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长辈,早年间事业不顺,常年不得志之下,寻到了一位相命先生。
相命先生说:「小人当道,你难翻身。命本该然,切莫挣扎。但我掐指一算,你到 46 岁时,便会时来运转。到时飞机大炮都挡不住你升官发财的鸿运。」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长辈听完,顿觉豁然开朗,「原来命里有此一劫,那我也不必再无谓抵抗了!」——你猜怎么着?到了 46 岁那年,他果然飞黄腾达。
虽然我一再强调,心理学家不是算命的。
但反过来,好的算命先生,却都是天然的野生心理学家。尽管他们没有接受过心理学训练,但却往往能无师自通地掌握很多心理咨询中经常运用到的治疗手段。
比如相命先生说,你事业不顺,是命该如此,人怎么同命斗?倒不如接受命运的安排,消解自己内心的不甘,坦然应对,顺势而为。
这不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接纳」么!
自我接纳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
人为什么会焦虑?往往是因为过去的负面事件,或是对未来的负面预期而过度分心。
但我们不该成为过去或未来的牺牲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的观点强调「此时此地」——因为对过去的懊悔,和对未来的恐惧,可能只会让你生活在否定和退缩中,从而很难做出有效应对。
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可以认可并接纳自己人生状态中的好或坏,不加评判地活在当下。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有人可能要问,接纳是接纳了,但长辈在 46 岁时果然青云直上又是怎么回事呢?
自证预言
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又被称为自证预言,是指人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自证预言的经典实验是这样的:一帮心理学家跑到学校里,对几位老师说:我发现贵校有这么几个孩子,是不可多得的天选之才!同时你们几个也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好老师,现在希望由你们来强将带强兵!
结果怎么着——这几个学生果然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但真相是啥呢?这几个学生和这几个老师都是心理学家闭着眼睛瞎选的。
为什么会出现自证预言?因为人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环境影响,而是会根据个人期望主动作出相应反应,使期望得以实现。你的信念越坚定,就越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当我坚信我 46 岁会飞黄腾达时,便会不自觉地留意并强化符合这一预期的正面信息,而这些正面信息又促使我越来越乐观和自信,从而诱发更多正面信息,长此以往,良性循环。
反之,如果我总觉得自己不行,便会格外留意并强化负面信息,负面信息越多,心情越加焦虑,行动越发消极,更容易诱发坏事的发生。
其实这种「算命的充当心理医生」的情况,还有挺多其他例子。
比如遇到「鬼上身」「动物附体」时,很多老百姓就会请「跳大神的」来跳一跳。
分离转换性障碍
跳大神的心理暗示
这种「鬼上身」的病症叫做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心理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引起的精神障碍。经过干预后,大部分患者可在一年内自行缓解。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分离转换性障碍常常发生于患者的困苦之际,而且其发作时往往能「帮助」患者脱离这种困境。
比如孩子不受父母关心,就经常会「被动物附体」。这不,一附体之后爹妈就回来围着他转,四处带他看医生、请**。
又比如婆婆苛待儿媳,突然有一天儿媳就被死去的亲家母「附身」了,吓得婆婆从此不敢欺负儿媳。诸如此类。
请注意,分离转换性障碍如果严重了,是必须到正规医院治疗的。但是有很多不那么严重的分离转换性障碍,「跳大神」的也能「治」好。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分离转换性障碍治疗中,心理治疗很重要。这个时候,跳大神的充当的就是 「野生心理医生」的作用。
得分离转换性障碍的人,往往是平日里得不到关心,缺乏信心,容易受暗示的那种人。那么在家人、跳大神的围绕之下,患者首先得到了关心;又一通「布阵做法」,加强了患者治愈的信心;然后又以「神灵之力」给予患者心理暗示,一套流程下来,和心理治疗正好不谋而合……
有人说,老师,这不是封建迷信吗?嗯……这个确实是,但关于怎么处理这类问题,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一个度。
我们自己要明白,这些「大神」起作用的内在心理原理是什么;清楚了这些科学原理,就能掌握一条界限——比如老人迷信,花个百八十块钱,烧个香、求个平安符、讨句吉祥话,让老人心理踏实,哄哄他们,也没什么不行。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但如果对方骗财、骗色、搞一堆来路不明的药方来给人吃,或者怂恿人做出害人害己的行为,甚至蛊惑人入邪教,那就要报警了!
最后,补充说明一下,上文所提到的「算命先生」主要是指「传统算命先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趣心理学知识,比如:
为什么爸妈那么容易上当受骗?
为什么我可以心安理得地拖延?
为什么我支持明文禁止师生恋?
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Dr 昕理学 ,也许会颠覆你以往对心理学的认知哦~
— 参考文献 —
[1] Roger, C. R. (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A therapist’s
view of psychotherap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2] Rosenthal, R., & Jacobson, L. (1968). 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 Teacher expectations.and student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3] Zhang, X., Kamin, S., Liu, S., Fung, H. H., & Lang,F. R. (in press). Negative Self-perception of Aging and Mortality in Very Old Chinese Adults: The Mediation Role of Healthy Lifestyl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Doi:10.1093/geronb/gby136.
[4] Merton, R. K. (1948). 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Antioch Review, 8(2), 19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