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真长老是鲁智深的师兄,罗真人是公孙胜的师父,这两个都是《水浒传》中的世外高人。智真预言了鲁智深的前程正果,罗真人则传授给公孙胜水浒第一法术,也送给徒弟八字真言。假如仅从这些“事迹”来比较,罗真人应当比智真长老更厉害,他们都是“预言”高手,罗真人还会五雷天罡正法。
但是,透过文本看本相,恐怕就没有这么简单了,罗真人的五雷天罡正法不仅不能为他的道法加持,反倒是一件自我摧毁的法器。如此,又是智真长老压倒了罗真人。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写这两个佛道世外高人,他们的法力到底如何,预言都“应验”了吗,其中又暗藏什么样的深意呢?
《水浒传》两大佛道高人的“前世今生”文本故事中,智真长老先于罗真人出场。“鲁智深大闹五台山,赵员外重修文殊院”这回书中,雁门县财主赵员外口中便提到了智真长老。
罗真人则是到了第四十二回“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才由公孙胜提了一句。但是,公孙胜只说“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并没有道明他的真人本师是“罗真人”。罗真人真正闪亮登场,却是到了第五十三回“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
以小说家的眼光看问题,在角色相当的情况下,谁出场早谁就分量足,智真长老显然比罗真人更重要。又说,谁上了回目谁就更重要,则又是罗真人更厉害。
究竟是谁厉害呢?其实,智真长老、罗真人早就出场了,这两大佛道高手在《水浒传》中几乎是前后脚登场亮相的,几乎难分先后。怎么回事呢?
《水浒传》“引首”故事从赵匡胤发迹开始,甲马营出世后,便是“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历史真实中,赵匡胤又是如何发迹的呢?
《宋史·太祖本纪》中有这样一条记载:“汉初,漫游无所遇,舍襄阳僧寺。有老僧善术数,顾曰:‘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应募居帐下。”
汉初,指的是五代后汉初期。当时,赵匡胤四处晃荡,没有遇到真主,便寄居在襄阳寺庙之中。这座寺庙中有一个深通先天神数的老和尚,看了赵匡胤的面相就对他说,我送给你丰厚的盘缠,你往北方去就能遇到明主。赵匡胤听了老和尚的话,来到北方,遇到了后汉枢密使郭威征讨李守贞,就投奔在了郭威的帐下。郭威,就是后来的后周世祖,赵匡胤也夺取了后周天下。
《水浒传》中赵员外在七宝村对鲁达说:“我祖上曾舍钱在寺里,是本寺的施主檀越”。这一笔就暗中交代了智真长老的来历,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舍钱给赵匡胤,指引他发迹的襄阳寺僧那位老和尚。
赵匡胤得了天下,废除柴世宗灭佛政策,给予佛教很高的地位,北宋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宗教局面。因而,赵员外的祖上就是佛门寺院的“檀越”,大施主。
智真长老就隐藏在赵匡胤的身世之中,有着十分显赫的“前世”,准确地预言了宋太祖的未来,简直就是帝王的导师。那么,罗真人又是什么样的来历,他的“前世”又有什么样的惊人故事,其今生又如何呢?
智真长老是罗真人的人生导师却说嘉祐三年三月初三五更三点,宋仁宗举行朝会,商议诏请张天师前来京师祈禳瘟疫。随后,以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钦差,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办这件差事。但是,洪太尉此去,却穿越到了宋徽宗时期,他所见到的是第三十代张天师虚靖先生。
施耐庵为何要写一个穿越人物,而不是直接以宋仁宗时期的虚白先生祈禳瘟疫呢?其中的缘故就是因为虚靖先生是霹雳大仙。霹雳大仙不是赵匡胤吗?为何变成了虚靖先生呢?
明朝时,官修《张天师世家》,由宋濂作序。《世家》中说,第三十代张天师九岁嗣教,十一岁时奉诏赴阙,后被宋徽宗几次诏请,以“雷法”杀死了懈州盐池怪蛟以及一条大白蛇、一条咬啮堤坝的鱼首龟身怪物。也曾经在皇宫内廷设罗天大醮,给宋徽宗祈福。
虚靖先生是道家最高法术“雷法”的发明者,雷法,就是霹雳大法,在《水浒传》中就是“五雷天罡正法”。故此,张天师就是霹雳大仙赵匡胤。
霹雳大法为张天师发明,罗真人会这个法术,那就一定是张天师虚靖先生的徒弟了。那么,是不是说罗真人是赵匡胤的徒弟呢?不是,罗真人即张天师,即霹雳大仙赵匡胤。此话怎讲?
