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郎,男,离家已经近千年了!一千多年前因战乱离家,至今保持老家口音,沿袭老家风俗,一直自称河洛郎,陆游有诗云:“煌煌祖宗业,永怀河洛间“。 我们邀请您回来看看老家的山、逛逛老家的山,尝尝老家的菜,听听老家的音。
河洛郎的由来
那么,究竟谁是河洛郎呢?其实,河洛郎是客家人的一种自称。客家人为什么自称客家呢?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汉语韵学》中认为,“客家是‘客’或‘外人’的意思,因此,客家就是外来的人。”可见,客家是相对于“主”(土著)而言的一种对称,客家的“客”,即外来人的意思。“客而家焉”,作客他乡,并以之为家者,即谓客家。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河洛地区到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地区的眷恋,所以自称“河洛郎”。黄遵宪的《乙亥杂诗》中也提到:“荜路挑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这就再一次证明了客家人根源自中原河洛,其中不少客家人定居岭南已经超过1000年。
中华文化的源头在于“河图洛书”,“河”在古代专指黄河,洛水指洛河,黄河和洛水的交汇处在郑州巩义市。今河南孟津有“上河图村”、“下河图村”、“图河故道”,洛宁有“洛出书处”古碑两通。依今日地域观念,黄河两岸,郑州,洛阳,安阳,皆堪称河洛腹地。当年“河洛郎”从这里出发。为了表示自己不忘故乡,客家人经常自称河洛郎,这是一种思乡情份的表达。
河图洛书
客家人的五次大规模“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317年-879年)。
第二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880年-1126年)。
第三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1127年-1644年)
第四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1645年-1867年)。
第五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客家人迁徙路线图
宋代太学博士李格非有言:“天下常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兵。” 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一旦有事,战火连天,人们就得南迁北移,主要是南迁。所谓“一部中国史,半部河南史“,河洛文化发乎夏,成于周。河洛地区是上古中国政治、经济中心,司马迁《史记》载: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随着洛阳人的迁移,河洛文化以洛阳为中心呈放射状波浪形向外传播,其影响范围甚至超出了中国,东至韩国、日本,南到越南、新加坡等国。从而形成一个从中原迁徙到南方的汉民族分支,这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特别广泛、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被称为客家人。据有关学者估计,全世界约有八千万客家人。仅广东省本地客家人数达到2500万左右,占到广东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
客家人三不变。
据说客家人至今有“三不变”,就是指,“乡音不能改、风俗不能变、祖先不能丢”。“三不变”是为了记住自己的家乡,留住自己的根。乡音不能改。古汉语研究专家认为,客家方言是魏晋一直到唐宋流行的古代普通话,是以洛阳方言为基础的“洛阳读书音”。 人们用客家话读古诗,很多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的,也会变得很押韵。“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
客家人方言和中原方言对比
“洛阳读书音”是客家人千年传承不变的语言,是客家人穿越千年在精神上与故乡、先祖联系的文化密码。有一种说法,客家方言是中原话的活化石,就是来源于此。
风俗不能变。主要指客家人的主要风俗是不会改变的。客家保留的传统风俗,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带来的,从衣食住行到婚嫁丧葬,从节日岁时到信仰崇拜,仍然演习当年中原地区的风俗。比如,传统婚嫁习俗也是从说媒开始,写庚帖,告男女生辰八字,再到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再比如,过年的风俗,客家人过年还有年初一、初二不动扫帚的和初三“送穷鬼”的习俗和传说。
祖先不能丢。比起其他礼俗,客家人的丧葬之俗来得更为庄严肃穆。比如,客家风俗重视送终,出门在外的千方百计赶回家,以求在临终前见最后一面,显得孝顺。再比如墓地选择讲究“风水”,再比如人去世后,每逢“七”日,要举行祭奠,俗称“做七”。一般只做“五七”这些都和中原的习俗有很大相似之处。客家人有一个特别习俗,就是安葬若干年后(常为十年),挖开墓穴,将遗骸用炭火烘烤,按人体结构屈肢装入特制的陶瓮内,谓“检金”,然后重新安葬,这才是永久、真正的坟墓。据说是,由于早期客家人居无定所,经常要迁徙,把祖先尸骨装入陶瓮,方便带走,不能让祖先尸骨留下。
2007年9月,中原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圣地纪念碑在偃师虎头山公园落成。汉魏洛阳故城成为这一南迁活动的考古坐标,来自海内外的知名历史考古学、客家学专家在偃师召开了“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国际学术研讨会,确认洛阳的偃师市为客家先民第一次南迁的始发地,客家人根在中原、根在偃师。在河洛交汇处的巩义,还有一个河洛广场。
寻根游是河南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河南旅游有一句广告词,“心灵故乡、老家河南”,真诚欢迎河洛郎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