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李大明,24岁,安徽舒城人
新娘柴大妹,17岁,浙江绍兴人
文/李军(安徽省舒城县委特约调研员、县公路局副局长)
笔者业余时间常常畅游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历史激流中,不免对涉及到家乡安徽舒城的人物和故事格外留心。在浩瀚如海的太平天国历史资料中,一个名叫李大明的太平军舒城籍将领映入眼帘,通过查阅多种史料研究,愈加清晰起来。
1954年,浙江绍兴的一座尼姑庵在翻新时,在墙壁中发现保存完好的三份太平天国时期重要文物(现藏浙江省博物馆),一份是太平天国青天豫谭体元发给“忠贞将军”李大明奖功执照;另两份均是“合挥”,其中一份是李大明、柴大妹的“合挥”。
所谓合挥的“挥”,即凭证之意。“合挥”就是政府批准认可的男女结合的凭证(即现在的结婚证书)。“合挥”的发现,是至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结婚证书,对研究中国古代婚姻史乃至太平天国运动史有着重大参考价值。
所发现的李大明、柴大妹这份《合挥》,高29.5厘米,宽12厘米,色纸墨书,“合挥”两字写在两份骑缝处的中央,龙凤图记盖在这两个字上,各一半,依稀可辨为“合挥,永字第叁拾陆号”。
上图是李大明、柴大妹的《合挥》(结婚证)
这张“合挥”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
这是李大明和柴大妹的结婚证书;
新郎李大明24岁,安徽省庐州郡舒城县人;
新娘柴大妹17岁,浙江省绍兴郡会稽县人;
他们的结婚证书的编号为永字第三拾陆号,
证书是由绮天豫队议政司核准颁发的。
《合挥》一式两份,与现在的结婚证不同的是,《合挥》并非男女双方各执一纸,而是一份留给结婚当事人,一份政府存档。
李大明在结婚时,不是带兵打仗的将领,而是一个参谋,就职在绮天豫队议政司。
为何在尼姑庵的夹墙中能发现这样重要的文物?史学家考证分析:太平天国失败后,柴大妹等不到爱人李大明的归来,只好出家为尼,一直到油尽灯枯。她把与李大明的合挥、李大明战友翟合义的合挥和李大明的奖功执照都深藏在尼姑庵的夹墙中,如不是后人巧合发现,世上从此又有几人能知?
绮天豫是太平天国后期将领偕王谭体元的早期官职,议政司类似今天军队中的高级参谋。
从这份合挥文物中,可以看出,李大明曾经是偕王谭体元属下的一名太平天国军官。另一份文物李大明的奖功执照中记载李大明的军中职务为:左冲锋忠贞将军。从这份文物中的颁发者绮天豫谭体元已升为青天福的官职来看,颁发时间当在合挥之后。
此时,李大明已从一名高级参谋“议政司”变成带兵打仗的忠贞将军,并且立功受奖。
上图是太平天国青天豫谭体元发给李大明的奖功执照(即现在的嘉奖令)尺寸:纵66.4厘米,横64厘米
《舒城县志》载:太平军进入安徽后,曾几次占领舒城,多次在舒城征兵。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自述》中也称“六安、舒城两地,投入我军中数万”。
可见,当年舒城老百姓加入太平军的不在少数,但是随着天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清朝大嗣毁灭太平军文物,舒城人民参加太平天国的史料已十分罕见。幸而浙江发现了李大明的相关文物,才让这段历史得以重见天日,引家乡后人无限遐思。
李大明是笔者讫今为止在太平天国史料中唯一发现的舒城籍将军。在家乡,由于爱好太平天国这段历史者不多,知晓李大明故事者也就更加屈指可数。而那些曾经参加太平天国的无数舒城籍前辈们,他们又有多少故事,要待后人去发现挖掘呢?
