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印查询 八字阴差阳错

频道:免费 日期: 浏览:2

关于这一篇,由于历史上对古法治泥的研究资料非常少,仅能就现存资料,和鄙人经手过的一些完成印鉴比对工作的作品上之泥印,做一些总结和分析(如无特殊说明,后面章节所使用之作品,都为已完成前面所有章节鉴定工作之后):

对于印泥发展史,目前学术界大致达成一致的论述如下:秦汉时有出土实物封泥证明于秦汉开始使用“朱”(即朱砂)来作为官文封印(朱砂使用史最早可上述到商周)。在东晋王嘉志怪小说《拾遗记》中提到秦始皇:“始皇起云明台,穷四方之珍木,搜天下之巧工。南得烟丘碧树,郦水燃沙,贲都朱泥,云冈素竹”,首题“朱泥”二字(仅就笔者查询到的资料)。南北朝开始出现水调朱砂以制泥之法,水用白芨。直至南宋,因水调印章容易剥落,开始使用蜜调法。到永乐年间则换油调。也有民间学者指出,南宋末期即已尝试油调法,但因未解决油渍洇出问题而未使用。明清以降,全为油调。康熙朝发明了“八宝印泥”,漳州府“丽华斋”业主魏长安精选麝香、珍珠、猴枣、玛瑙、珊瑚、金箔、梅片、琥珀等八种名贵原料,经过研磨成粉,再加陈油、洋红、艾绒,采取精心配料、科学加工等特殊工艺制作成“八宝印泥”。

中国古人对印泥一事的考古学研究起步甚晚,至清代才开始发现秦代封泥,从而出现学术专著(吴式芬《封泥考略》),成为一门学科。这或许是现代对印泥的考古学研究成果稀少的原因。观现状,大部分专著集中于先秦封泥,少量著作涉及地方封泥,还有部分治泥史研究被列入篆刻学。

故而传统文博界以为,唐以前无收藏家印鉴,宋以前书画家无个人钤印,为仅就已出土的文物得出的结论,暂时未找到史料支持。但个人使用印章的历史(官方出土实物)可上溯至商,而根据印泥发展史来说,魏晋南北朝(甚至秦汉)的书画家使用私人印鉴及水调朱泥,也并非不可能的事。至于说用泥的材质,目前官方考古结果证实,中国自春秋战国已有帛画(民间或更早,曾出现画有甲骨文的实物),绢也早已存在,并无非要在纸上才用印和泥之说。笔者所藏有数枚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王私印,上有朱泥使用痕迹,泥痕老旧,与章结为一体。但如前所述,印章鉴定也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印的时期待考证,其上之泥又是何时?故不作定论,待日后科学检测成熟时再定夺。

如下为“宋襄公印”之宏微观图,及与朱砂原矿之对比。究竟是封泥用,抑或做印泥用,留待日后考证:

八字印查询

宋襄公印宏观图

八字印查询

“宋襄公印”阴刻印文内藏泥之微观

八字印查询

“宋襄公印”印文内藏泥与印之渗透生长状态

八字印查询

现代开采之朱砂原矿

另外民间有一种观点认为古泥必定洇出油渍,余以为不成立。首先油调朱砂在永乐时期才日渐成熟起来,如果加上民间学者的理解(此说完全未经考证),南宋末期出现油调朱砂但不成功,那么洇油一说,最早也不可能早过南宋。另外,古人对泥地追求颇高,无论何时出现了调油之法,钤印后不洇油都是历代制泥所追求的基本要求。而洇油之泥,乃泥中下品,至今也是如此。尤其是对印泥要求苛刻的明清宫廷御印,不洇油应该是前提。而如果未经考证的民间学者的理解可靠,则在洇油现象被彻底改进之前,油调朱泥法都未被采用,还是使用蜜调法,直到明永乐才解决了这一难题。

但笔者见过非常少量纸本作品上的印边缘存在洇水现象,而整幅作品全有被水浸泡过之痕迹。所以已干之泥,若长期被置于极其潮湿的环境中,有可能出现泥痕向外洇水(部分水含油渍)现象。但这类洇水现象,首先是整幅作品都有被浸泡之感,其次所有印章的洇水(包括整个印文),都偏黯淡发黑,与印泥不佳而洇油的洇油部分的光亮油渍不同。

现上图一张,供对比,同一枚“传心基命”印,左边为正常印泥色,右边为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的泥色,虽发暗,基底颜色为好朱砂亦可辨。同时右边这份的纸张也收到了潮湿环境的侵蚀。

八字印查询

左:干燥环境,右:长期潮湿环境

如果油调朱砂法始于永乐,此说可靠,那么,明以前的作品出现印泥洇油痕迹,或可定伪。如下图之“御书”印,看着似有油渍,但实物未在手,也未作科学仪器检测,不能确定。

八字印查询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宋徽宗 竹禽图局部

由于中国人自己对制泥史的研究非常有限,故不建议大家拿泥之一事大作文章,以此为打假的凭据。本系列旨在形成一个严谨、求证据的古代书画鉴定体系,以便利藏家们收藏时不打眼,因此多次强调,非必要信息不透露,无论是藏品来源还是作者,仅截图说明方法。任何人对自己的藏品负责。若将此系列用于打假,则有悖于作者初衷。

