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是姓氏文化大省,具有无比厚重的根亲文化资源。河南在华夏历史文明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的圣地。
(一)中华一脉,根在淮阳。淮阳古称宛丘、陈、陈州,为太昊之墟。历史上曾三次建国、五次建都,历史长达6500年,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据《竹书纪年》记载: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元年继位,都宛丘。”《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陈,太皋之墟也。”《五帝记》记载:“帝太昊伏羲氏,成纪人也,以木德继天而王,都宛丘。”太昊伏羲在把淮阳作为核心活动区域时代,在这里有很多伟大的创制,如作八卦、造书契、作甲历、造干戈、结网罟等,但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制嫁娶”。据春秋《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杜预注:太皞伏羲氏,风姓之祖也。有龙瑞,故以龙命官。战国《世本》记载:“伏羲制俪皮嫁娶之礼。”东汉班固《白虎通义》记载:“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于是伏羲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以民始知父子之亲,夫妇之道,长幼之序。” 中华姓氏由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正姓氏、制嫁娶”肇始,太昊伏羲都于宛丘,宛丘即河南省淮阳县,淮阳应为中华姓氏的起源地。
羲皇故都淮阳不仅因伏羲自命“风”姓而成为中国第一个姓氏诞生的地方,而且许多姓氏的起源都与这里有关。与伏羲有直接关系的姓,应该说都起源自淮阳。在中国的姓氏中,直接源于周口的姓氏有陈、胡、李、田、项、沈、古、厉、顿、孙等130多个。中国人现在使用的姓氏有3000多个,周口就有1087个,其中王、张、李三姓的人数均超百万。按照淮阳古代的地域范围,从姓氏起源的数量与影响上看,淮阳为中华姓氏起源地也是有充分依据的。例如陈姓、胡姓,陈侯妫满生于殷纣王七年,薨于周成王九年,谥号胡公,葬于淮阳,现存有陈胡公陵墓,其子孙或以国为姓,或以谥号胡公为姓。陈胡公既是陈国始君,又是陈姓、胡姓的始祖。现在陈姓是中国第五大姓,胡姓是中国第十三大姓。例如李姓,李姓源出于上古八大姓之一的赢姓,是皋陶的后裔。相传皋陶在帝尧时担任理官,他的后代世袭此职,于是以官名命氏,称理氏。商朝末年,有一位名叫理征的大臣,因直言敢谏,得罪了商纣王,遭残杀。理征的儿子理利贞随母亲契和氏逃难到伊侯之墟,靠采食树上的果子(木子)得以存活,于是改姓为李,称李利贞。商朝灭亡之后,李利贞随母亲回到他母亲的故乡陈国鸣鹿。后来,李利贞也娶了契和氏族中的女子为妻,生子李昌祖,任陈国大夫,家于苦县。春秋时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李耳(老子)就是李利贞的11代孙。现在李姓人多尊李耳为始祖,李姓己发展成为中国第二大姓,人口已经近亿。
祭拜老子诞辰活动
淮阳在姓氏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中华一脉,万姓同根,源于伏羲,根在淮阳”已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2006年,周口市以伏羲都淮阳、神农都淮阳、女娲都西华(西华为周口市所辖),被中国文联命名为“三皇故都文化之乡”,再次确立了淮阳的历史文化地位。
太昊陵,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氏的陵庙,位于周口市淮阳县城以北1.5公里处,因为伏羲为被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始祖”,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天下第一陵”。人文始祖祭祀活动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到三月初三,世界各地几百万人涌向淮阳县太昊陵庙朝圣伏羲,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均有盛大祭祀活动,游客人数日达数十万。港、澳、台同胞以及侨居国外的华夏子孙,每年都组团到此朝拜,以示不忘祖先。自1980年以来,每年阴历二月初二,由淮阳县人民政府主持举办太昊伏羲公祭大典,已成定制。2004年举办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以后,太昊伏羲公祭大典被列入河南省拜祖活动之一,其社会影响越来越大。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寻根内黄,探寻二帝陵。