李大明后来的结局现存史料已无从发现。但是,研究他的上级“偕王”谭体元(广西象州人)或能窥见一二。谭体元随“翼王”石达开出京远征,历赣、浙、闽、湘诸省,时为翼殿中旗中制军,赐爵青天豫。
太平天国史料载:偕王谭体元善战,虽部众俱失,羁旅别部,仍能奋身自救。在湖州突围后,保护幼天王不成,在皖南大败,部卒散尽,乃剃发潜入福建,投入康王汪海洋军中。一直到汪海洋战死后,偕王谭体元被太平军余部推为首领,直到最后战败身亡。“偕王”谭体元,成为太平天国在南方的最后一个传奇。
由此可以推算:李大明作为偕王谭体元部下的“忠贞将军”,一是可能在皖南大败时战死,二是随谭体元一直到流落福建广东一带而亡。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李大明最终没有能和浙江绍兴的爱人柴大妹共度余生,恐怕是我的这位同乡将军平生憾事,亦叫我这个同乡、同姓后人每读至此,仍唏嘘惆怅不已。
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1950年5月1日施行),可见婚姻家庭制度在稳定社会生活中起着何等重要性。
【延伸阅读】太平天国婚俗大改革,颁布“结婚证”开创历史先河
古代结婚是没有结婚证书的,男女双方说定亲事后,择定吉日换帖。在定亲之后至结婚之前的10天或7天,男方首先正式向女方送‘龙凤帖’,随后女方也以‘龙凤帖’回复,这两份‘龙凤帖’即为双方的结婚凭证,帖是用印有龙凤图案的红纸,写上姓名、门弟和生辰八字等,换贴后,婚姻的关系即成立。
清代结婚有“龙凤帖”、“鸳鸯礼书”、“网丝婚书”,但史上最早出现的结婚证书却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婚书《合挥》。
1851年1月,太平天国在金田团营时,因拜上帝会皆全家加入起义行列,在当时严峻的战争环境下,为了行军作战的便利,太平军暂时解散家庭,实行男女分营的政策。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颁布了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其中对婚姻家庭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正式废除了买卖婚姻,并提出“天下婚配不论财势”的进步主张,为保护女权,实行一夫一妻制,但要通过婚娶官登记核准,发给绘有龙凤图记的“合挥”,方为合法有效,这是太平天国法定的结婚证书,如果不持合挥而被发现携带女眷者,即以强奸论处极刑,军纪十分森严。
1854年9月,太平天国取消了攻克南京之初实行的战时男女分居政策,允许夫妇团聚,恢复家庭生活。专设婚娶官专门负责婚姻登记并颁发“合挥”,任命有主管婚姻事务的“婚娶官”负责男女婚配诸事。后来,又要求新郎新娘在婚礼举行前必须一同前去办理婚姻登记手续,向当地政府领取专门的“票签”。 1860年11月幼天王颁诏,任命黄维日为“天朝九门御林正婚娶官”,授爵禧天福。这就是说,黄维日成为当时太平天国主管婚姻事务的最高官员。
太平天国婚俗大改革,结婚证书“合挥”开创了历史新先河。这与当时封建买卖婚姻的“礼书帖”上所写的门当户对、时辰八字、聘礼聘金之类的内容完全不同,体现出巨大的差异性。合挥表明了太平天国婚姻制度的严肃性,对婚姻实质的宽容和革新,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太平军大龄未婚将士的军心和作战情绪。
太平天国婚礼程式简约、西化,抛弃了中国传统繁缛婚礼程式。可以说,各种异教俗礼全被废弃。男女从未谋面即行结婚的旧俗,选择吉日的迷信,以及致送聘金等等全被革除净尽。
太平天国和清政府相反,婚姻一旦缔结之后就永远不能解除,因此,中国常有的任意出妻鬻妻的风俗或英国离婚法庭所常有的任意离异的风俗,在太平天国则是不被准许的。
太平天国在婚姻制度上的大手笔不得不让今天的我们佩服,让中国人骄傲,因为与西方比较,中国的结婚证书还是早出世了很多年。
整理:舒城之窗(部分为网络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