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博 资 讯
1、日前,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浑南区东湖街道水家村东,清理出38座清代墓葬,有单人墓葬和夫妻墓葬。出土各类文物460余件。在此次出土的文物中,不乏精美的饰物。比如精致小巧的银鎏金龙纹耳环,直径不足1.5厘米,龙头活灵活现,口尾相衔,略带霸气。
2、近日,江苏省无锡市梅村街道发现面积约6万平方米的梅里遗址,获得了大量的印纹硬陶、软陶、夹砂陶和原始瓷等文物,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此次梅里遗址的发现,为文献和史料提供了考古依据,对探讨吴文化起源及早期面貌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3、7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再次发现元代砖雕壁画墓,距长清发现类似古墓仅19天。据悉,这样的元代砖雕壁画墓在济南曾发现不少。目前,现场已设置防雨、支护设施,下一步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将按程序报批和制定保护、发掘方案。
4、近期,山西盂县发现明代纪年壁画墓与彩塑窖藏。此次发掘的明初纪年壁画墓在山西境内属于首次发现,其结构完整,壁画保存较好。同时,该座墓葬形制与装饰有着明显的金元丧葬遗风,这也进一步纠正了以往对明与金元壁画墓含混不清的认识误区。
文 博 聚 焦
花木兰的姐姐是大龄未婚女青年吗?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从《木兰辞》里我们能明确知晓,花木兰出生在一个大家庭,上有一个姐姐,下还有一个小弟,一家人关系融洽。但是,问题来了——花木兰参军时的年龄多大,为何其从军十载归来,其姐还在深阁未嫁?难道南北朝时期也跟现代一样,大龄女青年没有所谓的“女大当嫁”的压力?父母也不焦虑女儿的终身大事?
穿着高腰襦裙的北朝女子
一个男多女少的社会
研究南北朝婚姻状况,首先须了解看看人口性别比例的情况,比如据估计未来30年内,中国逐步进入适婚年龄的男性将比女性多出近3000万人,这样的人口性别比例失衡,意味着大量男性根本不知道能跟谁结婚。
同样的问题也曾出现在花木兰生活的北魏时期(北朝)。微量元素锌元素在北方关中平原、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平原土壤中的含量较低,加上遗传因素的影响,以鲜卑族、原匈奴后裔为主体的北方少数民族育龄妇女大量死于妊娠过程中。考古发现鲜卑妇女有50%以上死亡于15岁至45岁的育龄期。女性人口的大量消耗,使北魏社会中出现男多女少的现象。
人口比例图
在封建等级社会,等级一直被视为极为重要的东西,但严重的性别失衡问题,让找不到媳妇的皇族、贵族、士家男子甚至愿意不顾身份背景,迎娶等级较低的“百工伎巧卑姓”女性为配偶。为了不让这些急慌了的男子们坏了封建等级制度,北魏文成帝、孝文帝不得不多次下令严禁百工卑姓与贵族吏民通婚。
“晚婚,是我对婚姻的自主权”
物以稀为贵,男多女少的现象下,北魏女性的地位自然也有所提高。当时较高的改嫁率便是女性地位提高的有利佐证之一。
受封建礼教思想的影响,女性改嫁往往被看作是一种“失节”的行为。禁锢的贞节观,让许多女性一生只能侍一夫。而这样的守节观,在男多女少的北魏社会则显得太浪费资源。毕竟,本来就一大堆男人找不到媳妇,死守着贞洁观的话,带来的结果只会是男女各自守空房。
守节女性
另一方面,北朝鲜卑族的婚姻观念对女子再婚问题原本便较为开放,既有公主再嫁也有皇后二婚的现象。如北齐后主斛律皇后,“初为皇太子妃,后主受禅,立为皇后。武平三年正月,生女。帝欲悦光,诈称生男,为之大赦。光诛,后废在别宫,后令为尼。齐灭,嫁为开府元仁妻”。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之下,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妇女改嫁现象成为了北朝时期较为普遍的现象。
