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全国妇女同胞,充分体现了对妇女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妇女的亲切关怀。推动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广大妇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定能让女性光辉得到精彩释放。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时代呼唤女性走在时代前列,在促进文明进步上发挥更大作用。对家庭来说,也需要女性和男性一起,共同滋养家风、抚育儿女。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老龄化社会渐行渐近,人口红利递减。更加重视开发女性人力资本、赋能性别红利,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宝贵能量。
赋能性别红利,前提是保障女性权利。一方面,要围绕更好实现女性身心健康,加大女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给予女性营养膳食、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专业指导,提升女性全生命周期的卫生健康服务。另一方面,应当围绕提高女性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大力发展面向妇女的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介绍,今年将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等。2021年起草并初次审议了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在预防性保障、侵害处置、救济措施、责任追究等方面完善相关规定。有法治作保障,加强对女性人身安全和人格权益保护,广大妇女一定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发挥“半边天”作用。
赋能性别红利,需要助力家庭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有调查显示,“家政服务员”连续多年高居我国十大“最缺工”职业榜单。尽快推进家政从业资质认证,提升家政服务的职业化水平,既能促进女性家政就业,也可以把妇女从常规性家务中更多地解放出来。研究实施延长产假、鼓励父母错开时段平分休假、提供托育补贴等举措,也将进一步减轻生育、养育负担,让女性能更好平衡家庭和事业。
赋能性别红利,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女性发展需要更友好的社会环境。在劳动力市场上,要严格落实男女同工同酬,消除性别歧视和职业隔离。可以通过减税、设立基金等方式,为雇用育龄、怀孕女性企业减负,让社会共担生育成本。在公司治理上,不妨倡导和鼓励提高女性员工占比、女性高管占比,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综合性评价指标,充分调动女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每一朵“铿锵玫瑰”都能健康自如生长,正是美好生活的体现。亿万妇女崇德向善、奋发向上,以行动建功新时代、以奋斗筑梦新征程,一定能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用自身发展为国家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为中投公司副总经理、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25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