罗真人其实应当是“罗姓张天师”,元朝之后,皇帝不再敕封张天师称号,张天师改做张真人。故此,“罗真人”这个人物其实是以“罗天大醮”而塑造的张天师。因为他掌握着五雷天罡正法,那就具备了虚靖先生的符码。
“戴宗智取公孙胜,李逵斧劈罗真人”这回书中,极其细致地描写了罗真人所居住的二仙山,其中有两句诗这样赞道:“只此便为真紫府,更于何处觅蓬莱?”紫府,即紫微宫,是帝星所在。九天玄女曾经对宋江说:“不久重登紫府”,意思是重新做皇帝。紫府同时也暗指紫禁城,是帝王的居所。因而,罗真人暗喻的是皇帝,也就是霹雳大仙赵匡胤,他当然就是张天师虚靖先生了。
虚靖先生在《水浒传》中的形象和事迹极其符合《张天师世家》的描述,但是,虚靖先生却不是放牛娃。骑在黄牛背上横吹铁笛的虚靖先生,其实暗喻的是做过牧童的朱洪武。
我在许多文章中,以“引首”中赵匡胤的出世描述对照《宋史·太祖本纪》、《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证实施耐庵一笔写了宋、明两代开国太祖。而“太祖武德皇帝”,也是以宋太祖、明太祖的谥号提炼合成的。因此,罗真人也暗喻了朱洪武,朱洪武也是霹雳大仙。
《龙兴慈记》中说,朱元璋诞生时,皇觉寺主僧望见“屋上红光烛天”,便断定“日月星辰伴我眠”,明朝之主出世了。《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中则说,朱重八小时经常患病,父亲把他抱到寺庙之中,寺庙里没有和尚,又抱了回来,却见屋东檐下一僧壁坐,“以手抚摩上顶。旦日,疾遂愈”。为避兵祸,朱重八从皇觉寺逃出,途遇一老儒给他算命,告诉他:“今此行利往西北,不宜东南”。自此,朱重八发迹。
……。
罗真人暗喻两个霹雳大仙皇帝,而智真长老却是霹雳大仙的人生导师,这样一比,智真长老就肯定要高于罗真人了。
朱元璋招兵
智真长老、罗真人谁的预言更准确以书论书,《水浒传》中以各种谶纬法暗藏真相,也以各种“预言”预设故事悬念,预伏故事线索。这其中,就有智真长老和罗真人的三则预言。
却说赵员外带着鲁达来到五台山,请智真长老剃度。长老看在赵员外薄面,准备剃度鲁达,五台山所有僧人都反对长老接纳这个相貌凶顽之人。智真长老便“焚起一炷信香,上禅椅,盘膝而坐,口诵咒语,入定去了”。
一炷香之后,长老“回来”,对僧众说:“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可记吾言,勿得推阻。”
这是智真长老第一次预言鲁达,也就是即刻入佛门的鲁智深。长老神游道家紫府,知道鲁智深上应道家天孤星,“命中驳杂”,却能成佛道两家正果。命中驳杂,亦佛亦道,这就是“花和尚”,驳杂就是“花”。
知道鲁达的来历,这是仰仗了道家的石碣天文,而“汝等皆不及他”的正果,则是对鲁智深未来的预言,这则预言是否准确,《水浒传》中没有明写。但是,从“天孤星花和尚”背后所隐藏的故事来看,端的是极其准确。究竟怎么回事,咱们下文再讲。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智真长老因为欲知了这个师弟的未来,便借机打发他去东京大相国寺。临别之时,智真长老送给师弟四句偈子:“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
从文本故事看,鲁智深遇到林冲之后,便被迫离开大相国寺,在林冲徒弟曹正的帮助下,联手杨志打下了二龙山,做了宝珠寺的住持。这就是“汝等皆不及他”,鲁智深在佛门中的地位与智真长老齐平。宝珠寺对应赵员外的七宝村,藏着佛门七宝,岂不是“遇山而富”?
至于“遇州而迁,遇江而止”是什么意思,文本故事中并不明显,还得等到下一节再来解读。至于续书中伪造了一个智真长老,说鲁智深在浙江坐化,纯粹胡说八道,一窍不通。
其实,“遇州而迁”从文本上理解,与罗真人赠送给公孙胜的八字真言有非常大的关联。罗真人八字预言说的是:“逢幽而止,遇汴而还”。什么意思呢?
《水浒传》中暗藏“宋金海上之盟”,也就是由童贯、马植共同策划,于重和元年(1118年)开启的北宋联合金国夹攻辽国的盟约。北宋在宣和四年时,履行盟约攻打幽州。但是,貌似精兵强将的宋军却两次被残辽反杀追击而狼狈不堪。金国人看到了北宋的孱弱,悍然发起灭宋之战,北宋因此而灭亡。
这段历史,几乎全线索地隐藏在《水浒传》中。因而,罗真人所“预言”的就是北宋因攻打幽州而国运终止,而金国也只能攻占汴梁,不能全胜,也是“遇汴而还”。公孙胜如此,鲁智深预言中的“州”,也就一定是幽州和汴州了。
因此,就“预言”能力而言,《水浒传》中的两大佛道高人打了个平手。
智真长老罗真人不分彼此这一节,先讲一个历史人物,这个人物就是帮助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夺得皇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
姚广孝这个名字,是靖难之役之后,朱棣让他还俗而得的俗家姓名。姚广孝早年出家,法号道衍,道衍字独暗,号独庵老人。此人博学,入了佛门习学儒学,又追随著名道士席应真学习道家阴阳术,也就是先天神数。
因而,道衍就是一个亦佛亦道、命中驳杂的“花和尚”。道衍的字、号,则被施耐庵“上应天孤星”。毫无疑问,道衍和尚成就了非凡的佛道正果,纵观历史,佛门之中是不是“汝等皆不及他”?