除了改嫁以外,女性在这一时期甚至还拥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择偶权,因为在建立北魏的鲜卑族传统观念中,女性并不必像儒家传统观念中那样受禁锢。婚姻,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可以是女孩子自己的选择。
回到花木兰姐姐的问题上,为什么木兰姐姐二十多岁还未嫁人?想必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姐姐什么时候想结婚那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大环境并不会给予过多压力,毕竟妹妹花木兰算起来也二十好几,但《木兰辞》中丝毫也没有提到过木兰晚婚有什么问题云云。
女性还可以上战场、控朝堂
花木兰生活的北魏时期,女性的自主权不仅仅表现在女性面对婚姻问题的相对自由,女性还可以在战场和官场上大显身手。
北魏时期,如道武帝拓跋珪的的母亲贺氏、拓跋珪的皇后刘氏以及冯太后都在政治舞台留下女性的身影。其中,冯太后执掌北魏朝政大权曾达15年之久。在此执政期间,她于太和八年(484 年)整顿吏治,太和九年(485 年)推行以计口授田、发展农业经济为特点的 “均田令”,太和十年(486年)实行“三长制”,推动北魏社会的封建化进程,从而开启了北魏历史上最强盛时期的到来。
北魏女官
战场上,女子从军的事情屡有记载,除了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如同任城国太妃孟氏也是巾帼英雄的典范。《魏书·列女传》就记载了尚书令、任城王元澄的母亲任城国太妃孟氏充任将军,率众抗敌的事迹。元澄任扬州的时候,率领部众出兵讨伐。叛军首领姜庆真暗中勾结叛逆的党徒,袭击扬州,眼看扬州快要沦陷,孟氏率军登城,先据守险要之处有利,又激励文武官员,安慰新旧,劝以赏罚,劝喻他逆顺的道理,于是人们都有奋战的意志。在她的努力下,贼人没能取胜,最终保住了整座城池。
北朝出土的女子骑马壁画
在一个女性可以上朝堂治国、下战场杀敌的年代,自主性赋予了她们更多的可能。这样的社会中,为什么一个女性二十多岁还没有结婚?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她愿意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花木兰的家庭观念是非常开放的,不亚于现代,其父是个充分尊重儿女决定的慈父,这从让小女儿“替父从军”不怕冒犯“欺君之名”就可见其担当,那么大女儿的婚配问题自然就更不是问题了。
文 博 档 案
史上最强钉子户:狼烟战火湮灭的西夏王朝
“远看一堆土,近看土一堆。”人们常常用这句话戏谑地打趣散落在贺兰山东麓的西夏王陵,殊不知这个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王朝,曾有着怎样灿烂的文明?
它是武侠小说里慕容复一心想拉拢的对象,也是党项族建立的能与辽、宋、金抗衡的彪悍政权,然而在史籍没有详细记载的情况下,这个存在了100多年的王朝就突然灰飞烟灭了……
形同金字塔的西夏王陵
钉子户的“肥宅”生活
对于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来说,西夏的领土面积并不算小。比起丝绸之路上楼兰、精绝等西域诸国,它的面积是它们的几十倍,但比起辽、金等王朝来说,它的存在感似乎也太低了。
它是《二十四史》中唯一没有记载的王朝,历经十帝。很多人对它的了解,都只停留在金庸的小说里,殊不知真实的西夏是个佛系的钉子户。
它是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朝代,虽然周围都被辽、宋、金、蒙古等大佬环伺,却硬是凭借强悍的生命力,比面积更大的辽、金更长命。其实,这个政权在早期的时候,完全是一副小弟姿态。
西夏政图
西夏的建国历史非常有趣。他们的祖先原本是居住在四川松潘高原上的党项族,唐朝时才迁居陕北。
这时,族人中出现了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物——拓跋思恭,他凭借超强的战斗力和领导力,帮助大唐平定了黄巢起义,于是唐皇大手一挥,不仅封他为夏州节度使,还特赐国姓李,形成了一个地方势力。
但好景不长,随着大唐的覆灭,五代十国时期中原走马灯似的换着不同的老大:后汉、后蜀、后晋、后唐……但无论是谁,他都低眉顺眼地自称小弟,打仗有什么意思,混吃等死的日子不快乐吗?于是,就这么安安稳稳地混着,谁知一不小心就混成了一方土豪了。
