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在调侃养生专家自己养不了自己的生,其实他们说的那两个人我也没有去深究他们到底是不是真的养生专家。
深度中医要说的是:生死由命。一个人的命数,不单单和后天保养有关,更重要的是和先天基础有关。所谓《灵枢·天年》之“以母为基,以父为楯”。禀赋及遗传因素对人的寿命起前提作用。母为阴体,父为阳,母为阴,所以以母为基础,以阴精为基础,以父之阳精为捍卫,那么阴阳结合,才具备了生命的基础。所以,并不是养生专家自己养不了生。也许他不养生,活的更短。
人的天赋寿命是多少?中国古人早就认识到“人之气数,固有定期”,此所谓“天年”。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是《内经》有关生命规律的重要术语。其数为一百二十岁,可因禀赋不同而有长短之别。正如《左传》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岁,下寿八十”。《素问·上古天真论》有“…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记载。这与美国学者 Leonard Hayflick 等提出的“衰老程序学”认为的人类理想寿命上限:细胞分裂次数(50 次)×细胞分裂周期(约 2.5年)=120 岁,惊人吻合!
王充《论衡·气寿篇》谓:“百岁之人,盖人年之正数也。犹物至秋而死,物命之正期也”。《灵枢·天年》根据人年龄增长与体内气血、脏腑盛衰的变化,以十年为基数描述了人体生长衰老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其表现,曰“人生十岁,五藏始定…二十岁,血气始盛…三十岁,五藏大定…四十岁,平盛不摇…五十岁,肝气始衰…六十岁,心气始衰…七十岁,脾气虚…八十岁,肺气衰…九十岁,肾气焦…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张介宾在《类经》中认为“此以十言者,言人生之全数。然则人之气数,固有定期,而长短不齐者,有出于禀受,有因于人为。…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寿,而尽终其天年…”。
人们所说的命数和气数又是什么?所谓命数是指人生由无数种选择构成,影响选择的有先天能力和后天的学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先天那部分,它几乎决定了你的一切,这是生来就改变不了的。但是命由天注定,运由已生。一命、二运 、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说的都是如何客观的对待自己的命运,主宰自己的生活。
老百姓们通常讲:一个人这辈子呼吸的次数是有定数的,就是你呼吸多少次是有固定的,假设是一千万次,那么你呼吸完了,那你生命也是走到尽头了,所以要活的长久,可以像乌龟一样,慢慢呼吸,慢慢动,慢慢享受生活。并且还有我们老一辈也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吃多少,穿多少也是冥冥中注定,吃完了,穿完了就该走了!
到底是否存在命数、气数的事情?是否你们相信人从一开始,所有的路其实都已经是注定了?(否则算命怎么算得出来?)
气数为一年二十四节气的常数,即根据天象标记时间的方式。《内经》明确提出历法应以日月星辰的运行为依据,反映天地阴阳之气消长的律数,进而用以表示生命运动的节律。我们经常说一个人气数已尽,气是指呼吸,气数已尽是指一个人将死。
而气数是中国传统思想史上最为重视的"气运"中一部分。 所谓"气运"就是指气数和命运。这个"气"字在中国文化中运用得极为广泛和玄妙,我们将天空的变化叫天气、地穴中的能量叫地气,将人际关系叫人气,以气来命名的更是繁多:气功、气候、气场、气度、气派、气氛、气息、气愤、气量、气馁、气色、气魄、气质、气度等等。究竟什么是气呢?华夏文化思想中的气,至少包涵著两个关系到整个宇宙万物的定义。首先是极其的微小,其次是运动的。我们将宇宙万物分析到极其的细微,极其细微就出现了相似,如果细微的物质并不相似,可以证明还没有到达极其细微。若分析到不能在分析的情况下,物质必然是成极为相似,这就是宇宙间万物最公共的原始,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气。气是能动的,不停止的运动,通过聚、合、分、散的变化,将极其细微相似的气,转化成世界万物。宇宙间万物的极其细微相似的气,通过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聚合分散。聚和合使气形成各种可以看见的形象及生命,聚而散则使形象和生命灭化了。所以气数是一种变化,同时也是一种必然。气无所不至,气数已尽,便无可挽回。为什么?因为,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是本质,是第一性的,是绝对的,是标准,是依据,是整体,是方方面面,是全面。所以,才有如此大的威力。
