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侠小说中,丐帮被冠以“天下第一大帮”称号,这要得益于分散各地的乞丐。 帮众擅捕蛇驯蛇, 金庸 作品中帮中绝招为以“降龙十八掌”为首的武功和代代相传的帮主信物“打狗棒 ”所延伸出来的武功“打狗棒法”。并且,在许多武侠小说中出现。
宋元话本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描述杭州城里的乞丐团头金老大,他手中的杆子是乞丐团体领袖的标记,可以统辖全城的叫花子。证明:在宋代时那时候的丐帮已然成了气候,是具有某种程度组织规模的社会群体。“这般丐户,小心低气,服着团头,与奴一般,不敢触犯。”
乞丐,是对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人的称呼,他们一般迫于生计,在外流浪乞讨,靠他人接济而活。在古代,因乞讨汇聚成派是很常见的,小到几人团,大到百人团,互相依靠存活。任何一个群体当发展到一定程度,便会自然而然萌生组织运作,这是自然规律。
这个时候,“丐帮”也就应时而出了。
既然称之为“帮”,人们传统印象中会联想到江湖门派,但是,在历史上,丐帮却是直接受朝廷控制。丐帮如此庞大的基数,自然需要表面头目进行管理,统治花子们的世界,这些头目在花子们的心中,就是“皇帝”。
在古代上层贵族眼里,丐帮头目根本算不得入流,哪怕在花子眼中“身份尊重”,在官绅文士面前,这些头目只是“下九流”中的末流之辈。因此,丐帮头目想要体会受人敬仰的感觉,也就只能在丐帮内部过瘾一下。
在花子眼里,这些头目的就是圣旨,就是金口玉言,但凡有为扛着,“家法”伺候。所谓“家法”,自然与武侠小说中的帮规类似,花子们犯事,头目们会如同官府审案一般,高堂威坐,怒目而视。犯了什么事老实交代了还好,若有瞒报,轻则掌嘴,重则三刀六洞,而且,全程让你自己施罚。掌嘴还好,如果给你一把钢刀,在自己身上戳几个洞,想必没人下得了手。
当然,丐帮的刑罚远不止于此,下面的惩戒要远比上面要狠毒的多。
当碰到特别严重的过错,将面临割鼻、剜眼、砍手、跺脚,再严重些,那就是淹死、吊死、巨石砸死、乱棍打死,可谓是极其残忍。这种属于私人刑法,虽然,古代法律并不允许,但是,官府的态度却是模糊不清。就算有花子告到了官府,当地官员也只会以“以小犯上”为由,将花子轰出公堂,如果再不识趣,则四十大板伺候,直到打老实为止。
明朝时期,各个州县的团头据说都是朱元璋亲自任命,这些团头来历多为以前犯错的军士,朱元璋此举,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私下允许这些团头世袭,表面又对外规定:“丐帮头目生子不可读书,生女不可裹脚。”
这算是朱元璋的一种制约手段,一方面给团头许下好处,允许他们世袭,得以发展家族。另一方面,明朝早有规定:“男子不读书不可入仕途;女子不裹足,不可嫁官绅。”手段束缚下,就会使这些头目安心发展丐帮。
团头也是分为诸多等级,最低的乃是“乡”级,往上则还有县、府等级别,最高也不过省级。每个团头不仅受上级团头控制,还会受当地官府的制约。
明朝嘉靖年间,权臣严嵩被御史邹应龙所参,随后,明世宗朱厚熜抄了严嵩府邸,杀掉其子严世蕃。朱厚熜念严嵩多年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便饶其一命,赐了一个银碗、一双金筷,命他民间乞讨,还将其封为总团头,负责管辖天下所有丐帮头目。
然而,百姓对其咬牙切齿,无人施舍于他,最后,严嵩饿死在北京胡同。颇为讽刺的是,严嵩死后,丐帮头目立刻宣称严嵩乃丐帮“祖师爷”,将接受丐帮花子的世代香火供奉。丐帮之所以出现此种转变,与严嵩本人无关,主要还是为了名声。
毕竟,严嵩是“受过皇封”的人,将他名号拉来,奉为“祖师爷”,说出去也有颜面。其实,花子如果细分,则有“业余花子”与“专业花子”之分。所谓业余花子,顾名思义,便是此人原本是有职业,但是,因生活变故,不得已加入花子行列,这种则就是业余花子。
业余花子也各有不同,大致分为四种:
第一种业余花子,被人们称之为“先生”,他们因先天失明而选择了投师学唱,平常以“唱故事”为生,每当有人家想要听故事,便会邀请这类先生前去,事后可得到酬劳。
但一年里,总归有生意不好的时候,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只能背起褡裢,拿着鼓板,走街串巷到百姓门口,先唱上一段,然后向主人索要钱财。如果主人不愿意给,那就给几个馒头小面,再不济剩菜剩饭也是可以接受的,总之,能填饱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种业余花子,叫做“讨青花子”,这种一般是田里作物未成,而家里余粮又不够,他们会选择暂时拖家带口,暂时外出乞讨。一般都是去大户人家要些粮食充饥,熬过饥荒期后,就会恢复务农本职。
