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巫术:情蛊毒

频道:八字 日期: 浏览:1

苗族巫术所谓蛊,是一种以毒虫作祟害人的巫术,这种神秘而古老的巫术主要流行于中国南方各地和一些少数民族中。蛊术在中国古代江南地区早已广为流传。最初,蛊是指生于器皿中的虫,后来谷物腐败后所生飞蛾以及其他物体变质而生出的虫也被称为蛊。古人认为蛊具有神秘莫测的性质和巨大的毒性,所以又叫毒蛊,可以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引发疾病。患者如同被鬼魅迷惑,神智昏乱。先秦人提到的蛊虫大多是指自然生成的神秘毒虫。长期的毒蛊迷信又发展出造蛊害人的观念和做法。据学者考证,战国时代中原地区已有人使用和传授造蛊害人的方法。

中国蛮荒一带,自古就笼罩一层神秘面纱,魑魅魍魎四处游走,瘴气纭绕山林。存在着各式奇风异俗,其中养蛊这种神秘巫术一直为人称奇,谈蛊色变。在苗族地区,蛊俗称草鬼,相传它寄附于女子身上,危害他人。那些所谓有蛊的妇女,被称为草鬼婆。有苗族学者调查后认为,苗族几乎全民族笃信蛊,只是各地轻重不同而已。他们认为除上述一些突发症外,一些较难治的长期咳嗽、咯血、面色青黑而形体消瘦等,以及内脏不适、肠鸣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为主的慢性疾病,都是着了蛊。属于突发性的,可用喊寨的方式让所谓放蛊的人自行将蛊收回就好了;属于慢性患者,就要请巫师作法驱毒

传说中制造毒蛊的方法,一般是将多种带有剧毒的毒虫如蛇蝎、蜥蝎等放进同一器物内,使其互相啮食、残杀,最后剩下的唯一存活的毒虫便是盛。盛的种类极多,影响父大的有蛇蛊、犬蛊、猫鬼蛊、虫易盛、虫盛、飞盡等。

虽然蛊表面上看是有形之物,但自古以来,蛊就被认为是能飞游、变幻、发光,像鬼怪一样来去无踪的神秘之物。造蛊者可用法术遥控蛊虫给施术对象带来各种疾病甚至将其害死。对于毒蛊致病的法术,古人深信不疑,就连《千金方》、《本草纲目》等医书中都有对中蛊症状的细致分析和治疗的医方。

在苗族的观念世界,蛊有蛇蛊、蛙蛊、蚂蚁蛊、毛虫蛊、麻雀蛊、乌龟蛊等类。蛊在有蛊的人身上繁衍多了,找不到吃的,就要向有蛊者本人(蛊主)进攻,索取食物,蛊主难受,就将蛊放出去危害他人。放蛊时,蛊主在意念中说去向某
人找吃去,不要尽缠我!蛊就会自动地去找那个人。或者在几十米开外,手指头暗暗一弹,蛊就会飞向那人。甚至有人说蛊看中了谁,即爱上了谁,就叫它的主人放蛊给谁。不然,蛊就要它主人的命,所以有蛊者不得不放。

苗族巫术虽说是子虚乌有的东西,但苗族的一些妇女却深受这种观念的诬害。人们认为蛊只有妇女才有,只能寄附在妇女身上,传给下一代女性,而不传给男性。比如某男青年游方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有蛊姑娘而未征得父母的同意就娶来,那么他们的下一代,凡属女性,均要从她母亲那里将蛊承传下来,并代代相传。在汉文典籍中,放蛊者并不仅限于女性,为什么苗族认为只有妇女才有蛊呢?这与汉、苗两族的社会文化传统有关。在汉族的巫术信仰中,只有正邪之分,没有性别的对立。而在苗族等南方少数民族中,在母权制被父权制取代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上的性别对立的遗存要强烈得多,这种对立表现在巫术信仰中,就是占据正统地位的男性巫师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方,而在母系社会曾经居统治地位的女巫则成了秩序的破坏者,被诬为黑巫术的传承者。一切男性巫师无法解释或禳解的天灾人祸,统统被扣在了女巫的头上。于是,妇女有蛊的荒谬结论就这样被推理了出来。

苗族巫术更有趣的是,在苗族地区曾长期流传所谓的情蛊毒。即妇女为了挽留自己的丈夫,在丈夫离家时会与丈夫约定归家日期,之后便对丈夫放蛊。如果丈夫到期未归,蛊毒便会自动发作,取了丈夫的性命。如果丈夫如期归来,蛊毒便自行解除。这是女人制止和防止男人变心的方法,据说很多试图变心的男人都会被蛊毒折磨得回心转意。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苗族巫术:情蛊毒》的全部内容,更多巫术精彩内容,请关注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