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这是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的经典之句,这句话道出的是人格的功能性。
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乐的根源,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你同意这种说法么?以下,Enjoy:
许燕 | 作者
身边的经济学| 来源
01
围绕这个主题,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谈人格对人生命运的作用:
第一是人格对命运具有决定力;
第二是自我对人格具有控制力;
第三是人格对未来具有预测力。
人格对命运的第一个作用是人格具有决定力。
我先给大家讲述一段历史故事:
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有两个主要功臣:张良和韩信,两人一文一武。但是两位功臣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刘邦称帝后,变得多疑猜忌,连续追杀功臣。
刘邦的军事功臣韩信自恃功高,盛气凌人,欲分天下,结果被刘邦满门抄斩。而刘邦的谋臣张良则审时度势,激流勇退,不贪恋权位,拒绝高官厚禄,明哲保身,隐退江湖,飘然出世,逍遥自在地度过了一生。
张良深知“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结局。也就是说,兔子死了,狗就可以烧着吃了;鸟打完了,弓就没用了;敌国攻破了,功臣杀了也无妨。
为何英雄的命运如此不同?
因为人格不同,他们对环境的认知以及对人生的自我认知不同,导致路径选择不同,最终导致命运不同。韩信个性张狂、居功自傲,过于自信,低估风险,导致丧命。
而张良,谋略过人,审时度势,淡泊名利,平和沉稳,遁世逍遥。这就是张良的人生智慧。有时我们无法控制环境,但可以选择环境。识时务者为俊杰。
综上,人格对命运的第一个作用是人格对命运具有决定力。但是,我们如何控制人格?
02
人格对命运的第二个作用是自我对人格具有控制力。
我们不主张宿命论,因为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人格的功能性体现的是自我控制力,自我不是自私,自我是人格中的核心要素,是人格的统帅机构。
在人格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谁强谁就占据主导,掌握控制权。
自我控制力强的人可以评估环境的良弊因素,有效地防止不良环境对人格的侵蚀与诱导,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不为命运所控制,显示出高尚的人格傲骨。
相反,自我控制力差的人会随波逐流,成为失去自我真实本源的变色龙,或逆来顺受,失去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接受命运的轮回折磨。面对同样的人生磨难,有人自强不息,有人会一蹶不振。
所以,人格掌控命运,自我掌控人格,你是自己命运的决定者。
03
人格对命运的第三个作用是人格对未来具有预测力。
前面,我们讲了张良的故事。那么,是谁给了他人生的智慧,让他在生死关口做出了恰当的人生选择呢?
是黄石公的《素书》。黄石公为什么要把书传给张良?
因为《素书》上有一秘诫这样写道:“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
黄石公为什么会认为张良是良才,是贤人,是可造之材呢?因为黄石公识人运用的是人格的预测力,他考察的是张良的人格。
张良刺杀秦王未遂,逃到下邳。一天,张良在桥头,遇到一位穿着粗布短袍的老者,老人走到张良身边,把鞋扔下桥,然后傲慢地让张良去捡鞋,张良心中不解又不快,但是还是替老人把鞋取了上来。
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令张良把鞋给他穿上。张良又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不但没有表示感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
张良对老人奇怪的行为疑惑不解,呆呆站立良久,只见那位老者走了很远后,又返回桥上,对张良说:“孺子可教。”他约张良在五日后的凌晨再到桥头相会。
五天后,张良一早赶到桥上。谁知老人已经提前来到桥上,等在桥头,见张良来到,斥责道:“与老人约,为何误时?五日后再来!”说罢离去。
结果第二次张良自认为起得很早了,但还是再次晚老人一步。第三次,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候。
在经历了这三次考验后,张良至诚和隐忍的精神感动了老者,于是老人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再来见我。”说完就扬长而去。这位老人就是黄石公。
黄石公赠送给张良的书是《素书》,张良秉烛细读,爱不释手。他品悟其中道理,并帮助刘邦夺得天下。
《素书》使张良“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
黄石公三试张良,考察的是张良人格中的德行,他发现张良有耐心、有胸怀、有气度,具有心诚、勤奋的品格,因此预测张良可以很好地使用《素书》,服务世间。
然而,张良遵照《素书》秘诫,却没有找到合适的下家。只得在死后把《素书》随葬墓中。五百年之后,这本书被盗墓者发现,从此《素书》才开始流传于世间。
为什么人格具有预测效应?
因为人格具有跨时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在时间变化维度上人格具有稳定性,俗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是在说人格的稳定性,所以黄石公可以通过考察当时的张良来判断他在未来也是如此。
在情境变化的维度上,人格具有一致性,黄石公通过扔鞋、穿鞋、等人的不同情境就可以预测张良在治国理政情境中的作为。黄石公的预测是准确的。
其实,《素书》的秘诫也说明了一个道理,即知识的运用也具有伦理要求,知识掌握在谁手中,被如何使用,决定了知识的性质。
知识是否能造福于人类、引导个体把握人生,取决于知识运用者的人格品质是否积极向善。
心理学也同样具有这个功能,善人善用,恶人恶用。人性善恶决定了知识的不同功效。
因此,学习心理学知识的目的,不是将知识转化为“厚黑学”为私利服务,阴谋算计,祸害人间。
做人要厚而不黑,保持善良本性。
关于作者:许燕,中国心理学界享有盛誉的著名心理学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任会长,中国Z好的心理学院系之一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北师大心理学院院长。
本文整理自《成为更好的自己》,经出版方授权“身边的经济学”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