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金合信工业周期基金经理李游:
看好与碳中和、进口替代相关的高端制造投资机会
创金合信工业周期基金经理李游
回顾过去几年的A股市场,2017年-2020年是大盘核心资产的大牛市,2021年是中小盘牛市。2022年上半年国内经济有下行压力,政策以稳增长为主,预计A股还是以结构性机会为主,市场风格会更加均衡。2022年重点看好高端制造行业,围绕碳中和、进口替代两大长期产业趋势做配置。
碳中和方向,我重点看好新能源,包括风电、光伏、储能、电动车等。风电领域,过去两年风电大型化降本超出了市场的普遍预期,特别是海上风电加速平价打开了风电的未来空间。2021年是风电的估值修复之年,2022年重点看好成本压力缓解的零部件环节,主机厂今年将交付过去一年半的低价订单,面临压力测试,压力之下能够维持毛利率稳定的公司可能是未来的龙头公司。2021年抢装期后,2022年海上风电装机量大概率下滑,以海上风电为主业的公司或将面临收入和毛利率同比下降的风险。
光伏领域,压制光伏的上游多晶硅涨价因素正在缓和,降价会刺激需求爆发,预计行业将迎来全面行情,看好组件一体化、逆变器、胶膜、玻璃等竞争格局较好的环节;储能领域,2021年国家出台了一些储能配套相关的政策,随着成本不断降低,储能将迎来快速增长,看好电池和逆变器环节龙头公司;电动车领域,预计2022年行业需求还会保持高景气度,但是因为市场担忧渗透率快速提高后长期增速放缓,行业将面临一定程度的杀估值现象,整体板块股价涨幅可能不及业绩增速。行业内部也会出现明显分化,需对去年产品涨价非常多而且扩产正在加快的一些环节保持谨慎,重点看好盈利能力处于底部,同时竞争格局最好的电池和隔膜环节。
进口替代方向,我重点看好半导体和专精特新。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很多行业具备了进口替代的基础,贸易战和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全球半导体是周期行业,目前周期位置在中后段,但半导体设备受益进口替代,功率半导体受益新能源行业,是半导体中的细分成长环节。除了半导体,包括机床相关零部件、工控自动化以及风电轴承等都处在快速的进口替代过程中,还有一些自下而上的小行业小公司也值得重点去跟踪。
另外,2022年还看好稳增长相关的一些传统制造业,比如机械、建材、化工、钢铁等。政策基调保增长,而且经过近一年的调整后,上述行业龙头公司股价处于底部,上半年存在阶段性的反弹机会。
最后祝大家虎年心想事成,投资顺利!
农银汇理基金投资副总监张峰:
当下就是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
农银汇理基金投资副总监张峰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2021年农银汇理基金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投资答卷。
市场在盈利上行与信用紧缩的组合下,2021年指数级别赚钱效应下降,但结构性机会丰富。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成长股结构性行情突出,背后是宏观流动性、景气强弱、增量资金和政策风向的改变,共同主导了2021年市场风格变化。增量资金由外资+公募扩散至私募+散户,资金的高波段性加剧了存量博弈,板块间轮动速度达到历史极致水平,导致整体赚钱效应不佳。
2022年我们需要加大对外围风险的关注,海外疫后修复已基本完成,经济阶段性还有韧性但趋势放缓较为确定,海外的“滞胀+收紧”会从经济和流动性两方面对A股产生影响。基于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走势的判断,2022年A股大概率维持震荡,结构性机会为主,但结构性行情将转向收敛。成长价值的业绩分化差将明显收敛,中小成长风格由于业绩弹性较高,仍具有相对业绩优势,大市值公司的业绩稳健性将重新变得稀缺,配置性价比明显提升。
从宏观条件来看,2022年宏观经济预计仍在下行趋势,信用和货币将较2021年转松,从宽货币+紧信用转向呈现宽货币+稳信用的组合更利好成长股,但对市场整体估值形成挤压,2022年整体风格依然偏成长,但不会像2021年这么极致。
目前经济数据与企业盈利将进入短暂真空期,2021年末政治局会议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非常明确的稳增长定调,盈利下滑的担忧阶段性环境缓解;进入一季度后信用前置落地,增量资金入市推动行情概率较大,伴随着货币、财政、产业政策密集落地,稳增长预期验证,春季市场上行概率提升,跨年时段由流动性预期主导。
从投资布局角度看,寻找具备相对景气优势的行业仍是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因素,兼顾估值匹配度进行考量。相对看好高增长延续且估值合理的智能驾驶、光伏、军工等高端制造方向,兼顾稳增长和碳中和转型的绿色投资机会;增加估值合理且2022年景气底部改善行业进行配置,比如消费中可选、大众消费,以及渗透率持续提升的新兴消费行业。
当下,就是最值得珍惜的宝贵财富。市场机构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成熟度逐步提高。我们坚信,A股将为众多新兴行业和优秀公司的成长提供良好融资环境,伴随机构化程度的提升,市场定价能力不断增强,投资机会将更层出不穷。
在此新春来临之际,祝福大家新春快乐!阖家安康!
