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八字犯九井水查询 犯九井水什么意思

频道:免费 日期: 浏览:2

2021年7月4日,记者一行人来到昆明市晋宁区晋城镇,在晋城镇上东街终于发现了由清代经济特科状元袁嘉谷等人士所立、著名书法家陈荣昌先生所写的“汉益州郡滇池县治故址”碑(下简称“故址碑”)。心为物役,记者一行人仿佛穿越到约2100多年前西汉汉武帝置益州郡县(公元前109年)时的场景中,往事越千年,只觉得晋宁区晋城古镇意蕴久远,大有看头。

虽然不少地方文献有点文字记载,但找到并发现 “汉益州郡滇池县治故址”碑实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多方打听,记者终于在晋城镇上东街发现一个亭子,在亭子附近,终于发现了这一个碑刻。该碑刻位于晋城镇至高点,近百年的光阴过后,浑身透着陈旧与沧桑气息。现已被嵌入一块照壁一样的墙体,并用玻璃门保护起来,为防止人为干扰损坏,玻璃门上了锁。经现场仔细辨认,发现相关介绍文字:碑高1.69米,宽0.75米,青石质地。碑中竖刻大字:“汉益州郡滇池县治故址”十个大字。颜体正书,清末经济特科状元石屏人袁嘉谷撰题,昆明陈荣昌书。1922年立,是晋宁县建置历史的重要资料。据此得知,故址碑至今已经有99岁的年龄,到明年将会迎来其100岁的重大时刻。

什么八字犯九井水查询

“汉益州郡滇池县治故址”碑

陈荣昌是著名的大书法家,所书十个大字为阴刻文,每字雄浑大气,笔力刚健。刻工也十分精到,整个碑刻堪称精品。

站在现场,我们发现故址碑位于晋城镇的制高点上,听当地老人说,站在这个点上,先前可以一览滇池盛景。一位阮姓的当地居民还告诉记者,先前这个碑所处的供销社附近曾是一座古时的八字县府衙门建筑。衙门前蹲有两个红砂石大石狮子,雄迈威武。衙门里面还设有类似封建时代的大堂、户、礼、兵、刑等相应的部门。他们小时候经常在这个衙门玩耍,直到1958年前,衙门的主体建筑还存在。

这位老人还告诉记者,这个故址碑之所以显出沧桑的外形,是因为曾经有一段时期,故址碑流落到了另外一个地方。后来,是在其附近200米开外的一家农户中的牛圈中才被找到。

“按相关记载,我们这个地方经历了从古滇国故邑到汉益州郡滇池县治,再到后来的县府、再到解放后的县人民政府、再到镇政府等多种形态变迁,历史沉淀十分厚重。”居住在这个故址碑附近的阮先生告诉记者。

在他的引领下,我们发现在故址碑附近仍然保留了大量古时建筑。虽然这些建筑散落在整个城镇不同地方,但是透过其斑驳的墙体,仍可辨认往日的纹饰。除此之外,还有精彩不凡的瓦当。

走访中,我们发现晋城镇仍保存有规模宏大的家族祠堂,关圣庙,还有大大小小的民国时期的商铺、民宅,这些商铺非常具有云南地方特色:下面都是商铺,而上面建有雕花窗子的小楼与马鞍型屋脊。

这里的“门脸”也是一大观察点,造型多样、各具特色。通过建筑物的门楼形状,可初步看出这这些人家的富裕程度。除此以外,我们还发现镇子里留存的几口水井。其中有一口“官井”位于官井街。“官井”口子非常小,宽不能容人身,直径刚好够一个小桶放下去。井沿比较高也比较厚实,是用非常细腻的红砂石做成的。当地的老人说,这是为了防止有人坠井,体现了古井设计者对当地人的一种人文关怀。

在当地两位老人的指引下,记者一行人还在晋城镇的古东门附近发现了一口双眼井,井水也非常清澈, 直到今天没有被污染,当地居民仍用井水来饮用、泡茶。

当追溯这些古井的历史时,当地老人都说他们很小的时候,古井就一直存在,直到今天仍滋润着他们这些后代人。为此,当地的人对这些古井充满了敬畏之情。老人们说:看到井,就好像是看见了老一辈一样。

除古井之外,这个古镇还保存着“三山九井十八巷”古代建城格局。在古城的中间,交通繁华地,原有鼓楼建筑,当地的人还亲切地称之为“穿心鼓楼”。望鹤街、甬道街、南翔街非常熟悉的街名也出现在这里。就在晋城镇的古街道中,还有书法、对联一条街,当地人每逢婚丧嫁娶,并不是像有些地方一样的去商店或淘宝上去买一副现成的对联贴在门上,而是到这些专门的书法铺里买,内容根据婚丧嫁娶人家的意愿来撰写,因此更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和亲和力。

然而,晋城这个古城镇,像被装入了一个历史的信封里面,似乎沉寂的太久久了,还藏着很多秘密待我们去揭开,而当务之急则是对其加强保护。

我们在现场发现,经过岁月的洗刷剥蚀,这里有些老建筑也变得摇摇欲坠,有的精彩的纹饰、木雕、石雕、砖雕、艺术品已经被雨打风吹,变得模糊不清,再加上雨季到来,有的房屋已经出现了渗水,甚至墙头倒塌的现象,“危房,请勿靠近”的标识随处可见。

同行的一位民俗社会学者孙志明说:“由于有了这块故址碑,晋城镇的文脉终于被发掘了出来。同时,它很可能是探究滇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点,需要重新审视其价值。”

同行考察的云南芸秀里品尚滇味餐厅的杨健则说:晋城古镇是一座文化富矿,如同一个具有2000多岁高龄的历史沧桑老人,在慈祥地注释着每一个前来参观旅行的现代人,向大家提出同一个问题:云南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她的根脉到底在哪里?作为后来者,你们又是怎样珍惜与保护并使她发扬光大的?

云南网记者 李洪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