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戊申是公元什么年份
李传玺
前不久,去安徽石台县,听说琏溪村的汪氏宗祠已经整修好了,现在非常漂亮,便拐进去一看。
600多年前的祠堂
这是一个汪氏大家族的村落。进村的路边是一口古井,浅浅的石井圈。看旁边介绍,虽然村前有琏溪,但全村人天天到溪边挑水总是不便,夏天一发水,水质差,人吃了也不好,于是村子始建时,便挖了水井。后考虑随着人口繁衍,分支增多,一口井显然不够,便按照村落的分布对应北斗,各打了一口井,全村共七口。现在这七口井仍保存完好,水质清澈。后来各家都装了自来水,这七口井就闲在那儿了。倒是偶尔有游人来,看到如此清的水,会常常用原来吊桶的绳和竹竿,绑上矿泉水瓶,打上两瓶,要带回去泡茶喝。
从水井的分布与营建,可以看出当年皖南大家族在建设自家村落时的整体观与对美好生活的自觉追求。
如今街道平整干净,两边的房屋也修葺一新,特别是几座老宅诸如“芝香堂”“五谷麻豆坊”“油婆婆油坊”也得到妥善保护与修缮。作为皖南古村落核心的宗祠,自然是整重点,虽然其正厅后半段还没有彻底完工,但基本上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收拾得利利索索。
祠前一个大广场,靠近大门处有四个圆鼓形旗杆石。在皖南各村落的宗祠前,一般都有这样的旗杆石。其数量一般是根据该村落家族考取举人的数量来定的。镇长说,新中国成立后维修琏溪桥时,这些石头曾被用做桥墩,如今保存完好的四个旗杆石就是从溪里捞上来的,过程中可能有遗失。由于长期在溪水里泡着,这些大石除了大——约三分之一立方米,还显示出不同于一般旗杆石的特点:石脉都鼓凸出来,满布五彩花纹。
大门前有一长方形石板,1.37米长,上面一方孔,下面一圆孔,两孔之间刻着“道光戊申正科”。看文字,它应该是庆贺1848年秋闱考中的。
这座祠堂建造于1424年,七开间、前后四进,建筑面积1200米。它给我的总体印象是:简洁,质朴,庄重,而又有气度。
它居然没有繁缛的仪门,你去看皖南之后建造的宗祠甚至是大宅,作为一家一族脸面的大门,哪个不是叠架层楼精雕细刻,而它就是同七开间等宽的一堵墙,然后在正中间开了道门,青石的门枋与门框,也没有高门槛横拦。它居然没有马头墙和堆砌出各种吉祥图案寓意的屋脊,就是一简单的硬山式和一条直线式的甘蔗脊,正吻处也没有吻出一丝浪花;屋檐下,有的月梁,梁上也架有斗拱,以托住前伸的屋檐,可这前伸的屋檐竟然在末端没有一丝卷曲,梁柱相交处,没有雕刻繁丽的撑拱和牛腿,只有一段卡在柱头、垫在梁下的梁托。
一切都是那么简洁,是不是因为门临池徽商道,为了掩饰?但有的村落宗祠同样建在主要干道旁,也照样极尽美轮美奂。如此,就只能说它崇尚简洁,或者说简洁就是那个时候的一大特点。
一切都是那么质朴,但又不能说它没有丝毫变化。大门枋与框相交处打磨成蝙蝠状,以免太过僵硬。没有户对,但有门当,1.86米高,坐在没有门楼没有雕饰的门框旁,没有高门槛的比衬,看上去首先显得极有气势。如今看来,它们还是两座隐喻着很多祝福的艺术品,须弥座上斜托一面大石鼓,为了防止人们有石鼓随时可能冲着你滚下来的感觉,在石鼓的外边浅浅地刻上两片接续舒展的叶子,叶下两边各有一卷曲的游丝,三层叠涩缩进的托,叶片插在上面,好像刚刚从深厚的土壤中绽露。有它们的包裹,石鼓好像一下了稳固。下面的须弥座,角柱呈竹节状,喻清、谦,更喻节节高升、气干云天;鼓托和三面壸门,或刻鳌鱼口吐祥云,或刻梅花鹿徜徉原野,或刻貔貅携来钱币等财富,或刻狮头虫身的豸告诫着每个人必须取财有道洁身自好。