张峰简介:清华大学工学硕士,曾获第三届亚洲物理奥赛金牌。12年证券从业经历,其中6年投资经验。现任农银汇理基金投资副总监。
天弘基金谷琦彬:制造业已成黄金赛道
把握碳中和长期主线
天弘基金基金经理郭相博
虽然开年以来的市场调整也令碳中和相关股票大幅调整,但碳中和包括能源结构调整是未来几十年的一个长期产业方向,应从从开源、节流把握投资主线。随着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制造业已经成为A股的黄金赛道,除了关注优质龙头公司,还有很多“隐形冠军”企业有待挖掘。
从开源、节流把握“碳中和”投资主线
碳中和是2021年资本市场上表现最佳的主线之一。在去年上半年,很多地区和省市的碳达标指标完成的情况并不好,从三季度开始,政策力度进一步加码,相关赛道出现了明显的超额收益。
2022年以来,市场整体调整,碳中和领域的相关股票也出现了回调。主要原因是估值不够便宜,价内预期较高,交易过于拥挤。但中长期来看,我们相信碳中和包括能源结构调整,是未来几十年的一个长期产业方向。事实上,清洁能源将是未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投资主线。
梳理碳中和的投资机会,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开源,另一类是节流。开源主要集中在发电侧领域。目前,光伏、风电等绿色新能源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占比非常低。按照规划,包括我们产业政策推动的目标,未来绿电的占比会不断提升,最终会取代煤炭,成为一次能源结构的中流砥柱。这种能源结构调整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里,可以预期光伏、风电以及其他清洁能源在未来长期的成长性是非常确定的,他们的估值中枢都会有系统性的不可逆的上升。因此我们觉得经过这一轮调整之后,光伏和风电领域蕴含着较多的投资机会。
从用户侧来看,过去两年时间,中国和欧洲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都有了非常大幅的上升。截至去年底,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在全年新车销量当中已经突破了20%。当一个新兴产业的渗透率突破10%达到20%的时候,它会进入快速发展的成长期,也是资本市场的投资甜区。因此,我们相信经过这一轮调整,很多新能源汽车的资产也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在节流方向,工业减排、节能减排以及环保循环利用等环保措施,也蕴含着非常多的投资机会。所以无论是开源还是节流,碳中和是未来几十年长期的投资主线。
制造业已经成为A股黄金赛道
回到制造业,从政策方面看,国家对高端制造的重视程度今非昔比。2021年的730高层会议进一步强化了科技自立的重要地位,更加注重制造业的发展,核心思路是强调科技创新、国产替代,不断完善国内产业链。
目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条件已经具备:一是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已从量变逼近质变;二是产业链和配套基础设施趋于完善;三是融资渠道日益完善。中国已经度过了世界工厂的1.0时期,正在向2.0时代转型,“中国制造”逐渐走向“中国智造”。在这个阶段,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包括但不限于碳中和、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企业率先突破一些技术方面的桎梏,带领产业进行升级。在升级的过程中,它们可以享受到更高利润等级的红利。中国的制造业不但很大,而且变得越来越强,所以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其实是一个长期的必经之路。
我们认为,中国制造业的赛道是A股市场最好的一条黄金赛道之一。中国的国情就是制造业立国,制造业无论是在政策的抓手里面,还是在我们国民经济的占比里面,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据我们统计,从2005年到现在,制造行业指数对于大盘指数有持续的超额收益,这进一步验证了制造业是A股的黄金赛道。因此,无论是碳中和产业的大趋势,还是制造业升级这种内生性的提升的动力,都将会是我们未来长期关注投资和研究的方向。
