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的人很单纯很傻
做人,智慧越高的人,往往越表现得“糊涂”和“愚笨”,真奇怪
古人云:“聪明有大小之分,糊涂有真假之分,所谓小聪明大糊涂,是真糊涂假智慧,而大聪明小糊涂,则是假糊涂真智慧。”所以说,做人,聪明不如糊涂,糊涂不如装糊涂,糊涂是一种大智慧,它不是昏庸,不是傻,不是愚昧;相反,它是一种气度,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所谓,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就不难发现,现实生活中,那些智慧越高的人,往往越表现得“糊涂”和“愚笨”,真奇怪。不过说怪也不怪,表现得“糊涂”和“愚笨”,能让人做人有人缘,做事有机缘。“糊涂”和“愚笨”不仅能给各种棘手的事情涂上油,避免因为心机过重而陷入冲突或僵局中,还能够使人顺利运转,巧妙地成功。所以说,做人,做人,聪明不如糊涂,糊涂不如装糊涂,表现得“糊涂”和“愚笨”看起来可能会有点傻,但却总是能笑到最后,其实是一种真聪明、大智慧。
很多时候,聪明会成为一种负累,计较也是一种苦楚。如果,我们耍小聪明太过、心机过重,就会成为一种羁绊,陷入痛苦的深渊,倒不如装糊涂、装愚笨,给自己寻得一份。
有一次,宋太宗在皇宫花园宴请群臣,大臣孙守正喝得酩酊大醉,竟在太宗及众大臣面前争功,大吵大闹,丧失礼节。陪宴群臣请宋太宗当场处罚孙守正以下犯上之罪,而宋太宗则含含糊糊地未置可否。
第二天,孙守正诚惶诚恐地向宋太宗请罪,太宗只是笑着说:“昨天我也喝醉了,发生了什么事都记不清了”。孙守正如释重负,从此安心地供职。
懂得放下芥蒂装糊涂和愚笨的人在历史上不在少数,再看汉光武帝刘秀,更是“装糊涂”的高手,他不是一“醉”了之,而是一“烧”了之,其做法与宋太宗有异曲同工之妙。
光武帝年间,王郎在河北称王,随后,被汉光武帝刘秀斩杀,而他的所有文书也被收缴。其中,王朗与当地一些勾结来往的几千封书信也都落入刘秀手中。但是,光武帝一封也没看,而是当众把所有信件都了,并说:“让那些睡不着觉的人安枕无忧吧。”
孙守正酒后有失礼节,宋太宗若是责罚他也是应当,然而,太宗却借口说自己也醉了,不记得当时的事情;很明显,宋太宗是在装糊涂,他没有对的失礼斤斤计较,而是选择了糊涂地宽恕,而醉后失礼的孙守正对皇上的宽恕自然也是心怀感激。宋太宗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团结臣子尽职效忠也,他这一“醉”,真可谓是装糊涂的大智慧;光武帝刘秀的做法毫无疑问也是明智之举,“一烧了之”看似愚笨,实际上是一种高超的装糊涂艺术,他的做法对于凝集力量、争取人心的作用自然是不可小觑的。
这两则故事是历史上有名的装糊涂和愚笨的故事,这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有心机,但心机不能太重,适时装糊涂和愚笨,不仅不会受到更多的伤害,反而会得到更多的敬重,更好的人际关系。而,更是一种故作愚笨的大智慧。
做人,智慧越高的人,往往越表现得“糊涂”和“愚笨”。事事机关算尽太聪明不如糊涂,而糊涂又不如巧妙地装糊涂和愚笨。现实中,竞争总是激烈的,而能够有一席之地也实属不易,如果太认真,太聪明,很容易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陷入不是扯了胳膊,就是动了筋骨的境地。所以,做人最难得的不是聪明,而是要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装装糊涂和愚笨。有时,揣着明白装糊涂,虽看似不聪明,但却可以让你的心更空明,让你拥有更大的力量,也让你更容易赢得人心。
以上就是与大智慧的人很单纯很傻相关内容,是关于光武帝刘秀的分享。看完灵性慧根强的人的特征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