当时的著名相士袁珙曾经给道衍看相,说他“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这些特征与嗜杀的虎面行者武松暗合,鲁智深、武松,加上林冲的徒弟曹正,二龙山这三条好汉就共同隐喻了“黑衣宰相”。
鲁智深、武松除了与姚广孝相同的特征而外,两人都是身着“皂布直裰”,也就是黑色僧袍。“操刀鬼曹正”这五个字中,暗藏着“曹操”,那就是一张宰相的标识。姚广孝上朝在朝堂,退食则在寺庙,岂不就是鲁智深占据二龙山,却聚义在宝珠寺?
如此,道衍和尚就是智真长老的徒弟了。道衍学道于席应真,这就有了一个“真”字。《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中,称观世音为“大广智”,《水浒传》中的毗沙门天王,也就是托塔天王晁盖,其实就出自《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是大广智给唐玄宗推荐的佛门大神,帮助唐军解了安西之围。故此,智真长老的“智”,就是大广智的“智”。
晁盖,其实也是暗喻的霹雳大仙赵匡胤,后文将要讲到的赵匡胤的《咏日》诗,就是《水浒传》中晁盖之“晁”的出处,是日头升起的意思。
道衍是佛门弟子,也是道家真人的徒弟,亦佛亦道,佛道合一,故此,智真、罗真人其实是一个人物的两个分身,同样是一个亦佛亦道的世外高人。
这样说起来,智真、罗真人的本领那就不相上下了。他们的弟子成就了如此之大的正果,其“法力”所及,诚如一人,不分彼此。
那么,施耐庵为何要写这样一对佛道高人,仅仅只是说一段佛道正果的故事吗?
智真长老、罗真人悉数遇江而止智真长老是“太祖武德皇帝”的人生导师,是黑衣宰相的师父或者师兄。罗真人则是帝王的化身,黑衣宰相的上司,这两人也是《水浒传》中势均力敌的绝配。
但是,无论是智真长老,还是罗真人,他们的结局都是一样的。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水浒传》的大结局,全书到此就结束了,后面的全部都是续书。
为何如此说呢?“引首”结尾处,写了这样一句话:“三十六员天罡下临凡界,七十二座地煞将在人间,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这句话预设了全书的架构,总括了全书的内容,《水浒传》只有造反,没有招安。
在这个总架构的区间内,以赵匡胤从上界降临开篇,也以赵匡胤入“地穴”终结。
梁山聚齐一百单八将,照应了“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于是,公孙胜出场呼应张天师在梁山做罗天大醮,祈禳天地。七昼夜法事,到第七天夜里,霹雳大仙降临梁山:
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 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又唤做“天门开”,又唤做“天眼开”。里面毫光射人眼目,霞彩缭绕,从 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栲栳之形,直滚下虚皇坛来。那团火绕坛滚了一遭,竟钻入正南地下去了。
这段描写,我也解读过多次,说的就是霹雳大仙国运终止。这只大金盘,出自赵匡胤的《咏日》诗:“须臾降下大金盘,赶散残星与明月”,大金盘就是太阳,太阳升起(晁)明月落下,大明王朝如北宋王朝那样灭亡。
《大宋宣和遗事》中说,这只大金盘是“后来以为应大金破汴梁之谶”,难道明朝不也是被来自西北乾方的“金”所终结吗?因而,罗真人所说的“遇汴而还”,照应了宋、明两朝国运。尤其是朱洪武,他应当是朱家“金木水火土”中的金字辈,“金”遇汴而还。
霹雳大仙化作一团火块,钻进了正南地下,正南地下,就是位于南方龙虎山的地穴——妖魔终于再次被镇锁——《水浒传》终局。
至此,智真长老、罗真人的预言全部“应验”,大明王朝终于“幽州”,大宋、大明王朝的“火德运”熄灭于“水浒”、“水泊”,岂不是“遇江而止”?
《水浒传》是一部深刻揭露腐朽的帝王制度,戳穿帝王天命的伟大的超现实主义人文巨著,无论是帝王,还是帝王的导师、帮手,都将“钻入地下”。
这就是施耐庵写这样两个佛道高人的一大寓意所在,绝不是宣扬所谓的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