到底是什么主要影响了你的理想寿命(天年)呢?《灵枢·天年》中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人之始生,何气筑为基?何立而为楯?何失而死?何得而生?岐伯曰: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失神者死,得神者生”。由此可见父母之精的强弱及和谐与否,是形成子代体质的先天基础。王充在其《论衡·气寿篇》中说“夫禀气渥则其体强,体强则命长。气薄则其体弱,体弱则命短,命短则多病寿短”。
《灵枢·天年》还提出“人之寿夭各不同,或夭寿,或卒死,或病久,愿闻其道。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通调营卫,三部三里起,骨高肉满,百岁乃得终”,“其不能终寿而死者,何如?其五脏皆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
由此可见先天因素对寿夭的影响至关重要,但后天因素亦不容忽视。人之所以中年而死,其原因在于先天禀赋薄弱、五脏脆弱、脏腑功能活动不健全,而后天不知调养,身体虚弱抗病能力差,易感外邪而多病,故不能寿终。
到底什么是“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关于“基”,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曰:“于墙基之所,方整深耕”,基者,墙也,皆言土地焉;关于“楯”,《史记·滑稽传》载 “秦始皇時有陛楯郞”,《唐书·百官志》 言 “鉤楯掌禁苑果木”,由此可知,古时专设“陛楯郞”或“鉤楯”之职负责禁苑果木的采摘、育苗及其防护事宜;《康熙字典》又载“楯又與盾通。干也。【礼·明堂位】朱干玉戚。【疏】干,楯也。戚,斧也。【唐韵】木名……”,是故“楯”作“种木”讲,即用插枝或压条的方法来育苗之树枝。又《淮南子·俶真训》曰:“其所居神者,台简以游太清,引楯万物,羣美萌生。”“楯”者,种子发芽是也。“基”所以释义“土地、地基”,“楯”所以释义“种子或种木”,是为证。综上“基”释为“土地、地基”,“楯”释为“种子、种木”。“以母为基”虽涵喻“以母之阴血为基础”,“以父为楯”却非言“以父精所化阳气为护卫”。“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实是古医家借农林稼穑之事对生命发生现象的生动说明。
怎么样才生出一个健康的、聪明的胎儿来?父母的机能状态,身体状态,精气是否充足、完善,然后还有其他的一些有关的,环境、气候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有具体的论述。张介宾注释说,“禀赋胎元之本,精气之受与父母者也,凡少年之子多有羸弱者”,少年之子,年少的父母生的小孩多羸弱,因为“欲勤而精薄也”。是从精气的厚薄,精气的盛衰,来讨论后代的问题。“老年之子反多强壮者,欲少而精全也”。“多饮者子多不育”,饮酒过多,生育能力也差。而且生出小孩来监控程度也差。为什么?“盖以酒乱精,则精半非真而湿热盛也”。说那个精不是真正的生殖之精,而挟有湿热,对生殖之精来说,它能力就很弱了。所以饮酒的人,后代也是受影响。或者说是不容易受孕。或者说小孩子生出了之后,胎儿健康受影响。所以我现在看到有些青年很注意,有些青年夫妇还挺明白,要是要想小孩子,那爸爸先得忌烟忌酒,这是注意的,要想当爸爸,就要忌烟忌酒,不然的话,你对后代有影响,这个事就大了。
@微头条话题 #人民好医生# @健康真相官 @头条健康@微头条话题
#山西省中医院超能团#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请相信,如果缘分十足,你一定会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