第三种业余花子,称作“赶庙会花子”,这类花子往往是借着庙会行善之人众多,扮成花子前去乞讨。为了博取同情,他们会装成瘸腿、瞎眼,这样获得铜钱的机会多些。一旦庙会结束,他们的“瘸腿”、“瞎眼”便立刻好了,也稍微有些缺德。
第四种业余花子,则被称为“赶新春花子”,跟“赶庙会花子”同样的套路,但人数更多。因为,春节期间,基本田间无活,百姓闲来无事,则成群结队出门讨饭。过年期间,只要说几句吉祥话,都会得到一些年糕、馒头、钱财,一般不会遭到刁难。
正月里,每个人靠乞讨而来的食物,便能够全家吃上一月有余。一首花鼓歌谣唱得好:“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背起花鼓走四方。”
对于业余花子,丐帮的头目自然知道,所以,有时会对他们进行约束。只要他们听话,头目们也不会过于刁难,毕竟,都是临时乞讨,谁会与这类人较真,待过一段时间,双方就各回本职,各操本业了。
再说专业花子,千万不要觉得门槛很低,并不是穷就能当的,具备专业花子的条件就是要足够惨:
第一条、便是举目无亲、家业尽失,以至于颠沛流离。
第二条、便是老无所依、幼无所依、病无所依等无法自理的情况,这种老弱病残乃是花子中最为常见的。
花子也并非人们传统印象中的蓬头垢面、衣不蔽体,也不是苟延残喘、食不果腹,当上了花子,只要你脸皮够好,至少混的比普通人家好。许多人当花子纯粹是为了坐享其成、不愿奋斗,反正伸手就有饭吃,何必还要做工务农呢。
江南地区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在每月的初二、十六,都会专门打发花子,这一天,也成了花子们的节日。许多人家都会在门前放置一二升粮,每当有花子乞讨,便送上几勺,积德求福。虽然几勺很少,但架不住施者众多,慢慢积少成多。如果,花子有些才艺,给人家表演戏曲、杂耍,那这家主人就需要多给一勺,一天下来,每个花子成果丰硕。
其实,这些花子们的收入并不是属于自己,而是要先给团头过目,然后,按照一定比例抽取到“公库”中。并且,为了做好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公关”,按惯例将丐捐分为五份:丐头一份,群丐合分三份,其余那一份当然就是用来孝敬当地官府。
如果有胆敢藏匿者,一经发现,便要遭受三刀六洞刑罚,花子们一般不会以身试法,毕竟划不来呀。
再来说下“专业花子”,此类花子因个人乞讨本领不同,所获收益也差异巨大,这直接导致在帮内的地位也不尽相同。花子们为了前途,可谓是各显神通,使出全部招式增加行乞收益,逐渐就衍生中以下五种“专业化子”。
第一种叫做“强叫花”,这种人基本十足的大烟鬼,骨瘦如柴、眼球突出,活似一个怪物。他们无论春冬,皆敞着上身,手中拎着板砖,挨家挨户行乞。如果不给,则拿起砖头就朝自己干瘦的胸脯砸去。
打发这类,靠小钱是不行的,至少五斤米,如果硬要不给,他则会一砖破头,出了人命也麻烦,就算官府不追究,寻常人家也嫌晦气。
第二种则是“艺叫花”,顾名思义,就是卖艺乞讨,主要分为“唱”和“做”两种方式。“唱”则是几人拿着鼓板、三棒,还有的带着胡琴,以卖唱获得食物。“做”则是指杂耍表演,一般是竹棍转盘子和铁环组图案,算是民间比较常见的杂耍。
时至今日,在中国部分农村还能看到。
第三种“神叫花”,简单来说就是靠算命为生,在封建迷信的古代,生意门庭若市,行乞起来相对轻松。
第四种“苦叫花”,最为常见的便是“滚地龙”和“磕头虫”,算与杂耍表演类似。只不过杂耍是取巧,这种就是纯粹自残,以博取人们同情。
我在小时候便看到过类似表演,比如当着众人的面,把一个七八岁的小娃娃胳膊、腿全部掰折,然后,挨个收取表演费用。如果有人没给,他们则会带着孩子上门向村民索要钱财。如果还不给,则跪在人家门前“砰砰砰”直磕响头,让人心惊胆战,最后给钱了事。
第五种,叫做“赖叫花”,此类人便是单纯的耍无赖,连残疾、才艺都懒得装,直接厚着脸皮要钱要物,不给钱就赖在你家门前,比的就是谁能耗,完全没有技术含量。
以上所说,是清末以前江南丐帮的大致情形。
三百六十行,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自然,丐帮也不例外。被丐帮弟子尊为祖师爷的有范丹、朱元璋、武松、秦琼、伍子胥等,其中,范丹是最具“神威”的一个,因为孔老夫子的命就是他救的。
据说,孔子当年曾在陈国断炊,接受范丹的救济才不致饿死,因此,后世的乞丐供奉范丹为祖师爷,逢年过节必然祭拜。也因丐者信奉的开山祖师不同,便支衍出了多个派系。就整个丐帮历史总体的衡量,声名较隆的,也是较有势力的帮派大概齐不外范、李、伍、高、索几家。
如今,城市里的乞丐,因为,既没有丐帮的统治,也没有团头的管辖,以致真假难分。许多在大城市要饭的花子,“下班”后穿的是西服,吃的饭馆,回家盖的是大房子,娶的更是花姑娘了。
参考资料:
『《古代的叫花子们》、《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中国的丐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