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天顺年间,河南承宣布政使司怀庆府有户人家姓王,男主人名叫王仁忠,以贩卖山货为生。王仁忠人如其名,为人忠厚老实,讲究诚信,因此生意一直挺红火,虽然挣得不是太多,却能够养活家人,并逐渐有了积蓄。
王仁忠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大山,二儿子叫王小山,两个儿子相差四岁。王大山是老大,却没有老大的样子,好吃懒做,奸懒馋滑。说起来,王大山成为这个样子,王仁忠要负很大的责任,当时王仁忠忙于生意,对大儿子管教极少,母亲马氏对大儿子娇惯得很。
后来,王仁忠生意稳定下来,对二儿子王小山管教多起来,可大儿子王大山却不服管了,所以导致了王小山比王大山懂事的结果。看着王大山快到了结婚的年龄,王仁忠开始忙活起来,他托当地有名的媒婆给王大山说亲,希望王大山成亲以后,在妻子的管束下有所改变。
媒婆最后把张家的姑娘张氏说给了王大山,在媒婆的嘴里,张氏年轻漂亮,懂事孝顺,以后一定是个过日子的好手。王仁忠一听高兴地咧开了嘴,去张家下了聘礼,定了结婚的日子。到了结婚的时候,王家风风光光地娶了张氏,王仁忠心想这下可好了,有人管着王大山,当父亲的可以轻松了。
让王仁忠大跌眼镜的是,张氏的表现和媒婆所说的大相径庭,她刚嫁过来就睡懒觉,早晨从来不向公公婆婆请安,也不做早饭,而且好逸恶劳,比起王大山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可对了王大山的口味,两口子要懒一块懒,王仁忠夫妇却头疼起来。他们教育过王大山和儿媳妇多次,每次刚教育完的前两天还管事,可第三天就原形毕露了。
王仁忠老两口为此经常唉声叹气,可暂时没有太好的办法。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仁忠年龄渐长,逐渐有些力不从心。王大山夫妻虽然懒,却还是自己的大儿子大儿媳,王仁忠逐渐把家事和生意交给大儿子掌管,并且有心教导。
王大山夫妻俩挺高兴,手里钱多了,可以买更多好吃的好玩的。知子莫如父,王大山知道大儿子的性格,在让儿子管事的同时,还加了一个“紧箍咒”。他对王大山和张氏说:“我可以慢慢地把家里的事情交给你们管理,可是如果你弟弟以后找了一个精明强干的媳妇,做得比你们要好,我就让你弟弟和弟媳管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到了给二儿子王小山说亲的时候了。王仁忠另外找了一个媒婆,对她说:“这次我要找一个懂事孝顺、勤劳能干、精打细算的儿媳妇,千万不能像大儿媳张氏那样。如果您能办成这事,我多给你二两银子。如果办不成,一个铜板也别想!”
