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出生女是什么命
1984年,在湖北陶港镇潘彦村,一位72岁的农妇走完了她的一生。
生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和很多村里的妇女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含辛茹苦独自养育着自己的孩子,默默地生活着。
这位农妇名叫贾春英,很多村里的老人都知道她年轻时候“闹过”,但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具体经历。
儿子潘兴嵩从很小的时候,就听她讲过自己参加时艰难险阻的故事,而且常常因为听得入迷而从梦中惊醒。
他还知道,自己的母亲是很员的介绍人。
潘兴嵩隐隐约约意识到:母亲是个有身份的人。但对于具体是什么身份,因为母亲从未跟他提起,他还不曾知晓。
直到2012年5月的一天,孙子潘平在查阅相关史料时才发现:奶奶贾春英的身份不简单。
此时,距离贾春英去世,已过去了28年。
贾春英到底有何不为人知的特殊身份?在时期她有哪些的经历?
一、童养媳举起右拳
1912年,贾春英出生在筠山脚下的阳新县陶港镇贾村,父母均是贫苦农民。
出生八个月后,她就被重男轻女的父母送到邻村的姑妈家,作童养媳。
这样的经历,注定让她的童年充满苦难。
从小到大,贾春英在“婆家”,都没有得到任何温暖和关爱。
一天,年仅13岁的她背着竹篓上山给家里的猪割草。傍晚时分,瘦小的她背着沉甸甸的竹篓下山回家。
走到半山腰时,突然狂风大作,霎时间暴雨如注,山路顿时变得泥泞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暴雨,贾春英并没有停下脚步,等雨小一点再走,因为她知道回家迟了,又要受到大人的责骂。
她小心翼翼地冒着疾风骤雨前行,突然脚底一滑,摔倒在路边,沿着山坡滚了下去……
这时候,正好有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路过。
他见有人从山坡上滚下来,便赶忙上前搀扶。走到近前,他才发现,滚下山坡的是自己的远房表妹。
(时期妇女砍柴)
这个年轻人叫罗冠国他是阳新县内最早接受理论的先进分子。
此次他来到贾春英所在的石云村,主要是为了向这里的村民宣传思想,发动他们投身。
罗冠国见表妹小小年纪,便要干如此繁重的活计,十分气愤,要找她的婆家理论。但是贾春英却连连阻止,说她的命就是这样了。
这让罗冠国的内心极为震动。他告诉表妹,自己每天和一些朋友在后山祠堂谈心说事,有空可以来听听。
作为分子,罗冠国常常以识字谈心的名义,召集村民们到后山祠堂,向他们传播思想。
在表哥的鼓励下,贾春英经常趁着上山砍柴割草的机会,偷偷到后山祠堂听课。
慢慢地,她明白了自己的命运应该由自己掌握。
她以前黯淡无光的心被的希望点亮了,毅然决定扯掉裹脚布,拿起刀枪。
(“四·一二”)
罗冠国1927年将贾春英等几位年轻人,召集到一起。
在鲜艳的党旗下,他们郑重地举起右拳庄严宣誓。
此时,年仅15岁的贾春英瘦弱的身体里,似乎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从此之后,她的命运与、、的命运紧紧 在一起。
当时,公然发动“四·一二”,第二次国内战争方兴未艾。
小小年纪的贾春英胆子很大,常常一个人单独外出执行安排的任务。
她虽然纥字不识,但十分聪明伶俐,极具语言天赋,而且肯下功夫。
后来,她受派遣,离开阳新到其他县工作。
没过多久,她就熟练掌握了本地的方言。这为她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
每到一个地方,她都主动热情地和村里的大闺女、小媳妇、老思想、生活、工作上的事,并向她们虚心请教。
