻米品质优良。
小站稻米产于天津津南区小站镇,种植始于清末,曾为清皇室的贡米。 辽代碑载“幽燕之分,列郡有四,蓟门为上,地方千里,藉冠百城,红稻香耕,实鱼盐之沃壤”是天津较早的种稻文献记载。宋辽对峙时,北宋淳化四年(993)“发诸州镇兵一万八千人,兴堰六百里,置斗门,引淀水灌溉”“大作稻田以足食”。明末汪应蛟受命任天津海防巡抚,屯田种稻,采用的是江南围田耕作办法。
石头门坎素包
9、石头门坎素包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制作方法是以绿豆芽菜、粉皮、香干、香菜、面筋、馃子、腐乳、芝麻酱、香油等调拌成馅,用精面粉作皮,加工成包子蒸熟而成。石头门坎素包具有浓郁的独特风味,食之素香,回味无穷,很受老年人喜爱。 天津传统风味小吃。由清末天后宫旁的真素园餐馆发明,馅料讲究,做工精细, 以木耳、花菜、豆皮、口蘑、香干、面筋、豆菜、腐乳、麻酱、香油等作为馅料,每个包子都捏成21个摺,旺火蒸十几分钟即熟。
特点是馅大皮薄、香味浓郁。 石头门坎素包始于清代,由天津专营素食的真素园经营,向以选料多样,清素不腻,制作讲究,物美价廉,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该店临近海河,为防洪水泛滥,店外以石头筑起一道矮堤,形似门坎,市人便将该店制作的这种包子称为“石头门坎素包”。是用发酵面包以绿豆芽、油面筋、木耳、黄花菜、白香干、粉皮等调匀的馅心,经蒸制而成。
宝坻大蒜
10、宝坻大蒜,百合科,葱属,原为野生,根茎小而瓣少。味浓甚辣。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得“胡荽”(即大蒜)带回长安。初在长安种植,唐朝以后传至北方各省。 宝坻种大蒜,文字记载最早在明万历年间《劝农书》上。清初,苏浙一带丝绸刺绣业用蒜汁向丝绸上沾巾花样,不污绢,不发霉,不变色,防虫蛀。传统绢花,亦非用宝坻蒜汁作粘接剂不可。
因宝鸡大蒜汁透明,味淡不熏眼,名誉大江南北,故非它不用。由此也促进了宝坻大蒜的发展。1973年,宝山大蒜种植面积列入国家计划,并向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出口。自此,宝坻红皮大蒜以其质量好,产量高闻名全国,并进入国际市场。大蒜是烹制菜肴不可缺少的佐料,津菜馆将其切成凤眼片,与葱丝、姜丝合成“大佐料”用来炝勺,为菜肴增色提味。
特别是包菜更缺不了“蒜米”之香。凡熬鱼、烹制“下水”类菜肴都要放上大蒜以去腥味。处于京、津、唐三市腹地的宝坻区是著名的“三辣”之乡,以盛产大葱、大蒜、天鹰椒闻名遐迩,而其中有“六瓣红”之称的宝坻大蒜最为有名,是津沽名优特产之一。大蒜,古时称为“葫”,又称“葫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