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八字查询表,天干地支八字

频道:免费 日期: 浏览:2

我国的传统风俗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的。每一个民俗的形成都是这一时期文化传承的表现。

本篇我们来讲述一下古人的计时方法和十二时辰。

我们的先祖们虽然没有手表、时钟、手机等工具,但是他们用智慧创造了很多计时的方法。

早在夏朝之前,就出现了昼夜之说,那时候的古人把一天分成好几个阶段,昼和夜就是两大阶段,日出以后的白天叫做日或昼,日落以后就是黑夜叫夜或夕。甲骨文中也关于有日、暮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发展,到了夏商周时期,古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对时间的定义就越多。他们不仅将时间分的很清楚,而且对时间的掌控能力也不差。古人创造的时间词语有很多,比如我们至今仍在使用的“黄昏”。

天干地支八字查询表

夏商时期,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段。

文献记载古人一天只吃两顿饭,一顿在“食时”,也就是早上日出不久;一顿在“晡时”,也就是在日落之前。

当太阳升到天空最高点时,叫做“日中“,食时和日中之前的时间被叫做“隅中”,日中到晡时这段时间叫做“日昃”,吃了晚饭太阳会慢慢落山,这个过程叫做“日入”,日入以后天空会慢慢变暗,这个过程就叫做“黄昏”。

黄昏过后,人们要休息了,叫做“人定”,到了现在的12点,这个时间被叫做“夜半”,夜半过了就是“鸡鸣”了,之后天就会慢慢亮起来。

天空看着将亮未亮时,被叫做“平旦”,或“平明”,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黎明。接着就是“日出”了。

天干地支八字查询表

到了汉朝,人们开始将这十二个时段称为十二时辰,将十二地支与之相配,成为这十二个时辰的名称,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正好等于现在我们的两个小时。

到了近代,人们又将时辰做了细分,将每个时辰刚开始的点叫“初”,每个时辰中间的时间叫“正”。

将古代的时段、时辰和现在的小时做对照,夜半为子时,是23点至24点,23点为子初,24点为子正;鸡鸣为丑时,是凌晨1点至2点,1点为丑初,2点为丑正。以此类推,就将一天细分为了24个时间段。

天干地支八字查询表

古代时段,时辰和现代小时对应表

汉朝刘向的《说苑》中也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词语,如“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古人还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是一个时辰,两小时。三更正是夜半,五更就是平旦。古人在晚上有为普通百姓打更报时的制度。

到了现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晚上的文化娱乐生活也大大丰富起来,钟表也已得到普及,人们掌握时间更为精确,打更这门古老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天干地支八字查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