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八字华易网免费 华易网公司免费

频道:免费 日期: 浏览:3
批八字华易网免费

(图片 | 华易网)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寒衣节。

我国有四大鬼节: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下元节。清明节主扫墓,中元节主放河灯、照冥赈孤,寒衣节主送衣烧纸,下元节主祭祀。四大节日流传至今,清明节地位最胜,其次为中元,再次为寒衣、下元。

批八字华易网免费

(图片 | 太平洋汽车网)

忽略极其冷门的下元节,其余三者地位排列,也是现实因素制约。清明扫墓祭祖,是祭奠先人,不忘前事,为孝道体现;中元的一系列传说、活动,是为“子不语,怪力乱神”;寒衣节本身便是一个冷门节日,自古便多是北方人在过,历史长河延续至今,已使它踪迹难寻,又加之烧纸污染环境,环保不提倡……所以,便形成了如此局面。

三者又与自然节令相契合。清明在春令三月,正是万物生长、草木旺盛之时,故此时适合整理坟茔杂草,顺带踏青春游;中元在夏令七月,天热人闲,水边生凉,人们聚于江河湖海边放河灯,顺带开展灯会;寒衣节在秋令十月,正接冬令,正是添置冬衣时,人间备衣,不忘先祖,烧纸代送衣,以表孝道。

但再仔细看,虽然地位有高低,但核心依然是祭奠先人,表达思念,只是体现形式上略有不同。

批八字华易网免费

(图片 | 腾牛网)

批八字华易网免费

(图片 | 日历网)

寒衣节又称“十月朝”“十月朔”“祭祖节”“冥阴节”,因与已故之人相关,民众谓之“鬼头节”,又因祭奠先人常以哭声为示,又称之为“哭节”。祭奠形式为制作各类纸钱焚烧,并伴随食物祭祀等礼仪活动。流行于中国北方,一说起源自周朝,又有说法称源自宋朝。

《礼记·月令》中有记载: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要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皇帝将猎物置于神坛,祭祀五代祖先,并犒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指农历九月进行添置冬衣活动。

《唐大诏令集》中记载:唐朝时,唐玄宗颁布诏令,农历九月一日于先王陵墓祭拜送衣,后此举推及至民间。

宋朝《东京梦华录》中有:

“十月一日,宰臣已下受衣着棉袄,三日,今五日,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有司进暖炉炭,民间皆置酒作暖炉会也。”

清朝《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中有:

“十月朔……士民家祭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禇,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如此看来,虽有人推断寒衣始于宋朝,但又有大量宋前古书记载其相关民俗,可见其早有渊源;虽农历九月、十月时令混淆(因朝代风俗、气候更迭),但大致是在这两个节点间进行寒衣活动。

关于寒衣节的起源,除了史料,还有一些民间传闻故事。

批八字华易网免费

(图片 | 凤凰网)

一说,明代朱元璋在十月稻谷丰收之际,率先穿上冬衣,并在十月初一这日早朝赏赐秋日粮食果实给群臣,将新收的赤豆、糯米做成羹汤让他们尝新,故今南京地区有民谚:“十月朝,穿新衣,穿棉袄,赤豆羹,御寒冷”。

一说,秦朝孟姜女,配夫范杞良,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惦念夫君,千里送寒衣,却不知丈夫已累死,埋在长城之下,孟姜女昼夜痛哭,感天动地,长城倒塌,她寻到杞良骸骨,跳于海中。

一说,东汉造纸术发明人蔡伦之弟,开了一家造纸店,纸张低劣,其妻见自家夫君不若其兄,便联合丈夫演了出双簧,诈死引来邻居,说昨夜暴毙,阴间路遇小鬼,露出丈夫所制之纸,小鬼称其为钱,妻送之,小鬼便使其还阳,遂邻里皆来大批购买纸张,认为烧给阴间亲人亦可还阳。从此寒衣烧纸成了传统。

批八字华易网免费

(图片 | 太平洋家居网)

而烧寒衣,也有繁简之别。简单的方法,便是买来纸钱,制成一个包裹,写上故人的姓名、生辰八字,并标注好寄送人,在家门口、十字路口或坟茔上进行焚烧。旧时讲究的人家,除了五色纸钱,还有漂亮的蜡花纸,印上牡丹、菊花、莲花等图样,剪成衣服、裤子的形状。有钱的富豪,还会花上大价钱置备纸钱,请专门的糊裱匠制作成皮袄、皮裤等高级冬装,另有豪车、豪宅等颇费心思的大型纸钱,仪式前后,在祠堂中设奠,放满各类糕点食物。

批八字华易网免费

(图片 | 天气网)

如今,烧纸钱行为已不提倡,但古老的食物习俗并未消亡,民间会在寒衣节当日吃红豆羹、莜面汤、荞麦面等,表示对传统的传承。不管迷信与否,这些传统习俗都表达着我国民俗的一个核心:孝与念。

作者:奇妙丸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