媒婆拍着胸脯打包票,说一定能办成。为了多赚钱,媒婆这次用心去寻找,还真找到一位很合适的姑娘,那就是吴员外家的姑娘吴氏。吴员外是做皮货生意的,也很看重诚信,生意一直不错。
吴员外只有这一个姑娘,一直十分宠爱,却并不娇惯,让妻子教会女儿针织女红,炒菜做饭。在吴氏小的时候,吴员外还专门给他请过老师,再加上吴氏天生聪明,心灵手巧,模样俊俏,来提亲的人也不少,不过吴员外都没有看上。
王仁忠听过吴员外的大名,很久之前和他合作过,不过那个时候吴员外家的女儿还小。如今,听媒婆把吴氏夸得快要上天了,王仁忠心动了。不过,因为有了上一次大儿媳张氏的教训,这次王仁忠准备亲自调查一番,于是以做生意的名义,专门登门拜访。
吴员外其实也暗中调查了王仁忠的情况,知道他家大儿子比较懒,二儿子王小山倒是很不错。看到王仁忠上门,吴员外也想进一步了解情况,高兴地接待了王仁忠,还专门让女儿吴氏去炒菜。席间,王仁忠尝到儿媳妇做的菜很不错,吃完饭,吴员外又拿来几件女儿做的女红,王仁忠看后赞不绝口。
等回到家,王仁忠奖赏了媒婆,并且准备了厚礼,去吴员外家正式下聘礼,吴员外欣然同意。两家在一起查了吉日,定下了婚期。等回了家,王仁忠开始给二儿子王小山布置新房。王家地方大,房间多,为了显示对吴氏的重视,王仁忠专门挑了一个干净宽敞的房子,并且再次对其整修,当成王小山结婚的新房。
听说未过门的弟妹很贤淑,王大山夫妻俩可慌了神。他们心里清楚,一旦吴氏过了门,王仁忠很有可能会让吴氏管钱,到时候他们俩再想好吃懒做就不可能了。王大山夫妻俩商量了好几天,也没商量出解决的办法来。
这天,张氏有事回了一趟娘家,在娘家意外碰上了姑姑家的表哥孙得水。闲聊之中,张氏得知,孙得水竟然也是吴氏沾了一点亲戚的表哥,而且孙得水一直喜欢吴氏,想娶吴氏回家。只不过,孙得水这个人不务正业,吴员外根本没看上他。吴氏见过孙得水几次,知道孙得水的为人,更没有看上他。
得知这些情况后,张氏吹捧孙得水说:“表哥,我觉得吴氏和你结婚才好呢,郎才女貌,多般配呀。王小山虽然是我的小叔子,但是我觉得他比表哥你差太多了,谁不知道表哥您是风度翩翩,玉树临风!”
孙得水听到表妹的吹捧后,开始飘飘然起来,想到如今王小山和吴氏已经定亲,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长相英俊有什么用,你小叔子现在已经和吴氏定亲,过不了多久就会把吴氏娶回家里。可惜啊,哪怕吴氏嫁过去后,能再想到我的好,回心转意,我也要她!”
听到孙得水这样说,张氏心里忽然有了主意,她装作同情的样子,对孙得水说:“表哥,您真是个令人感动的痴心郎!我倒是有个主意,让吴氏嫁过去之后会后悔。等到王家退了婚,别人都不愿意要吴氏了,到时候您再过来提亲,表达您的心意,吴员外和吴氏内心感激,岂不是很容易就嫁给您?”
孙得水听说后,急忙请教张氏是什么主意,张氏故意卖关子,孙得水急忙掏出五两银子,塞到张氏的手中,张氏这才笑嘻嘻地说出了自己的主意:“我听说,有一些木匠瓦匠懂得歪门邪道,如果东家得罪了他们,他们会暗中做些手脚,让东家不顺利。”
张氏抬头看了看孙得水,发现孙得水听得很认真,于是继续说道:“公爹现在正在给王小山装修房屋,作为结婚的新房。如果你能够买通木匠,在房梁上放点东西,让王小山事事不顺,甚至有生命危险,到时候吴氏还不得乖乖就范?”