捕捉“隐形冠军”
由于中国制造业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大,有很多优秀企业的价值远未被市场认知,挖掘一些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有望获得更多超额收益。
天弘主动股票投资的风格就是专注聚焦,我们希望长期的超额收益,来源于我们对于这些优秀公司长期的跟踪和更加深入的认知。我个人对于选股追求完美主义,主要聚焦两类公司,第一类是现在的核心资产,这些公司具备稳定的成长性、强大的竞争优势、良好的企业治理模式,以及可以接受的估值水平。第二类是未来的核心资产,这些公司本身拥有非常不错的基础,不过之前或成长前景不明确、或竞争优势尚未体现、或公司内部管理尚存瑕疵,股价处在较低的水平;但是现在公司已经弥补了自身的短板、基本面开始明显向上,而市场尚未充分认知和定价,是未来的行业“隐形冠军”。
此外,我们团队特别重视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拟定了一系列比较标准去评估、跟踪一家公司。我们只投资能力圈范围内的公司,希望可以凭借团队严谨的选股和完美主义的投资方法论,选出行业里最好的一批制造业和周期品的龙头公司,让更多的投资者分享这个时代的红利。
谷琦彬,天弘基金股票投资研究部基金经理、制造组组长,曾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2015年加盟天弘基金,现任天弘优质成长企业、天弘周期策略、天弘先进制造、天弘高端制造基金经理。追求左侧挖掘并长期持有优质企业,均衡配置。制造业选股完美主义者,要求对持仓企业有超越市场的认知,理解深度要在市场前列。
汇安基金邹唯新春寄语:
找到市场的锚把握2022投资机遇
汇安基金基金经理邹唯
回顾过去的2021年,市场整体波动比较大,整体估值收敛。我们在2021年主要是基于行业景气度比较优势和公司竞争优势比较的角度、再结合估值性价比进行了行业层面的配置和个股的选择。主要配置了一直看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军工等行业;中途虽然经历市场和行业的波动,但我们基于“输短期时间,不输股价长期空间”的中长期考虑,未进行短期操作,坚守持股。主要精力是放在产业景气度的跟踪、行业以及估值性价比的比较。
投资层面,我最重要的心得有两点:一是投资需要体系化,而非碎片化;二是这个体系必须要有生命力,要能持续进化,能力圈持续外延,做到真正意义的行业比较,避免偏见和盲点。
第一,什么是投资的体系化?我想这个体系是指,作为基金经理,需要在仔细并深入研究过足够多样本数量的行业和企业之后,能够提炼出来的一个既有系统性,又有包容性和弹性的投资框架。这个框架既能够囊括进不同类型的行业和企业,又能够在行业比较的方法上统一起来,所以这才叫体系化。为什么这个体系化很重要,因为它会加速我们认知和理解一个行业,最重要的这是我们去进行不同行业比较的基础;如果不同的行业不能在同一个体系中统一起来,那就没有了行业比较的维度和抓手。
第二,为什么说这个体系要有生命力?我认为一个体系的维持既需要不断应用、总结和完善自己的知识、逻辑框架,更重要的是基金经理要有好奇心、少年感,这样能力圈才能有效地外扩,才会有真正意义的行业比较,避免能力圈退化成舒适圈。只有这样,我们的体系才不会被束之高阁成为僵化的束缚,或者产生了偏见和盲点变得无根无据。在2021年的下半年,我们投入内部、外部资源跟踪分析研究最多的行业恰恰是我们持仓最少的行业。
2022开年后,市场波动较大。行业分化剧烈,一方面低估值、低涨幅的传统行业表现较好,另一方面,高景气高成长赛道股跌幅较大。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行业分化的线索是什么?我们认为既不是业绩增速、也不是估值,甚至不是过去一年的涨跌幅,可能更多的是资金行业配置权重上的不同,交易层面是市场近期波动的主因。
第二、触发因素是什么?从市场自身来看,在21年11月份基本完成了对22年的估值切换,无论是高成长的行业、还是一些稳健的消费行业都是如此。估值切换完成后在12月开始就进入了一个估值真空期或者说估值摇摆期,这期间叠加上了经济下行下对政策力度的担忧,以及全球流动性环境恶化的预期,因此市场风格呈现了剧烈的波动。
对后市怎么看?
