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算命亨网 免费算命婚姻

频道:免费 日期: 浏览:3

在人类思想文明发展进程中,无论人类主体的创造性有多大、开拓性有多强,任何重大思想理论的形成或划时代哲学逻辑的建立,都有其基本的来龙去脉和的渊源流变,都是顺应时代要求、反映社会现实的产物。在人类社会早期的文明创始过程中,即使原始雏形、简单粗糙的文字名称、概念辞章、符号图腾、神话传说等,都是人们长期创造发明、日积月累的智慧结晶,都是众多先哲承前启后、温故创新的辛劳成果。联系考察老庄道家思想的源流,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背景和文明进步成就,有助于深入全面地理解老子的道德及其衍化,进而系统准确地理解其道治或无为之治。

《易经》即《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据说还有神农时代的《连山易》、黄帝时代的《归藏易》,两者也都被称作《易经》,但本书所说的《易经》仅指《周易》)。大家普遍认为,它是由商末周初的周文王(西伯姬昌)和周公(姬旦),大概在继承发展前人有关“易经”(如《连山易》《归藏易》)著述成果及寓言神话、图腾传说、原始宗教等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见发明,最后整理演作而完成的一部经典作品。在时间过程上,《易经》的形成肯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决不是由某一人或某一代的几个人就能做到的,它的问世必定是凝结着众多先民集体睿智卓识、由若干代人接续努力持续创作不断续写的结果。卦图(亦称卦象,即八卦或六十四卦的符号图案)应是首先产生的最初成的部分,人们最早画八卦时可能还没有文字,卦象或许是人类从“结绳记事”向“文字记事(符号记事)”进化过渡中的一种较为原始的“符号文字”,如八个卦图也可能是先民尝试创造的八个比较原始的形象文字。顺此推测,伴随卦象的出现,慢慢地也开始诞生了卦名、经名(即易名——易之名称概念),然后再陆续有了卦辞、爻辞、用九、用六,后来还产生了所谓的“(易有)十翼”(包括随经分上下两部的彖辞和象辞、分上下两传的系辞,以及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在内容范围上,《易经》应由经名、卦名、卦图、卦辞、爻辞、用九、用六等部分组成,而不包括彖辞、象辞、文言乃至整个“十翼”。因为《易经》最晚成型或完成于商末周初(《易经》之所以又名《周易》,就因为据说它最终由文王、周公整理著作而成——汉代司马迁《史记》:“西伯拘羑里演《周易》”“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并传说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等),基于周初时代背景和当时文明进步程度,从文辞语境(话语)体系和遣词造句用法等方面看,文言、系辞、序卦乃至整个“十翼”应是周代后期(春秋战国时)甚或更晚时期的作品,跟《周易》(如卦辞、爻辞等)有着明显差异,故不能也不应并入《周易》中,即“十翼”其实不属于《易经》的内容范畴(《周易》完成时间最晚截止于周初,而“十翼”则是专门从《周易》中衍生演义出来的,应是包括先秦诸子百家在内的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解说易卦如卦名、卦象、卦辞、爻辞等而另作的。亦即先有《周易》、后有“十翼”,桥归桥、路归路,《周易》是《周易》、“十翼”是“十翼”)。

