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角风谈水浒系列文章第73期:
宋江在浔阳楼题反诗,是《水浒传》中的一个小高潮,也预示着未来梁山老大一个心路转变必经的过程。
可是有人也纳闷,既然宋江有着如此远大的志向,还把比过黄巢当成自己的目标,那为什么当初在梁山的时候不留下,还非跑到江州服刑呢?
既然甘心受罚,为什么不好好改造,非要跑浔阳楼上题个反诗,落人口实,把自己逼入绝境呢?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明明是自己犯的错,为什么却骂人家举报人黄文炳是小人,还说自己是被黄文炳诬陷的,要报仇呢?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文章第73期:宋江题反诗在前,黄文炳举报在后,为什么反骂举报人是卑鄙小人?
一、
首先我们先搞明白,宋江为什么一个人跑浔阳楼上喝酒,还题了一首饱受争议的诗呢?
读了多遍《水浒传》之后啊,我们就会发现,宋江这个人啊,喜欢跟人交流,用现在的话叫社交牛叉症。他跟鲁智深啊,武松啊,杨志啊,都不太一样,那几位是有名的宅男,向来喜欢独来独往。幸亏他们生在古代,要是换成现在,铁定属于在家里不出门的那种。
所以宋江到哪里都是呼朋唤友,一天不出门逛逛,他浑身不得劲。若非如此,当年在清风寨非要去观灯,也不会平白无故招惹是非,拉花荣下马了。
到了江州地面上,他一样不安分,三天两头地找人家戴宗啊,李逵喝酒玩耍。因为有次吃鱼吃多了,上吐下泻,被憋在营房养了好几天的病,戴宗啊、李逵啊、张顺啊,也是三天两头来看他。
结果这一天,没人来看他,他自己也觉得病好了,闲不住啊,非要去找人家玩。可惜,戴宗不在家,李逵不在家,张顺也不在城内,于是宋江越走越远,一直走出了江州城。
本身宋江就喜欢玩,出了城还没找到伙伴们呢,就发现了一座酒楼,也就是浔阳楼,这下子他挪不开脚步了:
“我虽独自一个在此,不可错过,何不且上楼自己看玩一遭。”
这一看可不打紧,越发地触景伤情,再加上几杯小酒下肚,想想自己三十几岁了,一事无成,流落至此,想找个朋友一起喝酒都找不到……
二、
宋江在江州的时候,并无反意,他也没有遭受到什么不公平的待遇,况且这又是他自己选择的路。
虽然也有点郁闷,但配军也是有出路的,像杨志刺配后遇到梁中书,武松刺配后遇到施恩父子,连宋江本人刺配后不是也遇到戴宗了嘛。
但在那个时代,宋江要想达到一定的自我满足,其实有两个评价标准在那里。一个是正途,一个是江湖,在官场上,他基本是到底了,从一个小小的押司,到如今的配军。在江湖上,他的地位又如此之高,人人待见,这种巨大的反差,也会让他对自我的认同发生改变。
其实在之前他就已经饱受这种地位落差的折磨了,本来大宋大赦天下,他以为即便不能官复原职,那他杀害阎婆惜的事也能翻篇了。可惜不行,别人都赦了,就他没有,还被刺配到了江州。
若是旁边有人陪着还好,偏偏是宋江一个人在浔阳楼喝闷酒,喝多了后,就总想倾诉,这也是人之常情,为啥很多人酒后话多呢,就是这个理:
“不觉酒涌上来,潸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调,便唤酒保,索借笔砚。”
一个人喝闷酒,结果心头一直环绕着一首伤感的音乐,越来越响,这也就促使他不得不说点什么了。
既然是抒发情感,那么找来笔墨纸砚,写好了直接带走就是了,干嘛非写墙上?
三、
关于宋江要题诗的意图,其实书中也讲了,并非真的要反,确实是为了鼓励自己,激励自己,别因此沉沦下去而已:
“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那么宋江题的诗是不是反诗呢?
这又得提《大明王朝1566》中大太监杨金水对李玄说的一句名言了:
“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重,而要上了称,一千斤都打不住!”