第一、市场的锚是什么?在市场比较混乱的时候,我认为更有必要理顺自己的投资逻辑;市场的锚-定价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毫无疑问,只有行业中长期景气度和估值性价比的比较。沿着这个锚出发,才能找到市场中的机会,识别出潜在的风险,才能真正做到所配置的资产可能输短期时间,但不会输长期股价空间。
第二、2022年的市场环境:先看估值端有没有系统性的风险,2022年的流动性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国内国外不同步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这种不同步对国内市场的估值会有怎样的影响?
(1)首先短期来看我们认为不需要继续悲观了,两个原因:一是外部收缩、国内经济下行风险等等这些负面因素已经成了全市场讨论的焦点,市场的走势已体现了相关负面预期;二是2021年市场的估值已经是收缩的,估值层面再继续收缩的空间也不大了,上半年国内的流动性和政策环境比较友好,因此估值层面有支撑的基础。
(2)其次,我们认为中长期更需要关注汇率的走势,细心的投资者可能会关注到,20年下半年国内疫情有效防控之后,人民币汇率一路走升,近期虽然有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扰动,但是人民币汇率依然保持比较强势的状态。一方面看,这与近两年出口强势增长有关,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思考和关注的是汇率走势背后代表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健康程度和长期增长前景的巨大差距;也许后面我们回过头去看,不同步的货币政策或许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从中长期来看,市场慢牛走势仍然继续,只不过22年预计是慢牛过程中的波动阶段而已。
第三,2022年的市场主线:短期来看,估值切换后的估值摇摆期还在继续,低估值和没估值的行业可以一起涨,短期来看市场是比较难做的,但是这个时候恰恰是布局期,是挖掘机会的最佳时刻。挖掘什么东西?我认为,最核心的还是业绩,这个是市场最核心的锚,企业盈利也是未来A股长期向好最重要、最坚实的基础。业绩增速占优的行业依然会是2022年市场产生收益最为重要的方向。目前来看,高景气方向中:新能源、军工、电子的机会依然是很多的;消费方向:必选消费的机会也需要关注,今年提价传导、补库存、疫情解禁后大众消费复苏会为必选消费带来业绩上的弹性。总体来看,今年市场的机会相对均衡,不会只是在一两个行业内了,总体来看需要关注两类机会:一是业绩维持高增长的行业和个股,同时在估值层面没有杀估值的风险;二是估值回归到历史偏低位置或者合理位置,同时在业绩层面能够实现中长期触底回升的行业。
最后,祝广大投资者新春快乐,虎年吉祥如意!
邹唯简介:
20年证券、基金从业经验,13年基金投资管理经验。曾就职于长城证券、嘉实基金。2003年加入嘉实基金,曾任嘉实浦安保本、嘉实稳健混合、嘉实策略混合和嘉实主题混合基金经理。2017年12月加入汇安基金,担任副总经理、首席权益投资官。现任汇安均衡优选、汇安泓阳三年持有期混合、汇安裕阳定开混合、汇安行业龙头基金经理。擅长成长股投资,坚持中长期投资理念。
金鹰基金杨晓斌:节后躁动行情值得期待
大小盘风格或有望逐步收敛
回首2021年,虽然新冠疫情影响逐步退散,但全球经济仍面临疫情的余震,通胀高企和生产供应链问题悬而未决。在世界各国货币基调宽松、财政有所发力的背景下,全球经济迎来疫情后的持续复苏,我国虽然面临投资趋弱、消费疲软的经济压力,但出口规模不断突破前高。围绕政策回归正常化的讨论也不绝于耳。其中,我国率先布局经济跨周期调节,加速推进“双碳”战略,防范和化解房地产企业金融杠杆化;美国在去年三季度开始退出疫情补助,并在去年年末开启了购债缩减,尝试向经济常态化回归。
虽然全球资本市场在政策退出过程中,面临一些波折,但强劲的产业趋势和经济发展韧性,仍支撑A股呈现出了结构性行情,美股也持续创出了历史新高。在2021年,我们见证了业绩驱动对A股投资的重要影响,围绕经济转型背景下,受益于供给侧的上游资源品和“双碳”战略下的新能源产业链,二者在2021年的A股市场上呈现交替演绎。
投资操作上,2021年上半年关注到全球核心国家政策退出迹象,随后开始逐步减持业绩确定性下降的顺周期制造和消费等领域,并切换至受益于双碳战略的新能源、国产化替代的硬科技等领域,增加组合抗周期波动的能力。去年下半年,随着经济下行逐步进入后半段,提高了组合的均衡性,配置方向主要在三方面,分别是业绩确定性较高的局部成长领域,必须消费板块(PPI-CPI剪刀口收敛)以及逆周期(地产和相关链条),获得相对较好的效果。
