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八卦帝王八字道客巴巴 帝王生辰八字解读

频道:八字算命 日期: 浏览:2

【按:下面虽然是五个小自然段,但是却是四个话题。胡三省这里说的是第三策,其实这四个话题是难以归结到一个主题下面的。第一个自然段是说要注意言行方面的修养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发表对变法的看法,具体的核心就是改良,微调。所谓王者有改制之名而无变道之实。第三个问题谈的是阶级调合论,重点是谈经济方面的问题,不要与民争利。第四个就是尊孔子之术。加上前面两个大话题,第一个是谈思想路线,就是是否走孔子儒家路线的问题。第二个话题其实是干部组织路线,是如何选拔干部的问题。下面这四个小问题就很难顺利成章、逻辑严密地和前面这两个大问题挂上钩了。除了最后一个尊孔子之术的看法外,剩下的三个观点在这里明显都不对路。因为这里的实际的需求问题是朝廷大臣包括汉武帝都要搞儒家,走儒家思想路线。这其实已经是非常明显的了。因此,谈注意个人小结的修养啊,只需要改良啊,阶级调和啊在这里都是不对路的。但是,这对于司马光教育皇帝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其实都是给皇帝说的。不系统不要紧,与汉武帝这里的实际需求不相关也不要紧。特别是关于变法的看法,在这里其实才是司马光集团要说的。当代学者孙景坛已经提出了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班固的伪作,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汉武帝也并没有实行。如果我们细读这篇司马光删改编辑之后的文章,就越发能够感受到浓浓的宋代气息了。之所以是伪作,除了我们说的文章内容的混乱——这还是在经过司马光编辑整理过了的——孙景坛还认为董仲舒根本就没有参加武帝元光元年的考试,史书明确写着人家在景帝年间就已经出名了。参考:“董仲舒的《天人三策》是班固的伪作”新探——兼答管怀伦和南师大秦汉史专家晋文(张进)教授 - 毕业设计 - 道客巴巴

http://www.doc88.com/p-4139029101675.html】

易经八卦帝王八字道客巴巴

臣闻众少成多,积小致巨,〔自此以下,系第三策。师古曰:巨,大也。〕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暗,古暗字。〕以微致显【按:这里提出了所谓的积少成多的道理,然后引申出应该注意细节。】;是以尧发于诸侯,舜兴呼深山,〔师古曰:尧,谓从唐侯升天子之位。孟康曰:舜耘于历山。〕非一日而显也,盖有渐以致之矣【按:到此算是一小层。】。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言行,治之大者,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塞,悉则翻。行,下孟翻。〕故尽小者大,慎微者着【按:言行,君子需要谨慎的地方。】;〔师古曰:能尽众小,则致高大;能谨于微,则其善着明也。〕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师古曰:长,言身形之修短,自幼及壮也。〕积恶在身,犹火销膏而人不见也;此唐、虞之所以得令名而桀、纣之可为悼惧者也【按:意义何在。总之是让人小心谨慎。这气氛只符合宋代,而绝不符合汉武帝时期。】。

不变。道是不变的。

夫乐而不乱,复而不厌者,谓之道【按:另一个话题。这是谈变法的。此处强调了道是不会被干扰的,也就是搞乱,而且是还会周而复始。其实就是一个概念:不变。道是不变的。】。〔乐,音洛。师古曰:复,谓反覆行之也,音扶目翻。〕道者,万世亡敝【按:因为道是不变的,所以也没有什么不好地方。而且是万世,那就是永恒的代名词了。】;敝者,道之失也【按:这是非常奇怪的。既然道是无缺憾的,怎么道又所失了?如果按照胡三省下面的引的注解,那么这个来回反复永无缺憾的道似乎又是个死的,永远按照固定的轨迹在转动,相反,人却是可以随意离开而不受道的约束的。这个道仿佛真的成为了我们日日行走的马路、水泥路。我想走就走,不想走就不走。】。〔师古曰:言有敝非道,由失道故有敝。亡,古无字通;下同。〕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按:为什么?哪些先王呢?这些没有说。前面说道是万世无弊,现在又说先王之道也有不好地方,那么道的万世无蔽,怎么体现呢?】,故政有眊而不行,〔眊,莫报翻,不明也。拼 音 mào,1.眼睛看不清楚,引申为糊涂:~聩(眼昏耳聋,糊涂)。“胸中不正,则眸子~焉”。

