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基调是抑曹扬刘,罗贯中对刘备集团的历史人物多持同情态度,唯独对魏延的塑造是个特例。在小说中,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物形象都带着鲜明地忠义色彩,魏延则是以叛徒的身份登场,又以叛徒的身份离场,成了蜀汉群英中的一个污点。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投奔刘备的。赤壁之战后,刘备派关羽进攻长沙,黄忠不能击退关羽,太守韩玄便要军法处置黄忠。魏延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斩杀韩玄,救出黄忠,投降关羽。关羽带着魏延面见刘备后,军师诸葛亮不但不欢迎魏延,还喝令刀斧手推下斩之,刘备十分不解,诸葛亮解释道:“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经过刘备的求情后,诸葛亮释放了魏延,但放下了一句狠话:“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从此,诸葛亮在任用魏延的同时多了份堤防心。
魏延的影视剧形象
回到真实的历史中,魏延投奔刘备的方式平平淡淡,平淡到陈寿只用“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一句话就写完了魏延的发迹。
和关羽、张飞、赵云相比,魏延加入刘备集团的时间确实不早。魏延加入刘备集团时,刘备已经在荆州建立根基,在随后的益州之战中,魏延靠着自己的战功逐渐崭露头角,并升为牙门将军。虽然史书对魏延的战绩没有具体记载,但是联想到赵云在长坂坡之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有功,也因此升为牙门将军的前例,我们可以想象到魏延在战场上的英勇绝不亚于赵云。
刘备占领益州的咽喉重地汉中后,没有让资历和地位仅次于关羽的张飞镇守汉中,反而破格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刘备大会群臣,问魏延道:“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答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魏延的回答豪气万千,震撼了在场所有人。
221年,刘备称帝后,又晋升魏延为镇北将军。回首往事,魏延从部曲这个不起眼的起点开始,先升任牙门将军,再升任镇北将军,其受刘备重视的程度卓然可见。事实上,魏延也没有辜负刘备的厚望,刘备在夷陵战败后,蜀汉国内外的局势动荡不安,魏延坚守汉中,成功维持了蜀汉和魏国边境的安宁,为蜀汉局势的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魏延的影视剧形象
223年,刘备病逝,刘禅继位,诸葛亮开始辅政。魏延在蜀汉名将日渐凋零的情况下,受到了新一轮的提拔重用。同年(223年),蜀汉封魏延为都亭侯。227年,诸葛亮入驻汉中,任命魏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此后,魏延跟随诸葛亮参加了历次北伐。230年,诸葛亮派魏延西入羌中进攻魏国,魏延在阳谿大败魏将郭淮等,战后,魏延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可见,魏延在诸葛亮执政时期,其政治地位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然而,诸葛亮对魏延给予充分地器重,魏延却不能让诸葛亮省心。
首先,魏延是一个固执自负的人。魏延对诸葛亮稳扎实打、进攻陇右的战争策略并不赞同,于是,魏延在每次北伐前都请求独自带兵进攻关中,和诸葛亮会师潼关。有关这方面的典型例子莫过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了。所谓“子午谷奇谋”,用魏延的原话说是:“闻夏侯楙(时任安西将军,镇守长安)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有关“子午谷奇谋”的可行性,古今争论甚多。笔者以为,魏延给自己的计划设定了太多必然性:其一,自己一定要在十天内抵达长安;其二,自己抵达长安后,夏侯楙一定要乘船逃走;其三,诸葛亮一定要在二十多天内抵达长安;其四,也是最重要的,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魏军一定要毫无察觉。然则,魏延偷袭长安无异于打草惊蛇,长安是魏国在关中的军事重镇,长安只要稍有风吹草动,整个魏国的神经就会受到刺激,偷袭很快就会变成两国的正面大决战,如此以来,蜀军不仅不能占到丝毫便宜,还会面临陇右和关东两个方向的夹击。
“子午谷奇谋”是一场没有必胜把握的军事冒险,性格谨慎的诸葛亮自然不会采纳。在魏延看来,诸葛亮的谨慎就是胆小,他于是经常感叹自己有才不能施展。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其次,魏延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的性格既固执又自负还暴躁,那么,这个人的人缘必定好不到哪里去。随着魏延的资历越来越老,地位越来越高,魏延越发居功自傲起来,和同僚们的关系越发紧张起来。232年,车骑将军刘琰和魏延关系破裂,发生言语冲突,诸葛亮没有各打五十大板,而是单方面责备刘琰,把刘琰从汉中调回成都,避免了魏延和刘琰矛盾的进一步升级。
车骑将军刘琰不参与军务,诸葛亮如此调停刘琰和魏延的矛盾,自然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的丞相长史杨仪就不能简单处理了。杨仪虽然才能出众,但是度量狭小,面对魏延的骄横,许多同僚都选择了忍让,只有他始终和魏延针锋相对。魏延争论不过杨仪时,干脆拔出刀剑威胁杨仪,吓得杨仪当着同僚们的面痛哭流涕。诸葛亮“深惜杨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只好委派丞相司马费祎专门负责调停杨仪和魏延的矛盾。
总之,魏延是一个能力突出、性格要强的将领,这样的人既让领导头疼,也让同事头疼。诸葛亮在尽力提拔魏延的同时,又使用各种办法调和魏延与同僚们的矛盾,让魏延在自己的控制范围内发挥才干。
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重,他不得不开始考虑后事,安排自己死后的人事安排。考虑到魏延在蜀汉政权中的特殊性,生平谨慎的诸葛亮做出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十分冒险的决定,他甩开魏延,和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秘密召开军事会议,制定了魏延负责断后,如果魏延不从命,诸将就不用再管魏延,直接退兵的方案。对比诸葛亮执政后对魏延的提拔和重用,诸葛亮的退兵方案更像是一个壮士断腕的痛苦决定。
诸葛亮死后,杨仪等按照计划行事,魏延的自尊心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他把心中所有的痛苦和愤怒都一股脑发泄到杨仪身上,擅自违反计划,带兵先行撤退,上表状告杨仪谋反。杨仪毫不相让,也上表状告魏延谋反。
面对魏延和杨仪的争执,蜀汉大臣不再顾及诸葛亮对魏延的庇护,一致支持杨仪,魏延谋反的罪名就此落实。在南谷口,魏延和杨仪等进行对峙,杨仪等让何平迎战魏延,何平理直气壮地训斥魏延的士兵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做出这等事情,该当何罪?”
魏延向来善养士卒,然而士兵们知道魏延做出的事情确实不对,为避免受到牵连,他们像蜀汉大臣那样无情地抛弃了魏延。在个人性格和国家道义的双重打击后,魏延失去了所有人的支持,他寡不敌众,只好带着寥寥数人逃亡汉中。杨仪当即派马岱追赶魏延,马岱顺利斩杀魏延后,带着魏延的首级向杨仪复命,杨仪踩着魏延的脑袋,发泄多年的怨恨,说道:“庸奴!复能作恶否?”魏延死后,其三族也被诛灭,一代名将的人生就此落幕。
魏延的影视剧形象
综合魏延一生的表现来看,他的性格和关羽十分相似,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最终,糜芳、傅士仁把荆州拱手献给孙权,刘封、孟达也坐视关羽败走麦城,关羽在内外交困中身首异处,一如魏延的悲惨下场。
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即使魏延遵从诸葛亮临死前的安排,其下场也一定好不到哪里去。如果魏延能够体会到诸葛亮的良苦用心,收敛自己张扬的性格,不让诸葛亮难堪,诸葛亮也就不会在临终前做出那个无奈的决定。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魏延的结局:魏延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而不是诸葛亮把魏延逼上了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