时间的风雨没有让它们斑驳,相反打磨掉了当年的燥气,显得更加圆润与灵活。正厅七开间,空阔的院落,的木柱,显得极为庄重,两边各三间,每间三座斗拱,中间稍宽些,四座。空阔使得正厅的非常充足,28座梁上檐下的斗拱次递呈现在眼前,如一朵朵绽放的花朵,一下了屋顶、屋脊、屋面、屋檐直线条带来的单调,而花也成了此时你直面正厅的主题——柱础,六瓣,呈两节,下节占三分之一高度,仰面,上节稍收缩,呈覆状,俨然就是一朵含苞的花朵。不在梁柱相交处做 ,但不等于不在其他地方施手脚, 在正厅,抬头看去,借着投在地面的阳光折射打在梁架上的微光,居然是一座座柁墩,隐约中也是朵朵仰面盛开的花朵。
手艺人的“自作主张”
今天更让我们称奇的还不是这些,而是那一根根壮硕的木柱。熟悉建筑史和美学史的人都知道雅典帕特农神。它始建于公元前447年,的是守。它更大的建筑特点在于其整体不遵守直上直下的设计规律,而是进行了“视觉矫正”,中间宽两头窄的纺锤形立柱让整个神看起来富有生动的弹性,同时无论从什么角度看过去都是那么均衡与整齐。它是建筑学上的一个范例,也树立了一个美学原则,还推导出了一个心理学的规律。汪氏宗祠正厅檐下两排十六根立柱同样采用了这个形状和原理,不过它不是借鉴和被影响,而是建筑手艺人的“自作主张”。这让我想到徽州呈坎宝纶阁的石柱,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每一根上下一致,根与根居然不差分毫,精致整齐而又高峻挺拔的美,让你不能不赞叹古代手艺人的匠艺与创造。
此祠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它的墙。墙面上竖行杂乱地写着一行行小字,记的都是戏班与剧目。“咸丰二年祁邑班若坑班之李知才”“壬子年十月二十二日口春班”,还有道光弍伍年十一月廿五、咸丰八年、光绪八年,等等。都演出什么呢?“光绪廿四年正月初二日江春班到此一乐也”“日戏打凤凰存本”“夜戏天配全本”,另外又还有三出。都有哪些戏班呢?有同春班,长春班,还有光绪十六年江西乐平过来的。剧目很多,有大四喜、凤凰山、湖、白良关、牛头山、渭水河、大锡宫、三结义、破水洲、桃花洞等,应该不下五六十出。
我把这些拍照发给大学教授、研究皖南古代传统戏剧的大家朱万曙先生。他一看立即回信息问,是不是在祁门?我说在石台。他说墙上保留这么多戏剧内容,少见,难得。我随即对当地人说,应该好好保护,请专家把这些内容一条条辨别整理出来,可以借此挖掘出一批传统剧目,整理出一批优秀传统民俗。
试想,每逢节日、红白事、春秋两季社祭,老百姓为了庆贺或娱神娱己,把戏班子请来,就在这祠堂里搭台唱戏。锵锵锣鼓声中,全村男女老少都来了。一个家族由此也得到了更强的凝聚,每个成员通过戏剧的教诲似乎也得到了一次灵的升华。而那些戏班子,在村民的喝彩声中,似乎得到更大鼓舞,他们会更加卖劲地表演,班主李知才、吴荣顺、鲁朝占、裴令才等,演成功了,一高兴,看到一面白墙,古人一高兴不是喜欢在墙上题写诗句吗,我们唱的戏不就有,那我们就模仿他们,不写诗句,就写我们到此一乐不也行吗?
一个在上面写了,后来者一见,我们也可以写啊。
没想到,他们这样前后模仿,随手一划,竟然接龙般写出了一篇近代以来戏剧文化史。
: 新华每日电讯
以上就是与道光戊申是公元什么年份相关内容,是关于文化的分享。看完道光五十两银锭是多少克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