当然,这还得感谢西夏这块福地。所在的地界竟然盛产一种当时能够当钱花的青盐,相当于自带一棵摇钱树,此外,还顺便养养牛羊,做做买卖,数钱数到手软,这是什么神仙日子?那时候,党项人的日常就是:风吹草地见牛羊,晚上生起一堆火,再撒点孜然面,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然而,这样的日子到了宋初,传到李继捧的手里就戛然而止了。李继捧这家伙完全就是个没长大的熊孩子,别提什么政治抱负了,被卖了都还替对手数钱呢。他因为继位时太年轻老臣子们不买账,一气之下竟然跑到宋朝朝觐,还主动放弃了世袭割据,后来甚至改姓赵,更名为赵保忠。
将老祖先辛辛苦苦维持下的政权双手奉上,这事李继捧愿意,他弟弟李继迁可不干。于是李继迁对内不断娶党项豪族的女儿,壮大自身势力,对外则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与河西走廊地区。
终于在公元1038年,他的孙子李元昊正式称帝建国,即夏景宗,国名本来为大夏,简称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西夏版“妇”仇者联盟
虽然《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并不在西夏,它却偏偏玩出了女王的style。
历史对西夏的女人似乎格外眷顾,游牧民族的女性地位要远远高于农耕民族,这使得西夏的女人几乎拥有与男人一样的天空。当中原女性遵从三从四德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时,西夏女人拥有极大的恋爱自由和婚姻自由,社会和道德对她们非常的尊敬和宽容。
1909年,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黑水城遗址出土的西夏《天盛律令》,里面有许多关于女性权利的规定:如女性可以同其他男子出逃生活,如果一段时间不再喜欢,可以与另一个两情相悦的人一起逃走,再组建家庭,即使返回原来的家中生活,原夫也不可以阻拦。
西夏仕女图
除了婚恋自由,西夏的法律还明文规定女性可以从军。这些入伍的女兵被称为“麻魁”或“寨妇”,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女性合法入伍的唯一记载。
西夏“麻魁”大多勇武善战,战功赫赫,和男兵一同奋战在前线。同时期的北宋虽然没有女兵,但他们对西夏女兵并不手软,斩杀了也可报军功。
女性参军
这一点反应在政治上,也十分有趣。众所周知,几乎历史上所有的王朝,都是想尽各种办法不允许女性参政,像吕后、武则天、慈禧等少数女性实权统治者简直是凤毛麟角,而西夏由于是党项羌族创建的政权,对女人参政的排斥程度并不是很强烈。
西夏王朝享国190多年,就出了几个有名的女人,即没藏氏、大小梁太后、罗太后,她们与男人一样主政了整个西夏历史的一半时间,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其他朝代根本没有过的“第一”。
比如西夏的第一个皇后没藏太后就靠着李元昊几岁的儿子谅祚而登上权力的顶峰,从此开启了母后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
没藏太后容貌妖冶,恃宠骄纵,喜欢游猎,也很有政治才能。她在垂帘听政时期,施行“仁政”:一是主张与邻国和睦友好,防止战争使百姓生灵涂炭;二是杜绝外戚侵扰边地、贪腐乱国。一个女人能有这样的政治见识,非常难得!
西夏王妃供养图
而接下来登场的其他几位女强人更是一个赛一个的狠角色。梁太后在不到20岁的年纪,就帮助15岁的李谅祚击败了准备谋反的讹庞及其家族,夺取实权。
之后她的侄女小梁后步入政坛,不仅继承了姑姑大梁后的政治野心,更是不折不扣的战争狂人。为了肃清政治对手,不惜灭了自己的娘家人,对外则不断发动对宋、辽的战争,劳民伤财。之后的罗皇后则精通汉文化,帮助丈夫李仁孝将西夏文化发展到了顶峰……
不走寻常路:西夏人的神秘生活
西夏王朝一直以来都以神秘著称,素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西夏王陵、独创的西夏文字、英姿飒爽的西夏女兵……此外,他们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也与中原文化大相径庭,直到今天看起来仍让人大跌眼镜。