通过频繁往来,增进了她与当地村民的感情。这为她日后进入湘赣地区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保长形象)
贾春英踏实肯干的作风,受到了上级的赏识。
三年后,18岁的她便被任命为鄂东特委妇女会主任。
1930年初,贾春英等人在鄂赣边界群众大会。
轮到罗冠国上台讲话时,一帮突然冲到台前。他们是当地保长派来搞的,大喊着让正在讲话的员滚下台。
对方虽然人多势众,但是贾春英却毫不畏惧,立马飞升跃下台去,抓住其中一个混混的右手用力一按。
对方疼到大叫起来,而群众们在台下皆拍手叫好。
不久之后,贾春英在湘赣边界建立了农会,还组建了农民自卫队。她自卫队持大刀长矛,收缴了当地民团保丁的。
自此以后,农会便有了自己的武装。
(民团)
在此期间,贾春英还学会了骑马,而且练就了双手持枪射击的绝技。
这些举动在当地群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贾春英的名字也变得妇孺皆知,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美丽的女侠”。
党1931年指示,要对全国党进行调整,成立了湘鄂赣省委。
在省委的下,鄂东南特委随后在阳新县成立,贾春英被任命为特委。
随后,她又当选为鄂东南妇女会主任,主要负责鄂东南地区十多个县的妇女工作。
二、为了多次以身犯险
、黄公略等人曾在湘鄂赣边区的平江,发动武装。
后来,贾春英得以有机会跟随等人,转战湘鄂赣地区。
1931年以后,大军曾数次对我湘鄂赣苏区展开“围剿”。为了了解敌情,将长期在此地工作的贾春英叫到指挥部,让她前去侦查敌人的动向。
(早年)
在此过程中,贾春英碰上了前来围剿的保安团。虽身陷险境,但她却冷静,最后幸运逃脱。
次年6月,大军再次来袭,又找来了贾春英,向她布置了侦查任务。
此前已前后派出3批侦查员,前往江西修水县探查敌情。他们均被敌人逮捕杀害。
为了攻克修水县,命令贾春英立即赶赴当地,建立秘密联络点,探查敌人的军事布置及情况。
“你个女娃子,敢不敢去?”故意激将,贾春英则坚定地表示:一定会出色地完成任务!
果然,她没有辜负的信任。
通过她探查到的,红军顺利攻取修水。贾春英突出的工作能力再次给留下的深刻印象。
(湘鄂赣苏区平江遗址)
身为妇部的贾春英在此后的战斗及活动中,总是身先士卒,冲到最前面。
她和湘鄂赣地区各县苏维埃一起,深入当地各个乡村。
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她成功带动了贫苦的劳动;她还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为村民灌输思想。
当时,由于长时间遭受当局及军阀的,有很多群众对红军存在怀疑和抵抗心理。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取得他们的信任,她当地妇女们广泛传唱《送郎当红军》、《当兵就要当红军》等歌曲。
湘鄂赣苏区内的民众对,热情极为高涨。
贾春英常对身边的姐妹们说,虽然我们是女儿身,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加入红军参与。
在她的努力游说和劝说之下,当地很多青年男女都纷纷加入了红军,成为了湘鄂赣苏区和中国的有生力量。
(湘鄂赣苏区形势图)
在此后的工作中,贾春英曾多次遇险。
一次,她和瑞昌县妇为了救会长汪敏,一同到江西武宁县境内发动当地农民。他们在本县组建了农会和妇救会,把任务执行的很顺利。
然而,在返回途中,二人不幸与当地的保安团相遇。敌人有足足一个连的兵力。
在此危机时刻,她当即让汪敏找个隐躲避。
而她自己则手持,充分地利用地形,以树林作为掩护,绕到敌人前头对着他们连开数十枪。
四个团丁应声倒地,紧接着她又快速地沿着刚才的路返回汪敏身边。
随后,她抓起一把黄泥抹在自己脸上,乔装成一个贫苦无辜的农妇。
而汪敏则装作身患重病的样子,奄奄一息地瘫在她的后背上,准备乔装闯过敌人的关卡。