2.〔~矂〕失意;烦恼。

3.古同“耄”,老年。〕举其偏者以补其敝而已矣【按:这里提出了对变法的看法,对以前的法令制度并非不可以改变,而是改变在于对于其偏颇之处进行补救。补其敝,三字是对变法的根本看法。变是可以的,但是不能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这里说的是非常清楚的。】。三王之道,所祖不同,非其相反,将以捄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捄,与救同。〕【按:这里紧接着是对三王的道进行补充性说明。很奇怪的是这里的概念居然是“三王之道,所祖不同。”这似乎是商鞅的说法。因为这里的话还不是简单的三王之道不同,而是所祖不同。这就是说三王的道根本就不是一码事,是三个源头。说“非其相反”当然有道理,因为根本是三个不同的道,但是,却未必就一样呢。这里的话其实是个逻辑的模糊性。明明是所祖不同,却说非其相反,用了否定的语句,其实无外乎是 在误导读者以为他们还是一样的道而已。因为只有这样的逻辑才能得出下面的“捄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这是硬将三个并列不同的道说成了纵向的本质相同的道,只不过是根据不同的境遇而发生改变罢了。所以下面紧接着说了舜的思想。这句话本身是充满着自我矛盾的,但是这句话与前后文的联系又是很严密,因为主要都是在三王之道,也就是先王之道。】故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乎!』改正朔,易服色,以顺天命而已【按:我们看这里的思想是将舜作为儒家思想之祖的。硬是将道家的“无为而治”和儒家的“改正朔,易服色”的“有为”结合了起来。最后盖了一顶“顺天命”的大帽子。我们甚至可以说,既然是顺天命,那么变法与不变,有为和无为又有什么区别呢?当然没有什么区别,因为都是在顺天命而已。这里,是司马光在借编辑董仲舒的话来胡搅局了。但是在逻辑上我们看不到和前面那句话的对应的关系。因为前文说的是三王之道不同,这里只是提了舜,其他 没有提。这是一点,其次就是前面说的“捄溢扶衰,所遭之变然也。”是根据实际的情况不同而不同,这里忽然提出了“顺天命”话题来。明显二者的观点是不一样的。】;其余尽循尧道,何更为哉!〔更,工衡翻。〕【按:到此,连三王的事情也不提了。另外的王是谁呢?在这里就成了谜案了。当然,尧的道是什么?这里也没有说。就含混着过去了。】故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按:不论这句话多么有名,但是在这里是不合逻辑的。因为我没有看到尧和舜的关系是什么?更没有看到尧的思想内容,自然也就不知道尧就究竟是否改制是否变道。】。然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者,所继之捄当用此也。〔师古曰:继,谓所受先代之次也。捄,谓救其敝也。〕【按:你也看不清这三代为什么会不同呢?相反,从文中的记录我们看到的恰恰是都是不同的。而正因为是不同的,所以后代的牵强附会他们是相同的就显得捉襟见肘,漏洞百出,让人难以信服了。】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师古曰:论语载孔子之言。谓忠敬与文因循为教,立政垂则,不远此也。〕此言百王之用,以此三者矣【按:我倒是觉着恰恰是孔子的这句话给了前面的启发。因为明确提到三代虽然不同,但不过是损益的关系,不是根本的不同。所以这是个倒叙述的思维。】。夏因于虞,而独不言所损益者,其道一而所上同也【按:这里忽然又补充了虞。而且这里是没有变化。那么既然与上同,那么上面怎么会出现了舜的变革的。为什么和虞是一致的,也没有说。当然更没有提到出处在哪里。只提先王往圣,却从不提他们的出处在哪里,这几乎是这些人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古人的一脉相承的特点。】。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前面刚提到的是夏和虞的关系,结果这里忽然又出来一句说道和天的关系,怎么能从夏和虞一致,就得出了道来源于天呢?】;是以【按:作者在这里居然还用了个表示因果关系的词。关键是前后真的很难找到关系。】禹继舜【按:前面明显写的是夏和虞一致。这里忽然又写禹继舜了。】,舜继尧,三圣相受而守一道【按:就是从我们看到的文字也找不出来是守一道。】,亡捄敝之政也,〔师古曰:言政和平,不须救弊也。〕故不言其所损益也【按:这里说三圣人没有变道,这是与前面的话明显冲突的。前面明显提到的了“改正朔,易服色”,这就说明不存在什么“亡捄敝之政”。总之是前后矛盾。】。繇是观之,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按:这又是一个不相干的话。前面都是圣人,哪里有什么乱世呢?根本没有提到什么乱世的问题。但这里就是硬来了这么一句结论。但是这句话并非没有用,而是为了给下面的话打铺垫的。可惜就是瞻前而没有顾后了。瞻前是指下文,而顾后则是指前面这段上文。这段文字语义牵强,不合逻辑,拼凑痕迹很明显。】。

