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虎相合的属相是什么
牛汝辰
“图腾”始见于朗格的《印第安旅行记》。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族”。说:“图腾一词表示氏族的标志或号。例如狼是狼氏族的图腾。”法国涂尔干(E.Durkhein)说。“一大群人,彼此都认为有亲属关系,但这个亲属关系,不是由血族而生,乃是同认在一个特别的记号范围内,这个记号,便是图腾。”朱天顺说:“图腾崇拜实际是自然崇拜或动物崇拜与崇拜(或祖先崇拜)互相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 [1]
所谓图腾地名学就是通过地名反映早期崇拜的文化活动,或者早期的图腾崇拜在地名中存留的学问。
一、龙虎图腾
从学、历史学、考古学的资料证明,我国各族多具有一个基本相同的神话,表达一个共同的思想意识,即各族远祖是同出自一个葫芦里伏羲、女娲兄妹或夫妻相配的子孙。龙女娲部落主要代表苗、黎、壮、佤、蒙、满等各族的原始先民;虎部落主要代表羌、彝、白、纳西、土家等各族的原始先民。汉族是以龙虎两部落为基础融合而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龙虎文化主要表现在以上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方面。在我国历史上,夏有“龙旗虎历”;商有“龙虎尊”;周秦有“龙虎纽”;刘邦有“龙虎气”;东汉经学写有《龙虎赋》;诸葛亮“龙骧虎视”;唐宋有“龙虎榜”。迄今常说的中华“生龙活虎”,其闻具有内在 ,即它们都是出自一个葫芦里龙女娲和虎伏羲的子孙。[2]
伏羲又写成“包羲”、女娲写成“娲”。“包”“””义为匏或瓠(均读胡),义为葫芦,“娲”的音义均为瓜即葫芦,羲为戏,包戏为匏瓠,伏羲和女娲都是葫芦,即“汉族以葫芦(瓜)为伏羲、女娲本身”。换句话说,葫芦是伏羲和女娲的共同体,葫芦转为“槃瓠”,槃转为盘,瓠转古,由槃瓠转为。川、滇凉山彝文典籍《勒俄特依》记载,、彝、汉三族的始祖同出自一个葫芦。凉山州美姑县南境有彝村名“葫芦寨”,[3]即因人出自葫芦而取名。滇西南的佤族也是出自葫芦的龙种,在沧源和西盟两个佤族自治县之间的阿佤山有一个岩洞,佤语名为“司岗里”,“司岗”义为成熟的葫芦,“里”义为出来,意思是人出自葫芦,于是称这个岩洞为“出人洞”。佤族,从这个象征葫芦的岩洞里,更先出来的是佤族,依次为汉、拉祜、傣各族。[4]沧源县旧称“葫芦国”,它与佤族人出自葫芦有关。
云南哀牢山彝族祭祖时,在葫芦瓢凸面绘,悬挂门楣,表示本户为虎族祭虎祖。彝族曾以虎为图腾,主要表现在本的自称与虎的名称等同,凉山彝族把本的父系氏族为母虎“勒摩”。哀牢山上段的彝族,多自称“罗罗”或“罗”,男人自称“罗罗颇”或“罗颇”,女人自称“罗罗摩”或“罗摩”,对虎的称呼和人一致。哀牢山有彝村名“罗摩”(母虎),所居山冈名有“纳罗”(黑虎),意为母族黑虎族居住的村落、山冈。凉山彝族的虎图腾在所居地名也有反映。他们世代游牧及至今栖息的山脉名叫“纳拉山”(雅砻江和江的分水岭),大凉山中心地区有若干村名叫“罗罗”,“罗罗摩”,意为黑虎族、虎族、母虎族所居的山脉、村落。凉山彝州北邻峨眉山是彝族故居,彝称“罗目”(即罗摩),即母虎山,有彝文典籍名《罗目山经》。[3]
