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黄书历书气象通,2022 年通书电子版完整版

频道:八字运势 日期: 浏览:2

2022 年黄书历书气象通

022

《千字文》是学童启蒙的经典读物

《千字文》是古代学童启蒙的经典读物之一,与《三字经》、《百家姓》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合称“三百千”。《千字文》其 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据说,当年周兴嗣受梁武帝萧衍之托,要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选取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并编撰成朗朗上口、易记易的长韵文。
022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周兴嗣耗尽,一夜成书。次日,当他上朝将这篇《千字文》献给梁武帝的时候,原本四十余岁,满头青丝的周兴嗣,已经鬓发皆白。《梁史》记载:“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

022

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

这篇凝结着周兴嗣全部心血的《千字文》,内容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知识。在其开篇就以极其宏大的视角写道:“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句话分别出自《》和《淮南子》。《》有云:“天玄而地黄。”而《淮南子》则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

022

天地玄黄

“天地玄黄”这句话,要是单纯从字面意思去理解的话,那就很浅显了:“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玄”和“黄”这两个代表颜色的字眼,究竟蕴怎样的玄机呢?

022

“玄”是一个很古老的字,考古学家在甲骨文里就发现了它的踪迹。甲骨文中的“玄”字,看起来就像是一团挂在架子上的丝帛。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里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他说:所谓“玄”,就是“黑而有赤者”,也就是说,在浓重的黑色里透着一点红色。

022

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

有一本记述春秋时期制造工艺的书,叫做《考工记》,里面有一段 染布工艺的记载,大意是说:用红色的颜料给丝帛染色,染的次数越多,丝帛的颜色越重,染到第五次就是紫色,第七次就是纯黑色。

但这本书唯独没有说染到第六次时,丝帛是什么颜色。后来,同为东汉著名学者的郑玄在这里作了一个注解,他认为,染到第六次的颜色,实际上就是“玄”色,已经接近纯黑色,但还依稀带有一点红紫色。

当然,除了那些喜欢嚼文嚼字的学者,老百姓们并不在意,黑里面是不是透着点红。在,人们一向用“玄”字来指代黑色。比如《诗经》里有一段“商颂”,其中就有“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诗句。其中的“玄鸟”就是黑色的鸟,也就是燕子。

022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据说,远古时代有一个名叫简狄( 备注:古代中是商朝始祖契之母,帝喾的次妃 )的女子,一天,她正在洗澡,忽然有一只燕子从头顶飞过,并留下一枚鸟蛋。简狄拿起这枚蛋在手中,一不小心,鸟蛋腹中,简狄便因此怀孕了。怀胎十月之后,简狄生下一个儿子,并给他取名为契(偰xie)。这个名叫“契”的孩子,就是殷商部落的先祖,他也被人们尊称为“玄王”。

022

相传简狄偶出行浴,吞燕卵而生契

“玄”这个字除了表示黑色之外,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幽远深邃”。正因如此,才在《》用“玄之又玄”,来形容他的“道”有多么难懂。王弼在《指略》中说:“玄,谓之深者也。” 玄学即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时期的人们非常注重《》、《庄子》和《周易》,称之为“三玄”。

022

按照色彩心理学的理论,黑色处在色阶当中最暗的一极,因此具有一种内敛的力量,可以让人感觉浓厚、凝重。而且,在绘图时,黑色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覆盖其他任何颜色。每逢日落时分,深邃无边的黑暗,更是带有笼罩一切、吞噬一切的意味,让人心生敬畏。

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黑色一直带有严肃、庄重的意味。

众所周知,秦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建立起这个帝国的秦始皇,自然也就成为了历史上之一个皇帝,而他穿的龙袍,当然也是历史上之一件龙袍。然而,这秦始皇身上穿的龙袍,可不是古装剧里常见的,而是黑色。

022

秦始皇身上穿的龙袍是黑色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春秋战国时期,源于《》的五行学说是一门显学。按照五行理论,崇尚红色的周朝属于火德。如果秦王要取代周自立,就要按照“水克火”的理论,以崇尚黑色的水德自居。所以,秦国历朝历代的帝王都恪守水德,无论是作为战国七雄之一,还是成为君临天下的皇帝,都穿着一袭黑色的龙袍。

022

五行学说源于《》

为了进一步在全国树立起黑色的权威地位,秦始皇特意颁布了一条,宣布衣服的颜色要从过去的“以朱为尊”改为“以黑为贵”,而且,他还专门把自己的陵墓安排在骊山之北,其用意也是为了凸显黑色的尊贵地位。因为“骊”的意思就是黑色的马,至于北方,其代表色也是黑色。

