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易经》就是自学的。我学的是理科,早期对西方哲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更感兴趣些,对于中国哲学与国学反而没什么好感。对于中医一直有兴趣,但属于能读不能医那种,中医书收集了很多,我的书房里最多的还是中医类书籍。
改变我阅读兴趣的契机,是因为我读到了中医经典书籍《黄帝内经》,它使我彻底转变了研究和思考的方向。《内经》是中医药学术的基本理论,包含我们祖先对于生命与疾病的独特的理解。《内经》的作者试图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结构、生理和病理的现象,探索生命与疾病的基本规律。
中医学在解释生命现象的过程中,有两个概念很重要,即阳和气。这两个概念在现代生命科学理论中没有地位。现代学者也倾向于它们归结为已知的生命结构与功能。我倾向于认,阳和气应当有对应的物质基础,经络现象的存在就是它的一个证据。
这意味着生命体中存在着尚未认知的结构组织,如果我们祖先的理论正确,必将开启人类对于生命现象更深刻认知的大门。基于这些思考,我决定深入研究中医学基本理论,同时也将研习兴趣转移到中国哲学与传统文化上面。
《易经》和《老子》是我用功最深的两部经典。对于《易经》我只想搞清楚一个问题,这部书究竟讲什么。我不认同部分学者认为它是一部天书的意见,以为它不可能被读懂。我坚持认为它只要是人类大脑的作品,就不可能不被读懂。
传统易学以八卦象征八物的学说为基础解释卦理与经文内容,但在我看来这些解释没有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这意味着传统解读依据与方法有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我没有将精力放到研读浩如烟海的传统易学典籍上,直觉告诉我,在那条路上走得越远,离《易经》的真相也越远。
初读《易经》,也感觉茫然而无头绪。一方面,苦读经文,试图搞清楚这些的文字的真实意义。另一方面,猜想卦象的意义。我经常在脑子里想像这些符号可能代表的意义,将它们画在纸上,画到地上。苦苦思索的时间,有十几年之久,头脑仍然是无头绪的。有的时候,内心也很苦恼,为什么自己非要选择这样一个问题去研究,也有想放弃的念头。
我的思考也并不是持续的,有时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的也不去管它。2016年的过年期间,不用每天都忙工作,闲下来的时间就多了起来。所以能集中精力思考《易经》的问题。一个突然的灵感,我感觉已经理解了泰卦和否卦的意义了。这似乎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苦苦思索的难题,是以顿悟的方式的解决的。
从想通过泰卦与否卦的意义,到将研究《易经》的心得写成书,前后不到半年的时间,而前期的思考却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难道前期的思考都没有意义吗?为了研究《老子》与《易经》这两部书,我用去了生命十几年的光阴,究竟值不值得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易经》是西周早期的一部筮书,通俗讲就是古代的卜师为占卦筮算时所使用的工具书。它并没有包含任何哲学思想,也根本没有预知未来的特殊功能。严格说来,它是一个应当放入博物馆中的东西。可以说,即使我们将它研究透了,也不能给我们现代人的思想有所帮助。
我认为,研究《易经》是基于哲学求真求实的需要。我研究《易经》并不是从训诂这条路上出发的,我使用的参考书以现代作者为主,比如李镜池、高亨、张善文、周振甫等。我读古文也感觉很吃力。我曾经习过一本朱熹的《周易本义》,但没有认真读过。
读古文困难是我们很少读古人《周易》著作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在于,我还是不相信他们研究《周易》所使用的方法。八卦象征天、地、水、火等八种事物的这个说法没有任何证据,我们从卦象与自然事物的性质中也找不出证明它们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的明确证据。所以,云雷屯,山水蒙之类的逻辑根本无助于我们的理解。
所以,我选择了直接读原文的道路,读通经文,需要克服难解字、生僻字的障碍,所以我选择了几部较著名的现代译注类作品参考。古经文与几部必要的译释类作品,是我研究《易经》时的主要主要参考材料,我没有认真读过传统易学浩如烟海的易学著作。
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天书存在,只要它是人类大脑的产物,就不存在不被理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