走到关卡跟前时,四五个团丁拦住了她们,进行检查。
贾春英镇定自若地回“老总,我姐姐病得快要死了,我们是到前面看医生的,一刻都耽误不得。”
团丁见她满脸黄泥,可怜兮兮的,而她背上的女人则看起来已经病入膏肓,便没有难为她们。
就这样,二人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沉着冷静,不但成功脱险,还打伤了4个敌人。
鄂东南特委吴致民得知此事后,特意奖励了她一把德国制造的。
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玩意,只有红军中的高级指挥才能拥有,这足见对她的肯定和欣赏。
经过了半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湘鄂赣苏区军民的浴血奋战下,1932年初终于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苏区迎来鼎盛时期。
在此期间,贾春英多次出色完成了交给的任务。
她曾多次身临险境,都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化险为夷、成功脱身。
经提议,湘鄂赣省委决定调她为省委妇女部长。
两个月后,贾春英被任命为省委兼妇女主任,负责湘鄂赣苏区30多个县的妇女工作。
为了做好工作,她不断奔走在湘鄂赣边界的修水、万载、浏阳、平江等地。
当地的分子对她恨之入骨,污称她为“土匪婆子”。
三、“双枪芙蓉”名震湘鄂赣
在长期的斗争中,贾春英不仅在妇女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而且还以能征善战而闻名整个湘鄂赣苏区。
她跃马扬枪,威震苏区,与闻名遐迩的红军女将胡筠并称湘鄂赣“双芙蓉”。
两位在湘鄂赣苏区鼎鼎大名的“女侠”因工作相识,有着共同的理想。而且,她们都十分勇敢机智。
自相识以后,她们二人便一直惺惺相惜,并肩战斗。
(胡筠)
贾春英和胡筠一起在湘鄂赣边界一带,建立了县、区、乡各级妇女。
二人积极奔走动员当地妇女群众,鼓励她们投身于火热的浪潮中,为苏区建设和红军战斗贡献自己的力量。
被鼓励的妇女中有很多人,进入红军医院、被服厂、苏区银行等单位。
有一天,胡筠深思熟虑后,决定以贾春英带领的妇女工作队为基础,建立一支游击队。
随后,她便将此想法告知了贾春英,而贾春英也没有丝毫迟疑,便答应了下来。
于是,二人便开始着手组建这支完全由妇女组成的游击队。
她们将因“围剿”而流散各地的红军部、女战士、红军家属等重新召集起来,并广泛地发动当地妇女加入。
很快一支近一千人的妇女游击队,便在湘鄂赣地区成立了。省委任命贾春英为支队长、胡筠为政委。
有一次,军对活跃在平江地区的红军展开围剿,却扑了个空。
撤退时,路过沙坝一带,恼羞成怒的军居然对当地百姓烧杀抢掠,可以说罪极。
贾春英、胡筠得知后,十分气愤。她们决定带领游击队消灭这股敌人,为受害的群众出气。
于是,她们率领女子游击队,埋敌人撤退的必经之路上的一个村庄里。
果然如她们所料,军准时出现在此地。
当他们行进至村中准备再次展开掳掠时,迎接他们的却是暴风骤雨般的枪声。
经过一番,游击队成功将这股敌人歼灭,还缴获了很多。
这让当地民众十分高兴,当二人带领游击队员回到驻扎的加义镇时,镇上早已了上万群众。
大家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高唱着当地欢迎他们。
在平江县一带至今还流传着一首:“上打咚咚鼓,下打彭咚咚。两边齐打起,迎接‘双芙蓉’。”
从这首可以看出,当地百姓对贾春英、胡筠二人的游击队的欢迎。
不幸的是,屡立战功的女将胡筠1933年10月被污蔑为“AB反赤团”分子,随即被捕。
三个月后,军攻占湘鄂赣省委驻地,省委被迫转移。
在转移途中,胡筠以“”的名义被秘密杀害,年仅36岁。
噩耗传来,贾春英悲痛万分,她曾经这样高度赞扬战友胡筠:“她了不起,很会打游击,是个难得的女将!”