022

说完“玄”,我们再来说说“黄”。

提起,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大概不是这种颜色,而是某种的东西。但是,不是只有才配使用的颜色吗?后来怎么变成那流行为的代名词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从“黄”字的历史渊源讲起。

“黄”也是一个很古老的字,可以上溯到甲骨文时代。据郭沫若先生考证,甲骨文中“黄”字中部那个方形的笔画,就代表一块环状的玉佩,上面的箭头状笔画,则代表将玉佩固定在腰带上的丝绦,而下面垂下的两笔,则代表装饰玉佩的穗子。而著名考古学家王本兴在《甲骨文字典》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黄,象人佩环之形,古代贵胄有佩玉之习。”

022

“黄”字中部那个方形的笔画,就代表一块环状的玉佩

后来,先民们将玉的颜色提炼出来,于是,“黄”这个字的含义就得到了进一步衍生,才变成今天用来形容颜色的词。

前面我们讲到,秦朝以水德自居,那么,按照五行理论,汉朝既然取代了秦朝,就属于是“土克水”,所以论及五行,汉代就应当是崇尚的土德。

不过,建立汉朝的高祖刘邦过去是以“赤帝之子” 居的,因此他建朝之后,为了表现出自己对赤帝的尊崇,就把龙袍设计成红色。有人为了逢迎刘邦,宣称汉朝应当是尊崇红色的火德。还有人认为,秦朝二世而亡,算不上一个正统王朝,汉朝才是周朝真正的继承者,所以汉朝应当是尊崇黑色的水德。

022

汉高祖刘邦以“赤帝之子”自居

汉文帝继位之后,有一个叫公孙臣的人上书对文帝说:“陛下,为了民心,应当及早确定我朝的五行之德。在我看来,大汉王朝必然属于土德,陛下不信的话,很快就会有黄龙现身,以证明这一点。”

到了第二年,在成纪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果然出现了黄龙,很多人都宣称自己亲眼目睹了这个异兆。汉文帝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旨意,于是马上召集大臣,商量修改历书和服色的事宜。《汉书》是这样记载的:“黄龙见成纪……议改服色之事。”

022

《汉书》记载:“黄龙见成纪……议改服色之事。”

汉武帝即位以后,正式颁布,宣布秦朝是水德,而打败秦朝的汉朝则是土德,崇尚。于是,汉武帝就成了历史上之一个穿龙袍的皇帝。

022

那么问题来了,不管“黄”是指玉佩也好,指土德也罢,都是高贵而正经的颜色,又是怎样变成了现代人观念中的代名词呢?

有人认为,这与那位在赫赫有名的师有关。师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他的俗家姓名叫做张陵,因为他是的北斗,人们也管他叫“张道陵”。

022

张道陵是的北斗

据说,师曾经写过一部《黄书》,其内容主要是对“”的阐述。师曾说,书里所讲的内容,都是炼气修的途径,其中提到的各种男女之法,都是上古时期的黄帝所创,故名《黄书》。然而,书中的文字涉及到“性”的地方实在太多,原本修身练气的著作,却被后世视为之作。到了明清时期,还被列入。此后,“黄”这个字就逐渐衍生出“”的含义。

对此,也有人提出另外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就是:“黄”字含义的转变,首先发生在语言体系中,进而才影响到中文的语境。

1894年的英国,有一本名为《黄(Yellow Book)》的刊物面世了。这本的撰稿多是一些颓废而充满小资情调的文艺青年,因此,的主要内容也多为伤春悲秋之作。当然,也难免会带有一些对男女爱情露骨的描写,但远远还算不上。

022

英国的《黄》

然而,在这本创刊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意外:英国著名的作家王尔德(备注:王尔德以其剧作、诗歌、童话闻名,他的童话作品可以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相媲美。),因罪名被逮捕。据说,王尔德被捕的时候,手里就拿着一本《黄》。

022

奥斯卡·王尔德

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是不道德的,那么,被者所持有的,当然也是不道德的!于是,《黄》也就随着不幸的王尔德一起,成为声名狼藉的代名词。此后,在的语境当中,“”就与、恶俗 在一起,而这种思想观念也随着文学一起传到国内,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对“”这个词根深蒂固的看法。

以上就是与2022 年黄书历书气象通相关内容,是关于汉朝的分享。看完2022 年通书电子版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