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母亲,是乡邻眼中善良的村妇,是村人眼里勤劳的媳妇,更是孩子心中慈祥的妈妈。
母亲身材虽瘦小,性格却坚强。
小时候,父亲在镇上给公家做事,抚养六七个孩子的重担便落在母亲柔弱的肩膀上。六七个孩子,几乎都是母亲一个人拉扯大的。
困难时期,常听到母亲虽偶有抱怨,但每每都毫无例外地以自己柔弱的身躯挑起家里的一切重荷,闯过一道道难关。
那年“下造”闹旱灾,庄稼欠收,在交完公粮余粮后,家里口粮的也所剩无几了。靠着一些五谷杂粮挨到了腊月,终于还是断粮了。看着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母亲去舅舅家借了九百多斤粮食回来。
舅舅家的口粮也是紧张。舅舅体谅母亲一个人养那么多个孩子,对母亲说,粮食就不用还了。
第二年夏收过后,母亲第一时间就把借舅舅家的粮食给还了。母亲说,纵使是亲姐弟,也要互相体谅,舅舅原本困难还帮助我们,我们应该记着这份恩情。母亲还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我读初一那年,父亲下海做生意,不幸遇到了骗子,被骗去一万多元的货物,落得欠银行一身债务。为了帮父亲还债,母亲有一年养了足足十头大猪。
买不起米糠喂猪,母亲就到处找猪草甚至是野草来顶替。每天一大早就出门,一个多钟头就挑回一大挑担猪草,然后就立马剁好一大堆猪草。怕猪吃了不好消化,就把猪草放到大锅里熬猪食。
勤俭节约,母亲是出了名的。等把猪养大,出栏了,母亲却舍不得给自家那怕是多留一块猪肉,为的是多还银行一些钱,减少一些债务。
母亲说,银行是国家的,欠银行就是欠国家的;我们本分人,如果不是你那酒鬼爸爸“行差踏错”,欠谁的钱都不要欠国家的钱呀。
就这样,母亲以她瘦小柔弱的身躯,靠着吃苦耐劳和任劳任怨,带领一家子闯过了许多难关,让一家人从艰难困苦中渐渐走了出来,走出了盼头,走出了希望。
母亲是慈祥的,尤其在我眼中更是如此。
五岁那年,在端午节那天上午,当我捧着平时少有的一碗盛有猪肉的饭,正兴致勃勃地跑出外面去吃时,地上一张破草席把我绊倒在地。我重重地摔倒在地,破裂而锋利的碗片正好深深地扎在了我的额头上。顿时,血流如注,我很快变得稀里糊涂,不省人事了……当我醒来时,我发现我躺在母亲的怀里,母亲一身的血迹,还有一脸的泪水。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是母亲闻讯从田里赶回来,抱着我跑到五里外的卫生站抢救。我流了很多血,手术缝了十二针。从此,我的身体变得虚弱了,脸色老是泛黄。
母亲当然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给我补身体,母亲把家里仅有的一只母鸡所生下的蛋都弄了给我吃,孵小鸡也顾不上了。
每天一早一晚,母亲先把鸡蛋打在碗里,添上油盐搅拌好,然后盖上一碗刚刚开锅的热气腾腾的大米饭,把鸡蛋焗熟,搅拌成一碗鸡蛋饭。母亲说这样营养好。这碗鸡蛋饭,也就成了我最好的补品。以后有什么好的东西,母亲首先想到的必定是我。在母亲的悉心照料下,我身体渐渐好转,康复了。两年半后,我上学了。
母亲虽是个文盲,但母亲却懂得读书的好处。
哥哥和姐姐都因为家境贫寒而相继辍学了,我便成了母亲唯一能够读书成才的希望。因此,母亲常教我从别人那听来的诸如“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读书才有出路”的道理。母亲并不是奢望我读书能做官,而是希望我通过读书找个好出路。
当时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可我还算聪明,读书成绩一向不错。可我却有不是很用功的缺点,晚上温习经常打瞌睡。更糟的是,我是出了名的“电视迷”。那时,家里本身还没有电视,我们全村只有一两台21寸的黑白电视机。电视是个新鲜事物,对农村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小孩子都是巨大的诱惑。
每当晚上,我常常先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假装温习,然后偷偷摸摸地跑到别人家去藏起来看电视。屋子里电灯依然亮着,门依然掩着。而我这一刁虫小技,当然瞒不过大人。母亲常有怨言。为此我也吃了不少来自严厉的大哥哥“赐予”的皮肉之苦。尽管如此,我还是难以改掉。
母亲很无奈,只好采取“陪读”的办法督促我学习,就是每天晚上陪在我身旁,守着我温习。
母亲往往是一边陪我读书,一边做些家务。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呀,剁猪草呀,农忙时摘花生、剥玉米呀。而更多的时候,母亲是夏天为我扇凉驱蚊,冬天帮我生火取暖。有时我看书累了,想打瞌睡,母亲还会讲一些民间故事给我听,或是出一些简单的谜语让我猜。这一切都是为了使我更好地温习。
图片:网络资料
最使我难忘的是,一个夏天的晚上,外面正刮风下雨,电已停了,我点着煤油灯温习,钻进屋子里的风吹得煤油灯冥冥灭灭。母亲坐在矮凳子上,两脚分开,左手握住长长的番薯藤,右手握着菜刀,起起落落地剁着用来熬煮喂猪的番薯藤。
昏暗的灯光下,母亲还不时用左手抹额头上的汗水。菜刀落在砧板上,发出哆哆的声音。就这样一直到深夜。睡觉前,我才发觉母亲早已一脸的倦容。是啊,母亲本来白天就要干繁重的农活,晚上还要一边做家务,一边陪我读书至深夜,可见对我的学习是多么的关心,期望是多么的殷切啊!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足足四年的时间,我学习的优异成绩因此能够得以保持下去。我也在母亲的“陪读”下逐渐养成了爱学习的好习惯,知道了母亲殷切的期望,懂得了发奋读书。母亲在我身上看到了希望,我在母亲脸上看到了欣慰。
那四年时光,是我孩童时代最重要的时光。
母亲用她细致入微的关怀和教育,给了我很好的启蒙。现在想来,我有后来的读中学,上大学,无不得益于母亲的关怀和教育。母亲“陪读”的那段日子,特别是停电的晚上我在煤油灯下温习,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剁番薯藤的情形,如今历历在目。
母亲特迷信,常常烧香求神为我祈祷,甚至到算命婆那里占卜我的命运、我读书的前程,而我成绩的优异又使母亲对神灵更加信以为真。母亲烧香求神、算命占卜一直没有停止过。
在我参加高考的前一天,母亲还特意为我饯行,买了些猪肉煮熟,拿来供奉神灵,又烧香,又放了小鞭炮,对着天边祈祷,嘴里念些神灵保佑之类的话。我当然知道迷信的荒谬,但我并没有干涉母亲的举动,我在母亲那一脸的虔诚中读懂了母亲的深深的期望和深深的爱!
有位哲人说过:母亲,是世上最美丽最动听的名字!
我把这句话献给我的母亲,也献给天下所有的伟大的母亲!
延伸阅读:
“退休阿姨”做“清洁工”,放着清福不享,为谁辛苦为谁忙?
农民不惜花30多万,供女儿攻读舞蹈艺术至研究生学历,值得吗?
3岁看大7岁看老,“过教”牛儿不会犁地,两句谚语藏着教育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