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字如何测出吴三桂必反?一个“武”字怎么测出此人无后?
古代真有能把测字运用到出神入化的人,在清代钱泳所著的《履园丛话》里就有这样的记载:
此人姓朱,就住在苏州阊门外上津桥,因为家里穷得实在揭不开锅了,干脆就打算入山寻死,想不到在山里就碰到了高人,不仅解救他的性命,还授给他一本有关测字的书,让他回家,说是凭这个也能过上好日子。
苏州阊门外上津桥
这位朱先生回来就按照书里方法给人测字,真想不到:其验如神!
后来名声可就大了,来求测字的人越来越多,只好规定:求测字的人必须预约,而且是每天只测一个字,这一个字就要收一两银子。就这,大家还得排着队等着。朱先生为了证明自己的神准,敢把自己某日给某人测过什么字,写出来悬挂在门头上。
朱先生所在的时间是康熙年间,当时吴三桂给苏州的藩库来了一份文书,说是要借饷十万两。当时苏州的那位藩台大人叫方天颜,他也知道这吴三桂说不定哪天就反了,这银子要是借错了,就是助贼,那脑袋也许保不住,所以思前想后,踌躇难决。
吴三桂
后来这位方藩台灵机一动,干脆请朱先生来测个字吧,还把这前因后果也都说了。朱先生说:“那就请命一个字。”刚好这桌子上有一封信柬,藩台公随手翻过来,指着上面的“正”字说:“就这个字吧。”
朱先生当即就说:”这钱不能借!“
为啥呢?
“这个‘正’字长得跟‘王’字很像,但是‘王’心却乱了。而且这封信柬是面朝下放着的,”正而反矣“,这不是就是要反的征兆吗?”
藩台公听信了他的话,拒绝借给吴三桂饷银。没过多长时间,吴三桂果然反了,藩台公逃过一劫。
这位朱先生的儿子子承父业,水平比他的老爹一点不差。有人曾经以一个“武”字来问他还有儿子没有,他说:”没啦!”他对’武‘字的解读是:‘‘一代无人,自此而止“。”来测字的人果然无后。
等这朱先生的儿子死了之后,那本测字书就再也找不着了。有人说是被高人收走了,所以这测字的本事也就失传了。
朱先生的孙子们干了什么呢?他孙子号心传,曾孙号孔亭,都学医,还都挺有名气。
测字这事,到底是唯心,还是撞大运?生活里有没有这么神的人呢?
写完此文,忽然心里就冒出个“汉”字,有没有高人,给测一个,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