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八字预测结婚年份 八字算结婚年份

频道:免费 日期: 浏览:3
免费八字预测结婚年份

一对新人展示他们的结婚证。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近日,全国多地民政部门陆续公布了2021年婚姻登记数据,其中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初婚平均年龄普遍推迟。下面是两个例子:

其一,2021年安徽省结婚登记平均年龄为33.31岁,初婚平均年龄分别为男31.89岁,女30.73岁。数据显示,2008年以后安徽初婚年龄逐渐上升,从一开始的26岁左右到现在已突破30岁。

其二,2021年湖北省襄阳市男性平均初婚年龄为35.23岁,女性为33.96岁,与2016年的29.41和27.27岁相比,5年里推迟了近6岁和近7岁。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一、二线城市居民的初婚年龄推迟不足为奇,因为一、二线城市聚集了不少高学历青年,再加之房价的原因,因而一、二线城市居民初婚年龄推迟符合大众的认知。

但襄阳市并非一、二线城市,男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已经是如此之高,出乎了人们的意料。安徽省也是如此,年轻人初婚平均年龄都突破30岁,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新现象。

目前,我国的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出生率普遍高于一、二线城市,如果初婚年龄推迟这种现象蔓延到三、四线城市甚至广大农村地区,势必会导致我国的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因而,这一现象值得警惕。

免费八字预测结婚年份

吉林省通化县大安镇湖上村,农村青年们正在举行结婚仪式。图/IC photo

年轻人初婚平均年龄为何推迟?

年轻人初婚平均年龄推迟,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年轻人受教育年份延长,房价压力与就业压力大,以及婚姻观念转变。

特别是婚姻观念的转变,更加深刻地影响当今年轻人的婚育观念。如今很多年轻人更加独立,受教育程度普遍更高,他们更愿意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

当前,许多年轻人由于忙于求学和事业,婚恋意愿下降,在这些年轻人看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种传统观念已经不合时宜,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认为结婚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这也是我国单身成年人口不断增加的原因。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家庭规模只有2.62人,比2010年下降了0.48人。平均家庭规模缩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身家庭不断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初婚平均年龄推迟,并不是中国的独有现象,而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普遍现象。

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2019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平均初婚年龄如下:日本男性31.2岁,女性29.6岁;韩国男性33.4岁,女性30.6岁;美国男性29.8岁,女性28岁;欧盟27国平均初婚年龄为男性33.3岁,女性30.7岁。

再加上我国的出生人口绝大多数是婚内生育,非婚生育的情况很少,因此生育情况与结婚密切相关。

免费八字预测结婚年份

刚出生的婴儿。图/新华社

初婚年龄推迟应引起足够重视

初婚年龄推迟的直接后果是出生人口下降和生育率下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初婚年龄每推迟一岁,会直接影响到人口的出生率。

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仅为1062万,出生率和出生人口双双创下1949年以来新低,背后的原因是与初婚年龄推迟分不开的。

以安徽省为例,去年9月,安徽省司法厅印发《关于征询社会公众对意见的公告》称:“我省出生人口连续4年减少,人口形势极为严峻。据安徽省全员人口数据库统计,2017年至2021年我省出生人口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53万(预测),年增长率分别为-12.1%、-11.4%、-15.8%、-17.8%,整体呈断崖式下降趋势。”

安徽是我国传统的劳动力输出大省,因为江浙沪经济发达,而安徽经济相对落后。安徽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安徽净流出人口在2010年-2019年一直占全省户籍人口的一成以上,这还不包括省内流动人口。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巨大,而结婚会面临置业、养育子女等现实压力,这也是初婚年龄推迟的原因之一。

初婚年龄推迟的另一个后果是初婚人数和结婚率双双下降。根据民政部数据,我国结婚率在2013年为9.9‰,随后逐年下降,2020年结婚率下降到5.8‰。我国初婚人数在2013年达到2385.96万人的峰值后持续下降,2020年下降到1228.6万人,比2013年下降48.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是夫妻双方的结合。对于社会来说,长期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有助于社会稳定。

因此,婚姻问题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既事关民生幸福与社会稳定,也与促进我国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息息相关,初婚平均年龄频频推迟,亟须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

政府部门也需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升年轻人的结婚意愿,包括坚持“房住不炒”,出台与之相配套的政策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以及创造条件提供更多工作岗位,减轻年轻人就业压力。只有切实降低年轻人的结婚成本,方能提升年轻人的结婚意愿。这是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事。

新京报特约评论员 | 何亚福(人口研究学者)

编辑 | 丁慧

实习生 | 韦英姿

校对 |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