彝族和纳西族尚黑,崇拜黑虎。滇、川、黔白族和鄂土家族尚白,崇拜白虎。云南、贵州的白族自称“白子”或“比子”,湖南、湖北的土家族自称“比兹”,两族的自称基本相同,都崇拜白虎。从这两族自称可追溯其虎图腾的历史渊源。白族所居滇西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下关市东南,据康熙《大理府志·山川》记载有毗雌江,俗名比齐河。《大定县志》(卷五)记载,贵州毕节市是因所居“比跻——白罗罗”(白族)而取名。《元文类·招扑》说,今贵阳市和惠水县之间,元代有“必际县”为必际人居住。毗雌、比齐、比跻、毕节、必际,都是白族自称,“白子”的别写。伏羲在《·封篇》和《淮南子·览冥训》里均作“虙戏”,二字均从虍,其义为虎,与白族和土家族的虎图腾相同。《说文》:“虙,虎兒(貌),从虎,必声。”则虙戏可读必戏、必息、必子、比兹,其音与白族和土家族自称相同。[2]
伏羲出生于西戎或西羌即羌戎地区。昆仑一名与羌戎相关。《汉书·地理志》记载,“临羌县有昆仑山祠”,在青海西宁县西;《十六国春秋》记载“酒泉南山即昆仑山之体”,此在甘肃酒泉。这些都是古羌戎居地,往西迁达葱岭亦有昆仑。
昆仑山为西王母居山,《山海经·大荒西经》说:“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日西王母。”西王母的原形体是西羌的母虎图腾,经后人把它神格化之后又作了人格化,却成了周穆王西巡慕恋的人物。《列子·周穆王篇》记载:(穆王)“遂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而封之以治后世。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王瑶、王和之。”
“昆仑”是肚里空虚的葫芦的别称,《淮南子·坠形篇·高注》:“昆仑,虚门也”。居昆仑虚门的西王母很像以葫芦为合体的虎伏羲和龙女娲的综合,其形象似虎,性别为女。唐代李冗《独异志》记载早先流传于各间的一则神话: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这就以伏羲、女娲兄妹相合为一而演变为居昆仑的西王母。广西壮族的神话,伏羲、女娲避洪水的葫芦置于昆仑山。今广西南宁东北在唐宋时已有“昆仑山”之名。昆仑和葫芦与羌戎相关,因之两者可互换。
古羌戎西迁达于帕米尔葱岭,便以葫芦的化名“昆仑”作为发脉于此的山脉之名。当羌戎向东达山东半岛渤海,于是渤海三蓬莱、、瀛洲均名为“葫芦”。《水经注》说:“亦有昆仑之称。”今蓬莱(登州),据《大明一统志》卷三十五《山东·登州府》记载,也有大昆仑和小昆仑山。[2]
在龙虎图腾中,虎图腾的对象是单一的、明确的、固定的;龙图腾的对象是综合的、笼统的、复杂的。同一个对于龙的看法也不一致,哀牢山彝族以穿山甲(龙鲤)为龙,滇南峨山、新平县彝族以蜥蜴(山壁猴)为龙,四川凉山彝族以一种红色的小花蛇为龙,很多地区的汉族以鱼为龙,有些汉族以蛇或蛙为龙,汉代东方朔认为蜥蜴是龙。在古人看来,水生动物,水陆两栖动物乃至鸟类可互相变化,特异者能成龙,它是鱼、蛙、龟、蛇、蜥蜴等鳞虫类及鸟类的综合。[5]例如:福建省的“闽”,据《说文》:“闽,东南越,蛇种。”《福建通志》指出了《说文》的不足:“以其地多虫,多蛇,非虫种,蛇种也。”这显然是古代氏族中图腾的遗迹。古以闽地多蛇,对蛇颇为敬畏,故以蛇为图腾,相沿既久,后来就变成了地名。又如巴蜀的“巴”,古为巴国,今四川重庆市辖巴县。据《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西南有巴国,有黑蛇,青首,食象。”《说文》解释:“巴,虫也,或曰食象蛇。”这显然也是一种对虫(蛇)的图腾崇拜。[6]
