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民国时期的黑白照片,清晰的反映了战乱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那时的人,多数已作古;那时的事物,今天已经变了摸样,那时的社会,早已换了天地。抚今追昔,不胜感慨。图为夫子庙大成殿前人头攒动。
田间拉水浇地的夫妻,全凭人力把水从池塘抽到田间。
用水车踩水比拉水轻松一些,节省人力。
南京城墙有一段相对低矮,位于解放门外台城附近的玄武湖边城墙。但矮墙的女儿墙貌似应该在玄武湖一边。这是哪里呢?
水牛耕田。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很多农村地区还使用畜力耕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古往今来,农民都不容易。
插秧,这像是在幕府山到燕子矶之间的江边上。站在田埂上是供秧苗的。
给蔬菜施肥,没有化肥,是不是可以算有机蔬菜?
田间摘棉花的妇女。那时基本靠天吃饭,看地里稀稀拉拉的棉花,收成应该不好。
晒棉花。小伙子开心的笑了,看来对收成比较满意。只是也舍不得为自己添置新衣。
街巷里的当铺,那时候当铺很普遍。
庆源详肉食店。店后加工店前售卖。
庆源详,后院树上挂着晾晒的肉食。
庆源详,晒咸鱼,晒干了容易保存。
小伙子摇这个鼓是做什么的呢,得看下面的图。
原来是做手工混沌的,拨浪鼓用以招来客人。
卖蒸儿糕的,利用蒸汽原理,现在还有,只是设备更新换代了。
把面条挂起来晾晒,挂面是不是这么来的。
米店卖米不用称,就用这斗。难怪说地主大斗进,小斗出呢。
那时电话、电报并没普及。要向娘家带个话,得找人代笔。一般算命先生兼职,也算是副业吧。
南京华盛酒庄,今在何处?
路边做大饼的小摊。
手工制作木桶。
修铁器的,拉风箱提高炉温。
竹器店。
竹器店正在编制竹篓的年轻人。
纸伞店。店家正在制作油纸伞。
大兴烟茶店,地上还有晾晒的蔬菜。
民国时期的卖炭翁,从他沧桑的脸上能看出生活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