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国英
此岸与彼岸的对立,理性与感性的冲突,这是生命的最大迷茫。
此岸的生命是有限的,而在彼岸却能永生,理性以权衡利弊为出发点,而感性却必须模糊利弊才能活着。
所以,活着,只能“痛并快乐着”,这话齐秦说过,白岩松也说过。
但是,有些85后、90后,对这话可能并不认同,此岸怎么快乐怎么活,为何还要为彼岸而焦虑?既是权衡利弊后的理性,为什么还要被感性所干扰?
说一组数据吧:
2019年的新生人口,截止今年11月17日,只有1016万人,考虑今年还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2019年全年的新生人口估计在1100万左右。
而过去几年的新生人口数据呢,2016年新生人口是1786万,2017年新生人口是1723万,2018年新生人口是1523万。
新生人口,2019年比2018年减少400多万人,2018年比2017年减少200万人,2017年比2016年减少63万人——这说明了什么?85后和90后作为当下的生育主力军,已经是越来越不愿意生孩子了。
如果我们再减去70后这几年生育的二胎,全面放开二胎是2016年1月1日颁布的,那么,85后和90后的低生育率,则更是令人震惊了。
▲图片来源:知乎
晚婚不育,乃至不婚不育,这已经成为部分85后、90后的选择,没办法,你可以不认同他们的选择,但你必须认同他们的理性。
时代彻底变了!
今天的年轻人,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此岸而活。生育养娃,有的,生得起,养不起;有的,养得起,却怕养得烦。
新生人口越来越少,尽管老年人的人均寿命越来越长,但是,总归有个临界点,所以,我觉得,未来三四年,在我国总人口触及到14.1亿时,持续了40多年的人口总量的向上抛物线,必将进入向下的态势,一年减少300—500万人,这将成为未来的常态。
人口向下,房价怎么走?
这是个不言自明的问题,但是,既是投资类的公众号,我还是拟上个楼市七点论,给大家权当参考吧!
1、一线城市房价不涨不跌
这个不涨不跌,当然是指小幅震荡的均衡。一线城市,至少在未来3年内,房价不会大动。
2、二线城市二三五分化
二三五分化是什么意思?在上一轮房价已经大涨过了,这个占到二线城市的50%,未来3年将与一线城市类似,房价小幅震荡均衡;
而有30%的二线城市,在上一轮、甚至上两轮房价涨得过于离谱的,未来3年房价或将中幅下跌,下跌1/4左右。
当然,极个别的,仅总量20%的二线城市,在过去10年涨幅相对较少,未来3年,还有一定的补涨空间,但涨幅也很难超过1/4。
3、三四五线城市跌跌跌
在未来3年,能够抗住不跌的三四五线城市,至多不超过10%,其他,只有小幅跌、中幅跌和大幅跌的区别!
▲图片来源:网络
4、地方财政的土地依赖减半
2018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是多少?40%左右!
三年后,差不多是多少?我估计20%左右!
你可能不知道,决策层为了经济增长去地产化,10月份已经明确提出“消费税稳步下划地方”,这就是减少地方财政的土地依赖,也是抽去了高房价的最后一个支撑点。
5、写字楼和公寓比住宅更坚挺
当然,我这里讲的是平均值。
在过去10年,为什么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区域、乃至同一个地段的写字楼和公寓,房价仅是住宅的50%—60%?没别的原因,无非是住宅带有户口红利(当然信贷政策之类的红利也有,但非重点)。
但是,现在,除了一线城市,所有的二线城市,都已经在疯狂抢人了,户口还有什么含金量?!
住宅,必将回归真正的资产属性。过去的炒房,大家都是博弈性获利,买得早的,赚买得晚的钱,没多少什么考虑房租多少。但是,未来,投资房产,你得考虑资产本身的收益,一年房租能收多少?
考虑房租,那就得对标写字楼和公寓。现在一线和二线城市的住宅,年租金回报率普通仅有1.5%-2.5%,而写字楼和公寓,却能达到3.5%-6%。
6、物业公司的市值,将超过开发公司
遍地盖房,还能盖多少年?
没几年了,至多还有三五年,而且还是一二线城市为主。
资本市场是最敏感的,我们现在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市盈率普遍仅有5—10倍。比如号称宇宙第一房企的碧桂园,市盈率仅仅6倍,而他的姐妹上市公司,从事物业的碧桂园服务,市盈率是多少?51倍!
7、未来的10大富豪,将没有一个地产商
2019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10里面,还有两个地产商,一个是恒大的许家印,一个碧桂园的杨惠妍。
但是,大势不可逆,三年后,要么他俩出局,要么他俩改行。事实上,他们已经在改行的路上了,恒大押宝新能源汽车,碧桂园进军机器人。
大潮翻滚,趋势已明。
政策压制,晚婚晚育,晚婚不育,不婚不育,85后90后是“宅”的一代,是少欲无求的一代。
过去5年,从2015年开始,我就一刻不停地号召大家买房,2016年末号召大家前往重庆调研。但是,从2018年年中开始,我就一直在号召大家,减持!减持!减持!
识势者明,逆势者苦。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未来,非自住,不买房!