1934年“六七月”发生后,湘鄂赣省委苏区及红十六师遭受重创,湘鄂赣苏区由此转入游击战争。
贾春英工作队帮助搜集、护送给养,并了湘江特委与湘鄂西苏区之间的 。
由于敌人的频繁重兵“围剿”,湘鄂赣苏区全体军民深陷险境,条件也愈发艰苦,经常食不果腹、居无定所。
但是,贾春英依旧带领工作队,以高昂的热情顽强地开展工作。
四、谜团在身后得以
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贾春英也遇到了自己的爱情。
当时,作为名震湘鄂赣苏区的“女侠”,贾春英受到了许多红军将士的追求,也多次提出为她牵线搭桥。
但她均已婚姻会成为的牵累为由,拒绝了爱慕者的追求和的好意。
后来,一个叫潘涛的红军战士让贾春英心动了,两人年纪相仿而且是同乡。
两人相识于潘涛转战湘鄂赣期间,同龄又是阳新同乡,所以一见如故。
在后来的历次战斗中,贾春英均对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的红军战士印象深刻。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这与他平时的形象截然相反。
后来,二人逐渐成为生死相依的战友,每次执行任务都形影不离,此时的二人并未考虑儿女私情。
1936年10月的一天,贾春英率部护送一批物资到平江黄金洞。期间由于叛徒告密,而遭遇军的伏击,在此危机时刻,贾春英当即决定烧毁所有。
就在这时,与她一同执行任务的彭一湖用枪指着她,并让所有人放弃抵抗,乖乖交出携带的文件和护送的银元。
驻扎在黄金洞的党,很快就收到了贾春英等人被捕的消息,立即展开营救。
而贾春英在狱中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许诺,均没有屈服。
()
全面爆发后,国共之间展开了合作。在的努力下,贾春英被释放。
当她走出大门时,看到潘涛早已等候,这让备受的她甚为感动。
历经磨砺的二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婚后,怀有身孕的贾春英回到阳新工作,为游击队提供;而潘涛则奉命率部急赴前线。
期间,他曾在转战期间在阳新筠山短暂驻扎,但是由于战事紧急,没有选择回家看望新婚妻子。
不久之后,潘涛所在的部队再次开拔。临行前,他给妻子贾春英写了一封告别信。而这封信,最终成了绝笔。
潘涛率领游击队,1940年3月在嘉鱼金水河一带,与展开。
在此期间,潘涛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
丧心病狂地割下了他的头颅,挂在河边的树上示众。
(潘涛绝笔信)
此时,贾春英与潘涛的儿子才刚出生不到两个月。
儿子出生后,贾春英曾托人告知潘涛这一喜讯,但始终没有得到丈夫的回复。
一个月后,她才辗转收到丈夫临行前给她写的信。
通过这封信,她才知道丈夫曾离自己如此之近,同时她也从那得知了丈夫牺牲的消息。
获知丈夫牺牲的噩耗后,一向坚强的贾春英伤心欲绝,顿时泪流满面。
不久之后,她收到了丈夫的遗物——一把德国造。这把是潘涛在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
丈夫牺牲后,贾春英很快就收拾好心情,继续为阳新县的部队提供。因为她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为牺牲的丈夫。
(潘涛烈士通知书)
前夕,贾春英家里突然来了一个陌生人。这个人是货郎模样的打扮,贾春英仔细观瞧,才发现来人是她曾经的战友曹栓增。
曹栓增告知贾春英,此次前来是为了给渡江搜集。
她热情招待了曹栓增,并把自己手中掌握的资料全部汇报给他。
一次,二人正在家中交接,突然闯进来一伙军,要对她家进行搜查。
在此危急时刻,贾春英却没有慌,而是让曹栓增进柴房的草堆中。然后,她不慌不忙地与军周旋,才使曹栓增脱险。
不久之后,阳新县,贾春英被任命为第八区妇女主任。
第二年,她因旧伤复发,无法承受繁重的工作,只好向申请辞职,回了老家。
(军搜查可疑人员)
就这样,贾春英在老家默默地生活着,含辛茹苦地养大了自己的孩子。
不管生活多艰难,她始终没有向开过口。
她很少向别人提起自己的过往,村里只有老人们知道她曾经“闹过”,但对她的具体经历却不甚了解。
她的儿子潘兴嵩从很小的时候,就听她讲红色故事,对她丰富的经历甚为惊叹。
建国不久,很多员证明自己身份和审核时,都会设法找到贾春英让她出面作证。因为她是当时很多湘鄂赣苏区员的介绍人。
潘兴嵩开始逐渐意识到,母亲是个有身份的人,但具体是什么身份则不得而知,母亲也从不提起。
所以,家人只知道她有段的经历,却始终不知道老人的真实身份。直到她去世之后,她的真实身份才被揭开。
(湘鄂赣省委)
2012年5月的一天,孙子潘平在查阅相关史料时才发现:奶奶贾春英的身份不简单,她曾经担任过湘鄂赣省妇女会所属鄂东南妇女会主任。
而此时距离贾春英去世已过去了28年。
近年来,潘平和年近古稀的潘兴嵩沿着奶奶当年的足迹,先后造访了湘鄂赣地区20余个城市,收集整理爷爷史料。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把先辈留下的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以上就是与1984年出生女是什么命相关内容,是关于游击队的分享。看完1984年出生的鼠是什么命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