免费算命亨网

不过,由于“十翼”是直接阐释解说、专门宣扬发挥《周易》的产物,而且比之《周易》,体系更庞大、涵义更明了、传播更广泛、影响更深远,实际上可堪称为“以经解经”的杰作典范,即“十翼”也是同《周易》密切关联乃至难以区分,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较高地位、发挥重大影响、有着很大价值的重要经典(事实上,“十翼”对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文明尤其是对《周易》的传承发展、丰富弘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起到了巨大深远的影响)。鉴于两者的密切关联性乃至密不可分性,后来许多大家也确实早已将“十翼”正式归并到《易经》中,并普遍习惯地把其中的部分乃至全部看作就是《易经》的组成内容,所谓“易有十翼”即是有力佐证和最好注脚。(“十翼”肯定也不是一人一时之作,而应是由多人历经数代创作而成的。今天人们所见到或读到的“十翼”乃至许多中国古文典籍,是否就是传说史载中真正的“原文原作”,答案应该是否定的,或至少也是有待商榷的。因为其中有些内容作品不是有人神道设教、代神立言、趋势附名的结果,就是后人高推圣境、借古传言、假托伪造的产物。《易经》内容到底包括哪些?至今仍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没有确切的定论或一致的结论。现今最大的问题是大家已经宽泛笼统甚至约定俗成地把“十翼”中的部分乃至全部,也认为或当作《易经》的构成内容,如普遍习惯地把彖辞、象辞甚至文言、系辞等也都归并到《易经》中,并将这种“扩大泛化”的《易经》完全等同于《周易》而丝毫不加区别。)为了便于研究叙述,既正视现实又澄清事实,现将大家通常所说的《易经》总分为“广义易经(或大易经)”与“狭义易经(或小易经)”:“广义易经”涵盖、囊括“十翼”内容,“狭义易经”则不包括“十翼”在内。显然,本书所说的《易经》指的是“狭义易经”,即不包含“十翼”的《周易》(后面所提到的《易经》,除个别为“大易经”给予注明外,其余都是指等同《周易》的“小易经”)。

《易经》可能是中国先民根据寒暑冷热、昼夜白黑(明暗)、圆缺(望朔)明晦、生长老死(收藏)等最基本的宇宙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情况,通过对太阳、月亮(包括星辰)、地球等时空相参而建立起来的(如八卦可能是主要相参太阳的产物,六爻可能是主要相参月亮的结果。诚然,《系辞传》《说卦传》已解说六爻是“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等。不过,这种解说明显导往“人文”方向,故可作参考却未必就是结论甚或定论)。《易经》(此处可指“广义易经”)被后人誉为“群经之首”“文化之根”,是中国传统文化文明、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之一(后世有人称其为中国的“大道之源、文化之源、美学之源”,有人甚至称誉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等),是一部对先秦诸子百家学说思想有着重大影响的重要典籍(它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传承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主要突出的体现在专门直接的“十翼”思想内容上,厚植于广泛间接的后来众多大家尤其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理论中。如理解阐释《易经》,除了研究其本身的思想内容外,还应直接参考、专门借鉴“以经注经”的“十翼”思想内容,以及连带探讨、间接考据其他学说理论、相关俗话俚语和成语典故等)。老庄道家思想、孔孟儒家思想等几乎都以《易经》思想为重要渊源,是在参合继承《易经》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例如,老庄和孔孟之道都是从以《易经》为同一的渊源而来的,儒家侧重诠释和继承易的理、义(意义性质)等内容而发展出了一套社会伦理道德、仁义性理等思想学说;阴阳家(包括堪舆家、星象家即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及其他看相、算命、卜卦、巫医等一些杂家偏重参考和发挥易的象、数等智慧而形成了一套天文、历谱、蓍龟、杂占、形法、医药,以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方图圆图、十二辟(候)卦等思想智术;就连人们常说日用的诸如乾坤、变卦、八卦、交易、简易、发(启)蒙、亨通、不三不四、乱七八糟、否极泰来、阴差阳错、错综复杂、革故鼎新、一阳来复、三阳开泰等词语概念,追根溯源、原始反终,八九不离十也都源自于《易经》。(顺便指出,任何事物包括概念符号等都是形式与内容、内涵与外延、质与量、名与实、体与用等的自在统一。一些人只讲易理、易象、易数而不谈易质或易义是不完整的,重易理、易义而轻易象、易数或重易象、易数而轻易理、易质也是片面的。)