孙得水笑着说:“还是表妹高明啊!事成之后,我必当重谢!”张氏和孙得水约定明天在王家见面。回到家后,张氏把自己的打算和丈夫王大山说了。俗话说“妻贤夫祸少”,可是张氏恰好相反,而王大山也是个糊涂虫,为了今后能够继续偷懒,竟然不顾兄弟亲情,同意了张氏的想法,还大大夸赞了媳妇。
次日,孙得水装作干活的工匠。王大山也装作很热情的样子,把孙得水介绍给王仁忠,于是孙得水便加入了给王小山干活的队伍中。孙得水当然不会干活,不过他经常悄悄地管事的塞些铜板,因此只干一些很简单的轻快活。
孙得水和其中一个技术最好的木匠聊上了,经常给他塞银子,名义上是给他的学习费,实际上是暗中拉拢他。“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在钱财面前,木匠动了心,而孙得水也终于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木匠沉默不语,孙得水以为是给的银子不够,又多加了二十两,木匠这才咬咬牙,点头同意,不过木匠让孙得水帮忙才行。当天晚上吃饭的时候,按照木匠的吩咐,孙得水偷偷地拿了三根筷子揣在怀里。第二天干活的时候,木匠以修理房梁为名,让孙得水给他帮忙。
木匠在房梁上一通忙活,没有人注意到,他在房梁最隐蔽的地方钻了三个洞,然后用眼神示意孙得水。孙得水趁人不备,暗中把三根筷子递给了木匠,木匠把筷子插在了提前钻好的洞中。这个位置十分隐蔽,在屋子里的任何角落都看不到,除非爬上房梁,或者掀开屋顶从上面看,才有可能看到。
干完这些,两个人都舒了一口气,他们自认为神不知鬼不觉,从此以后就没有人会知道这件事了。又过了几天,王小山的新房整修一新,王仁忠十分高兴,结算了工钱,还摆了一桌好酒席,专门感谢这些工匠。席间这些工匠开怀畅饮,只有木匠的表情有些不太自然。
到了结婚这天,王家张灯结彩,十分热闹,王小山用花轿把吴氏迎娶进门,脸上乐开了花,王仁忠老两口端坐上位,王小山和吴氏拜完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后入洞房,人群里欢声笑语,包括王大山和妻子张氏。
其实,从孙得水开始给王家干活的时候,王大山和张氏便一反常态,经常热心地跑前跑后,帮助这些工匠烧水,其实是暗中打探孙得水是否得手。当得知孙得水做成时,王大山两口子心里很痛快。结婚这天,王大山和张氏也一直帮忙张罗着。
看到王大山和张氏的变化,王仁忠心里很高兴,甚至有些暗自得意。王仁忠自负地认为,当初给王大山夫妻俩定下的“紧箍咒”很管用,如今为了与老二竞争,老大两口子表现是越来越好了。王仁忠哪里知道,老大家两口子满肚子坏水呢!
吴氏嫁过来以后,果然精明能干,不论是操持家务,还是孝顺公婆,还是对待长兄长嫂的态度都没得说。王仁忠老两口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儿媳妇,脸上天天都是笑容,可是这笑容才持续了几天就出事了。
这天王小山骑着家里的小毛驴外出,路上,一向温顺的小毛驴不知道为何突然受惊,又跳又蹦,把王小山颠了下来,伤到了大腿,在家里躺了半个多月。吴氏又是心疼又是责怪,一直精心照顾。王大山和张氏表面上嘘寒问暖,心里却乐了,心想这木匠有点本事。
王小山恢复后,王仁忠暂时不让他出门,王小山只好待在家里。不过王小山闲不住,在家里也经常忙活。没过几天,王小山又出事了,那天他准备去找父亲商量事,刚下过雨,地面上还有积水,王小山路过积水的时候,不小心跌了一跤。慌乱之中,他用右手撑地,结果整个身子压过来以后,把右手压骨折了。
王小山疼得大叫一声,王仁忠和妻子听到后急忙跑出来,发现王小山躺在地上,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右手没法动弹。王仁忠急忙派人去把郎中叫来。幸好,郎中经验丰富,采用了接骨法,并用竹片固定住骨折部位。此后,郎中又来了几次,查看情况,清洗伤口。