内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4500年前的上古时期,华夏部族联盟首领颛顼、帝喾先后在这里建功兴业,肇造文明,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内黄境内有颛顼帝喾陵,简称二帝陵。据《河南通志》记载:“二帝陵,有庙在土山上,距滑县东北七十里,唐大和四年立,宋乾德六年修,金大定七年析开州境,归于滑县”。另外,《山海经》《水经注》《太平御览》等都有二帝陵和庙的记载。颛顼、帝喾是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根基,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颛顼,姓姬,号高阳,居住河南濮阳一带。《史记》记载:“上古时少昊之前,天下号象其徳,颛顼之后,天下之号因其名”,颛顼系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他重视人事治理,实行人神分职,奖励农业生产,注重四时五行的教化,耕作不违农时,因而北于幽陵,南至交址,西至流沙,东至蟠木,凡动静之物,大小之神,莫不砥属。颛顼在位时进行过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族与族之间的融合。颛顼死后葬于顿丘(今濮阳、内黄一带)。帝喾,姓姬,号高辛,黄帝的曾孙。《史记》记载:“喾生而神灵,自言其名,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意,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他制定了弦、望、晦、朔历律,鼓励人们耕狩,教化人们节材利用。在他的区域内“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社会安定,福泰康宁。帝喾死后葬于濮阳顿丘城南台阴野之秋山。颛顼帝喾陵传统祭祀活动源远流长,相传农历三月十八为颛顼诞辰,有庙会传延至今,称高王庙会,现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2年起,在高王庙会基础上举办颛顼帝喾陵祭祖节,现已成为河南省拜祖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帝像
颛顼、帝喾是黄帝族系的支族,在数千年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颛顼、帝喾族系又衍生了大量的姓和氏。颛顼姓系有:马姓、习姓、干姓、韦姓、支姓、区姓、尤姓、车姓、戈姓、午姓、苏姓、村姓、李姓、芈姓、针姓、余姓、谷姓、施姓、差姓、娄姓、洪姓、穿姓、费姓、姚姓、柔姓、谢姓、靳姓、蒲姓、蒙姓、虞姓、鲍姓、廉姓、裘姓等等;帝喾姓系有:乙姓、丁姓、卜姓、几姓、刁姓、乃姓、于姓、万姓、丙姓、左姓、石姓、平姓、卢姓、业姓、帅姓、旦姓、目姓、甲姓、史姓、任姓、向姓、伊姓、后姓、行姓、庆姓、刘姓、条姓、应姓、冷姓、汪姓、沙姓、沃姓、沈姓、完姓、房姓、屈姓、孤姓、经姓、封姓、顶姓、校姓、聂姓、恭姓、墨姓、暴姓、黎姓、鲜姓、僚姓、端姓、翟姓、密姓、寇姓、鹿姓、商姓、政姓、猛姓、邬姓等等。因其起因纷繁复杂,内涵极为丰富,同时也构成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彩的中华姓氏文化。
在内黄这片沙地连绵,枣林无际之地,颛顼帝喾陵延续着悠悠古风,叙说着丝丝乡愁。厚厚的沙土,掩藏了昔时的一切,而华夏始祖颛顼、帝喾那高大的陵冢亘古矗立。二帝陵,是华夏的血脉和精神根源所在。同根同源,同心同愿,这里聚集了华夏子孙虔诚的香火,这就是内黄,一个能让我们找到来龙去脉的地方。当远古的陵冢被细雨滋润,这条根脉就愈发清晰,就像流淌在心灵深处的溪流,延续着不泯的认同,缠绕着永恒的凝聚,任何种子最终都能渗透出根的滋味。
(三)古城觅深处,禹州姓源地。禹州,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因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此而得名。历史上,在这里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华夏五千年文明从这片热土开始,禹州也被誉为“华夏第一都”。是黄帝、大禹、启、少康等华夏早期君王的主要活动区域,他们遗留的诸多传说和遗迹大多都在禹州境内。
少康城遗址
逍遥观