这完全在乎别人怎么看了,如果非要往“反”处解读,即使宋江长了一百张嘴,他也说不清。毕竟判断的标准不在他这里,而在于有权力判他的人手里,他怎么想,就是什么罪。
其实宋江写的那首诗若是换种角度来看,无外乎抒发一下情感,宣泄一下情绪,同时暴露一下自己的野心和杀心,诗词如下: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而他的这种壮志和野心,虽然一直在心头萦绕,但若非喝了酒,宋江确实不会轻易吐露。
若是换了别人看到这首诗,估计就两种结果,一种嘛是佩服他,虽然身为配军,但志向高远,值得鼓励。一种呢,则是嘲笑,你看你宋江,不过一个配军,还想凌云壮志,真是异想天开,自不量力,狂妄自大。
但不管是哪一种结果,大家也就呵呵一笑,不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偏偏宋江遇到了黄文炳。
四、
实际上,类似于宋江题的所谓反诗,在历史上太多相似的了。
比如李商隐的《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这不是讽刺汉文帝不问国事,天天搞鬼啊神的嘛,若是碰到小人给强行解释一番,够李商隐吃一壶的。
还有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若是非要深究,这首诗是说,往前看见不到往昔招贤的明君,往后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说到底,这不是讽刺当今圣上是昏君嘛,幸亏没碰到小人,要是碰到了小人,我们就看不到这首诗了。
还有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就是讽刺南宋朝廷,面对金国一味南逃,连项羽都不如!项羽虽说是霸王,但对汉朝廷来讲,也得归在“楚贼”一类,你李清照思念他,是啥意思?
但也有例外啊,有时候不是这个意思,硬给往一千斤上套,这就要命了。比如,你解读《水浒传》就是错,108将都是朝廷钦犯,不管你夸哪个,或者分析哪个,都是有罪的。
是啊,你写都写了,是你有错在先,还能怪我举报,还能怪我拿赏钱,要知道互联网可是有记忆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说得似乎有道理,但细思极恐啊,就像倒地老太太一样,行不行,先讹你一把,反正失败了也没惩罚。
五、
其实宋江题的诗虽称不上完全的反诗,但是也充斥着暴力,是有问题,该论罪的,比如这一句:
“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虽然读完整部《水浒传》后,也知道,整个梁山108将,最不想造反的就是宋江了。但毕竟他是天魁星转世,杀人魔王的头头,虽然也讲仁义,但更多的是嗜杀如命。况且我们是用上帝视角看待这件事,黄文炳又没上帝视角,谁知道你会不会干。
就算是换现在,你跑到飞机场墙上题了一行字,说要血洗飞机场,看看会不会被抓,被监视吧?
事实上,从古至今,有些话确实是不能乱说的,就算是写诗,也要注意。别说宋江这么一个配军了,就算是大学士苏轼,就因为质疑宋神宗的新政,弄出个“乌台诗案”。若不是王安石等人苦苦哀求,苏轼小命不保,但也被贬职到了地方。
宋江确实狠的,别看他面对狠人时,也会吓得屁滚尿流,但是一旦他笑嘻嘻地谈笑风生,往往也会伴随着杀戮,比如招降秦明时,可是杀了很多无辜百姓。
因为他骨子里有这股狠劲,才会在酒后失言,写下了这首饱受争议的诗,反不反暂且不论,但这首诗确实有问题。
更要命的是,这件事宋江完全是在醉酒的状态下完成的,事后全然不觉:
“开了房门,便倒在床上,一觉直睡到五更。酒醒时,全然不记得昨日在浔阳江楼上题诗一节。”
六、
不管怎么说,宋江题“反诗”在前,被有心之人利用在后,也怨不得别人,谁让自己贪酒误事呢。
既然,宋江题的诗确实有问题,为什么他反过来骂举报人黄文炳是卑鄙小人呢?
这个问题嘛,也很简单,比如你在互联网上发表了不当言论,被人举报了。轻则嘛,给你删帖封号,重则呢,拘留你几天,这种处罚也差不多了吧。
放在大宋朝也是有律法的啊,就算宋江题的确实是反诗,也罪不至死啊,大宋律法:
“诸口陈欲反之言,心无真实之计,而无状可寻者,流二千里……若有口陈欲逆叛之言,勘无真实之状,律令既无条制,各从不应为重。”
宋江确实题了诗,但实际行动上却无谋反之意,况且现在的他也没有条件谋反。按照大宋律法的话,顶多再打几十板子,再流放罢了。
就算是他已经为配军了,罪上加罪,也不过是多打点板子,多蹲一年牢营罢了。
但若是如此的话,对于黄文炳来讲,他的目的就达不到了,要知道此时的他可不是什么好人,而且正在想方设法讨蔡九知府欢心,想升官发财呢:
“这人虽读经书,却是阿谀谄佞之徒,心地匾窄,只要嫉贤妒能……时常过江来谒访知府,指望他引荐出职,再欲做官。
只是举报一个狂妄之人,显然称不上什么功绩,要是举报了一个造反的人,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七、
原本不过是宋江口出狂言,发布恶意言论,造成社会不良影响的罪,但黄文炳硬是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把他扯到“叛国罪”上了。
黄文炳禀告蔡九知府后,蔡知府是不当回事的,压根就没把宋江放在眼中:
“量这个配军,做得甚么!”
但这样一来,达不到黄文炳的预期啊,所以他眼珠子一转,硬是将这件事跟司天监的天象异常以及民间的谣言联系到一起了。
司天监发现的天象异常,这是有人要作乱的迹象:
“罡星照临吴楚分野之地。”
民间的童谣是:
“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
经过黄文炳一番解释,耗国因家木,成了“宋”字,刀兵点水工,成了“江”字,再加上宋江乃郓城县人,正好在山东,这不就是暗示,宋江或者在六六三十六岁时谋反,或者在六六之年谋反,等等等等。
他的这个举动像什么呢?