《易经》思想内容“洁静精微、广博幽深”,从对中华文化产生发展或对中华文明形成传承的影响贡献来看,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本体论(存在论)方面。《易经》最早勾画、提出了“易”这个东西(易在《易经》文辞中具体化如乾、元、天,以及蕴含在初爻中的理义、法则等),它是《易经》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范畴,赋有终极性、根本性、至上性、永恒性等。“易与天地准”“生生之谓易”“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易其至矣乎”“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等等。(均引自《系辞传》)易可谓是中华思想文化中最原始世俗化的、且有初步系统内容或朴素思想内涵支撑的本体存在,标志和体现了中国原始的本体论哲学思想(后来有人还演化称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元极、自在等。如《列子·天瑞篇》:“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它蕴含思辨理性而有别于宗教信仰、神学迷信的神佛、上帝、真主、主宰等,中华文化没能发展、盛行主导强势的宗教文化,中国主流文化没有披上厚重的宗教外衣,应是同易的价值影响、作用贡献密不可分的),如“日月为易”“至简至易”“生生之易”“易有太极”等中的易,代表了自在一体的包括人文世界在内的宇宙自然本然,赋予了宇宙论、本体论等的存在思想。在性态上,它大体代表、反映、标志一维境界或一维格局;在思维逻辑上,首先对应体现一元思维、一阶逻辑(基本属于第一层思维模式和第一级逻辑规格的范畴)。后人将易细分有简易、不易、变易、交易等,仅就体用方面说,简易、不易应侧重为易体,代表了天地间最高深最平凡最简单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真常存在,主要反映本体原理;变易、交易应偏向为易用,显示了世界上无所不变、互动互易的规律法则,相对体现功用规则。

二是阴阳性(辩证法)方面。在卦象中,《易经》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三爻卦)或六十四卦(六爻卦)除了乾坤两卦纯阳纯阴外(在《易经》中,乾坤原本就始终代表着一对阴阳),其余均是由阴爻阳爻不同组合而成的图案形象。“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即阴阳,四象即老阴老阳少阴少阳),阴阳并立互存、错综交杂,共同构成了易卦。在卦名上,乾坤对应、泰否反对、兑巽相对、离坎相错、损益相反、既济未济对立、大过小过互杂、大畜小畜相应等等,阐明了宇宙万物生成存在的阴阳共立生克的概念理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法则的范畴思想。“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彰显了事物现象存在简单一分为二的原理规则和运动变化朴素辩证的规律法则。在文辞(如卦辞、爻辞)里,出现了众多诸如先后、得丧(失)、有无、大小、上下、往来、进退、出入、损益、否臧、初(始)终、夫妻、吉凶、天地、明晦等阴阳概念,甚至还直接有了诸如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亢龙有悔、无初有终等揭示反映宇宙世界(包括人类社会)运行变化中对立统一、区别联系、肯定否定、量变质变、物极则反等矛盾关系的思想理念和交易变易的哲理法则。在性态上,它们大体代表、反映、标志二维境界或二维格局;在思维逻辑上,总的对应反映二元思维、二阶逻辑(大多属于第二层思维模式和第二级逻辑规格的范畴)。

三是六爻变(阶段性)方面。在六十四卦中,每卦都由六爻组成,从第一爻(初爻)到第二爻,经第三、第四、第五爻,直至第六爻(上爻),揭示了宇宙世界物化的阶段性发展过程(每一爻可看作代表一个阶段过程,共历经六个阶段——自始至终的全部物化总的只有历时性的六个阶段,相当于对应存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共时性的六大性态)。爻者交也,交就是交流交互,发生关系,引起变动。每一爻既标志一个存态(存性状态),也代表一个阶段(变动阶段),从初爻到上爻总共有六个存态、六大阶段,亦即卦变所呈现的“六爻变”;同时其中还伴随产生或遇到诸如元、亨、利、贞和吉、凶、悔、吝、咎(无咎)等一系列不同的法则结果,以及用九、用六表达物化无始无终(“见群龙,无首,吉”)、全始全终(“利,永贞”)的思想理念。(宇宙万物变化无量无边、无穷无尽,构成了无始无终的无限范围。站在人类立场和认知角度,无限范围可细分为次级层面的两大范围,即超验或先验的起始之先和终点之后的无极范围,以及既验即始验加经验的有始有终的有限范围——可看作无边无际中抽取一层、无穷无尽中截取一段。用九的无始无终和用六的全始全终是指无限范围或无极范围,从初爻至上爻则代表有限范围。哲学理论上的从无到有,在这个意义角度,则意味着从无限范围进入到有限范围。)在有限范围,“天地之变尽于六(万变不过六)”。所有物化变动于存在上、存在于变动中,在(自始至终的)整个过程或全部序列中,(共时性的)六大存态对应有(历时性的)六个阶段。天地广大、动静六变,宇宙运行、寒热六态:在直接蜕变排序中,正变顺化由固态化作液态、液态化作气态、气态化作萌态、萌态解作灵态、灵态解作理态、有化解为无;反变逆化由理态聚为灵态、灵态聚为萌态、萌态聚为气态、气态凝为液态、液态凝为固态、无凝聚为有。也就是说,在有限范围,一切物化仅仅进到且不会超过第六个阶段,或万物全部(生灭历时性)之变至多只有六变,没有第七变,终结阶段就是第六阶段。假设起始之先或终点之后再算一阶段,那也没有第七阶段,因为该阶段已不属于有限范围、同一境界的变动阶段,而是处于另一层面、或进到又一范围的变动阶段。《易经》中的“六爻变”思想内容及相关元亨利贞、吉凶悔吝咎等规则结果已触及到多维境界或多维格局及多元思维、多阶逻辑(最高可达到六维境界以及属于第六层思维模式和第六级逻辑规格的范畴),它们虽然还极其原始粗糙简单,但在某种角度却代表了中国先民自觉或不自觉的最了不起的发现,真可谓是天才的猜测、高深的智慧、伟大的成就。只是很遗憾,“六爻变”思想内容及相关思维逻辑,后世没有得到持续的丰富完善和正确的发展提升,至今总体上仍处于较低层级水平。

