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老刀
“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颜氏家训·治家》
《红楼梦》元春省亲,一共点了四出戏,第一出就是《豪宴》,《豪宴》是昆剧《一捧雪》中的一出戏。按庚辰双行夹批讲,《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究竟怎么个败法,还需要细读。
一般而言,一个大家族彻底败下来,是有很多原因的。有内部的,就如贾探春所说的:“必从内部杀起,方杀的死。”也有外部的,亦如平儿所骂的:“都是那贾雨村什么风村,半路途中那里来的饿不死的野杂种!认了不到十年,生了多少事出来!”也需要很长的准备时间,如同黄炎培所说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 北方昆曲剧院《一捧雪》剧照
《一捧雪》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说古时有一个人,有一个漂亮的妾和忠心的仆人,还有一只传家的玉杯,还有一个半路投奔收留的门客。开始都很好,后来,这个门客想更加出人头地,就出卖主人,让他的当大官的新主子夺取那个玉杯,捎带着他想弄主人的妾。其间各种手段,终使主人下狱待斩。然后是忠心的仆人偷梁换柱,代替主人而死,漂亮的妾在逼婚之夜刺死门客,然后自尽。那个夺杯的大官也被皇帝杀掉了。独留下一个人和一只杯子,这个杯子叫“一捧雪”,应该是晶莹剔透如白雪。故事是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就如现在所说的“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的意思。但到底家破人亡了,活着的人真的是十分侥幸,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那个杯子。
《红楼梦》中有很多的传家宝。比较著名的是贾母的璎珞“慧纹”。第五十三回写明,以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件, 上年将那两件已进了上,只剩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只留自己高兴赏玩。因其稀罕,所以“价则无限”。可以算是贾母的宝贝。
另一件是柳湘莲的鸳鸯剑。《红楼梦》第六十六回中,柳湘莲把它作为定亲信物交与贾琏转交给尤三姐。据湘莲亲口所说:“囊中尚有一把鸳鸯剑,乃吾家传代之宝。”“弟纵系水流花落之性,然亦断不失此剑者。”这个剑的质量也的确很好。“上面龙呑夔护,珠宝晶莹,将靶一掣,里边却是两把合体的。一把上面錾着一个“鸳”字,一把上成錾着一个“鸯”字,冷飕飕,明亮亮的,如两痕秋水一般。”剑柄是“珠宝晶莹”,可知价值不菲,剑峰如“两痕秋水”,可知锋芒毕露。当真是好东西,也难怪湘莲悔婚时一定要把剑取回来。
还有一件是石呆子的“绝世宝扇”。《红楼梦》第四十八回说:“谁知就有一个不知死的冤家,混号儿世人叫他作石呆子,穷的连饭也没的吃,偏他家就有二十把旧扇子,死也不肯拿出大门来。”这里有一个字:“死”,一个是“不知死”,一个是“死也不肯”。前一个是说石呆子浑然不知危险的降临,后一个是说石呆子即便已知危险也宁死不屈。这个扇子究竟有多好,据贾链说:“原是不能再有的,全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的,皆是古人写画真迹。”这就是珍宝了,也的确是石呆子家的珍宝了。因为死都不顾了,命都不要了,难道还不算是珍宝?
