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华盖童子 八字华盖是什么意思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2

八字华盖童子

黄帝常游太室山

常松木

自从盘古开天后,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腹部化为中岳嵩山。据梁人任日方撰的《述异记》:“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

八字华盖童子

“三皇”的说法很多,《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天皇、地皇、泰皇为三皇,《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春秋纬》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尚书大传》和《白虎通义》等主张三皇应为燧人、伏羲、神农,而《运斗枢》、《元命苞》以伏羲、神农、女娲为三皇。而《帝王世纪》、《三字经》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这也是较通行的说法,嵩山少室山三皇寨供奉的三皇即为伏羲、神农、黄帝。嵩山自西而东有万安山、紫云山、马鞍山、挡阳山、少室山、太室山、浮戏山,而“浮戏”实际上就是伏羲,因此有专家认为嵩山周围就是伏羲活动的主要地区。另外,嵩山地区还广泛流传着伏羲和女娲滚磨成亲的传说,登封颍阳紫云山、唐庄磨沟等地都还有滚磨成亲石。

“三皇”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就是黄帝。黄帝是公认的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初创者。孙中山先生在《祭黄帝文》中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万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黄帝,姓公孙,一说姓姬,名轩辕,号有熊,为有熊部族首领。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在今嵩山东南的新郑一带居住着一个以熊为图腾的有熊氏部落,其国君为少典。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因出生并长期居住在有熊国的轩辕之丘,取名轩辕,又因成长于有熊国的姬水流域,故又姓姬。轩辕幼年秉性耿直,聪慧超人,善于言辞。成年以后宽厚仁慈,善恶分明,见识渊博,不仅懂得天文地理,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才干更是出类拔萃,因而深得部族爱戴,被拥立为有熊部落首领。

其时,以嵩山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部族林立,方国万千。为了争夺土地、财物和人口,或抢夺婚姻,他们不断发生争斗或交互侵犯。此前居住在陈丘(今河南淮阳)的神农氏部落最为强大,经常以“天子”身份出面制止各部落之间的争端。不久,神农氏部落已走向衰败,对部族之间的侵伐已无力禁止。而有熊部落首领轩辕实行新政,修明政治,整饬军队,依照四时五行,种植五谷,抗击强暴,安抚四方,其周围的部落纷纷归附。神农炎帝不甘失去“天子”之位,就讨伐归附于轩辕的部落。轩辕即率有熊部落军队,联合罴、貅、虎、豹等部落,高举雕、鹗、鹰、颤(右为鸟)等旗帜,在阪泉(今河南扶沟县境,另一说是河北省涿鹿东南)与炎帝经过三次激烈交战,打败了炎帝部落,并同炎帝握手言和,结为联盟。

不久,居住在今山东济水一带的九黎族部落崛起,首领为蚩尤,他们看到中原地区水肥草美,便向中原扩张,攻打炎帝部落。炎帝部落望风披靡,遂请求轩辕征讨蚩尤。轩辕先向蚩尤谕之以理,劝他停止侵扰,然而蚩尤欲代“天子”之位,目空一切,不听劝阻而继续攻打炎帝。于是,轩辕便倾有熊国兵力,联合炎帝和其他部族,开赴涿鹿与蚩尤决战。有熊部落所用兵器非石即木,不及蚩尤兵器锐利,因而屡战不克。于是,轩辕在涿鹿筑城邑,命祝融采首山(今河南嵩山南麓襄城)之铜铸造兵器,命风后于嵩山余脉具茨山云岩宫研究《握奇经》(即风后八阵兵法),命力牧在云岩宫前按照风后八阵图布阵演练,命大鸿在具茨山北麓屯兵练武。轩辕又发明了指南车,以示四方,在涿鹿之野破蚩尤大雾,又依风后《握奇经》设“天覆、地载、风扬、云垂、龙飞、虎翼、鸟翔、蛇蟠”八阵,经“五十二战”,击败九黎族,并擒杀了蚩尤。平定蚩尤之后,轩辕又北上赶走了不断向南扩张的荤粥族,征讨天下不顺从的部落,最后在釜山(今河北省涿鹿县西北)会合诸侯,庆祝胜利。轩辕回到有熊国后,诏告天下,在嵩山余脉西泰山(今河南省新郑市西北,一说嵩县东部)大会诸侯,定都有熊,并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因而后世子孙遂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此时,黄帝所辖地域东至渤海,西达陇右,南到长江,北抵燕山。四方诸侯,尊轩辕为天子,取代神农氏,是为黄帝。黄帝把自己部落的图腾改为“龙”,即以蛇身为龙体,以马头为龙头,以鹿角为龙角,以鱼鳞为龙鳞,以鹰爪为龙爪的龙图腾,后世子孙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即由此而来。

定都有熊后,黄帝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为相,辅佐治国,并封风后居住地具茨山主峰为风后岭,封力牧演练阵法处为拜将台,封大鸿屯兵处为大鸿山,并划野为州,营造城邑,设司官职,并亲临四方,体察民情。黄帝登具茨山访大隗,求治国之道;登崆峒山访广成子问道;巡河洛,修坛、沉璧以得“龙图”;于荆山(今河南灵宝市境内)铸鼎,探密山之玉炼丹为百姓治病。黄帝即位期间,百官清正,岁无凶年,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

黄帝在位百年,死于荆山,葬于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其子孙得传位者有颛顼、唐尧、虞舜、大禹,夏、商、周以后,逐渐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有众多民族互相融合的中华民族,黄帝也就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毛泽东同志的《祭黄帝文》中说:“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这些都说明黄帝是我们的始祖,他肇启了恢弘的华夏文明的先河。

黄帝常游太室山,《史记·封禅书》记载:“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断斩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据说黄帝还登嵩山拜华盖童子受《神芝图》,因而长生不老,升天去了。关于这一传说,郦道元《水经注》说:“黄帝登具茨山,升于洪堤上,受神芝图于华盖童子。”清代之前,嵩山太室山最高峰称华盖峰,即由此而得名。乾隆游中岳时,曾写下著名诗篇《华盖峰歌》。

相传黄帝还于嵩山之上,大合鬼神,作清角乐。中岳庙道士历来认为,中岳庙是为纪念黄帝而建的,是黄帝祠堂,因此,每年都举办公祭中岳神黄帝的法会等活动。《黄帝内传》云:“王母会帝于嵩山,饮帝以护神养气,金液流光之酒,又有延洪寿光之酒。黄帝所常游,与神会,迹是。”为了传承五千年轩辕黄帝酿酒文化,三楂红酒业将嵩山老君洞传统养生之术与现代酿酒工艺相结合,生产出"金液流光"之酒和嵩山甘露高度果酒。现在,登封少室山三皇寨供奉的三皇,居中者即为轩辕黄帝,登封与新密交界处具茨山西部还流传有很多黄帝传说。

另外,据文献记载,黄帝的大臣仓颉曾建都于阳城。清乾隆年间《登封县志·大事记》引《禅通纪》载:“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治百有十载,都于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