易经八卦帝王八字道客巴巴

今汉继大乱之后,若宜少损周之文致,〔师古曰:致,至极也。贡父曰:致,当属下句。少,诗沼翻。〕用夏之忠者【按:为什么?有案例吗?当然是没有的。】。夫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共是天下,以古准今,壹何不相逮之远也【按:分明写了是汉继大乱之后,这怎么会同古代的天下一样呢?这里的话是最为不妥当的,因为文景之治,汉朝已经安定了好多年了。怎么还提大乱呢?】!安所缪盭而陵夷若是?〔盭,古戾字。师古曰:安,焉也。【按:这句话分明是对整个文景之治的否定。陵夷,汉语词语,读作líng yí,释义:1、指衰败;走下坡路。2. 衰落,衰败。】意者有所失于古之道与,有所诡于天之理与?〔诡,违也,异也。与,与欤同。〕【按:归根结底是没有合乎古代的道。这是总结。这段文字语义牵强,不合逻辑,拼凑痕迹很明显。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背景。不过,既然是在关于变法的事情,那么这些也就顾不上了。】

易经八卦帝王八字道客巴巴

夫天亦有所分予【按:这段是谈阶级关系调和,缓和阶级矛盾。这段明显是不符合汉武帝刚登基的历史背景的。】: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师古曰:谓牛无上齿则有角,其余无角者则有上齿。傅,着也;言鸟不四足。分,扶问翻。予,读曰与。去,羌吕翻。傅,读曰附。〕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按:这是自然哲学了。先举了个自然的状况来做例子。这是第一层意思。算是总述。】。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动于末,〔师古曰:末,谓工商之业。〕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与天同意者也【按:这是用古人来举例子,其实就是标准的模范例子。有了俸禄的人不能再与普通老百姓来争利。】。夫已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呼!【按:上句说的是得了大头不拿小头,这句是说既得大头又拿小头的结果就是无法满足,老天爷都不能满足之。】此民之所以嚣嚣苦不足也【按;这正是百姓贫苦怨声载道的原因。这里指出了上层与民争利造成了下层的困难。这里的标准是以是否有俸禄为标准的。因为这个禄是世袭的。这算是本自然段中第二小层中的第一小部分。与民争利造成民怨。】。〔嚣,音敖;嚣嚣,众怨秋声也。〕身宠而载高位,〔载,乘也。〕家温而食厚禄,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于下【按:这里全都是指的是贵族们。高官们。】,民安能如之哉!民日削月脧,〔孟康曰:脧,音揎,谓转踧也。苏林曰:脧,音镌石;俗语谓朒为脧缩。师古曰:孟说是也。揎,音宣。踧,音子六翻。〕【脧,中国汉字,多音字,读作:juān、zuī。该字基本字义是剥削的意思,如:脧削。脧刻(搜刮)。又削减,缩减的意思。】寖【按:寖