▲ 华视版电视剧《红楼梦》石呆子剧照
还有一件珍宝我以为要算是林黛玉的“书”了。《红楼梦》第十四回,说林如海死后给女儿林黛玉留下很多书。文中说:“黛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着打扫卧室,安插器具,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迎春,宝玉等人。”仔细分解共有三样:一是书籍,二是纸张,三是笔。这三样物品中,纸笔等物是礼品,只剩下书籍。之后,黛玉一生,即与这些书籍为伴,过着才高八斗、香气四溢的生活,大观园里,再没有比黛玉更加高雅的人了。
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黛玉真可谓是“诗意人生”的。就连粗鄙如刘姥姥者,也看着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黛玉教香菱写诗时,对自古乐府、古诗十九首,到唐宋大家的诗词特点,如数家珍,先是李白、杜甫,然后是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诗集。由此可知,黛玉的传家宝是:诗和“书”,于当时也是相当不易得的东西。再纵观全书知道,黛玉的“宝”,除了宝玉这个人而外,实在是“身外无物”了,又除了其父留给她的这些书。
再说薛宝钗,好像没有什么传家的宝贝。她的家族于其他的三个家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紫微舍人”也不过是皇帝的仆人而已。而且日渐没落。从书中可知,宝钗小时是极喜读书的,可惜后来“撕的撕,烧的烧”,也就不读了。后来父亲死了,成了孤儿寡母,便把奢侈的生活习惯也改了,这个宝钗在与邢岫烟的谈话中可以知道。由于家族没落,所以她先就感受到世态之炎凉,体味到人情之冷暖,也就更加乖巧,处处忍让,事事讨好,给世人印象是:知书达礼,宽容大度,德行高明,受人赞许,如鱼得水。虽然祖宗没有留下可以倚仗的东西,但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德行无亏”还是当仁不让的。
苏轼说,有本事的人不但诗词要做的好,而且要会做饭。所以,他一生留下诗词歌赋无数,最令人惊喜的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簑烟雨任平生。”真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也所以,他又留下了“东坡肘子”以供后世瞻仰。古人又说,最好的女人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东坡兄是比一个好女人得体的。宝钗又是比东坡兄更加男人的。因为,谈起治世经济,宝钗不让须眉;谈起诗词歌赋,宝钗压过宝玉;谈起忍辱负重,宝钗胜过薛蟠;谈起知书达礼,宝钗胜过黛玉。所以,宝钗看似无“宝”,实则其“宝”即其“德”。
关于以何为宝的故事,比较有名气的大概要说到《左传》上的宋人子罕。他对向他献玉的人说:“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是心平气和的,并不是为了高标自傲,也不是沽名钓誉,的确是本性使然,修养到了。这也符合“求同存异,各美其美”后道理。
再一个比较有名气的是晚清重臣曾国藩。他的传家宝也不是什么有形的“物件”,而是良好的家风家教。他的治家八字格言是: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也即要注重祭祖先,睦邻里,早起床,扫庭院,勤诗书,种蔬菜,会养鱼,要养猪。平常的很,也普通的很。但这对于富贵之家则难得很。他说富贵之家脱不了“骄”和“惰”两个病,所以多败在其上,所以他自己就很注意,最后还算是教子有方的。
不以钱财为宝晚清比较有名气的还有林则徐。他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亦可知他也是注重德行的,是不赞成遗“货”子孙的。
《红楼梦》中,贾母的璎珞大约是保不住的,因为她的那棵百年老参最终也朽坏了。石呆子的扇子也没有保住,让贾赦夺走了,还白赔了性命。柳湘莲的鸳鸯剑也不是好东西,尤三姐拿它来自刎,湘莲因此而遁世。林如海留给黛玉的书,成就了黛玉的才,使之惊艳了整个红楼。宝钗从小读的书,成就了宝钗的德,使之叹息了整个红楼,无论赞叹,或是不屑,都掩盖不了她们的光辉。
荣宁二府是必定要败的,因为他们是没有传家宝的。宁府的贾敬是修仙的,贾珍是乱来取乐的,贾蓉是败德的;荣府的贾赦是好娶小老婆的,贾政是眼高手低的,贾琏是善“淫”的,宝玉是站在女人队里的,剩下的贾兰和贾环还小。没有一个顶梁柱的宁荣二府,不塌才怪!所以,世家大族没有传家宝,没有家风家训,没有立德树人的规矩,是走不远的。
苏轼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人不必注重外在,肚子里有货很关键。荣宁二府里的货色实在令人堪忧,一代不如一代了。正是:
植松不如柏,莠草侵禾苗。
国玺称和氏,楚王好细腰。
汉武爱宝马,太宗勤临朝。
宋徽创瘦金,大汗射天雕。
巫山云雨后,嘉靖在修道。
忠厚传家远,江山很多娇。
诗书能继世,慷慨慰寂寥。
积财累万贯,一朝尽烟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