就像,你在某大型公司任职,抑郁不得志,某天喝多了,在论坛上发布了一条信息,说哪天自己当上了老板,先干掉这家公司。
结果被闲来无事逛论坛,正想方设法跟老板套近乎的人看到了,马上添油加醋给你汇报老板去了。关键是这个老板还迷信,前几天刚算命,说要避开某某特征的人,结果这个人掐指一算,这不就是说的这个人嘛。
于是你不仅被开除了,还莫名其妙以泄露商业机密罪,关进去了几天,你说你气不气?
八、
事实上,正因为他们知道宋江没反,才会这么肆无忌惮地整他,若宋江真反了,他们反而不敢了!
比如林冲,之所以其他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害他,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林冲不会冲动,若林冲一开始就发威了,他们反而不敢了。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武松身上,若是武松一开始就表现出反意,以及残暴的一面,张都监也自然不敢如此陷害他。
同样,后来的梁中书怀疑卢俊义落草梁山的时候,把他整得相当惨:
“左右公人把卢俊义捆翻在地,不由分说,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昏晕去了三四次。”
等到梁山真怒了,贴出了无头告示,提到卢俊义就是梁山的人,你们谁要动他,晚上睡觉的时候都小心着点。
这下子连梁中书都吓傻了:
“梁中书看了,吓得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又开始好酒好肉地伺候卢俊义了,生怕梁山真的前来报复自己,显然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
正因为黄文炳没有官职,才会在大街上闲逛,寻找升官发财的机会,书中也提到了,活该宋江倒霉:
“也是宋江命运合当受苦,撞了这个对头。”
后来宋江还想装疯卖傻蒙混过关,也是这个黄文炳紧抓不放:
“休信这话。本人作的诗词,写的笔迹,不是有风症的人,其中有诈。好歹只顾拿来。便走不动,扛也扛将来。”
九、
为了迫使宋江招认,黄文炳还撺掇蔡九知府动用大刑,毕竟宋江不吃力,挨了一会儿就扛不住了:
“自不合一时酒后,误写反诗,别无主意。”
黄文炳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邀功,而且还是他亲口对蔡九知府讲的:
“相公在上,此事也不可宜迟。只好急急修一封书,便差人星夜上京师,报与尊府恩相知道,显得相公干了这件国家大事。”
包括后来戴宗弄了假回信,也是被黄文炳识破的,还一并把戴宗也给牵连了,说他们俩就是跟梁山贼寇勾结。
可惜啊,黄文炳千算万算,是万万没想到,宋江跟戴宗确实跟梁山有勾结啊,而且梁山军来势汹汹,即使城里有五六千军队却扛不住一百多人的冲击:
“一百四五十人,一齐呐喊,杀奔江州岸上来。有分教:浔阳岸上,果然血染波红;湘浦江边,真乃尸如山积。”
即使这样,宋江还是不满意,不顾梁山人员不足的弊端,请求晁盖杀到城里去:
“只恨黄文炳那厮,无中生有,要害我们,这冤仇如何不报!怎地启请众位好汉,再做个天大人情,去打了无为军,杀得黄文炳那厮,也与宋江消了这口无穷之恨。那时回去如何?”
总之后来宋江不仅派人杀了黄文炳一家,还活捉了黄文炳,并让李逵活剐了他:
“便把尖刀先从腿上割起,拣好的就当面炭火上炙来下酒。割一块,炙一块,无片时,割了黄文炳。李逵方才把刀割开胸膛,取出心肝,把来与众头领做醒酒汤。”
由此可知,当别人硬给你扣帽子时,你最好啊,真有这个帽子。就像说某国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似的,你啊,最好真有,不然的话,也就离死不远了。
不过想想也悲哀,强大的梁山军所向披靡,人人都怕宋江,等到他真招安了,被人家一杯毒酒就解决了,呜呼哀哉。
最后,为什么说黄文炳是小人呢?
其实道理就在这里,有些事啊,不上称没有四两重,一旦上了称一千斤也打不住。可问题是,很多事啊,就是四两重,你非要弄成一千斤?
就像有些人举报《喜羊羊和灰太狼》暴力,狼怎么可以天天想吃羊呢,害了儿童;举报《熊出没》里面的光头强砍树,树怎么可以乱砍呢,不得保护森林;举报《美少女战士》头发染得五颜六色的,会带坏小朋友……
看似合情合理,也能说出一定的道理来,可是长此以往,一旦人的私心夹杂到里面去,事事都举报,可谓人人自危,祸国殃民啊。
毕竟有时候生活不满意了,骂两句老天爷发泄一下,不至于就枪毙吧?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水浒,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