在此期间,吴氏悉心照料,给王小山炖骨头汤,做各种好吃的,希望王小山尽快好起来。王大山和张氏也来过几次,每次过来也带着好东西,其实都是用王家的钱买的,他们也不心疼。夜里,王大山和张氏在被窝里说着悄悄话。
王大山说:“娘子,还是你厉害,如今弟弟和弟媳倒霉事不断。我看父亲只顾着心疼弟弟,根本就不提把家事交给弟媳这件事了。”事实的确如此,王仁忠起初看到吴氏贤惠,的确想尽快让吴氏掌管家事,可是王小山接二连三地出问题,让王仁忠焦头烂额,那还顾得上这件事。
张氏则得意地说:“指望你,黄花菜都凉了。不过,我们不能就此罢休,还得乘胜追击。从明天开始,我们轮流到老爷子那边说吴氏的坏话,让老爷子动摇,撵吴氏出门。”其实,张氏是想着当初对表哥孙得水的承诺,孙得水还眼巴巴地等着再娶吴氏呢。
王大山嘿嘿地笑:“好,就听娘子的话,明天开始轮流到老爷子那边。”次日开始,王大山和张氏来仁忠老两口这边,名义上是请安,实际上是说吴氏的坏话。王大山对父亲说:“爹爹,我觉得不大对劲啊。当然,弟媳是个好人,可是自从弟媳嫁过来以后,弟弟可是出了两次事了,每次出事可都不是小事。”
张氏也在一旁说:“爹爹,我们就这一个弟弟,弟弟出了事,我们可心疼了。上次是腿伤,这次是手臂骨折,下次还不知道是什么。万一弟弟有个三长两短,我们……”话还没有说完,张氏眼中已有泪水。王大山暗中对张氏竖起大拇指,佩服她的演技。
果然,王仁忠眉头皱了起来,他颇有些厌烦王大山和张氏说的话,可王小山受伤的事实摆在那里,他不好发火,但是妻子马氏却害怕了。儿是娘的心头肉,马氏着急,泪珠啪嗒啪嗒往下落,数落王仁忠:“老头子,你说他们俩是不是相克啊?当初不是合过八字吗,是不是不准啊?我们小山聪明懂事,可不能出事啊。”
王仁忠心烦意乱,把王大山两口子轰了出去,只留下老两口吵架。马氏说:“当初是你说吴氏这好那好,怎么一嫁过来,咱们小山就总是倒霉呢?”王仁忠也气愤地说:“二儿媳刚嫁过来的时候,你不也是说她这好那好的吗?现在倒开始说起我来了。”
老两口你一言我一语,越吵声音越大,躲在外面偷听的王大山和张氏则捂着嘴偷笑,屁颠屁颠地跑回了自己的房间,笑闹成一团。此后,王大山两口子又在父母面前轮流说了吴氏几次,果然说得王仁忠动了心。可是,吴氏没有犯下七出之罪,他没有正当的理由退婚,况且吴员外家也是有势力的大户人家,不好惹。
再说吴氏,最近也察觉到公公婆婆的变化,再加上张氏在谈论这件事的时候,有意提高嗓门,说“家里进了扫把星,让王家天天倒霉”“这样下去,王小山早晚性命不保”。吴氏脸皮薄,后来知道他们是谈论自己,又气又羞。
吴氏和丈夫王小山说:“夫君,看来我们的缘分就要到这里了。既然你家不愿意提出来,那我就主动提出来回娘家。”王小山一听很生气,对吴氏说道:“你别管大哥大嫂,他们纯粹是血口喷人,冤枉人!我受伤是我不小心,怎么能够怪你呢?我要去和爹娘把这件事情说清楚。”
说完,王小山不顾吴氏的阻拦,去了爹娘的房间,进去之后跪在爹娘面前说:“爹,娘,你们养我一场,我很感恩,平时我也听您二老的话。但是这一次,我必须要把话说清楚,我受伤是我的原因,与吴氏没有任何关系。把责任归咎于一个弱女子,这难道是大丈夫的行为吗?”
一番话,说得王仁忠老两口哑口无言,从此也不好意思再提这件事,可是心里却一直犯嘀咕。等王小山伤好之后,吴氏中间还回过一次娘家。不过,吴氏从娘家回来之后,王仁忠和王小山他们对吴氏仍然还是不错。
王大山和张氏很不甘心,这天他们在商量这件事的时候,张氏又想起了自己的表哥,对王大山说:“夫君,如今我们还有胜算,你可不要吃醋。”王大山忙问什么事,张氏说:“我去找我的表哥孙得水,他一心想着吴氏,肯定愿意配合我们!”
