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公教育为您带来:古代十二时辰与现代时间对照
古代人民把一天的时间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对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出来的。
西周时就已使用十二时辰制,汉代时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中国传统以十二个时辰来计算白昼黑夜,分别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来表示。
中国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也就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十二时辰用十二地支作名称可以对应,从晚上的十一点算起,第一个时辰是子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以此类推:
时辰
子时 二十三点到一点
丑时 一点到三点
寅时 三点到五点
卯时 五点到七点
辰时 七点到九点
巳时 九点到十一点
午时 十一点到十三点
未时 十三点到十五点
申时 十五点到十七点
酉时 十七点到十九点
戌时 十九点到二十一点
亥时 二十一点到二十三点
纪年时,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也叫生肖。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也就是人们会通过算生辰八字来看自己的人生运势。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
大家可以通过十二地支对应十二时辰和十二生肖,记住对应的代表的时间和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