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无法避免遭遇逆境。应对逆境时的态度和策略,决定了逆境的性质:要么是财富和历练,要么是毁灭和终结。
在面对逆境的时候所采取的态度和策略上,一般人都有两面性:给别人出谋划策的时候,雅量高致,侃侃而谈,头头是道,进退有度,策略高明。给别人当参谋或者帮忙的时候,不论自己是不是亲身经历过,有着一定程度的经验;自己是不是处理某种逆境或者危机的成功者,但每个人在这个时候均是一个出色而高明的人生导师。如果把人们劝慰、帮助别人的时候说的话记录下来,绝对是一部不亚于迄今为止全部成功学或者人生观大师著作的生活宝典。
例如,面对感情受挫,我们总是劝别人既要惜缘更要随缘,只要真心付出就不要苛求结果,只要心中有爱就“天涯处处有芳草”;面对夫妻矛盾,我们总是奉劝别人“幸福婚姻是忍出来的”,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体谅、互相包容;面对老人,我们总是告诫他人“子欲孝而亲不待”,莫要在能够尽孝的日子选择搪塞,免得日后悔之晚矣。
对待孩子的学业,我们总是让别人正确对待成绩和成才的关系,不要太过苛责分数,只要孩子身心健康,树大自然直;对待别人的经济困境,我们总是要别人淡然看待“身外之物”,够用就行,不要为物欲所累,更不要为了赚钱损害健康、冷落家人;面对职务升迁,我们会劝别人“无官一身轻”,在心里正确处理好能力、级别、官运之间的辩证关系;面对各种纠纷,我们不止一次给别人教导,要“以和为贵”、“和气致祥”、“和气生财”,“讼则终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公堂相见,更不要刀兵相见,放大恶果;在健康问题上,“戒烟少酒、多素多动”等种种养生戒条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我们给别人的训导里……
但事情落到了自己头上的时候,就会惊慌失措,悲观消极,落寞无助,甚至态度极端,应对无措,恍恍然如失魂落魄,乱糟糟如丧家之犬……这种情况下,我们最需求的与其说是实质意义上的帮助,倒不如说是精神意义上的指引。
指引需求的满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式或渠道,例如有的人会抽签算卦,期望某种神秘力量给予自己启发和指示;有的人会选择读书,希望从前人的经验里获得策略;有的人会寻求亲人朋友的指导……陷入挫折和困境的人,就好比落水的人,总会抱着“有胜于无”的心态,即便是一根稻草,也会被当做救命的神舟。殊不知,外来的指引或者启发总是有限的,真正要解决问题,最终还是要依靠自己内心的觉醒。
有一则流传不是很广的佛教公案:有一个人非常崇敬观世音菩萨,每天都会去叩拜。有一天,这个人去拜菩萨的时候,赫然看到一个与观音菩萨一模一样的人正在对着观音菩萨的雕像磕头。这个人很好奇,就问那个正在磕头的“人”:“你是观音菩萨吗?”那“人”回答:“是啊!”这个人更好奇了,就继续问:“你不是观音菩萨吗?你为什么要拜自己呢?”观音菩萨回答:“求人不如求己!”
如果从佛学“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有光明智慧,而且这种光明智慧在凡人、菩萨、佛陀的身上是毫无差别的,只不过因为贪婪执着愚痴而无法显现。从这个角度说,敬拜佛菩萨还不如敬拜自己。但如果将这则公案沿着佛学的角度去解读,就会太过深奥。如果换个简单的角度,似乎更容易让人理解:拜自己为师。
拜自己为师,就是自己怎么劝别人,就怎么劝自己;自己如何安抚别人,就如何安抚自己的内心;自己给别人什么样的策略,就用什么样的策略去应对当下的逆境和困难;自己如何要求别人,就用同样的规则去自我节制、自我调节。自己才是距离自己最近的“高人”,自己才是最真切的神祇或者菩萨,自己才是最可靠的导师和最忠诚的伙伴。
但现实中,拜自己为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首要的原因就是不够自信,无法对自己的智慧产生足够的坚信。其次是利益相关、情感波动,无法用一种旁观者的冷静和透彻产生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抉择。最后就是不够自制,即便是明白某事该当如何,但总不能让自己按照既定的路线去践行。
事实上,拜自己为师又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人生的道路万千条,只要选择一条就够了;世间的智慧如同大海,只要挑拣一两条善言作为金科玉律,奉行终生就够了。将所有的选择简单化,你就会发现自己这个导师并不苛责,并不是那么难以相处,遵从“师父”的训诫和规整也并不是那么艰难和痛苦的事。
以自己为师,择一条正路,守几句“真言”,你会发现所有的逆境、困难、低谷,最终会臣服在你的脚下。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并参与探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