联系对应比较来看,老子的道主要继承和发扬了《易经》易的本体论思想。老子大道犹如《易经》的易及乾、元、天等,大体相当于不易、简易之易体,甚至也可以说就是不易之道(有永恒、真谛、定律等含意)、简易之道(有规则、常识、定理等含意)。大道至简,“简则易从”,“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故神无方而易无体”。(均引自《系辞传》)大道无形无相、无声无味,而“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列子·天瑞篇》)基本上可以说,老子的道吸纳、承袭了《易经》易的思想精髓,与易一样,更多反映、相对侧重代表抽象静定无为的宇宙世界和一定勿用的原理原则。甚至直接笼统地讲,实际上,道就是易,道无极就是易太极,道理就是易理,“道生一,一生二”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实为一回事。(《易经》文辞中没有阴阳、太极等词语,只有乾坤、天地等说法,“易有太极”以及“阴阳”“两仪”“生一”“生二”等几乎都是周代后期或更晚时期的人们为解说释义有关内容而创设附加的。)

老子的德借鉴发展了《易经》的本体论(易用)、“六爻变”思想,尤其是主要因袭甚至直接搬用了《易经》的阴阳概念和辩证法则。可以看出,《老子》全文尤其是论“德”的部分,叙述揭示了诸如主客、进退、上下、先后、大小、多少、难易、祸福、正奇、亲疏、利害、贵贱、出入、生死、母子、损益、阴阳、歙张、强弱、兴废、与夺、刚柔等众多矛盾关系(有些概念直接沿袭或套用《易经》中的范畴),以及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将欲歙之,必固张之”),相互渗透、相反相成(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对立区别、联系统一(如“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量变质变(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否定之否定(如“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等大量辩证思想。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以及“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据原意推断,可能或应该还延伸有‘失礼而后法’之说)”“修之于身……修之于家……修之于乡……修之于国……修之于天下……”等程序性阶段性思想,基本契合《易经》中宇宙物化的“六爻变”思想,没有超出“天地之变尽于六”的范围。《易经》阴阳辩证思想,如变易(交易)之易、生生之易、爻变组合、乾坤天地、错综交互、元亨利贞、吉凶悔吝咎等,揭示体现了对立统一、区别联系、量变质变、肯定否定、物极则反等宇宙物化的存在发展情况和运动作用过程。老子的德就如同《易经》的爻变卦变、元亨利贞、吉凶(无)悔吝(无)咎等作用成果,实质上就相当于变易、交易之易用,也可以说就是变易之德或交易之德(阴阳作用变化),是相对侧重反映和代表动作有为的宇宙世界与对冲互用的行为现象。