王大山想了想,同意了张氏的建议。次日,张氏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实际上回家之后就去找了表哥孙得水。孙得水得知吴氏在王家不受待见,心里又是心疼又是高兴。
张氏看到孙得水的样子,笑着说:“表哥,瞧你那熊样,不过,你很快就能得逞了。”听到张氏说吴氏很快就能被赶回家时,高兴地又是搓手又是跺脚。张氏话锋一转,说:“不过,还需要表哥配合一下,我们才能最后成功。”张氏勾了勾手,示意孙得水靠过来,然后在孙得水的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听得孙得水拍手叫好。
张氏很快回了王家,对王大山说:“表哥那边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看你的了。”此时,王小山的手臂已经彻底好了,有时候也出来活动活动,吴氏则经常出来做些家务活。趁着他们屋里没有人,张氏偷偷走进去,在王小山夫妻放衣服的箱子里放了一个布包。
晚上戌时,也就是现在的晚上七点到九点,王小山收拾好准备睡觉了,王大山过来敲门,说:“小山,你出来一下,我和你说点事。”王小山说:“哥,我都要睡了,有事明天说吧。”王大山说:“弟弟,这件事不说,我今晚睡不着觉。很重要。”
王小山只好穿好衣服出来,王大山拉着弟弟一直走到了后门,悄悄对弟弟说:“小山,当哥的有句话一直堵在心里,如今不吐不快。我不是有意挑拨你和弟媳的关系,弟媳是个好人,可是不一定适合你。你嫂子前几天回娘家的时候无意间听到,弟媳和远方表哥有关系。”
王小山听到这里很生气,认为王大山血口喷人,挥起拳头就要打王大山,被王大山拦住了。正在这是,他们听到后门有人敲了三下门,王大山和王小山兄弟俩愣住了,王大山抢先一步,猛然打开门。门口一个黑影,刚叫了一句:“表妹,是你吗?”却发现对面是王大山,猛然丢下一个布包,转头就跑。
王大山伸手去抓却抓了个空,王小山跑过来以后,发现黑影已经跑远了。弟兄俩看了看地上的包袱,还是王大山捡了起来,发现里面是一个金簪子,还有一封信。王大山打开信只看了一眼,便递给了弟弟,说:“我什么也没看见。”
信上写的字不多,却很大,在月光下还是能看见的。借着月光,王小山看到信上写着几个字:“吴家表妹,前日老家相会,至今难忘。上次赠送银簪,这次赠送金簪,正好一对,聊表心意。”王小山铁青着脸,问王大山:“哥哥,你刚才说的可是真的吗?”王大山说:“我是你亲哥,还能骗你吗?”
王小山拿着信和金簪子,面色阴沉地回了房间,王大山则看着王小山的背影冷笑一声。王小山回到房间,把金簪子和信扔给吴氏,问她:“这是什么?”吴氏奇怪地接过信,看过之后便知道有人冤枉自己,于是为自己辩解。
王小山根本不听,他问:“信里说还有个银簪子,你放在哪里了?”吴氏说:“夫君,你疯了吗?哪来的银簪子?”王小山不听吴氏的解释,翻箱倒柜地找了起来,果然在衣箱里找到一个小包,打开一看,正好是个银簪子。王小山当然不知道,这个小包是嫂子张氏留下来的!
王小山一手拿着银簪子,一手拿着金簪子,气愤地说:“好你个吴氏,怪不得要回娘家,原来娘家还有个相好的。这两个簪子,正好是一对,我就成全你们!我不留你了,你快回去吧!”