回顾去年的投资,我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经验:
1、需要密切跟踪影响行业基本面的各项变量,更动态地看待行业盈利的变化,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对市场的变化给予更冷静的应对,避免刻舟求剑;
2、市场无时不刻在变化,快速应对比什么都重要。印象比较深刻的是2021年4月份市场风格开始出现明显变化,全球以新能源为主的成长股出现较为明显的反弹,而相比之下,消费和核心资产则开始出现较为明显地调整,这是伴随着全球低碳政策推动以及经济预期见顶的大宏观逻辑而发生的,而是否迅速应对这一变化决定了2021年全年的相对收益情况;
3、对于持仓相对均衡的投资人来说,我们必须对任何机会都保持持续地关注。比如去年的核心资产和年中的新能源,这需要我们具备非常客观理性的投资视角,和较为广阔的投资视野,不能有过于主观的个人看法。
2022年中美欧或均将迎来政治大年,稳字当头的诉求可能并不仅限于中国。美联储在Taper结束后,随着充分就业条件的成熟,加息落地窗口也越来越近。国内在稳增长定调下,经济有望探底后弱复苏,形成前低后高的格局,连续的降息降准或可期。流动性整体宽松,信用偏稳,PPI-CPI剪刀口或迎来收敛。A股短期可能处于盈利下行期,需规避盈利存在较大下调风险的中上游品种,加大关注中下游品种,并等待基本面见底信号。
2022年开年股市明显调整,除了交易层面上的踩踏以外,主要出于对外围流动性收紧以及短期国内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但我们认为,目前市场的悲观预期大概率可能会发生变化,美国后续的通胀和失业率可能仍有反复波动,美联储加息力度和次数有较大概率出现修正。国内稳增长实际效果有待观察,若需维持经济和就业稳定,需要基建更大发力及地产明显改善,社融也将大概率逐月改善,从而可能酝酿较大结构性机会。
春节后股市的躁动行情依然是我相对关注的,届时或将是陆续验证本轮稳增长成色的关键时刻。年初市场的超跌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筛选被错杀优质个股的机会。在政策态度积极以及盈利存在明显结构性分化的宏观面下,2022年预计是指数空间相对有限(取决于稳增长落实情况),结构性机会较多的一年,只是上涨的股票有可能与2021年有一定差异。
上半年或处在整体盈利下行、信用预期改善的阶段,短期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成长股依然相相对占优。我们将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较高的科技成长、大众消费和逆周期品种。后面随着经济预期逐步企稳,我们认为市场机会或将逐步倒向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行的顺周期行业,2022年大小盘风格或有望逐步收敛。
行业配置上,将密切跟踪科技成长领域的基本面变化,重点关注业绩确定性较高的品种;同时持续关注大众消费和逆周期品种等机会。
①成长领域:关注景气度改善且估值具备性价比的新能源中下游环节(光伏组件/电池/风电零部件)、景气复苏的电子消费品(消费电子),以及国产替代相关的半导体设备;兼顾调结构和稳增长的G端领域(工业软件/网络安全)。
②消费领域:共同富裕背景下,大众消费需求存在潜在提升,可关注有强提价预期的品类和受益于信用扩张的可选消费品等。
③逆周期品种以及相关产业链:地产,并逐步关注具备强成长性且原料成本下降的产业链个股,消费建材、家电和建筑机械 。
风险提示:
本文所引用的观点、分析及预测仅为基金经理个人观点,是其在目前特定市场情况下并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下的分析和判断,并不意味着适合今后所有的市场状况,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内容不构成本公司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或本公司相关机构、雇员或代理人不对任何人使用此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行为或由此而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