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命运免费测试 免费测一生大运运势图

频道:免费 日期: 浏览:3

作者:李海生(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

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十三五”时期,大气攻关、水专项、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等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为重点区域/流域水、气、土、固废等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监管,以及环境基准和标准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助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构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美丽中国建设寻答案、要方法、找出路。

为什么要构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呼唤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主要是由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决定的。

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需求。“十三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没有根本缓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污染问题仍然突出,臭氧、VOCs等方面的新型环境问题在许多地区又陆续凸显出来,突发环境事件居高不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实施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依靠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分析环境问题成因机理、时空格局和内在规律,制定不同阶段污染治理的系统解决方案,增强治污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要求。碳达峰、碳中和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机遇。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水泥等传统行业比重依然较高,能源消耗依然以煤为主,未来发展仍需要消耗很多的能源。因此,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很大的压力。保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建立健全标准支撑、需求牵引、全链条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对“双碳”核算技术方法、核算标准的研究,加快建立健全“双碳”标准规范体系和监测评估体系。着力研究和揭示碳中和的结构特征、过程规律、路径机制,围绕能源革命、产业转型、技术升级,突出原创性、突破性、颠覆性、引领性创新。加强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新增长点,助力高质量发展。

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生态文明建设将带来世界级的科技创新与竞争浪潮,在国际上比拼的将是谁的资源利用率高、谁对自然界影响小。当前,世界正经历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量子信息技术及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为突破口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有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而我国生态环境科技面临基础薄弱、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创力不强、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生态环境领域当前还存在诸多“卡脖子”关键难题。比如,产业的低碳清洁化、煤炭高效清洁使用、多污染物协同控制、蓝藻水华防控、面源污染通量测定和治理、高分辨率的环境监测分析、高端环保装备制造的核心元器件和原材料、大气和水环境高精度模拟、多污染物全耦合评估等。破解难题有的需要原始创新,有的则需要大量的集成创新。而生态环境科研机构和科研队伍存在规模小、布局散,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基础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亟须加快构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提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生态文明走向国际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当前,绿色经济、绿色新政已成为各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潮流。但随着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日益抬头,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面临巨大挑战,迫切需要构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推进生态环境科技创新经验交流,开展跨区域、跨国界生态环境研究,通过科技创新共同探索解决重要全球性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如何构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笔者认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坚持“四个面向”,立足“三个系统”,推进“三个转变”,实现“五大创新”。

坚持“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立足“三个系统”,即立足自然系统、立足生产系统、立足生活系统,协调好三个系统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三生”共赢发展之路。

推进“三个转变”。一是在治理理念上,由末端转向源头和过程,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产生。二是在治理模式上,从政府主导为主的污染治理,转变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强化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从单要素、单介质、单目标治理,转向多要素、跨介质、多目标协同防治,注重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和效益性。三是在监管方式上,转变为采用物联网、大数据、5G、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等高新技术实现信息化、数字化、网格化主动管理。

实现“五大创新”。一是实现绿色发展模式创新,通过创新为绿色经济发展注入新的驱动力,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破局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实现模式。二是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理念创新,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减少人为干预;强化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推动变革形成多元共治的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体系。三是实现生态环境科研方法创新,用系统的、多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去研究、认识生态系统,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协同治理。四是实现多技术融合创新,通过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识别、精准溯源、迅速解决,提升生态环境智能监管能力。五是实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生态环境科技“全国一盘棋”的良好格局。

构建什么样的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生态环境科技研发体系。加强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修复、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碳达峰、碳中和、环境基准及标准体系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提升生态环境科技技术支撑能力。

测定命运免费测试 免费测一生大运运势图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等为基础,构建覆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全过程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促进共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

构建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体系。加大生态环境科技研究投入,培养生态环境科技领域学术带头人、领域带头人及战略科学家,积极引进、整合国内外高端人才,培育构建一支稳定的、立体化的生态环境科研队伍。

构建生态环境科研支撑体系。引导金融资本更好地服务生态环境科技创新,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建立完善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组织、管理和产品体系,逐渐形成支持科技创新的多元融资渠道。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容错机制,鼓励自由探索、大胆假设、认真求证,在政策和资金层面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提供长期稳定支持。

完善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从源头提高生态环境科技成果供给质量,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完善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环境科技金融体系、科技成果转化评价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见效。

建立立体化的生态环境科技科普传播和教育体系。培育先进的科普教育产业,为培养高水平生态环保科技人才厚植土壤,引导公众自觉履行生态环保责任,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号召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测定命运免费测试 免费测一生大运运势图

(本文系作者在2021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上的发言。)

来源: 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