综上所述,老子的道是阴阳未分而一元一定的东西,是无为之道、自然之道、简易之道,为无思无为的“不易(易体)”之太极,《易经》的乾元简易(太极一元)、初始勿用的本体论如初爻法则思想,发展演变为老子的道体道用思想,如道太极原初、道本体本物、道原理原则、道一体一统、道一元一定、道简易简朴等。老子的无为而治就是自然道治或无极本治,实际中具体体现为太极一统的统治、效法自然(因势利导)的顺治和遵循规则(合乎理性)的理治等,也就是强调简易、注重根本、顺其自然、无为而为、不争而争的治理。老子的德由道生,是阴阳已分而二用互动的东西,是“变易(易用)”之阴阳,《易经》的本体论(变易、交易)和“六爻变”思想、尤其是阴阳辩证思想,衍变浓缩或发展发挥于老子的德体德用思想中。如“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日新之谓盛德”“易简之善配至德”等。(均引自《系辞传》)就老子对《易经》的继承渊源而言,全面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起来,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老子的无极道常、无为道治大体对接《易经》的不易、简易之易体精神,老子的阴阳德行、有为德功基本承继《易经》的交易、变易之易用思想。无为之治不是如后人所说的道德之治或德治,更不是代表治标治末的枝末之治或末治,而是居于“六爻变”首位、标志起始元初的首治,是体现事物本真元极而赋有根本性精神性整体性简易性的本治(根本之治)、心治(思想之治)、整治(整体之治)、简治(简约之治)等。

联系易与道,对照德与道,老子大道为本体本物,不能观听触摸而感觉不到,故而在人类感觉角度为“无”或可设定为“0”,但能够思悟冥想而心觉得到,故而在人类意觉角度为“有”或可设定为“1”——“0”或“无”犹如目中无物的无字书,不能见得听得;“1”或“有”犹如心中有物的有字书,只能意会心领(“无”和“有”或“0”和“1”的形式名称是人为设定的,内容实质是人类认定的,若独立外在于人类主体,两者是同一个东西,背后所代表的都是大道本物,只是因人类主体感觉与意觉的差异而出现不可感知只可意会及有无异名而已)。大道从感觉转到心觉意味着无中生有,从意觉转到感觉则代表有者还无。从存在体用上说,老子大道是混而为一的自然之道、无为之道,它包含或遵循一定勿用的原理原则;道体为混沌一体的太极道枢、原理原则,道用是自在一定的真理宗旨、规律规则。不能感道或只可意道是客观存在的,它本身不等于人类的意识理念,但道赖理智,需要凭借人类的思维逻辑,必须融会于人类的意思心理,并通过人们的理论学说、知识学问,透过社会文化学术载体以及借助各种人文花样媒介来显现和表示出来。就此而论,道是主观与客观融合、心物一元的。“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第四十一章)无为之治是道治,道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首治,可细化为本治、简治、静治、整治、心治等。对应术治、对照德治或对比标治,老子无疑注重首治、强调道治,倡导本治、静治,主张简治、心治等,如简明扼要、化繁就简、以简御繁、朴素无华,理论引导、思想统治,无事心定(于事无心、于心无事)、静观其变、以静制动,因势利导、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安顺守常、谋定后动等,这些其实都总归为无为而治。严格地说,“形而上者谓之道”的经典解说是不准确不全面的,“一阴一阳谓之道”的传统解释也是不恰当和值得商榷的。“感无意有者谓之道”可能相比更合适更贴切,“一阴一阳谓之德”应是比较合理正确的说法。基于人类生产生活经验,宇宙万物从有还无被认为是习以为常的现象,而从无生有则被看作不可思议的事情,故无中生有往往遭到全盘否定、严厉批判,被戴上虚无主义、唯心主义的大帽子。事实上,在一维境界或一维格局中,如在一元思维、一阶逻辑和本体存在层面,缘于人类主体意觉与感觉上的差异和知觉上的局限,1与0数字不同而代表一样,有与无名称相异而实质同一,“两者同出而异名”,反映和体现心物一元,唯心与唯物完全子虚乌有、根本无从谈起。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校友导师)

原标题:汤英牛:从《易经》到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智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汤英牛

声明:本文图片来自东方IC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微信公众号cssn_cn,获取更多学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