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有人说,废掉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他一根网线,一个外卖电话,一个可以睡觉的地方。
这样这个人就会沉浸在虚拟世界中,不思进取,享受着低成本的快乐,逐渐丧失思考的能力。
其实,太闲可以毁掉一个人,太忙同样可以毁掉一个人,而且更可怕。
两种工作
工作分为两种:
创造性工作,比如作家,艺术家,设计师。
重复性工作,比如流水线工人,收银员。
当然这并不绝对,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工作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比如销售,虽然每天都要见不同的客户,但有的人几年如一日的使用相同的话术,他所做的就是重复性工作。
而有的人熟悉之后会学习不同的话术,比如研究人的心理,那他就是在做创造性工作。
从事创造性工作,你忙的有价值。
每次工作你都在成长,你需要不断地输出创意,每次工作都与上一次不同。
从事重复性工作,你看起来很忙,实际只是在为老板创造价值。
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流程早已烂熟于心。每次工作对于自身都没有半点成长。
对于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来说,一年过后,他成长了365天,每一天都有新的收获;
对于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人来说,一年过后,他只活了一天,重复了364天。
19世纪末美国康奈尔大学科学家做过的一个“水煮青蛙实验”。
该实验告诫了人们,太舒适的环境往往蕴含着危险。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对你最具威胁。要改变这一切,唯有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
这个实验距今已经100年了,但是人性如此。
我们的祖先千辛万苦站在食物链的顶端,目的就是过上稳定安逸的日子。
梁宁老师曾说过一句话:努力都是反人性的,安逸享乐才是人性的根本。
虽然“人性本懒”,但生活在现实社会,如果安逸享乐很容易就会被时代抛弃。
2016年12月,王健林的日程表在网上曝光,完美的印证了:“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要努力”这句话。
1943年,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被认为是基础需求,是每个人生存所必备的。
如果你被社会淘汰,你的基础需求有可能都无法满足。
现在很少有人会被饿死了,但是一场大病,一次意外足以毁掉一个家庭。
每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与外界失去联系,除了几个亲人和同事没有其他的关系,仿佛已经忘了友谊是什么味道。
关系就是一切
当一个人失去丰满的关系,这个人的内心也会随之匮乏。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告诉了我们:
性格在关系中形成;性格在关系中展现;性格在关系中改变。
一个人失去关系,也就失去了改变的机会。
重复性工作正在毁掉你
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人,就像是温水里的青蛙。
一开始,你会接触到很多东西,你的确在成长。
但是当熟悉流程后,你不需要耗费精力就能完成工作。
这时,表面上你每天都在工作,其实你是没有成长的。
很多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而愿意做任何事情。
同样,很多人为了逃避成长,而愿意让自己“看起来很忙”。
996的员工可能一年到头只拿到了一些工资和奖金,而朝九晚五的员工有可能一年下来通过读书和学习成长不少,第二年升职成主管。
并且,一件事情做久了,人会拒绝改变。
这也是人的本性,因为人需要安全感。
改变意味着不稳定,有可能发生危险。要知道在原始社会,一点点变化对我们的祖先而言都是致命的。
所以,一直从事重复性工作的人,会对工作形成依赖,一旦环境变化,他会手足无措。
17年,河北省唐山市宣布所有城市路桥收费站停止收费。
一位36岁的员工说:“我都36了,除了这个我还能干什么?”
若宮正子是一位银行出纳,75岁时加入老年电脑俱乐部,82岁时成为全球年纪最大的智能手机app开发者。
17年2月,她发布了一款自己研发的专门供老人玩的手机游戏。就连苹果CEO库克本人,也对她这个游戏赞不绝口。
很多人都会以年龄或生活为借口就拒绝改变,比如:
“我都这么大了,就这样吧”、“万一不成功,以后吃啥?”
借口是用来逃避恐惧的搪塞,你不成长,终究会被社会淘汰。
结语
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成长。
不要每天忙于重复性工作,还安慰自己每天都在努力无疑是悲剧。
努力不是你做了多久,而是你做了什么,你做的有没有让你成长。
- The End -
作者 | 刘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职场心理学》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