中华的龙虎文化,始自远古女娲、伏羲,经由夏、商、周、秦、汉,一贯而下。龙是“阴物”,虎是“”,这“二神”,“混生俱生”。女娲是龙,伏羲是虎,一阴一阳,相互依存。夏虎、商龙也是龙、虎相依;因而,夏有“龙旗,虎历”,商有“龙虎尊”。
我国远、虎图腾,分别由女娲、伏羲两部落代表。虎伏羲部在其发展过程中,分衍为炎帝、黄帝两部落,各融合其周围大大小小的其他图腾部落。龙女娲部落在其发展过程中,包括了鱼、龟、蛇、蛙、蜥蜴、燕、鹊、狼、犬等等为图腾的部落,并融合了其他各图腾部落。龙女娲和虎伏羲这东西两大部落的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之一次大融合,由此产生我国之一个统一夏朝。夏商分别代表虎、龙两部落中的先进者,周代称其为“夏”、春秋时称之为“华”,然后合称为“”。汉族胚胎于夏、商之前虎、龙两部落的之一次各族先民大融合。到春秋战国时期,经吴、越、徐、荆、巴、蜀、戎各族大融合,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二次大融合,从而产生秦、汉统一,汉族随之形成。中国皇帝自命为龙,皇后为凤,则当为龙凤文化。古人认为鸟为龙类,则凤自当属于龙类,皇帝皇后都同是龙。
因此,自远古以来便是龙虎文化。正因为如此,在我国各个时期的大地上,有无数的“龙”“虎”地名。如《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7]收有“龙”字起头的地名,就有255条,还不算约200条同名的。例如:龙潭、龙泉、龙岩、龙女、龙山、龙川、龙子、龙井、龙屯、龙王、龙爪、龙牙、龙化、龙水、龙平、龙丘、龙穴、龙石、龙巨、龙田、龙母、龙池、龙江、龙伏、龙安、龙州、龙回、龙光、龙坊、龙多、龙耳、龙血、龙沙、龙里、龙门、龙角、龙车、龙谷、龙岗、龙虎、龙居、龙奔、龙爬、龙店、龙坪、龙陂、龙来、龙首,等等。此书收入“虎”字起头的地名也有近百条。例如:虎子山,虎子坑、虎井、虎井屿、虎尾、虎形、虎狼山、山、埤、溪、虎林街、虎耳、、虎忙、虎牢、虎村、虎冈、、虎市、虎皮、虎母、虎爪、虎山、虎邱、虎洞、虎峪、虎峰、虎豹、虎崖、虎渡、虎跳、虎猛、虎跑、、虎狮、虎沟、虎踞、虎龙、虎翼、虎蹲、虎啸、虎岭、虎瞰、虎北口、虎榜,等等。
此书所收三万余条主要是些有名的大地名,小地名就更多了。1983年版的《中国地名录》收词32000条,光带“龙”字起首的地名就330条。[8]如果注意一下市的地名,就会发现其数之多让人吃惊。这些地名基本上都与我们中华的龙、虎图腾崇拜有关。
二、白鹤图腾
云南有鹤拓一名,泛指白族居住的南诏广大地区,有时指大理,有时指鹤庆。“鹤拓”为白语“俄坤”的意译,“俄”,指白鹤,“坤”,指开拓、发展。[9] “鹤拓”一名的起源直接与白族先民的白鹤图腾崇拜有关。据元代《白古通记》说:“时开疆、水退、木翳,人不敢入。有二鹤,自河尾日行其中,人始尾鹤而入。刊斩渐开,果得平地以居。”王叔武先生认为徐元虔《南诏录》说“南诏别名鹤拓”其义盖本于此。[10]
牟开辟坝子成功以后,成群结队的白鹤飞来庆贺,因此给坝子赐名“鹤庆”。又牟泄水开疆后,有一天突然一声的巨响,海坝中心长出两棵松树,一对丹顶白鹤飞来绕树起舞,以示庆贺,人们便叫这个新开辟出来的坝子为鹤庆。这些反映了白族的白鹤图腾崇拜观念。人们认为祖先可以后代子孙,遂有“人始尾鹤而入,刊斩渐开,果得平土以居”的说法。意思是人们的之一个祖先白鹤并引导人们开拓了这些地方,“鹤拓”就是从这类白鹤图腾神话演变来的地名。[11]
