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台回复书名一键免费阅读 : 匿名区 | 六里庄遗事 | 蜗牛慢吞吞 | ……
不学习时情绪很嗨,一学习眼皮发白;
不学习时脑子很灵,一学习脑壳就疼;
不学习时肚子很饱,一学习肠胃饿辽;
啊,我与学习八字不合,一学习就想刷手机…
小蜗无法帮大家戒掉手机依赖症,但是就算刷手机,也阔以刷点有趣有料的内容哈。
以下这7本书就非常适合犯困的时候读,提神醒脑还解气,一起来瞅瞅:
01
《匿名区》
童鞋怎么说:
读小乔与庄周的故事,整个下午都久久不能平复心情。
我推荐给同事读,他读完,说,下楼去抽跟烟。
@读者 小寒ZZZ
埋起姓名掏一段心事,没啥束缚和顾忌,一不留神就掏到五脏六腑深处,言者伤身,闻者扎心。
谈到#我的前男友#这个话题,她说:
“分手后,我从天天以泪洗面到恢复正常生活花了8个月的时间。
结果只是跟前男友通了个电话,那些咬着牙过来的日子瞬间全部白费了。”
谈到#暗恋#这个话题,他说:
“头一天晚上,我梦到自己被喜欢的女生拥抱。
第二天我把这件事讲给她听,她真的抱了我一下。
这是我整个高中最美好的一个瞬间。”
这是每一个人都可能遭遇的少年情事,你把它压在心底装睡,读到就醒了,回忆自有回声。
02
《六里庄遗事》
童鞋怎么说:
读几页就得缓一缓。情太重,怕承受不住
@读者 十三
广告人搞写作,一般都带点人来疯第一次登台的架势:
誓要在第一时间勾住读者,文章一般都短小精悍又张力十足。
东东枪,资深广告人、微博大V。
他的新作《六里庄遗事》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曾有某外乡人把自己剃光了脑袋混在普济禅寺冒充和尚,跟其他和尚同吃同眠,有经就念,有会就开,有法事就去,两个多月才被发现。
旁人批评慧吟禅师治寺不严,管理松懈。
慧吟禅师说:我不松懈,他往哪里去?
短短百字,起承转合都有,好似一出微型话剧。
这样的文字多读几段,精神头可要被他调起来了。
03
《秋水堂论金瓶梅》
童鞋怎么说:
这本书简直看得我惊心动魄……原来《金瓶梅》的内涵如此丰富宽广。
@读者 雨雪霏霏
十三岁破格录取北大,十七岁留学海外,二十七岁哈佛读博,三十五岁哈佛正教授…
本书作者田晓菲的履历就是这么牛掰,所谓学霸也不外如是吧。
这样一位奇才,碰到《金瓶梅》这样的奇书,解读角度也是另辟蹊径。
“金瓶的作者写一部花好月圆的书,最后才给我们看原来不过是些镜花水月而已…
金瓶的作者是菩萨,他要求我们读者也能够成菩萨。”
怀揣着这份悲悯,她能看出很多被遗漏的细节:
大恶人西门庆舍得拿出一条鲥鱼来周济给同样穷困的大哥;
潘金莲初次在西门庆面前出现时,有许多的妩媚羞涩,似乎被还原成她的本来面目:一个青年女子,不是妻,也不是嫂嫂。
一样经典百样读,这次,让田晓菲教授带我们透视金瓶。
04
《蜗牛慢吞吞》
童鞋怎么说:
活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体验恐惧,只需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
@读者 凌小八
这是一部安静的绘本,特别适合在图书馆学累了时翻一翻。
故事中的小蜗牛是个有点内向、有点自卑、爱思考生命意义的小可爱。
它还会和西瓜虫、尺蠖、毛毛虫交朋友:
“西瓜虫对我很有耐心,为了我故意走得很慢,可我还是为自己的缓慢感到不安。
为了让我宽心,西瓜虫又带我结识了一个新的伙伴——尺蠖。”
“尺蠖真的很风趣,边向我展示他一拱一拱走路的姿势,边对我调侃:看,我不仅走得很慢,而且走的还很难看。”
哇,这些小虫子内心好柔软呀,神仙友谊!
05
《小城畸人》
童鞋怎么说:
当一颗特别的心不再被注目和关心,俄亥俄温斯堡这个小城也就真的不存在了。
曾经影响我成长的书,也希望被更多特别的心读到。
@读者 骆驼牌羊奶
“一个人一旦认为自己掌握了一个真理…并且努力依此真理过他的生活时,他便变成了畸人,他拥抱的真理便变成了虚妄。”
小城里的畸人都是生命力顽强的坚守者,他们陷在情欲深渊,一边沉迷一边挣扎:
故事中,伊丽莎白·威拉德半是祈祷半是要求,在上千次喃喃自语之后,握住剪刀要杀死丈夫;
爱丽丝裸身跑进雨里,对着陌生人呼喊,请求他留下;
同样为情欲所困的柯蒂斯哈曼牧师胡言乱语后,又忽然放低了声音,窃窃私语,举起鲜血淋漓的拳头给年轻人看…
他们会让你想起故乡的某个人,在某一个瞬间突然理解了他。
06
《你听懂了没有》
童鞋怎么说:
读此书,可知作者的真性情,读霸颇有酣畅淋漓之感。
@读者 壹禾
之前看戴老师解读古诗文时,小蜗就常被他逗得发出牛铃般的大笑。
这本《你听懂了没有》搞笑升级,从爱情婚姻谈到世道人心,从文学典故谈到旅行见闻,更生活化更接地气,还多了许多智慧的思考。
比如,谈起大学生恋爱,戴老师说:
在我们这个社会里,被人所爱”既没有得到父母和他人的赞赏,“爱别人”又没有得到人们的激励,
以至于很多年轻人既没有“被人爱”的魅力,又没有“爱别人”的动力,
因而,既没有被别人爱过,也不知道去爱别人。
这种看法可谓一针见血,“爱的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缺失太久了。
07
《大宋日报》
童鞋怎么说:
还蛮有新意的,自媒体文风。是从靖康耻后的赵构登基讲起,1127年6月到1128年的6月。
@读者 卷宝
若将历史还原成新闻和时事,阅读中会不会获得一种正在进行时的刺激感?
《看历史》杂志的资深编辑毛剑杰老师做了一次尝试。
这本《大宋日报》从宋朝的“邸报”入手,
展现彼时的时事人文、民风民俗,读起来参与感很强。
比如,书中曾报道这样一则营销奇闻:
南宋城市经济发达,杭州的酒肆为招揽顾客,专门雇了十多位美女沿街叫售,一时间满城轰动。有词为证:
“城中酒楼高入天,烹龙煮凤味肥鲜。
公孙下马闻香醉,一饮不惜费万钱。
招贵客,引高贤,楼上笙歌列管弦…”
用自媒体思维拆解历史,最怕为博眼球、枉顾史实。
好在这本书皆有出处,可当南宋民俗纪录片来看。
划完这10分钟的水,又可以愉快地学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