吴氏知道这是被人陷害了,可是丈夫根本不相信自己,百口难辩,伤心地哭泣。她收拾东西准备要走,可是外面天已经黑了,吴氏心里毕竟有些害怕。她恳求王小山:“夫君,如今我有口难辩,可是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我知道我现在没法在王家待下去了,但是我爹娘就我一个女儿,如今半夜出去,万一遭遇不测,我没法照顾他们。恳请夫君让我天明再走。”
王小山不屑地说:“随便你!”当晚,王小山和吴氏一个在床头,一个在床尾,都是和衣而卧。躲在暗处偷听的嫂嫂张氏心中窃喜,急忙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大山,夫妻两个高兴地一夜都没睡好觉。
次日天快亮的时候,外面忽然刮起一阵邪风,“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后来竟然起了旋风,裹挟着一根木桩飞到王小山房间的上空,忽然间风就停了,木桩从上空直直地落下,正砸在王小山的房顶,砸出一个大洞,木桩掉落到王小山的床边。
就在木桩落下的一刹那,吴氏忽然间起身,扑到王小山的身上。原来,吴氏哭了一整夜,一直没有睡觉。当看到木桩落下时,吴氏不顾危险,扑向王小山想保护他。幸好,木桩落到了床边,没有砸伤人。吴氏看到没有事,又急忙起身,王小山却愣住了。
王小山心想:“我糊涂啊,在生死攸关的情况下,妻子竟然先想着救我,我还怀疑她?”他有点不好意思,对吴氏说:“你,别走了,是我不好。”吴氏只是转身流泪,没有理睬王小山。此时,家里人听到动静后,都纷纷赶过来,发现这一幕都感到很惊讶。
王仁忠老两口又想起来关于吴氏的一些邪说,刚想开口,王小山说话了:“爹,娘,谢谢你们关心。从今往后,谁也不许说吴氏的坏话。”听到儿子这么说,王仁忠只好闭上了嘴巴。不过,这块木桩的确有些邪乎,王小山找来梯子,他要爬上去看看屋顶。
王大山和张氏急忙阻止,说找人来修修就行了,可是王小山坚持要上去,王大山和张氏只好闭口不言。等王小山爬上房顶,顺着洞口往下瞧,从这个角度,竟然正好看见了房梁上插了三根筷子!
王小山心中一惊,知道是有人在捣鬼,他偷眼观瞧哥哥嫂嫂,发现哥哥嫂嫂的表情很不自然,再联想到哥哥前几天说的吴氏表哥的事情,心里明白了八九分,肯定是表哥在使坏,自己的哥哥嫂嫂也有关系!不过,他并没有点破,接下来该让人整修就让人整修,只不过整修之前,他从里面顺着梯子爬上房梁,先偷偷地拔下三根筷子,找个没人的地方烧了。
王仁忠想让王小山换个房间住,可王小山只是暂时在别的房间休息,等原先的房间修好之后,他又坚持搬回原先的房间居住。王大山和张氏则一直坐立不安,生怕王小山找他们的事。张氏找了个借口要回娘家,王大山则坚持要送张氏回娘家,两个人一起去了张氏家里。
张氏回娘家后要去找表哥,却得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表哥孙得水前两天刚刚意外坠崖身亡!王大山和张氏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后来,他们又打听木匠的消息,得知木匠也得病身亡!王大山和张氏吓坏了,再回家的时候,两个人沉默了许多,平时就躲在屋里不敢出去,生怕出了什么意外。
后来,心事重重的王大山和张氏生了一场大病,卧床不起,一病就是一个多月!由于王大山夫妻俩生病,王仁忠让王小山和吴氏两口子管理家事,没想到小两口子把家中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王小山和吴氏还不计前嫌,一直照顾哥嫂,让哥嫂十分羞愧。
等哥嫂病好之后,再也不提要掌管家事的要求了,一来他们心中有愧,二来他们确实不如弟弟和弟媳做得好。再加上王小山有意无意地对他们说:“人做了亏心事不要怕,只要以后多行善事,勤劳能干,是可以弥补过来的。”
有孙得水和木匠的前车之鉴,王大山两口子从此再不敢想损招了,王仁忠看到王大山两口子是真心转变了,心里也十分高兴。等到王仁忠年纪很大的时候,王仁忠请来两个儿子的舅舅主持分家,过程很公平,两兄弟也不吵不闹,反倒是互相谦让,并且轮流赡养王仁忠老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