另外在云南祥云检村石椁墓中发现的编钟上的“两虎相斗”和“两鹤相争”的图案,自然也是虎、鹤图腾的形象。据章鸿宇先生调查:“每年旧历三月二十五日,鹤庆县松桂公社的三庄村,都要举办传统的娘娘会,娘娘名叫鹤妹,她是一支白鹅生的,每到她的生日这天,三庄村娘娘就要办会纪念她。”这个白族的白鹤图腾神话说明,白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一只白鹤生的”。[12]李元阳纂《嘉靖大理府志》记载:“禽之属五十九”,把鹤列为之一种,说明明代大理尚有白鹤。直到今天,白族人仍把白鹤视为吉祥洁的象征。
三、凤鸟图腾
如山西汾河一名,最早见于公元前11世纪以后西周的诗歌中。据《史记·周本纪》汾也作邠。邠因临汾水为邑而名,为水域则为汾,“汾”之含义,大概是由原始时期,居住在这一水域的一个崇拜凤鸟图腾的氏族,以凤为图腾进而演变为族名和地名。说汾河之得名源于凤鸟,在历史学、古文字学,特别是在语言学上均得到确切的印证。[13]殷代甲骨文:“卜其皿(盟)凤方”等几条卜辞,均有凤方的记载。但这卜辞“凤方”之凤从声读,却不读作凤,而是读作分。甲骨文中“凤方”之凤字通假为风,而风字按其古音读作分。因此汾河得名是在夏代以前的原始时期,与一个曾定居于这一水域的凤方所崇拜的凤鸟图腾有关。[14]又如以崇拜鸟图腾最为清晰的商族,《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其族定居的“燕山”就是崇拜候鸟燕子图腾而得名的。[15]
参考文献
[1]杨正伟.试论苗族始话与图腾[J].贵州研究,1985(1):51-59.
[2]刘尧汉.中华龙虎文化论——联结中国各族的龙虎文化纽带渊源子远古女娲、伏羲的合体葫芦(上)[J].贵州研究,1985(l):38-51.
[3]中国研究所,四川少数历史调查组.凉山西昌彝族地区土司历史及土司区概况[Z].中国研究所,四川少数历史调查组,1963.
[4]中国研究所,云南少数历史调查组.佤族简史简志合编[Z]. 中国研究所,云南少数历史调查组1963.
[5]杨正伟.试论苗族始话与图腾(下)[J].贵州研究,1985(2):51-59.
[6]史为乐.谈地名学与历史研究[J].历史研究,1982(1):187-192.
[7]郑梁生.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M].杭州:三通图书公司,1984.
[8]测绘研究所地名研究室.中国地名录(地图集地名索引)[M].:地图出版社,1983.
[9]方国瑜.唐代后期云南司(南诏)地名考说[J].历史研究,1982 (3):127-144.
[10]王叔武.云南古佚书钞[M].昆明:云南出版社,1996.
[11]张了.“鹤拓”考说[J].地名集刊,1985(1).
[12]白族娘娘会[N].大理报,1983-09-29.
[13]林.甲骨文中所见“凤方”与舜、夏人的关系[J].贵州研究,1983(1):62-67.
[14]林.汾河释名[J].地名知识,1984(3).
[15]牛汝辰.地名与中华的图腾崇拜[J].科学战线,1988(3):287-290.
摘自牛汝辰《中国文化地名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2 年11月
敬请
以上就是与和虎相合的属相是什么相关内容,是关于女娲的分享。看完马和虎属相合吗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