比起当时宋朝人内敛的感情表达方式,党项人的感情浓烈,表达爱情的方式也是相当的激烈,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爱到深处可以死。
其他王朝把鼓励青年男女殉情的小说纷纷列入禁书,西夏反其道行之。在他们看来,当青年男女相爱到感情极深的时候,不是应该举行婚礼,而是奇怪地跑到山上一起自杀,这才是“男女之乐”。
家里人也不悲伤,把他们的尸体找到后,用彩绸包好,外层再用毡裹扎,杀牛设祭。然后立一个数丈高的木架,将二人的尸体放在上面,传为飞升上天。男女两方家族在下面击鼓饮酒,尽日而散。
党项族服饰
当然,党项人爱得深,也恨得切,如果和别人结下了梁子,那这个仇绝对是非报不可。在大仇未报之前,他们会蓬头垢面,不穿鞋子也不吃肉,表示不杀仇人就不过正常生活的决心。
但党项社会有一种传统习惯,即不趁人之危。仇人家中如果有凶丧之事,就会停止攻伐。如果因为自己势力弱小,不能正面和仇人对抗,就动员家中妇女到仇家去放火,焚烧对方的房屋。
为啥偏偏要妇女去放火,这是什么魔鬼操作?原来,党项人把与女人斗殴视为不吉祥的征兆,所以即使来放火,仇家也只能避开。双方仇怨如能和解,则要举行一种仪式:将鸡血、狗血等兑入酒中,双方同饮,并发誓说:“若复报仇,谷麦无收,男女秃癫,六畜疫死,毒蛇入帐。”
西夏是个多民族的王朝,这个习俗并非只是党项人独有,汉、回鹘、吐蕃人长期居于此地可能也会被同化。
敦煌榆林窟里的 西夏《锻造图》
更神奇的是党项人的铸剑水平和造纸技术了!西夏境内虽没有铁矿,其铸剑水平却远在中原地区之上,西夏国的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在兵器中举世无双,就连宋朝皇帝都喜欢佩戴西夏剑。除了剑,西夏还出产良弓强驽,其攻击力之强,轻而易举就能将宋军的盔甲射穿。
党项人的造纸技术更是另辟蹊径。造纸术在北宋时期就已发展得相当成熟,但西夏的造纸术却并非学自中原,而来自敦煌。西夏曾攻打下敦煌地区,在这里获取了大量的前代文化典籍,其中就记载了纸的制作流程。
聪明的西夏人不仅从这些典籍中学会了造纸术,还结合本民族特色,对造纸术进行了改进。用麻布与棉花替代木材进行造纸,再使用各种添加剂,如淀粉、滑石粉、黄柏汁等,节约了纤维材料的同时,又增加了纸的不透明度及平滑度,还可以防蛀。
西夏兵器
然而,这些行为怪异的西夏人最终突然消失在了历史黄沙中。
有人说,是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铁骑对西夏进行了屠城;也有人说,西夏人是消失了,但并不是被杀光的,他们为了保命,披上了小马甲融入了各个民族中散落在全国各地,夏尔巴人、嘉绒藏族、河南杨氏等都可能是他们的一脉……但真相究竟如何,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解开了。
温度
16~32℃
风力
微风
穿衣指数:建议着短衫、短裙、短裤、薄型T恤衫、敞领短袖棉衫等清凉夏季着装。
运动指数:晴,无持续风向,微风,紫外线极强。岩画景区不可以爬山哦~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观远古岩画,品雄浑贺兰。
自驾前往贺兰山岩画景区方向的游客,可参考以下出行路线:
A、银川市→银川绕城高速→镇苏路→滚苏岩画路→贺兰山岩画
B、石嘴山市→G110→镇芦路→镇苏路→滚苏岩画路→贺兰山岩画
C、乌海→京藏高速惠农出口→世纪大道→G110→镇芦路→镇苏路→滚苏岩画路→贺兰山岩画
D、固原→京藏高速中宁出口→G109→乌玛高速滚钟口出口→镇苏路→滚苏岩画路→贺兰山岩画
E、定边→银青高速→京茂高速→银川绕城高速→镇苏路→滚苏岩画路→贺兰山岩画
F、兰州→连霍高速→京茂高速→G109→乌玛高速滚钟口出口→镇苏路→滚苏岩画路→贺兰山岩画
G、阿拉善左旗→银巴高速滚钟口出口→镇苏路→滚苏岩画路→贺兰山岩画
H、西安→银青高速→京藏高速→银川绕城高速→镇苏路→滚苏岩画路→贺兰山岩画
编辑:李文婧
审核:段丽青
创文明行业
文明村镇
文明社区
建文明城市
文博资讯-中国文博官方微博/中国考古网;
文博聚焦-全历史:关岛由纪夫;
文博档案-全历史:斟事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