jìn

古同“浸”,浸渍。

qǐn

古同“寝”,睡眠。】以大穷。富者奢侈羡溢,〔羡,饶也,读与衍同,读与衍同,音弋战翻。〕贫者穷急愁苦【按:贫富分化。但是这句话中的穷急愁苦又是下面不避罪的前提。】;民不乐生,安能避罪【按:犯罪。】!此刑罚之所以蕃〔乐,音洛。师古曰:蕃,多也,音扶元翻。〕【按:刑罚多。】而奸邪不可胜者也【按:所谓的坏人多。这就引导到了社会治理和法律的实施层面了。也就是贫富分化已经造成了社会底层的不稳定了。到此又算是一个小段落了。这是提出问题的段落,给皇帝提出问题了。剩下就是看皇帝该怎么办了?】。天子大夫者【按:这是点明这些执掌政权的人。也分明是另一层意思了。】,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近者视而放之,〔师古曰:放,依也,音甫往翻。〕远者望而效之,岂可以居贤人之位而为庶人行哉!〔行,下孟翻;下同。〕【按:你们是天下效仿的榜样。】夫皇皇求财利,常恐乏匮者,庶人之意也;皇皇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大夫之意也。〔皇皇,急速也。〕【按:在指出天子和大夫的榜样的作用后,再次进一步指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大夫是求仁义,而小人则是求财利。求财利是小人的权利。】易曰:『负且乘,致寇至。』〔此易解卦六三之辞也。〕乘车者,君子之位也;负担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者,患祸必至也【按:引用易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若居君子之位,当君子之行,则舍公仪休之相鲁,无可为者矣。〔公仪休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禄,而夺园夫、红女利乎!"舍,读曰舍。言为君子者当如公仪休;若废而不遵,则无可为者矣。〕【按:先是理论证明,这次又来个事实证明。算是补齐了。这段与之前的段落比,最大的特点就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这是论说文的基本要求。虽然从道理上讲我们今天看算是老生常谈,没有新意。但是仍旧说的很严谨。几乎从写作的角度看是找不出什么毛病的。与前面谈论尧舜禹那一段简直是判若两人写的。】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师古曰: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春王正月。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此言诸侯皆系统天子,不得自专也。〕【按:从内容上看,这个段落的话题在前面没有任何提到。跟前面是没有逻辑关系的。将大一统的局面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这是汉代的思想。而当今西方史学家大汤因比在其《历史研究》中还认为大一统的帝国之不过是个幻想,是个在头脑中的存在呢。】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按:思想多样化的结果。细细想来,其实这并不符合汉朝的情况。特别是中央政府。比战国时期差远了。】。〔数,所角翻。〕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辟,读曰僻。〕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按:提出思想专制的方案来。反过来又照应了文章开头——思想路线,走儒家的思想路线。这是经过司马光团队从新编辑的,完全可以算是一篇新的内容了。从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变法问题,贫富分化问题,最后是独尊儒术的建议,这几乎是针对宋朝的建议。】!"

易经八卦帝王八字道客巴巴

天子善其对,以仲舒为江都相。会稽庄助亦以贤良对策,〔汉书作"严助",盖明帝讳庄,避之也。会,工外翻。〕天子擢为中大夫。〔按考异曰:汉书武纪:"元光元年五月,诏举贤良,董仲舒、公孙弘出焉。"仲舒传曰:"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县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今举孝廉在元光元年十一月,若对策在下五月,则不得云自仲舒发之,盖武纪误也。然仲舒对策,不知果在何时;元光元年以前,唯今年举贤良见于纪。三年,闽越、东瓯相攻,庄助已为中大夫,故皆着之于此。仲舒传又云:"辽东高庙、长陵高园灾。仲舒推说其意;主父偃窃其书奏之,仲舒由是得罪。"按二灾在建元六年,主父偃传,上书召见在元光元年。盖仲舒追述二灾而作书,或作书不上,而偃后来方见其草藁也。〕【按:胡三省这里就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值得商榷了。】丞相卫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者,请皆罢。"奏可【按:这是靠谱的记录。但是只是说不要什么,因为除了这四家外,还有其他的。有意思的是这里没有排斥黄老学派。丞相提出的肯定是集体会议讨论的结果。】。董仲舒少治春秋,〔治,直之翻。少,诗照翻。〕孝景时为博士,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者皆师尊之。及为江都相,事易王。〔江都易王非,景帝子,帝之兄也。諡法:好更故旧曰易;音亦。〕易王,帝兄,素骄,好勇。〔好,呼到翻;下同。〕仲舒以礼匡正,王敬重焉【按:补充董仲舒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