另外,本人和友人也查考了一部分公安系统和学术界关于科学检测印泥的学术论文。基于目前查到的资料,用科学仪器检测区分现代印台印泥,和复印件的喷墨印油,已有成熟方法。而对于古代字画上的印泥的科学检测数据库笔者尚未查到。

关于科学仪器检测方法上,有科研单位指出,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可分析出纸张上的无机物原子成分,但是对于无机化合物及有机物则不可行。红外检测仪由于纸的红外光谱过高不便使用,一般用拉曼光谱仪。拉曼光谱仪笔者也略有一些接触,需要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才可完成有机物的光谱比对。举个例子: 比如纸上可能存在人的皮屑、油脂、印泥中使用的调制油、纸张的纤维......,如果该油使用的某种特殊蔬菜的菜油,拉曼光谱数据库中只有蓖麻油的数据,并不存在该蔬菜油的数据,则检测不出来。

但如果明清以来的制造的印泥仅为现存的那些,而科学仪器数据库中又恰好有这些类印泥的光谱数据,则比较容易确定明清印鉴,及明清仿制前代的印章。

若制泥史可靠,那么,南宋以前的泥不应含有蜜、油类的挥发性调制剂成分,而南宋至永乐前的泥不使用油调,而使用蜜调,似乎也可透过科学仪器检测一二。

有网友会说,明清也可使用水调印泥和蜜调印泥仿古,确实如此。笔者未见此类实物。若有,从纸和泥的老化程度,还是可以鉴别出来。

笔者将前述宋徽宗书法法帖上的北宋徽宗“宣和中秘”印、南宋高宗“绍兴”印,元鲜于枢“困学斋仙”印、清乾隆“乐寿堂”等诸印,在1000x放大镜下,做了观察,得出如下对比图:

八字印查询

从左至右:“宣和中秘”、“绍兴”、“乐寿堂”

笔者认为此微观图像用肉眼观之,与制泥史吻合。左侧“宣和”印有水痕,中间“绍兴”印上有白色结晶物,疑似蜂蜜结晶体,最右“乐寿堂”印有油光和浮油。鲜于枢印微观效果类似”绍兴”印,乾隆诸印,与“乐寿堂”印相仿,故不再上图。

八字印查询

北宋 赵佶 宣和中秘印

八字印查询

南宋 赵构 绍兴印

八字印查询

元 鲜于枢 困学斋仙印

八字印查询

清 乾隆 乐寿堂印

泥的无机物及有机物具体成分,有待日后,此法帖经科学仪器检测。于本系列中,仅使用微观老化痕迹法目鉴,不算铁据,仅作为综合鉴定体系的一部分存记。

另外还有藏友提到,凡是收藏家印泥色发紫的,或者许多印文都模糊不清的,必假无疑。笔者虽不认为必假无疑,但是确实有许多老仿画存在泥色发紫和印文模糊的情况。一般来说,书画大师必然讲究印和泥的品质,通常不会出现上述情况。

对于泥色发紫现象,需要具体分析到底是何种紫,对于印文模糊,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日久剥落、被水浸泡等因素导致模糊,还是确实当时钤印时就模糊不清。有一些老仿画会在印鉴或落款上给后来人留提醒,一是故意把一些印刻错笔画或者钤印时做得模糊,还有一种是故意在落款时露出抖动痕迹(后面这种通常发生在伪画作者在正文或正画中的线条非常精准,笔力深厚老练,但却在落款或题诗时显得颤抖无力)。遇到这些,需要再结合其他方面综合分析决定。有时候对于一幅画,即便是各方面都没问题,但所有印的印文都模糊到无法跟印书做比对的程度,那也不建议入手了。

如下是泥色发紫、印鉴模糊的画作,经印章比对和落款比对,材质分析等,确认是老仿画,其中一幅是笔者早年打眼入手的画,画工还挺精致:

八字印查询

八字印查询

但是如下印鉴的印泥色,存在老化后发紫的情况,笔者认为更接近凝血的颜色,与老仿发紫的泥色还是有区别:

八字印查询

明 莫是龙 碧山樵印

八字印查询

明 朱棡 晋国奎章

-------------------------------------

本系列地址链接:

(1)前言及参考书目https://www.toutiao.com/i7005399367796523551/

(2)鉴老知新https://www.toutiao.com/i7007665986388230694/

(3)为何是铁证https://www.toutiao.com/i7007970218022601220/

(4)谨慎性原则的危害https://www.toutiao.com/i7008497667794043403/

(5)老纸与做旧纸https://www.toutiao.com/i7008717584250012168/

(6)更多做旧纸https://www.toutiao.com/i7009148716946866702/

(7)不以数量废鉴定https://www.toutiao.com/i7009495857997529630/

(8)老绢与做旧绢https://www.toutiao.com/i7010738850561606177/

(9)更多做旧绢https://www.toutiao.com/i7011057131587650056/

(10)珂罗版重灾区https://www.toutiao.com/i7011296717857407524/

(11)仿画诸病

https://www.toutiao.com/i7012133129221718566/

(12)书非画也

https://www.toutiao.com/a7012840098832302606/?log_from=99901bf8e20d5_1632823595967

(13)诗书画共通之境

https://www.toutiao.com/i7012919978521379367/

(14)印鉴比对

https://www.toutiao.com/i701321065944589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