位于浅井乡崆峒山麓的逍遥观,这里是传说中的人文初祖轩辕黄帝问道于广成子而成仙得道之地。青山绿水,幽静安然。登上139级的云梯就可以瞻仰到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的小亭,旁边还有供奉着广子圣母的祖始殿以及圣母老奶奶殿等。另外,少康城遗址、点将台、方氏起源地等历史遗存或位于盘曲蜿蜒的青山深处;或位于崎岖险峻的陡峭山间;或位于小村民居之中,它们掩映在禹州的古老深处,承载着禹州的历史、文化和厚重。方氏起源地在禹州方山,在方山的陡峭山间建有方氏溯源亭等纪念建筑。著名历史学家何光岳在其《炎黄源流考》中说到:“炎帝榆罔之子名雷,因辅佐黄帝伐蚩尤有功,封食方山而姓方。东晋时有个方孚,曾上书晋成帝说:‘考臣先人承神农之后,榆帝之子雷,为黄帝佐相,封方山。’这里的‘方山’就是禹州境内的方山。”禹州是天下方姓的发源地,已成为是海内外方姓族人的寻根谒祖之地。禹州历史悠久辉煌,文化灿烂,洪荒初开,人类祖先便在这里繁衍生息,承载和记录下大批华夏姓氏在此的源生与发祥。如:方姓、雷姓、高姓、牧姓、夏姓、禹姓、启姓、杜姓、翁姓、隗姓、康姓、翟姓、陈姓、栎姓、侠姓、褚姓、韩姓、何姓、横姓、蜡姓、婼姓、晁姓、吕相姓、逢侯姓等等。发扬光大禹州的姓氏文化,让禹州华夏文明之光熠熠闪耀。
(四)走进信阳固始,领略根亲圣地。 固始素有“中原侨乡”之称,历史上有四次大规模移民南迁,数万名固始籍乡兵移民南下闽、粤定居、繁衍,其后裔渐次播迁至台港澳和菲律宾、马来西亚等东南沿海和欧美国家和地区。据《闽中记》中记载,“今闽人皆称固始人”。台湾也有一句老话“台湾同胞的祖根,500年前在福建,1300年前在固始”。因此,造就了“台湾访祖到福建,漳江思源溯固始”的根文化现象。移居台湾的炎黄子孙,大部分来自于福建,而追溯祖根之源则在河南固始。每年举办的中原(固始)根亲文化节,也成为了弘扬中原文化、展示厚重河南的宽广平台,更为广大海内外游子提供了寻根联谊、合作发展的难得机遇。
先后探访过陈元光祖祠、王审知故居遗址、根亲博物馆和根亲文化公园。通过考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有着“中原侨乡”之称的固始,在根亲文化发展上的重要地位。
陈元光祖祠,又名将军祠,位于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为唐代大将陈元光后裔所建。陈元光将军为固始人,自小就随父亲率众人从固始南下,坚守在闽戍地,直至殉职,他把中原优秀文化、先进科技、生产力等带去了闽南,使处于闽粤间的这一千古蛮荒之地走向长治久安和初步的繁荣发展,并与中原地区形成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统一,为传播中华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被奉为“开漳圣王”。陈元光祖祠现存正殿五间,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主体建筑突出,结构完整。门前为一大片池塘,称“月牙塘”。整体建筑古朴有致,环境优雅。虽然目前正在修建之中,但对先祖的敬畏之情丝毫未减。据史料记载,随陈氏将军入闽将士、眷属8000多人,据漳州市、云霄县及固始县地方史志部门多方查证,统计有80多姓:陈姓、许姓、卢姓、戴姓、李姓、欧姓、马姓、张姓、沈姓、黄姓、林姓、郑姓、魏姓、朱姓、刘姓、徐姓、廖姓、汤姓、涂姓、吴姓、周姓、柳姓、陆姓、苏姓、欧阳姓、司马姓、杨姓、詹姓、曾姓、萧姓、赵姓、蔡姓、叶姓、颜姓、柯姓、潘姓、钱姓、余姓、姚姓、韩姓、王姓、方姓、孙姓、何姓、庄姓、唐姓、邹姓、邱姓、冯姓、江姓、石姓、郭姓、曹姓、高姓、钟姓、汪姓、洪姓、章姓、宋姓、丁姓、罗姓、施姓、翟姓、卜姓、游姓、尹姓、韦姓、甘姓、宁姓、弘姓、名姓、阴姓、麦姓、邵姓、金姓、种姓、耿姓、谢姓、上官姓、司空姓、令狐姓、薛姓、蒋姓等。
在王审知故居遗址保留下来的一口古井
王审知故居遗址,位于固始县分水亭乡王堂村。故居建于唐末,四周有水塘环绕。直至清代末年这里的建筑群仍有一定规模。由于历史的原因,所有的建筑已沦为废墟,成为遗址。唐末,中原战火纷飞,王审知率军队挥师南下,一统八闽,为福建的生产发展等做出了重大贡献,唐授王审知为福建节度使,梁朝开国以后又被册封“闽王”。王审知故居遗址占地6000平方米,四面环水,遗址内随处可见唐、清时代的砖、石、瓦砾。凉风轻抚,草木摇曳,在一片悠悠湖水前,树立着一块闽王王审知故居的碑刻。沿着岸边小路走进了一片竹林,那是王审知的故居遗址。斗转星移,岁月沧桑。王审知故居已不复存在,只剩下一口古井,井沿上长出了薄薄的青苔,那是历史的遗痕。“井”是一种家的象征,代表着家乡的愁思。近年来,有许多闽粤人和海外侨胞以及王氏后裔来此观瞻,寻根问祖。人们对根亲文化的向往和对故土的眷恋不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淡,反而会因人们的不断拜谒而永恒。据明嘉靖《固始县志•隐逸》记载,王审知入闽带固始乡民“十八姓”。其中记明的有:方姓、胡姓、龚姓、徐姓、顾姓、丘姓、白姓。又据1994年出版《固始县志•人口迁徙》记载,随王审入闽的固始籍民为27姓:陈姓、张姓、李姓、王姓、关姓、蔡姓、杨姓、郑姓、谢姓、郭姓、曾姓、周姓、廖姓、庄姓、苏姓、何姓、高姓、詹姓、沈姓、施姓、庐姓、马姓、付姓、董姓、薛姓、韩姓、孙姓等。
“根在中原,根在固始”已成为众多海内外游子的共同心声,如今固始已成为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梦魂牵绕的寻根圣地和根亲家园。
此外,洛阳桥、开封珠玑巷等这些历史上的移民集散地,也成为闽台人、粤港人心目中的寻根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